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做加法不見減法的遺憾——電影首映夜之《無問西東》

只做加法不見減法的遺憾——電影首映夜之《無問西東》

影片片名來自於清華大學校歌當中一句「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歌詞,因為影片本身是為了紀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而拍攝的獻禮影片,按理說清華大學創始於1911年,那麼影片拍攝完成也是在2012年,卻不知何故,一直等到2018年才上映,這六年間發生的變故,無人肯說,好像是在有意迴避,我非知情者,也就不多言了。

清華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最傑出的院校之一,在這裡培養出許許多多的國家棟樑,他們作為社會中堅力量,在國家各行各業里都有諸多貢獻。要拍攝清華大學的百年華誕紀念電影,必然是一項挑戰十足的項目,非一般人不可為。意外就意外在這個「非一般人」上,導演李芳芳,同時也兼任影片的唯一編劇,成為《無問西東》的主導人,而這只是她個人的第二部電影長片作品。

李芳芳的履歷處處體現出她「先人一步」的傲人實力,在十六歲之前不少作品被刊登在諸多官方報紙上,簽名售書照片登上《人民日報》,成為第一個出版散文集的中國中學生,十六歲時出版《十七歲不哭》散文集,後來被改編為獲獎無數的電視劇劇本。之後赴美在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導演系進修,順利畢業,回國之後在2010年執導了自己的處女作電影《80』後》,然後就是《無問西東》。我不得不讚歎,她確實是一位奇女子,年少成名,風頭正勁,天下無雙,而後收起華麗的羽毛,潛心修鍊,只求自我精進,不急於功名利祿,反而有我行我素的瀟洒。

同樣被《無問西東》吸引而來的還有章子怡、黃曉明、王力宏、張震等主演,這樣的巨星雲集型卡司陣容,放在商業片角度來看,也是極強的票房助推劑,但《無問西東》在李芳芳導演的手中,它沒有被拍成一部純粹賣明星的商業電影,選擇保持著一種當下電影市場里難得的清澄和單純,表達著一種堅韌和自豪的精神。

「無問西東」的含義,就我在影片中看到的內容而言,是曾在清華大學苦讀的數不盡的莘莘學子內心中,難以磨滅的信條,是一種排除萬難,堅持篤定的自信,類似於「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影片里出現五個主要人物,背景跨越四個時代,總共138分鐘,就是為了表現這樣的一種精神。

1928年的吳嶺瀾,1938年的沈光耀,1962年的陳鵬和王敏佳,當代的張果果,各自都是自己所在的年代中並不起眼的平凡小人物。他們有著各自面臨的人生坎坷,無論是求學、從軍、愛情、工作,都碰上猶如打上死結的繩子,旁人看著輕巧,不會懂,也未必能解,但放在自己心裡,是痛苦難言的煎熬,會不斷地在自己心頭摩擦,滴下的血,也只有自己能感受。

他們都曾是清華學子,也因為某種巧合聯繫在一起,形成一條看不見的紐帶,傳承清華「無問西東」的精神。來自四面八方、各式各樣的苦難,並不能讓他們退縮,反而更激起他們的鬥志,主動叩問自己的內心,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應該堅持的,為之無悔的,對人生有價值和意義的。四個時代的五位主要人物經歷的故事,並不是憑空編造,是有著歷史原型,也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面臨的難題也非偶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李芳芳導演在敘事上沒有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將四段主要故事從頭到尾展開,選擇多線同時並進,相互平敘的方式。四段故事之間的聯繫,不是通過劇情上的互文,而是來自於人物關係,比如A是B的老師,B是C的無名資助者,C是D的朋友,D是E的父母的救命恩人這樣的設定。在四個不同時代做到同時展開敘事,需要創作者有很強的節奏把握,特別注意交待事件起訖的時間,否則很容易引發理解上的錯亂,李芳芳導演得益於出眾的文字功底,把這個設定處理的還不錯,加上鮮明的時代風格,比如著裝、妝容、建築等外在特點,可以很短時間內認出現在講述的是哪個時代的劇情,可以有效續接之前的內容,不至於讓人想不起前因後果。

然而李芳芳導演的野心過於龐大,造成她不得不從其他方面做出妥協。四段劇情同時展開之間的切換很直接,切換鏡頭立刻生效,猛然開頭,輒然而止,缺少必要的交代過渡階段。再者四段故事之間「花開四朵,各表一枝」的形式顯得過於鬆散,用在文字上可能會很精彩,因為讀者可以隨時回頭翻閱回味,有充足的時間擴展聯想,但電影只有兩個多小時時間,觀眾會隨著時間不斷跟著故事發展推進,短期內沒可能倒退回去重新理解,為了不讓觀眾理解混亂,李芳芳導演選擇犧牲節奏變化,全片幾乎都是同一個節奏在敘事。這樣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對角色依賴很深,敘事的焦點沒有了具體故事線的參與,四段故事各有各的發展,推進劇情的任務都集中在角色身上,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成了維繫故事的關鍵存在。

說到用角色帶動敘事,一方面是對飾演角色的演員表演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是角色的感情作用也被人為放大。想要吸引觀眾看下去,必須突齣戲劇衝突,角色心中的情緒變化至關重要,所以李芳芳導演給了角色不少近距離鏡頭,還有相當數量的特寫鏡頭,為了讓觀眾看清他們的臉,從他們的臉上,讀懂他們的喜怒哀樂,從而了解他們所處的環境和面對的問題,為了達到這個效果,甚至會出現「迷之慢鏡頭」,在一段正常節奏的畫面中,突然放入一個幾秒鐘的慢鏡頭,可能是為了凸顯角色的某種情緒吧,比如歡快或者憂傷,但這樣的刻意煽情讓影片一下子反而變得尷尬起來。

結果是四段故事都說完了,卻各自都交代不細,節奏鬆散,只記住角色在某地做某事留下的喜怒哀樂,角色的感情表現各有優劣,但過於刻板,甚至淪為強行煽情的代言人,比如沈光耀的段落最為明顯。縱觀全片,我找不到足夠站得住腳的亮點,敘事也好,人物塑造也好,蒼白無力。雖然我認為李芳芳導演的用意很棒,可是想要突出清華精神,光靠某人是清華出身,或者到清華大學校內露面,是不夠的,更誇張的是在片尾字幕內容里,逐一標註出影片中不少龍套角色的身份,這時候才知道他們是清華百年歷史中,為中國進步立下赫赫功業的著名人士,更是尷尬中的尷尬。

為什麼不把這些內容放在正片里呢?一個角色出現幾秒鐘,晃眼而過,然後影片結束了告訴我他其實是某某人,目的何在?是想給觀眾一個驚喜還是因為影片中的時間和空間不夠?這也顯示李芳芳導演矛盾之處,她想要告訴觀眾,清華人也是普通人,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地在社會大環境中進取努力,同時她又想告訴觀眾,清華的輝煌得益於精英和領路人們的薪火相傳,兩者之間並不矛盾,但在影片中卻找不到一個好辦法自然融合在一起。歸根結底,李芳芳導演執意追求面面俱到,落下了輕重不分的毛病,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而缺乏足夠多、足夠好的方法去實現構想。

在我看來,可能這樣優秀的題材拍攝成電視劇更為合適,把每一段故事認真地在一定時長內講完,重新考慮內容上的舍與得,找到側重點予以強化,讓故事得以獨立成型,首尾呼應,每一集表達出一種清華人的優秀品質,然後幾集下來,也讓清華人的形象變得豐滿立體,避免人物形象和故事都出現失焦問題。

影片的配樂就我個人認為是給影片表現幫了倒忙,屬於很大的扣分項。背景音樂里,不分時代地採用西洋管弦樂,讓我時不時齣戲,既然在其他方面都已經做到了與時代特徵匹配,其實配樂上也可以下下工夫,選出幾首具有足夠時代特徵的對應的著名音樂,讓觀眾可以更好抓住時代氣息,方便入戲,然而並沒有這樣做。要麼就是平淡如水可有可無,要麼就是猛然煽情刷存在感,刻意用煽情的曲調幫助強化人物情緒表現,效果並不好。

幾位大咖的表現也是有喜有憂,讓我最滿意的還是章子怡和黃曉明的表演,兩位十分儘力,當然也得益於他們主演的那段故事是全片著墨最多也最用心的部分,無論是群戲、相互對戲或獨角戲,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表現,人物造型立得住。張震表現依舊很好,但故事切得比較碎,他的人物剛剛醞釀出感覺,影片也結束了。王力宏的角色在影片中是出現次數很頻繁的,也是清華諸位名家最集中的時代,但他本人的角色處於一種完全正確的狀態,通體上下沒有任何毛病,非要找缺點,那也是報國心切所以不聽家訓去從軍,又因為太富同情心總是忍不住去救濟某地的孤苦兒童,連缺點都是極大的優點,讓這個角色也成為刻意煽情的重災區,王力宏並非專業演員,表演上與其他專業演員相比,本來就帶著一點不自然,再加上被賦予的煽情重任,就變得愈發生硬起來。

主演之外,其他配角的表現還是很得力,首推米雪飾演的沈光耀母親一角,大家風範、母儀天下的姿態,實在是高,每個眼神,每句話,都鏗鏘有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其次就是王鑫和鄭錚飾演的一對夫妻,他們不在主要故事的內容里,倒是顯得有點突兀,可能是作為時代背景的一種映襯吧,卻把一種特殊時代下悲哀婚姻的存在表演的淋漓盡致,過不下去也必須過的生活帶來的折磨,被他們演活了。陳楚生的戲份不算多,也演得有滋有味,可惜眼神不夠鮮活。

「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影片最後的結尾讓我最為滿意,終於點題,表明主旨,十六個字驗證了所有主角的信條,也可能是清華精神的核心吧。只可惜題材雖好卻難以被駕馭,李芳芳導演握著不錯的資源而無法施展全部潛力,看得出來她用心且努力,但堆砌的內容過多,導致消化不良,硬靠煽情幫助消化,更雪上加霜,她在這部影片留下這樣大的遺憾,證明了做取捨是十分必要的道理,讓我感覺殊為可惜。

我想要對推崇理想主義精神的朋友推薦《無問西東》,身處世俗但高於世俗,在於心中有不滅的理想火焰,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在踐行著他們的信條,在現實的夾縫中將火種不斷傳遞給別人。我也想要對傳統型青春電影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這部影片,每位主角都是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在不同時代下努力著書寫不平凡的青春,正能量比比皆是,於公於私,都努力做到最好,可惜說服力不算很強。

蝙蝠(容浥)

區圖書館觀影沙龍主持人之一,

南寧電台「電影串串談」節目嘉賓,

《電影新鮮報》文字編輯,?

影院從業人員。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琛於南 的精彩文章:

心有瑰寶,絢麗璀璨——電影首映夜之《摯愛梵高·星空之謎》

TAG:有琛於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