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活得像「鹽水中的蘿蔔」嗎?
作者:李少威
青春
花火
汪峰
00:00/04:15
中學生物課堂上有一個很初級的實驗,把兩根蘿蔔條,分別浸入盛有清水和鹽水的燒杯里,觀察它們發生的變化。一段時間後,清水裡的蘿蔔條依然堅挺、硬脆,而鹽水中的蘿蔔條則慢慢皺縮、癱軟。
在我們身邊,像鹽水裡的蘿蔔條一般綿軟無力的年輕人正越來越多。他們慵懶,缺乏進取欲和意志力,對未來沒有壓力感也沒有想像,不工作或對任何工作都不上心,更談不上有任何理想主義激情。
考慮到這些年輕人在意志力、進取動力和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意願方面呈現出的「鹽水蘿蔔」特徵,我們姑且稱之為「軟世代」。
不想工作的「軟世代」
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在微博上做過一次問題徵集——什麼是「最讓人焦慮的問題」,結果發現,呼聲最高的那個答案竟然是:「不想工作怎麼破?」
他在節目中感嘆:「太不可思議了,年輕人竟然不想工作。」
竇文濤所處的時代,是被生存壓力所驅動的,生存資源匱乏,使他們那代人有著強烈的危機感。
另一位對「年輕人不想工作」現象發表激烈意見的公眾人物是企業家董明珠。
2016年年底,在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中,董明珠有些激動地說,很多90後不願意去實體經濟工作,而喜歡開網店,一個月賺兩三千元能生活下去就滿足了。
「開網店」本身當然也是一種工作、一種創業,但在這個「二八效應」體現得十分明顯的領域裡,絕大部分的「創業者」最終不得不面對僅能糊口的結局,而且時間的拉長並不能為個人發展提供資金、經驗、技能、思想和創造力的積累。
綜合一下,所謂「軟世代」,就是那些幾乎沒有生存壓力和個人發展需求的年輕人。
大致上,他們有幾個特徵:
1.年齡分布從80後到00後,地域分布從城市到鄉村;
2.已婚或未婚,可能有工作也可能沒有,對任何一份工作都無法長時間堅持;
3.多數人無法養活自己,需要父母補貼,父母對補貼不抗拒,少數人的收入僅夠支應個人生活,無法盡到其在家庭角色中的責任;
4.幾乎不思考未來,偶爾異想天開;
5.由於幾乎不接受多少真實、有效的知識,對社會趨勢和市場機會一無所見;
6.不完全是「啃老族」,因為長輩已經沒有被「啃」的痛感。
「軟世代」是中立的,他們並非主觀上有意「長大不成人」,而是當前社會條件所導致的一種客觀結果。
輕易生存的時代
一定程度而言,成為「軟世代」,倒是一種理性選擇,因為現實提供了條件。
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先發地區,機器人正在取代工人成為生產車間里的主角。勞動力緊缺、生產進一步標準化,以及生產效率提升的需要,是重要原因,但企業家們可能在公共媒體上不方便訴說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已漸漸找不到合格的工人。
在生產企業,年輕的工人們要有空調、裝WIFI,要管理者和顏悅色,但他們仍然會隨時撂挑子。辭職早已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有些人是因為一點小小的不愉快;有些人則是周期性的,沒有錢就入職,工作幾個月有了一點積蓄就要「脫產花錢」,花完再入職;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對任何事情都無法堅持。
新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也出現了相同的趨勢,很多人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底薪嗤之以鼻,因為那個數字可能還比不上他們在學校一個月的花銷。他們尚未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本身並沒有能力,卻敢於提出讓用人單位「花容失色」的薪資要求。
這些表現都讓前輩們無法理解,然而對於「軟世代」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優渥地活著、至少是輕而易舉地生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他們之前,數千年來人們教育子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而在當前的時代,這個邏輯正在失效。
社會學家鄭也夫在《後物慾時代的來臨》一書中,先為全書的論述揭示了一個基調性的時代背景:這個世界發生了一個從古至今整個人類進化史上都不曾發生過的變化,我們可以說,人類眼下遭遇的是200萬年未有之變局,這個變局就是「溫飽大體解決了」。
他說:「從20世紀中葉往前推,全部的人類歷史都是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歷史,生存是嚴酷而艱難的。」工業化的推進,使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千百倍地提升,從而輕而易舉地從自然中獲得供養。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在上世紀80年代實現溫飽之後,今天已經接近「全面小康社會」。
「軟世代」正好處於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大變局的銜接處,上一代為他們推開了這一扇門。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富二代」,但每一個人都在成為「免於饑寒的一代」,從城市到農村,這一點沒有差別。
杞人憂天?
生存問題的解決並不必然導致人們喪失奮鬥動力,人們還有各種生活更好的慾望,但前提是,這些慾望是可以期待的。實現這些慾望,曾經比較容易。只要這個人腦子靈活踏實肯干就可以了。
現在資本決定一切,人的價值無下限地降低,勤儉失去意義;創造力很關鍵,但與資本相遇更關鍵,而能否與資本相遇,幾乎與個人的膽量、勇氣無關。
和上個世紀末不同,今天消費主義已經成為普遍的人生觀,已經很少人能為了更長遠的成敗未定的計划去克制眼前的慾望。比如我們經常注意到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對家庭責任缺乏擔當,對未來完全茫然,一次次更換新一代電子設備是他收入的主要去向。
當下的社會流動放緩,接近「全面小康」「輕易生存」成為青年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因素。再加上財富創造邏輯由「積累-投資-利潤-再投資」變成了「對資本講故事-獲得投資-對消費者講故事-生產產品-再融資」,原始積累過程已經不再必要,一部分年輕人的奮鬥欲逐漸熄火才順理成章。
一些人可以依賴父母的供給而生活,另一些人則尋找一種最容易保證生存的途徑,如董明珠所說的那些在家開淘寶店勉強生存的年輕人。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是,由於物質過度優渥,年輕人已沒有奮鬥的必要。
後方保底、前路迷茫,這些構成了浸泡蘿蔔的鹽水,因此一些年輕人的「變軟」,不是源於天生的意志缺陷,而是一種由社會條件決定的理性選擇。
其實,幾乎每個時代的年輕人在上一代眼中都有「淪陷」的傾向,就經驗而言,「這一代人對我們國家經濟是有隱患的」這種預測,都被歷史證明為多慮,中外皆然。
比如,機器人逐漸普及,未來的實體經濟可能只需要少量的資源配置者便可完成高效率的生產。而少量勞動便可創造巨大財富,這一趨勢也讓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社會財富像泉水一樣涌流」的理想狀態。
但關於年輕人人生慾望的衰退,依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