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提升人民的健康素養,始終離不開健康科普知識的傳播。《健康報》社一直以來,始終團結動員健康領域科技人員為公眾健康科普服務爭做貢獻,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和健康素養雙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1月20日,《健康報》社聯合相關醫學科技機構在京舉辦「2018年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健康與科學傳播分論壇」上,專家們講述科技科普傳播心得,醫院宣傳人員分享傳播經驗,同時頒發了健康傳播突出貢獻人物、健康傳播影響力人物、頂級學科宣傳團隊、最受醫生歡迎文章、最佳科普文章,以及醫院宣傳組織獎等獎項。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創建者、陳德昌教授榮獲2017年度健康傳播最高榮譽獎。他說:「很榮幸得到《健康報》的獎勵,這是對我的鼓舞。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要積極學習,好好生活,不斷超越自我。有些陳舊的醫學概念必須革新。」陳德昌醉心醫海50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近5年來,雖然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筆耕不輟,在《健康報》上發表了十幾篇優秀文章。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陳德昌教授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什麼是我們想要的健康

習總書記曾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每個人都追求健康,但大家對健康的理解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這僅僅是狹義的健康。健康是一門學問,涉及林林總總,主要包括以下四點:第一,全民健康。我們同處在地球村,每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有了居住環境的大健康才會有個人的小健康。第二,全程健康。在全生命周期任何一個階段都要保持健康才稱得上是全程健康。第三,全身健康。身體健康由每一個器官的正常運轉組成,需要呵護身體任何一個器官的健康。第四,全能健康。不僅身體健康,而且精神愉悅,能力充沛,用健康的身體高質量地度過每一天。綜合以上四點才稱得上是健康。

醫療的作用僅僅是補充手段,最重要的是預防疾病。防病三觀念基於人與自然、人與整體、人與時間的關係。

  • 首先是空間健康學。

    人是一個整體,但亦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構成完美平衡。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員,必須服從於自然,順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第二,人間健康學。

    人身體有不同的成分,組成人身體的三個要素分別為物質、能量、信息。信息和能量是生命的本質,信息和能量才是醫生要關注的要素,多用語言、關懷的力量去呵護病人,而絕不僅僅是肉體的物理縫合。很多醫生的血管縫合技術非常好,過度地關注技術,而忽略了人本質核心的信息與能量的意義,最終只會縫上了結構,卻縫丟了生命。

  • 第三,時間健康學。

    萬物皆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變化,人在一天中午12點生命力最強,晚上12點生命力最弱。不要打破正常的生物節律,遵循時間的規律,該休息時休息,該運動則運動,疾病自然不會乘虛而入。

醫學與科學是什麼關係?醫學裡面有大量的科學,但是有很多不歸屬於科學,如果忽視了這一部分,硬生生地把醫學當作科學來做,用簡單的科學方法研究複雜科學的人要出大事。醫學在科學方面有很大的缺陷,搞不定的靠人文來補充。

醫學治療有三大境界。

  • 第一為真,求真務實是科學,但是求真未必務實。局部的「正」、微觀的「正」反而會一葉障目,盲人摸象,看到什麼指標就診斷什麼病,不一定能搞定疾病。

  • 第二為善,醫生對於病人的呵護,病人對醫生的尊重,這樣會極大促進醫患和諧,醫患雙方的心貼在一起共同抵禦病魔,會形成極大的正能量。

  • 第三為美,把醫術當成藝術來做,醫生看病人當作是藝術創作,病人來看病當作是享受藝術。善與美才是醫學的本質,才是人性的體現。如果沒做到善與美,我們就是忽視了病人的人性,忽視了醫生的人性。我們只是用冷冰冰的手術刀和藥片來治療病人,醫學如果失去了溫度就像是治療動物一般。

整合醫學是我多年來觀察到的臨床痼疾而提出的概念,核心是遏制當前醫學分科越來越細帶來的很多問題,幫助臨床醫生樹立整體觀念,將病人看作具有生理及社會心理需要的整體,而不是只重視其生理或病理變化的局部,避免變成檢驗手段的附庸。

人是整體,離不開自然和社會。我們把整體變成了器官,又用顯微鏡把器官變成了細胞,變成了分子,這使得人類在微觀世界裡孤芳自賞。現在臨床多數疾病都沒有明確的或唯一的病因,要徹底了解和治好一種疾病,靠某一個專科是有限的。即便是單一的外傷,也會牽扯全身多系統、多器官的變化。

整合醫學是人類不得不為之的轉變。單一學科不僅背水一戰而且杯水車薪,這就需要多學科聯合應戰,需要多學科、跨學科聯合攻關、共同認識,才能從診療中真正解決問題。要想走得快的話,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一起走。獨走快,眾行遠。只有把所有的知識,人文知識、自然知識統統拿來形成新的醫學知識體系,才能實現人類健康的夢想。追求整合醫學,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全人類的健康。

中日醫院煙草病學及戒煙中心主任

肖丹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控煙領域雖小 科普大有文章

最開始從事控煙工作的時候,我覺得壓力非常大。經過一系列努力之後,我們的經驗被一些國際機構所採納,得到了國際組織的支持,先後協助全國23個省58家醫院創建無煙醫院。在控煙工作中我們發現,我們離不開媒體,離不開科普。

《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是2012年原衛生部發布的,也是我國政府的第一部煙害報告。當時煙草局常說吸煙對外國人有害,對中國人沒那麼有害。在這種背景下,學界梳理吸煙相關三萬餘篇文獻,形成了這樣一部報告,尤其強調大量中國人群的研究證據。在2010年和2015年全國成人煙草調查報告中,公眾對吸煙導致疾病的知曉率明顯偏低。該如何讓公眾了解吸煙的危害呢?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支持下,專家撰寫了控煙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通過媒體傳達給公眾,使民眾容易接受。

我在戒煙門診經常遇到很多吸煙者,明明知道吸煙有害,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們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發現這是一種成癮性的疾病。我們開展相應的研究,用腦核磁的方法來對比吸煙者和不吸煙者的大腦。結果發現,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以改變吸煙者的大腦,導致慢性腦病。研究相關成果形成了很多學術文章。但是這些多是英文的學術文章,裡面的知識、信息怎麼向公眾傳播?這時,科普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科普也要講究技巧。前些年北京霧霾頻發,一天在網上看到有一個人戴著口罩吸煙,說空氣太髒了,乾脆我戴著口罩吸煙吧。這就暴露了公眾對於煙草危害的認識不足。於是我們抓住民眾感興趣的點,將霧霾和煙霾進行相應的比較,讓大家不要忽視煙霾這個潛伏的殺手。此外,名人效應也是很好的科普手段。比如趙麗蓉,她因為吸煙而患病去世,如果喜歡她的吸煙的朋友得知她的遭遇,可能想到自己是不是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另外就是要敏銳地捕捉時事,近幾個月來非常著名的電梯吸煙案,老人在電梯裡面吸煙,之後有人去勸,結果老人猝死,去勸的人被起訴要求賠償。這個事情發生非常不幸,真理越辯越明,為什麼猝死?多年吸煙,心臟已經有問題了,情緒激動誘發心臟病發作,導致死亡。這位老人猝死的罪魁禍首是什麼?煙草,煙草使他猝死。

除了文章,科普還有很多展現形式。圖片就是一種比較好的表現形式。我們做了一系列海報,表現吸煙傷肺,導致肺癌,煙中的有害物質在肺裡面沉積,吸煙加速皮膚老化等。圖片觸目驚心,通過網路傳播,讓更多吸煙者看後自然會思考戒煙的必要。我們還製作了宣傳手冊,在戒煙門診搜集了戒煙成功人士的笑臉以及戒煙之後的感言,把這些真實的事例展現給煙民朋友,引起他們的共鳴。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

院長 董關鵬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全媒體時代 用三個「新」引導輿論

全媒體發展迅猛,傳媒業從1.0時代到今日的4.0時代,不斷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媒體格局在變,輿論生態在變,受眾對象在變。醫療圈是新聞富礦,我們作為醫院宣傳官,不應該只迷戀於報紙、電視,還要走向移動互聯網,走向自媒體人,讓輿論平台遍地開花,讓平台全面升級,讓移動互聯網也要有衛生界的聲音,而且讓聲音不僅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還得走進他們的心裏面,讓他們因為信息而改變。這就是我所倡導的全媒體時代下的新平台。

全媒體時代,不僅要有新平台,而且要有新戰略。在我的印象里,醫療圈一貫都是多做少說、只做不說、先做後說。進入4.0時代,要改成邊做邊說,做一做說一說,說一說做一做。好漢不吃眼前虧,突發事件到來,信息的發布要少量、多次、高頻率,不失語,有一點說一點。突發事件到來,要獲得每一輪輿論發展階段當中的第一定義權。敏感領域的話題要先說後做,容易出現爭議的領域先說後做,對老百姓說明白了再做,效果總歸是好的。

突發事件到來,作為醫療單位的新聞發言人,首先要說清事實,注意態度,要有相關措施,最核心的是態度。態度當中最核心的是道歉、關切、問責。在科學裡找不到解的地方怎麼辦?到人文里來找,既要懂科學,又要懂人文,用人文關懷去化干戈為玉帛。

在新戰略中,我們要做到六個及時,對建設性的意見及時吸納;對困難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劃界;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

新平台,新戰略都有了,我們接下來要有新標配。具體來說怎麼做?一、語言要接地氣,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和公眾交流。二、反覆利用多媒體向公眾解釋,改掉主觀上不願意說、行動上不主動說、時間上不及時說、內容上不真實說、態度上不端正說。三、拒絕刪、堵、封這些被動的做法。把冷處理用熱引導全面取代。把刪變成說,更快更多更好地去說。

總之,在單位要建章立制、專設團隊、專業人員、配齊平台、全員共識、垂直聯動、防患未然。做到兩微一網一群、熱線、發言人、發布會,口徑庫、案例庫一應俱全。讓媒介平台多元化,形式創新多樣化,信息介質多維化、發布策略協同化。讓我們的宣傳工作一同邁進4.0時代。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

譚先傑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別掉進醫學科普的陷阱里

現在的科普科學傳播,不僅要求大家理解科學的正麵價值,還要理解它的負麵價值,不僅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還要強調科學與公眾的互動,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整合。

過去的醫學科普當中存在這樣的一大誤區,只強調醫學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恨不得所有的疾病醫生都能治好,容易把醫生塑造成妙手回春、無所不能的「神」,而忽視了醫學本身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使患者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很多時候,我們講科普時更注重的是科學知識和結論,但忽略了科學發生的過程、思維和方法。在科普的時候,我們往往只看到疾病本身,而忽略了疾病背後的人。做科普要幫助大家看到疾病本身,但是更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讀這篇文章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醫學科普也發生著不小的改變,同時也帶來一些難以迴避的問題。信息更為碎片化、分散化、省略化、快餐化,受眾水平參差不齊,閱讀目的不同,另外傳播速度快,調控撤回難,一旦出現錯誤甚至來不及更正聲明,不良影響很難消除。

醫務工作者如何寫好科普?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我們應有端正的態度。科普目的是向公眾傳遞有用的、重要的醫學知識,而不是博取眼球,增加粉絲,更不是為了顯示學識淵博或技高一籌,而鄙視患者或貶低同行。其次,語氣要恰當。醫生沒有權利,也不應該去進行道德審判,避免使用嘲笑、調侃、指責、批評的語氣。第三,在處理圖片時要留心,比如腫瘤、畸形、手術等照片,公眾可能感到噁心、恐懼、不適,應適當處理再發布。

值得強調的一點:千萬不要跨界。我的建議是只寫擅長的領域。有的人可能會問,有些題目或者平台很好,但與自己不是特別合適怎麼辦?我建議讓給更合適的同行,推薦更專業的人員來做科普,會有更好的效果。

不損同行也是原則之一。不隨意評價和貶低同行的診斷和治療,觀點不同可以私下交流,不宜公開爭論,更不要將同事的功勞或者成功的經驗據為己有。另外,不毀單位。平台的高度決定個體的視角,文章寫得不錯固然是個人的努力,更重要的還有自己背後的單位,醫生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不要對這個平台產生任何不好的影響。

做醫學科普還需注意不傷患者。首先,醫學科普一大特殊性就是需要保護病人隱私,特別是婦產科、男科、性病科、精神科、傳染科等,這些科室的隱私性非常強。在微博和微信中,有些醫生為了讓講述生動,隨意發布患者病情,發布典型病例。隱私泄露會讓病人受到二次傷害,保護患者隱私不僅是道德規範,更是法律要求。一些不恰當內容的廣泛傳播,會使一些患者不願讓人知曉的身份、病情等隱私泄露。另外,有的表達方式欠妥,調侃甚至嘲諷的口氣引起當事人的憤怒,嚴重的還會引發醫患糾紛。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胸外科副教授 趙曉剛

健康與科學傳播永無止境|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醫學科普也有「詩與遠方」

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網路時代,科普作品的好壞顯而易見。一個科普作品放到讀者的面前,首先讀者要喜歡去看,如果在30秒鐘之內提不起興趣來,就失敗了。我認為醫學科普要高飛,就要用藝術展翅,增光添彩。

首先,從科普作品的形式、立意還有構思、語言、情感方面都可以進行藝術加工。無論是文章、講座,還是視頻、詩歌、相聲、小品,都可以是科普的表現形式。比如科普視頻就有很強的宣傳優勢,色彩艷麗、角色鮮明、情節深刻,容易被讀者觀眾記住。第三屆上海國際科普微電影大賽中,我們有一個團隊的醫生護士一起製作了一部微電影,獲得了當時的最佳導演獎。劇本巧妙的設計,跌宕起伏的情節,讓人看完才知道是科普微電影。

另外,用詩歌呈現科普也是很好的方式。詩歌朗朗上口,有一種濃縮的美,想像力豐富,畫面感十足,讓人印象深刻,比單獨看文章更容易被讀者接納。我寫過一首敘述肺部磨玻璃樣結節的英文詩,名為I long to be king,2016年發表在美國胸科醫師學會創辦胸科領域期刊《CHEST》雜誌。後來,上海市醫學會為我開闢了專欄,現在寫了十幾首詩。另外,歌曲也是一種特別的科普方式,我們在上海創作了「無煙上海」的歌曲,不僅上海市衛生計生委進行推廣,上海的世博會中國館門前也進行了展示,效果很好。

然而,科普形式再多樣,我們也不能忘記,嚴謹是科普的本質。科普作品藝術加工再好,不能失去科學、嚴謹性。科普同時也是具有思想哲學性的,如果藝術化加工裡面失去了邏輯性,則很難讓大眾信服。

醫學科普的靈魂是醫學人文。我們的科普目的是什麼?可能一般人想得最多的是把某種疾病介紹給大家,讓他們了解到這些信息,理解背後的醫學知識,但更重要的是把其中的醫學人文信息傳遞給大家。如今的醫患關係緊張,醫學人文是重建醫患關係的良方。比如,我們要讓大家了解到,醫學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就像這句話一樣,「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現在的醫改政策同樣離不開醫學人文,不考慮醫生、患者的雙方感受,不以人為本出發是無法結出醫改碩果的。

醫生和患者之間缺乏一座橋樑,這座橋樑就是藝術化的科普,通過藝術化的科普我們能夠把具體的疾病健康知識傳遞給大家,更重要的是把醫學人文的思想傳遞給大家,這樣能夠促進醫患關係,促進和諧社會,也是健康中國的夢想能夠實現的重要保證。

2017年度《健康報》社科普宣傳個人、團隊、作品獲獎信息,詳見醫生頻道微信。

健康報?醫生頻道

文/健康報記者 朱永基 胡彬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天冷,心臟病患者飲食有講究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