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

1912年,周恩來在東北奉天(今瀋陽)留影。

陽春時節,中南海西花廳門前的海棠花又開了……

雲起雲散,海棠依舊,周恩來同志就在這裡辛勤工作了27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周恩來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聖、大智大勇。他出身名門,卻是苦難童年;從小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求索救國救民真理;拒絕蔣介石委任要職,發動組織指揮上海工人運動和南昌起義,實施戰略大轉移,力主毛澤東進黨中央領導核心;處置西安事變「逼蔣抗日」,赴國統區與蔣介石鬥智斗勇,艱難推進民主進程;開國前夜,秉筆起草《共同綱領》,籌備開國大典,組建政務院,運籌抗美援朝,編製「一五」計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走上國際舞台,打開外交局面,實現中法、中日、中美建交;病魔纏身的晚年歲月,把鄧小平重新推上政治舞台……

2018年3月5日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深切懷念一代偉人周恩來的光輝業績,大力弘揚和踐行周恩來精神,文化版二版《紅色記憶》欄目從本期開始推出《海棠花開》專欄,通過一系列文章再現這位偉人從青少年到中年、晚年的非凡人生軌跡及領袖風采,緬懷其豐功偉績和崇高品德。

自小受3位母親影響至深

1898年3月5日清晨,江蘇淮安府山陽縣(淮安縣前身)城內駙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一個男嬰呱呱墜地。誰也沒有想到,他就是日後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偉人——周恩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毅曾開玩笑對周恩來說:「你們淮安城的駙馬巷,過去出過駙馬,如今又出總理。你們淮安盡出能人啊!」

周恩來父親周貽能上過私塾,算是個有學問的人,他給兒子取了個小名「大鸞」。周貽能認定取這種神鳥為名象徵著吉祥、幸福、天下太平安寧。而「大鸞」降生時,正值中國被宰割得四分五裂,家境也漸沒落。

「客居」淮安的周家,發軔於浙江紹興。據周氏宗譜記載,周恩來與魯迅是同宗同族。當年,周恩來回紹興省親時,曾對親友說:「魯迅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我們周家人人學他不畏強暴的精神。」

周恩來祖父周起魁這輩時,他們這一支就離開紹興,遷到了江蘇淮安。

「大鸞」是周起魁的長孫、周貽能的長子。長子、長孫出世,周家充滿了喜氣。「大鸞」的生母姓萬,人稱「萬十二姑」。

「大鸞」到半歲的時候,他最小的叔父周貽淦病危,膝下無子女,「萬十二姑」忍痛將「大鸞」過繼給了周貽淦。

周貽淦離世後,妻子陳氏在當地給「大鸞」請來一個乳母蔣江氏,3人一同生活。「大鸞」4歲時,嗣母就教他識字和背誦唐詩。1903年新年過後,陳氏送「大鸞」進私塾讀書,私塾先生為他起學名「恩來」,字翔宇。

嗣母對周恩來的要求很嚴格,每天黎明時刻,就把他叫起來,在窗前教他讀唐詩,給他講故事。後來,周恩來在《射舊憶舊》一文中回憶他「幼時喜聞故事」,對嗣母講的故事具有「輒繞膝下不去,終日聽之不倦」的濃厚興趣。

周恩來還曾深情地說:「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指養母)的啟發。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他還說:「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

10歲的小鬼艱難當家

周起魁夫婦相繼過世後,這個大家庭的生活漸入拮据。後來,周恩來的生母和嗣母也先後離世。周貽能料理完喪事後,已是債台高築。因經濟困窘,周貽能離家去湖北謀事。這時,10歲的周恩來領著兩個年幼的弟弟回到淮安那個殘破的老家,與八叔周貽奎生活在一起。

八叔周貽奎從年輕時起就偏癱在床,家裡有什麼事需要人出面的時候,10歲的周恩來算是這個大家庭最年長的男子。周家沒有土地,只有那座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段時間一部分房屋也給抵押出去了。要債的人接連上門,有的債主竟坐著不走。借貸無門時,周恩來就只能把母親的遺物拿到當鋪去典當。他曾回憶道:「我從小就懂得生活艱難。父親常外出,我10歲、11歲即開始當家,照管家裡柴米油鹽,外出應酬。」

有一次,一個親戚過生日,請帖送來了,周恩來急得沒有辦法,和八嬸楊氏商量。聽說這事,楊氏也感到犯難,家裡的確沒有什麼值錢的了,可禮還是要送的。面對年幼的侄子,楊氏不知說什麼好!

「八嬸,幾隻箱子我翻遍了,也沒有找到值錢的東西,我娘留下些衣物,能不能當呢?」周恩來問。楊氏掂量了一下說:「我真是於心不忍,可又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只好去試試,當鋪會殺價,你要留心。」周恩來應了聲「知道」,就拎著那件夾襖出了門。磨了一陣嘴皮,在當鋪當了兩塊五角錢,算是把送禮這一關應付過去了。

當年,生活的重擔,就這樣沉重地壓在了童年周恩來稚嫩的雙肩上,他咬緊牙關,默默地忍受這一切。除了自己考慮生活經濟來源和應酬親友外,他還堅持讀書,並萌生出追求進步、嚮往光明的思想。

鏗鏘作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鄉探親的周恩來的三堂伯父周貽謙,把周恩來帶出淮安,到東北去生活、求學。

離開淮安之前,乳母蔣江氏給周恩來添置了新衣,為他準備臨行的衣物,叮囑他路上要小心,照顧好自己。他走前還到母親墓前去拜祭,為母親掃墓。

周恩來沒想到這一走,此後一生中他再也沒回淮安。到東北時,奉天府(今遼寧瀋陽)一時還沒有合適的學校可讀,周恩來便轉赴奉天省銀州銀岡書院讀了半年,後到奉天第六兩等小學堂學習。在學校里,老師經常向學生講述時局的危急和歷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勵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在國難當頭的年代裡,周恩來時刻關心國家大事,養成了堅持每日讀報的習慣。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發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消息很快傳到了奉天府,周恩來備受鼓舞,他找來一把剪刀,毅然帶頭剪去了自己頭上的長辮子,以表明同清政府決裂。同時,他還勸告老師和同學也剪掉辮子,並且提倡學西方、穿短服,不要被長袍馬褂纏著身子。

有一次,校長給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讀書?」

學生們踴躍回答:「為光耀門楣而讀書」「為明禮而讀書」「為當官而讀書」……

接下來,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柜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校長搖了搖頭,走到周恩來面前,笑著問:「恩來,你千里迢迢自江南到此,你讀書又為了什麼呢?」周恩來站起身來,激昂而鄭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由於周恩來的南方口音,校長一時沒聽清楚,於是,他又大聲地重複了一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周恩來在校期間,還非常注意鍛煉身體。一開始他從淮安到奉天很不適應。冬天,那裡是冰天雪地,北風呼嘯。別的同學在外面玩得非常高興,可他卻守在火爐旁。他想,如果沒有好的身體,振興中華豈不是一句空話。於是,他下決心好好鍛煉身體。

20世紀60年代,周恩來多次提到少年時期在東北的生活。一次,在同親屬的交談中,他回憶在東北上小學時的生活說,「到東北有兩個好處:一個好處是把身體鍛煉好了。在上小學時,無論冬天還是夏天,都要進行室外體育鍛煉,把文弱的身體鍛煉強健了。再一個好處是吃高粱米,生活習慣改變了,長了骨骼,鍛煉了腸胃,使身體能適應以後的戰爭年代和繁忙的工作」。1966年夏,周恩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遼寧大學學生時,曾談到這段生活,他風趣而又深情地說:「我是1910年到瀋陽的,住了3年,我是帶著辮子來的。我身體這樣好,要感謝你們東北的黃土、大風、高粱米飯,給了我很大的鍛煉。」

長按右側二維碼

關注

中國檔案報微信公眾號

喜歡內容,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檔案報 的精彩文章:

《關於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以鐵的紀律純潔和鞏固黨的組織

TAG:中國檔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