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悅讀·回顧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獎勵是對的嗎?」

——共讀《獎勵的惡果》

一起悅讀 · 周末沙龍 第365期

按:

2018年1月20日,我領讀了美國教育家艾爾菲·科恩的《獎勵的惡果》(Published by Rewards),這本書即便在美國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該書英文版於1993年問世,20多年過去,行為主義依然大行其道,書中的觀點仍如釜底抽薪,讓人不安。在領讀的過程中,由於我個人功力有限,二來也只能讓大家讀到1萬字左右的節選,故而現場的討論也頗為熱烈,我力圖在大家的質疑聲中,解釋和補充作者的相關論述,但若想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觀點,則只能通過完整地閱讀全書了。

這次的回顧特別邀請了參加讀書會的秦老師母子來寫一寫他們在這個下午的討論和感受。受限於上述所提到的原因,他們的文字並未建立在完整閱讀本書的基礎上,但作為本次讀書會的討論所得卻頗值得記錄。尤其是正讀高一的周秦億同學,在和我們這些成人一同閱讀和討論的過程中,他思維活躍、談吐自如,對自己的觀點侃侃而談且不輕易妥協。

那麼,下面讓我們看看這對母子各自的觀點吧,這是一種有趣的也是有意義的呈現。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秦疏影/文

以前參加讀書會,想到什麼說什麼,也從來不過腦子,更沒想過記錄下來。20號參加《獎勵的懲罰》的讀書會,領讀者蘇林老師讓我和孩子把參加讀書會的觀點寫一寫。沒想到提筆落字,卻很難想起來自己當時都說了些什麼,但大致觀點還是記得的。於是,稍作整理,記錄如下。感謝蘇林老師給我布置的這次作業,讓我體會到說和寫完全是兩回事啊。想起每次讀書會之後,各位老師都要把大家的發言整理成文字發表到公號上。真正很辛苦啊,謝謝你們!

參加這個讀書會,一是對這個題目感到很好奇,二是因為兒子剛剛期末考試結束,有時間來參加這樣一場與平常的讀書完全不一樣的讀書會。兒子最近看中國歷史比較多,所以認為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在實行獎勵制度,獎勵制度非常適合中國的土壤。他的觀點與我的觀點很不一致,但也有道理。因為訂購的圖書還沒有送到,所以沒有完整地閱讀文本,僅憑當天朗讀的文本內容和蘇林老師的講解,對獎勵機制的這個話題,我說說自己的看法。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華生作為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說過給他一打孩子,他可以把孩子塑造成我們想要的任何人物,比如警察、小偷、法官……這其中,既有環境決定論,也免不了要用到獎勵懲罰機制。斯金納作為行為主義的接班人,新行為主義的開創者,在獎勵懲罰機制上又進了一步。行為主義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有一個特點,見效快,反覆也快。

獎勵行為在社會上是廣泛盛行的,因為我們都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看到良好的效果。而獎勵措施剛好具有短期見效的功能。比如:企業管理者實行績效獎勵,只要給出足夠高的獎勵績效,那麼,總有人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業績,達到目標。同時,獎勵措施簡單易行,實施起來很容易掌控,不易失去控制。而追尋內部動機則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我們很難有耐心去等待那麼長的時間再去看他的效果。同時,依靠內部動機來促成事物的成長,也不是那麼容易把控的,容易讓人產生失控感。而失控的感覺是我們都不願意麵對的。所以即便我們知道獎勵行為會破壞人的內部動機,但我們依然會採取獎勵措施。因為我們無法忍受長長的等待,我們更不願意忍受無法掌控的感覺。

所以上級需要下級服從就好了,父母要求孩子聽話就好了,老師要求學生順從就好了。控制他人是我們自己的需求,而被控制是不是他人的需求,則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每個人的內部動機都不一樣,複雜多變,對於執行者來說,去了解如此多的內部動機,是很複雜很困難的一件事情。而實施獎勵措施,則很簡單易行,也更容易標準化,也就具有更強的執行力。所以,作為執行者來說,是選擇標準化的獎勵措施還是去探尋複雜多變的內部動機呢?答案顯而易見。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我個人認為,從企業管理角度來講,企業追求短期利益,獎勵機制是符合這一目標的,所以獎勵機制在企業管理中是應用很多的。如果企業需要長遠發展,單純的獎勵機制是否還有效,則需要進一步探討。從個人成長角度來講,當你不存在生存危機的時候,追尋內部動機比外在獎勵更重要,因為當你的行為與你的內部動機一致的時候,你會更容易體驗到幸福的感覺。

作為養育者來說,去弄清孩子的內部動機比給予簡單的獎勵懲罰更重要。儘管弄清孩子的內部動機是很困難的,需要比簡單的獎勵懲罰措施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甚至短期內看不到什麼效果。但作為養育者來說,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這都是值得的。原因是同樣的,當孩子的行為與孩子的內部動機一致的時候,孩子更容易體會到幸福的感覺,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獎勵懲罰措施讓孩子在短期內聽話服從就是成長。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在朗讀的文本中舉例孩子不睡覺,於是設定了懲罰或獎勵的措施。但是,換個角度,如果我們去探求了孩子內心的想法,也許,她只是想跟媽媽擁抱一下,也許,她只是想聽媽媽講一個故事,也許,她只想吃一塊餅乾……總之,她內心的需求可能豐富多樣,我們在實施獎勵懲罰的時候,是否了解他的內在需求呢?這種內在需求常年被忽視,孩子也就慢慢認為自己的內在需求是不重要的,自己的內在聲音是不值得被聽到的。於是,慢慢地,孩子自己也看不見自己的需求了,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了,只是根據外在的獎勵或懲罰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嗎?

我們上班勞累了一天,孩子卻不睡覺,我們設定的獎勵措施是為了讓自己更輕鬆還是讓孩子更容易形成好習慣呢?獎勵措施是對實施者有利還是對接受者更有利呢?從硬幣的一面來看,是為了幫助孩子形成按時睡覺的良好習慣,我們設置了獎勵措施。但從硬幣的另一面來看,我們是不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勞累,減少自己對事件的失控感,讓自己能更好地控制孩子,而設置了獎勵措施呢?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有讀友提到通過獎勵讓人們形成習慣,也就形成了內部動機。我記得有一部電影,講述一個孩子在媽媽的各種或鼓勵或懲罰的措施下,學習了很多年的舞蹈,也頗有建樹。卻在即將功成名就、蜚聲舞壇之時選擇了放棄,她對她的媽媽說:「您沒有舞蹈的腿,我沒有舞蹈的心。」我想,這個「心」就是內部動機,這麼多年的獎勵、懲罰、磨練,也沒有能變成她的內部動機。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沒有舞蹈的心的孩子,卻在舞台上旋轉呢?多年後,這些孩子還會去探求我是否有一顆舞蹈的心嗎?

有讀友提問獎勵的惡果到底是什麼?因為購買的圖書還沒到貨,我個人覺得獎勵是外在的,這種外在的獎勵行為往往會破壞人的內部動機。而一個人,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因為有內在動機的強大動力。如果我們不去挖掘人的這種內在動機,而是一直持續使用外在獎勵的方式,那麼,我們的內部動機就會被破壞,從而,失去可持續性,這應該算是獎勵的一個惡果吧。(完)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文/周秦億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等級制度,大家也都習慣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父母對子女有控制權,老師對學生有控制權,太正常不過了。如果孩子要求與父母平等,學生要求與老師平等,那一定是活得不耐煩了。所以獎勵作為一種控制措施,是很合理地存在的。因為大家並不認為控制本身有什麼不好,由上到下的控制行為多種多樣,而獎勵是其中比較溫和的一種控制手段,是很容易讓人接受的,所以獎勵措施在國內是有適合的土壤的。而在國外,講究孩子和父母平等,學生和老師平等,我和你本來是平等的,你卻把高高在上的獎勵作為一種控制手段,顯得你比我高,這就不那麼平等了,讓人不太舒服,就不太容易被接受。所以這本書的作者只能是西方人,而不會是中國人。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在形成好習慣方面,懲罰比獎勵更有效。因為懲罰讓你恐懼,而恐懼是很強大的,遠遠超過獎勵的力量。比如:你不寫作業就會挨揍,比你寫了作業得到一塊糖更容易讓孩子形成寫作業的良好習慣。因為對挨揍的恐懼是不會減少的,但是對於獲得一塊糖的欣喜則會慢慢減少,所以獎勵就不如懲罰更有效。至於這個習慣背後是對挨揍的恐懼還是對糖的欣喜,則無需去探討。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寫作業的良好行為,而不是背後的動機。換個角度看,懲罰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獎勵,比如:寫完作業就可以獲得不挨揍的獎勵。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完成工作,獲取報酬在我看來就是一種獎勵機制,是符合作者關於獎勵的定義的。但是作者卻把這種最常見的獎勵行為從他的獎勵體系中刨除了,而把其他不常見的個別事件作為獎勵機制的案例進行闡述,從而來支持他的獎勵惡果的觀點,這恰好說明了作者在獎勵機制方面沒有更完整更清晰的思路和體系。如果沒有更好的機制可以替代獎勵機制,那麼獎勵機制就是能夠合理存在的。

世界上,總有一些處境適合獎勵的措施,也總有一些處境不適合獎勵的措施。而作者發現了不適合獎勵的這些處境,推而廣之認為是所有處境都不適合獎勵措施。作者企圖去找到解決方法,把找到的並不完整的成果寫出來,呼籲更多的讀者來解決這個現象,把這個未盡的命題完成。就像拼圖,拼了98塊,卻還缺兩塊,作者希望能有讀者把這兩塊找到。但實際上,這兩塊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其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拼圖。(完)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感謝母子二人的記錄~!

同時,活動由VIVA暢讀新媒體提供了現場錄製,關於讀書會上的現場情況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收看本期活動的精華回放哦 (可直接跳轉到暢讀平台,無需下載App)

1

END

1

主編:宋程 責編:小悅君

加入一起悅讀群請找小悅君

加微信15300077378,並標註「微群」

「悅讀·回顧」「獎勵是的對的嗎?」——共讀《獎勵的惡果》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悅讀 的精彩文章:

「悅讀·回顧」家族背景下的宏闊史詩——女作家系列收官共讀《幽靈之家》

TAG:一起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