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佛系小資男」蘇軾的美食人生
蘇軾是一位
多才多藝的文壇大家
詩、詞、書、畫、散文樣樣精通
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
他的詞豪放洒脫,獨成一派
他的散文著述恢弘,奔放自如
除了文學方面的偉大成就
蘇軾在美食上也是造詣頗深
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墨魚、東坡豆腐
一系列以「東坡」冠名的美食
也是深得大家的喜愛
可以說蘇軾是
最會吃的文學家
最會寫詩的美食家
蘇軾的家鄉在「天府之國」四川
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美食也十分有名
蘇軾的母親自然也廚藝了得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之下
蘇軾對於「吃」很是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東坡肉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要說在「東坡」系列美食中
東坡肉算得上是招牌產品了
據記載東坡肉為蘇軾在黃州時所做
《食豬肉》雲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但在當時這道菜還不叫東坡肉
真正開始以蘇軾的名字來命名
還是從他出任杭州太守時起
公元1036年至1101年
蘇軾因觸犯皇帝而被貶到杭州任太守
在此期間就經常自己下廚燒菜
然後召集一眾好友來一起品嘗
宋哲宗五年時
西湖大半的水域都被葑草淹沒
時任杭州太守的蘇軾發動數萬工人
清除葑草,疏通西湖
並把挖出來的泥堆築成了長堤
這就是後世有名的「蘇堤」
有了這道長堤之後
從此周圍的田地旱澇保收
當地的百姓們為了表達對蘇軾的感激之情
在春節時都紛紛抬著豬肉
擔著自家釀的酒來給他拜年
蘇軾盛情難卻
只得收下了百姓們送來的豬肉
並打算將這些肉用自家秘傳的
「蘇式烹飪法」煮好後
再連帶著鄉親們送來的酒
挨家挨戶發放給參與疏通河道的人家
可是蘇軾的家人在燒制豬肉時
卻領會錯了意思
將「連酒一起送」
理解成了「連酒一起燒」
於是陰差陽錯之下
就產生這道用酒燒制的菜
蘇軾本來還擔心這道菜的味道不佳
但出人意料的是
這道經過「特殊加工」的紅燒肉
口感比之原來更加鮮美
色澤紅艷 汁濃味醇 肉酥而不碎 味香而不膩
百姓們品嘗之後連連稱讚
將其命名為「東坡肉」
據傳當地有家酒館的老闆很有生意頭腦
見到東坡肉如此受歡迎
便想法子買通了蘇軾府中的一名廚子
從而得到了東坡肉的製作秘方
也炮製出了口感極佳的東坡肉
從此生意越發的紅火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蘇軾才名遠揚又不畏權貴
為人剛正不阿
同時還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樣難免會遭人嫉恨
據說在當時有一名御史
一直艷羨蘇軾的才華
後來又「因愛生恨」
一直想要抓住蘇軾的小辮子
好將蘇軾拉下台
於是便喬裝打扮親自來到杭州
他發現當地的酒樓
幾乎家家都有「爆款」東坡肉
不由計上心來
打算以此為契機一舉扳倒蘇軾
於是他收集了多家酒樓的菜譜
回京後上書當時在位的宋哲宗
說蘇軾在杭州無惡不作
當地百姓對其深惡痛絕
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
於是家家菜館才有了這道「東坡肉」
哲宗昏庸,聽信了讒言
一怒之下革除了蘇軾的官職
並把他發配到了海南
但杭州的百姓十分清楚蘇軾的為人
他們始終記著蘇軾的德政
甚至公然將這道「東坡肉」
封為杭州的第一名菜
東坡魚(五柳魚)
"怪君便爾忘故鄉,稻熟魚肥信清美"
相傳蘇軾鍾愛吃魚
常常自己親自動手做魚
解鎖了「魚的N種做法」
他在《魚蠻子》中就有記載
「擘水取魴鯉,易如拾諸途。破釜不著鹽,雪鱗筆青蔬。」
現今流傳的東坡魚的做法有多種
東坡糖醋魚、東坡鯿魚、東坡墨魚、
東坡鱖魚、東坡鱸魚、東坡魚頭等
但要說最出名的
還要屬「東坡五柳魚」
蘇軾在黃州時
曾作《煮魚法》一文
「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或鯉魚治斫,冷水下。入鹽於堂法,以菘菜筆之,仍入渾。蔥白數莖,不得掩半,熟入。生薑、蘿蔔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勻,乃下。臨熟,入桔皮片,乃食。」
即將魚清理好後
左右各劃五刀
水開後用文火慢煮
再撒上蔥、姜、橘皮等
吃魚肉時可以蘸少許醬油
魚肉肥美而嫩 魚湯鮮美
被稱為「東坡五柳魚」
關於蘇軾愛吃魚
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相傳蘇軾與宋朝
有名的佛印禪師是方外之交
兩人經常一起暢談佛學
談來談去兩個人感覺非常合拍
就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閨蜜」
既然是「好閨蜜」
那便少不了要一起「約飯」
佛印雖然是出家人
卻頓頓少不了酒肉
一次蘇軾剛剛做好「東坡魚」
正想舉筷子吃魚
就看到不請自來的佛印
於是他匆忙將魚藏到了柜子頂上
心想可不能讓這個和尚來蹭吃蹭喝
誰知蘇軾的動作雖快
還是被佛印瞧了個正著
佛印沒有點破
不動聲色地隨著蘇軾進了屋
落座後佛印忽然與蘇軾說
「我今天來呢,是想問你一個字。」
蘇軾深知佛印的學問甚好
聽了以後非常疑惑是什麼字難住了佛印
佛印問
「姓蘇的蘇,怎麼寫?」
蘇軾回答
「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是魚,右邊是個禾。」
佛印又問
「草字頭下面右邊是魚左邊是禾呢?」
蘇軾說
「還念蘇啊。」
這次佛印又問道
「那把魚放在草字頭上面呢?」
蘇軾連忙說道
「這可不行。」
佛印聽了哈哈大笑
對蘇軾說
「那就快把你那盤魚拿出來吧。」
蘇軾恍然大悟
這佛印和尚說來說去
還是惦記著他的魚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
蘇軾的廚藝確實不一般
不然也不會引得佛印為了吃魚
而頗廢了一番心思
蘇軾與酒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有了美食自然少不了美酒
可蘇軾卻不太擅長飲酒
說自己「少時望見酒杯而醉」
可蘇軾生性豁達又喜交朋友
平時大家在一起聚會肯定免不了要喝酒
一來二去他的酒量也算是有所長進
「徑飲不覺醉,欲和先昏疲」
除了飲酒
蘇軾在釀酒方面也頗有造詣
他在黃州時釀製過蜜酒
在汴京時釀製過洞庭春色酒
在定州時他又釀製出了中山松醪
在《東坡志林》中
他還詳細地記載了 蜜酒的製作過程
這對於後人釀酒有著很大幫助
蘇軾雖釀酒技藝高超
但也難免失手
相傳一次蘇軾閑來無事
看見家中的桔子
就想用桔子來釀製一壇「桔酒」
可由於密封不好
這次釀製出來的桔酒質量不佳
導致前來品嘗美酒的一眾好友們
回家後紛紛腹痛不止
令人哭笑不得
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坎坷了
烏台入獄、被貶黃州
發配海南、路途艱辛
數次喪妻、晚年失子
可是在這樣的厄運面前
他展現出來的
卻是一種超然的淡泊
和一種隨遇而安的恬靜
他將人生看做是一場修行
每次的磨難
都是與人生的較量
他寫「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他寫「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蒓羹」
他寫「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或許正是他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心性
才能讓他以美酒美食為伴
在艱苦環境中體驗人生百態吧
既能作詩又能燒菜
既會賦詞又會釀酒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也不過如此了吧
「北宋第一小資男」
這個稱號蘇軾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了
而在蘇軾的詩詞中
有很大一部分與美食有關
由此可見
只有解決了溫飽問題
才有力氣提筆寫作啊
《妖貓傳》
唐玄宗最愛的,根本不是楊貴妃
是她
TAG:一頁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