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峰向水,渾然一體

龍峰向水,渾然一體

凡寶藏者,多是名家心血,不傳,恐之荒廢滅;輕傳,又恐傳之非人傷天理,故文乾澀,以期機緣。

一、陰陽生氣,變化起止。

《葬經》:「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我們尋龍點穴,就是尋找生氣點。所謂生氣,就是陰陽氣。也就是《周易》說的"太極生兩儀"的兩儀。這種陰陽氣內外的相互鬥爭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受到外在的作用而擴散就噫而成風。相互鬥爭到某種程度就升而為雲。在上空的生氣遇到了外來的冷生氣,就降而為雨。所以風、雲、雨都是由生氣的變化而成。

風水學說中,生氣遭受風吹就會散,遇到水界定就會停止。所以,古人想方設法使生氣不流散,讓生氣行進而能夠終止,這就是風水定義,最權威的定義。

《葬經》曰:「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為什麼風水中講究得水為上呢?一是水為財,財為養命之源,二是穴前的生氣,沒水則不會停止。藏風,並不是簡單、形而上學地說「密不透風」就是好,其精髓是不讓生氣流散、讓生氣停留。風吹之處,容易讓生氣流動走散,故風宜藏。

得水為上之法,民間有語:「上等先生看星斗,中等先生看水口,下等先生滿山走」「入山觀水口」「尋龍點穴須仔細,先要觀水勢。」等等,都說明觀水、得水之重要。

二、生氣之用,生生不息。

《葬經》曰:「行乎地中則為生氣,發而生乎萬物。」生氣在地中發生、發展、變化,發出地面而生乎萬物。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生氣所生,萬物存在有共性、個性。

生氣生萬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為生氣的聚合所致。凝結的生氣,就成為人的骨骼。這種為生氣所凝結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便皮肉腐爛,而獨留骨骼,因此骨骼還是原來的生氣。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來龍脈同類的生氣反納入獨留的骨骼,以資蔭骨骼生氣旺盛,使之庇蔭骨骼同時感應遺留的人子活體,這就是葬乘生氣的道理。

《葬經》曰:「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人父生人子,他們都在生氣這個共性原則下延續,本骸得氣,遺體受蔭,一是共性下的天地之生氣繼續庇蔭骸骨,二是人父生人子之具有同頻率性,可以進行個體之間的生氣傳遞。

三、地脈藏生氣,尋龍點穴在山川。

地理風水五大元素:龍、砂、穴、水、向,其中龍家山脈非常重要,《葬經》曰:「行乎地中則為生氣」。1、龍,生氣的主要載體;生氣,皆在龍脈中隱藏與運行。2、砂,隨龍而走,具有護龍、護穴、護水之功。3、水,是龍之氣,4、穴前有水環抱,龍停氣聚的前提條件。穴,是聚集氣的地方,長寬八尺為宜,具有藏風聚氣之功。5、向,向指盤聚之地,以最大限度地納收氣場為好。

穴成,必然有「龍峰向水」為主要構件。1、必須是在龍脈上。2、起峰。3、水護,三分三合成真龍。4、界水三叉。5、明堂不泄,真龍方成真穴。水聚明堂,小缺殘泄壓皆不妥。

本文為原創,版權所有,如果轉載此文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注俊中風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俊中13097774619 的精彩文章:

道術雙修,鳳凰涅槃

TAG:俊中13097774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