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儀軌,撥通菩薩的電話號碼
GIF
丨今日共讀內容丨
《大行如普賢》 第23課
丨注意事項丨
■您也可將留言分享到共讀群中,與師兄們交流
■還未加入共讀群的師兄,可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加入共讀群
▲沒WIFI?聽音頻,省流量~
《大行如普賢》第23課
昌樂法師·講述
禮敬諸佛丨稱讚如來丨廣修供養丨懺悔業障
隨喜功德丨請轉法輪丨請佛住世丨常隨佛學
恆順眾生丨普皆迴向
普皆迴向·二
- 解密儀軌,撥通菩薩的電話號碼 -
迴向也是這樣,我們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在迴向於他人的時候,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反而來說,你的心量越大,你的歡喜是不是越多?很簡單,我們做個小小的試驗,我們鼓個掌吧。好,大家不要動,讓我一個人來鼓。我一個人鼓掌聲音也算是大了,有沒有剛才大家鼓掌熱烈的氣氛以及大家彼此內心當中生起的那種感受來得強烈啊?沒有啊。所以,把歡喜拿出來與大家彼此一起分享的時候,這個歡喜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是不是啊?
各位,我們所有的修行都要掌握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認清你生活在物質世界還是生活在精神世界。如果你在打飯的話,你今天是行堂的,你盆中的飯是物質的,分給你,分給他。這使你盆中的飯會越來越少。但如果你懷著一顆歡喜的心呢?哎,阿彌陀佛來一點,阿彌陀佛來一點。你高興,吃你飯的人也高興啊。但是,如果那個行堂的人說:坐好!碗放這裡來!哎,我們家餵豬的時候還要:喏~喏~喏~讓大家來吃,是吧!各位一定要記住,精神世界的歡喜在你分享的時候越來越多。於此同樣成比例的就是,一個苦惱,你跟另外一個人分享,它不會減少,特別是你用嗔恨心把它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吃,我叫你吃!大家恨不得把你給宰了。因為同樣的,雖然你在做這件事情,但是你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因為夾雜著憎恨,夾雜著煩惱,與你相處的人也同樣地生了煩惱。
各位,迴向則是我們把自己心中的歡喜與別人分享,把自己的功德與別人分享,不是你在家裡念佛——哎呀我好不容易攢了點錢,為啥要分給別的人?不是這個觀念,而是歡喜的分享原則。精神世界的基本分享原則是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所以,當你了解了這一點,你以後迴向是不是要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同歸佛道。應該有更大一點的心量啊。當我們了解了這個基本原則以後,我們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迴向。因為什麼?眾生在甚深的苦海當中不能出離啊。但是,這個天下沒有一個人願意受痛苦,都希望別人去幫助他呀。我們把這個誦經的、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他人的時候,一個是拓展我們的心量,二是讓眾生能看到光明啊。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有的人又問了:師父啊,我迴向的時候應該念什麼呢?我跟他講:你就念「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他說:這個我知道,那我晚上念什麼呢?他大概是早上念延生,晚上念往生。那就念「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用這樣的分別心在學佛,基本上也學不好的。所以祖師們說:會修行者,處處是道場,不會修行者,處處是魔障。我們現實佛教當中的修行人有兩大心理,第一個,對菩薩太恭敬了,恭敬得以至於怕,不知道該怎麼做,生怕做錯了,菩薩要怪罪我們。前兩天還有人說:師父啊,我能不能受戒?我說:為啥不能?他說:我受了戒要犯的。你不受戒你就不犯了?他的意思是,我受了戒要是犯了戒,菩薩要懲罰我的。他把菩薩當閻王爺來看。實際上自有因果呀!怕出錯,一定要理解禮敬諸佛的基本教義。
在所有的佛事儀軌上,你只要做到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個是禮,禮是基本的儀軌,做到禮之前要做到一個敬,敬是什麼?懷著一個恭敬的心。在佛教裡面流傳著叫: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一事無成。心誠則靈這個誠是什麼?就是恭敬心。有的人說:不要緊,我只要心誠,我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那你只是看上去有誠,但是你沒有了禮。禮是什麼?禮是必要的儀軌。作為一個居士來說,基本的禮是什麼?是要做早晚功課。而這早晚功課當中,要有一個基本的恭敬心。你不能說,我在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晚上吃什麼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剩菜吃掉吧,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還沒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等下去公園玩吧……沒有基本的恭敬心,是散亂心。然後念佛念下來以後,腦子不是越來越清凈,而是越來越糊塗。
所以怎麼迴向是禮的問題,你怎麼迴向都沒關係,你就直接說我把這個功德迴向給昌樂師父。收到。但是要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怎麼收得到呢?有人說的時候會打噴嚏,但是你假裝說說的,我這個噴嚏打不出來。所以這個恭敬心很重要。但是恭敬心當中不要把恭敬變成了恐懼,不要覺得怕出錯。只要你有恭敬心,就不會出錯。所以不管怎麼迴向,不管念什麼樣的迴向文,不重要。
這還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現實佛教當中,很多人的修行儘管他們在修,但是他們在修的是禮儀的禮,他們修的是儀軌。儀軌只是滄海一粟,只是大海裡面的浪花朵朵。我說的意思是,儀軌一定要有教義在背後作為支撐,你才能從這個儀軌當中接通與佛菩薩的聯繫。你只有懂得了阿彌陀佛的電話號碼是什麼,然後你才能給他打電話:喂,老佛爺啊,我快走了,啥時候來接我呀?而不是在家裡痴心妄想想著,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接我,我快……不行了……沒用,要懂得佛陀的教義,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嘛,你該乾的事情幹了嗎?你該買的門票買了嗎?這個是必須的。
所以,不要光在修行的儀軌上做文章,要多讀書,讀好書。糊塗的人是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我敢保證,去不了。有的法師經常喜歡保證你們能去,實際上,我覺得很多人去不了。因為你連阿彌陀佛的電話號碼都不知道,你只有電話機也沒用。你的頻道不對。
所以,怎麼迴向,這個方法的背後它牽涉到佛教的教義,而這個教義如果不了解,或者認識得不夠充分,那你的學佛不會有很大的進步,有的甚至不但不會有進步,反而因為學佛帶來了很多煩惱。比如說很多學佛人,原來該吃什麼,該吃吃,該喝喝的,該幹嘛幹嘛,學了佛以後,因為有了一份恭敬心,不知不覺太恭敬了以後轉成了恐懼心理,不知道該怎麼辦,生怕做錯了,好像縮手縮腳。實際上他是因為沒有理解佛菩薩的教義,他只是那個不會修行的人,處處是魔障。他慢慢通過佛教教義的學習,才會變成會修行者,處處是道場。
當下佛教當中居士們修行的一個基本的狀況就是,大家雖然在修行,但是對佛教的教義了解得實在太少了,所以要多聽經,多聞法。所以簡單來講,迴向是什麼?迴向是把自己的歡喜心分享給別人,至於怎麼樣分享,你想怎麼樣分享,那你可以通過誦經的方式,通過發願的方式,通過日常生活當中的很多種行為分享給別人,把你學佛的智慧慈悲與眾生、與身邊的人分享。這是我們講的普皆迴向的上半部分。
TAG:那一座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