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管好你的呱兒子,隔壁汪星人已舔蟾蜍上癮,戒毒所也無可奈何

管好你的呱兒子,隔壁汪星人已舔蟾蜍上癮,戒毒所也無可奈何

原標題:管好你的呱兒子,隔壁汪星人已舔蟾蜍上癮,戒毒所也無可奈何




Turs.Oct.25


前言

雲養蛙遊戲突然火了,火的措不及防。前幾天還朋友圈的對李澤言掏心掏肺的小仙女小公舉們,一時間紛紛化身成為眼紅盼兒歸的老母親。


這可以說是個非常佛系的遊戲了,沒什麼需要做的,只需要日常看看它,為它準備旅行的東西就好了。雖然說起來無趣,可是玩起來卻無法自拔。


無數網友紛紛表示,這種上癮的感覺是在太棒了。



不過,不單是人類會沉迷於蛤蟆。在現實世界裡,另一場的大型吸蛤運動,也正發生在澳洲的汪星人身上。


它們比網友更懂行,吸就吸真的蛤,走就走最騷的路,體驗最極致的快感。



這些狗因為愛上舔蟾蜍,讓它們的主人對它無可奈何。


好奇是動物的天性,狗也一樣不例外,看見什麼新奇的事物都要上去嗅一嗅,舔一舔。


可這一舔,還真舔出個「聚眾吸毒會所」。最後主人們忍無可忍,把它們紛紛扭送至戒毒所。


幾乎沒有任何狗能夠抗拒得了這種醉生夢死的感覺


可是蟾蜍也不是就這樣甘願就成為汪星人的玩具。


許多動物在受到刺激時,都會本能的激發保護機制。例如,毒蛇在受到生命威脅時,會抬起身體,並分泌毒液。同樣蟾蜍也不例外,受到刺激時候它們會和流汗一樣,分泌出多種毒液混合的蟾酥以保護自己。


而吸食了蟾酥,就會引起與強致幻劑類似的迷幻效果。在法律上,這一大類致幻劑也被列為第一類精神藥物,與海洛因等一同受到管控。



但是,法律可管不了一條狗是否嗑了蟾蜍,所以這才心疼壞了一眾狗主人。


它們會眼神渙散地翻著白眼,旋轉跳躍著開始一段迷幻之旅。彷彿看見一些大家都看不到的東西,它們會異常興奮地追捕著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蝴蝶或昆蟲。



事實上,這些狗也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來享受這廉價的歡愉。

因為蟾蜍的蟾酥中,可不只有致幻劑,還包含著大量可威脅性命的毒素。就算是有效的致幻成分,一旦過量也是極易一命嗚呼的。



科羅拉多河蟾蜍又名迷幻蟾蜍


在吸毒這種事上,人類明知危害巨大也控制不了自己,又何況是狗呢。若是放任不管,汪星人吸起毒來可比人類要猛,就算是high到暴斃都不見得會停下來。


許多鏟屎官表示,自家的狗自從第一次舔了蟾蜍後,就會有意無意地尋找下一隻蟾蜍。一個不留神,這些墮落的狗子就會開始第二次、第三次的復吸之路



在澳洲的獸醫院就收到了大量這樣的「慣犯」,它們一個夏天就得接受的好幾次蟾蜍中毒治療。幾乎在每年的雨季,都有大量的寵物狗被蟾蜍帶走生命。


所以絕望的狗主人們,才會想盡各種方法幫助自己狗狗戒斷毒癮。在澳洲某些地區,寵物中心甚至還推出了幫助寵物狗們重拾狗生的戒毒項目。



事實上,也不單是澳洲的狗才如此墮落。世界上只要有蟾蜍和狗的地方,基本上都會發現狗舔蟾蜍的事件。

只是澳洲的「毒販」——海蟾蜍,實在是太多、太強大了。它們的過度泛濫,才是威脅澳洲寵物狗生存的根本原因。


除了教會寵物狗嗑藥,這些海蟾蜍甚至還引發了澳洲大規模的生態災難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中還根本沒有這種蟾蜍。而海蟾蜍為什麼突然出現呢?還得從1935年的一場甘蔗蟲害說起。


那一年,澳大利亞價值不菲的糖類作物,即將被貪婪的蔗糖甲蟲破壞殆盡。在嘗試盡各種殺蟲方法後,科學家才擬定了一個解決辦法——引進海蟾蜍



海蟾蜍是世界上最大隻的蟾蜍


海蟾蜍又名甘蔗蟾蜍,因為在中美洲等地它們就以甲蟲為食,號稱控制甘蔗園蟲害的能手。


於是102隻甘蔗蟾蜍就像救世主般,被人民歡迎著走進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大家都翹首以待這些蟾蜍能吃掉害蟲,拯救當地甘蔗業。


它們被大量投放到甘蔗地里,就是為了消滅甘蔗上的蟲子。但是這種甲蟲,卻偏偏蝸居在頂端兩米高的甘蔗花里。


所以不擅長爬甘蔗的蟾蜍,根本奈何不了這些害蟲。看著對蟲害毫無作用又相貌醜陋的蟾蜍,蔗農是又氣又惱。



他們不善後就直接將這102隻蟾蜍置之不顧,又馬不停蹄地尋找新的滅蟲方案去了。


而事情,也是從此刻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被遺落澳洲大地的海蟾蜍,也總是要生存的。吃不到甲蟲,它們自然就打起了其他生物的主意來。



這就是雜食動物的優勢,胃口好的海蟾蜍幾乎什麼都吃。從昆蟲到爬行類動物、再到小型嚙齒動物、各種鳥類、其他兩棲類以及無脊椎動物,都是它們的囊中餐。



大哥!自己人!


除了捕食技術高超、胃口好以外,海蟾蜍還有一項能提升綜合戰鬥力的技能——有毒

海蟾蜍的蝌蚪與成體,都是含有劇毒的。


只要受到刺激,它們的被動技能就會全開,從腮腺中分泌毒液。一隻成體蟾蜍的毒液,就足以毒死一個稍大的孩子了。



其實這種毒素,在海蟾蜍的老家美洲是不太管用的。只因當地的龐然大物如南美寬吻鱷大頭蛇等大boss都對此表示無所畏懼。


但到了澳洲,情況就不一樣了。


畢竟澳大利亞動物群可是在隔離狀態下,經歷了4億五千多萬年演化而來的。因此這些土著對這種彷彿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海蟾蜍和它的毒素,是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的。


海蟾蜍就像職業玩家到了新手村,直接稱霸澳洲本土,分分鐘教那群所謂的頂級捕食者怎麼做人。


什麼狂蟒之災、史前巨鱷、鐵甲惡蜥、暗夜蝙蝠、萬年壽龜在海蟾蜍面前通通都是手下敗將。



自從海蟾蜍入侵澳洲,當地居民就經常能在岸邊看到被毒死的鱷魚、巨蟒和巨蜥屍體。

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它們大殺四方的方式——比它弱的都被它們生吞活剝了,而想吃它的都被它毒死了。


幾乎與它們正面交鋒的動物,都沒能僥倖活下去。



澳洲爬行類動物goanna,曾嘗試消化海蟾蜍——卒


除了劇毒無比外,它們在澳洲的繁殖能力也遠超科學家們的想像。澳洲本土的青蛙,一生只產卵1千到2千個。然而甘蔗蟾蜍的一次就能隨便產下3-5萬個卵,一生產卵次數還多達15次。


它們每一次誕下的成千上萬顆卵,鋪在水中就足足有20米長



重要的是,這些卵能發育成蟾蜍的幾率,也比其他兩棲類動物高。畢竟它們從卵變成蝌蚪不過3天,而從蝌蚪變成蟾蜍也才4天。


能吃、能生、又沒有天敵,海蟾蜍是愛死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了。幾年時間內,它們就由當初的102隻蟾蜍變成了數百萬隻。


蟾蜍的擴散圖


幾十年過去了,澳大利亞的北部沿海已完全淪陷。專家在2000年就推測,整個澳洲已有超過15億只海蟾蜍。


現在,它們仍在以每年60公里的遷徙速度沿海岸線蔓延。



而蟾蜍們所到之處必大殺四方,許多野生動物種群都嚴重下跌,特別是爬行類動物。澳洲人們想起當初這102隻被遺棄的海蟾蜍,腸子必然是悔青的。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澳洲政府就啟動了根除海蟾蜍的計劃,想徹底消滅這一禍害。



很快,一場浩浩蕩蕩的全民蟾蜍大屠殺行動就開始了。市民們用網球拍、高爾夫球棍鐵鏟等各種方式,儘可能殺死更多的蟾蜍。


有時候夜裡一起出征,甚至還成了家庭或朋友間的消遣活動。


除了獵殺外,土澳人民也用智慧將這些蟾蜍屍體變廢為寶。如用蟾蜍皮做成錢包、手鐲、書籤、皮帶等各種商品。



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海蟾蜍彷彿永遠殺不完,雨季一臨又滿地都是。除了居民們的群策群力外,科學家這邊也沒停止過研究。


他們曾苦苦尋找能讓蟾蜍生病的病毒、細菌或寄生蟲,但都沒有成功。鑒於這種種失敗,環保學者彷彿已經絕望,並開始了佛系防治


它們蟾蜍想生就生吧,我們只要訓練本地的野生動物避開它們,不捕食蟾蜍就是了。



蟾蜍香腸


他們捕捉大量蟾蜍,然後將其剁成肉醬做成特殊的蟾蜍香腸,再投到野外餵養野生動物。


吃下這些有蟾蜍氣味的香腸後,動物就會發生嘔吐等不良反應,但是又不至於死亡。



科學家希望這些捕食者能長點記性,下次聞到這個味道就趕緊開溜。這大概是目前拯救這些飽受蟾蜍毒害的野生動物,唯一有效的辦法了。


=The end=


編輯 ? 狗糧君


單身狗的糧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身狗的糧 的精彩文章:

你所好奇的「尼斯湖水怪」,不但挑食還是個廢柴

TAG:單身狗的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