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悲鴻精品十年來首次規模展出

徐悲鴻精品十年來首次規模展出

原標題:徐悲鴻精品十年來首次規模展出

昨起,徐悲鴻百餘件精品原作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大師名作總能吸引市民駐足交流。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他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畫家之一,留下的《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徯我後》等作品早已成為中國美術史的經典之作;身為中央美術學院首任院長的他,除了善畫馬之外,也涉獵獅、鷹、雞等動物題材。對於徐悲鴻,不少人可能還只是停留在「知道而未曾深知」的階段。昨天,正式亮相中國美術館的「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系國內外第一次圍繞徐悲鴻美術主題創作進行的全方位策展,也是徐悲鴻美術精品近十年來首次大規模展示。

作為中國美術館農曆新年視覺大餐之一的此次展覽,梳理了徐悲鴻具有時代標誌性和歷史價值性的系列作品118件,它們中既有徐悲鴻最為後人熟知的《愚公移山》《巴人汲水》《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會師東京》等代表性巨制,也有徐悲鴻為創作《愚公移山》所繪的畫稿與素描,以及具有民族象徵意義的《馬》《獅》《鷹》等作品,其中多件圖稿系首次與公眾見面。「他是中華民族文藝復興的一名鬥士,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他的繪畫總是回蕩著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李樹聲認為,徐悲鴻讓中國美術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的「現代」作品。

居於展廳正中央位置的《愚公移山》是徐悲鴻投入最大熱情、傾注最多心血的作品之一。據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1938年徐悲鴻前往南洋舉辦畫展,並將賣畫所得全部收入寄回國內,救濟難民。其間,他接受泰戈爾之邀赴印度講學,並在這期間創作了巨幅國畫《愚公移山》。「在人物造型上,徐先生借用了印度男模特形象,畫稿中有位像魯智深的人物被反覆描繪,其原型是當年印度國際大學的廚師。並且,徐悲鴻在畫面中還首度以全裸體人物來表現。」徐悲鴻藝術研究專家邵曉峰笑言,一些對徐悲鴻認識不多的參觀者會納悶,為何畫面里的中國人長成那種模樣兒,「徐先生認為他們雖然是印度人,但都是勤勞的勞動者。」

據了解,現存世徐悲鴻所繪《愚公移山》共三幅。其中一件尺寸稍小,2006年在北京翰海春拍賣出3300多萬元;另一件油畫版本的《愚公移山》系徐悲鴻輾轉從新加坡帶回的第二稿;而巨幅中國畫《愚公移山》則是第三稿,現藏於徐悲鴻紀念館。此次國畫、油畫版本同場展出,頗為難得。

不過,油畫版《愚公移山》曾近乎被損毀。據徐悲鴻之子徐慶平回憶,「文革」之後,當復修徐悲鴻紀念館時,人們才在故宮一間朝南的房子里得見封存多年的徐悲鴻畫作。「油畫《愚公移山》被放在一個盒子裡面,我把它拿出來,打開了一寸的時候,所有的顏色都變成了粉筆末,幾近掉光,剩下一條白布。感謝方方面面朋友提供幫助,才把大量剝落的色塊又一寸一寸粘回去。」

與《愚公移山》相鄰的油畫《徯我後》,取材於《尚書·仲虺之誥》中的一句話:「徯我後,後來其蘇。」(大意:待賢明的領導人到來,我們就得救了。)此畫再現了古時民眾不堪忍受夏桀暴政,期待英明之主商湯帶兵解救。徐慶平介紹,這幅作品創作於「九一八事變」以後,面對東北大片國土淪陷,當政的國民黨政府不僅瀰漫投降氣息,還極力鎮壓抗日救亡運動,徐悲鴻遂有此借古諷今之作。

據他回憶,今天的人們有幸得見這件作品,還得感謝父親的學生兼同事戴澤。「籌建徐悲鴻紀念館之初,有人從南京把這張畫找回來,時任中央美院院長的江豐眼見這幅畫已破爛不堪,已打算作棄置處理,是戴澤帶著中央美院一位裱畫師傅,用糨糊把一塊新畫布貼到了畫作的背後,再輔助水粉顏色修復了這張畫。」昨天,年近百歲的戴澤也到展廳拜謁老師遺作,「徐先生和其他先生教學的最大區別是,他會親自為學生示範繪畫技法。這在當時非常難得。」他回憶說,徐先生為了教學生們畫出四川人的特點,還引經據典——蜀民椎髻,以布巾系之(意即蜀人以布纏頭)。「他鼓勵學生觀察周圍事物,深入生活多多寫生。」

此外,展覽還集中呈現了徐悲鴻所畫馬、獅、鷹、鷲、雞、牛等動物題材。尤為難得的是,在新加坡新近發現的數幅小品佳作也首次亮相展廳。據悉,展覽將持續至3月4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賣專輯接受比特幣!美說唱歌手50 Cent成百萬富翁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