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與老子、莊子它們三者間究竟有什麼關聯?周易是它們鼻祖嗎?

周易與老子、莊子它們三者間究竟有什麼關聯?周易是它們鼻祖嗎?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儒學與道學是兩大主幹。如果說儒家思想的精華是做人的仁學,是人與社會關係之學,那麼可以說道家與道教的精華是道法自然的玄學,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學說。

想要了解道家與道教的精華,不能不解讀「三玄」。「三玄」一詞,最開始起於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勉學篇》中說:「洎於梁世,茲風復闡。《庄》、《老》、《周易》,總謂三玄。武皇、簡文躬自講論。周弘正奉贊大猷,化行都邑,學徒千餘,實為盛美。」

《梁書·儒林傳》記載:太史叔明「三玄尤精解,當世冠絕」《南史·全緩傳》也有類似的記載。在現存的浩如煙海的道家和道教文獻中,「三玄」是全部文獻中的核心經典,被道教徒奉之為思想的源頭,因而,治道學者,當從「三玄」開始學習。

「三玄」是中國生態思想的大本營,研究中國古代的生態思想不能不研究「三玄」。「三玄」之間存在生態方面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說:

《周易》講「生生不息」。《老子》也講:「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周易》里講大象、小象,《老子》也提到大象,說:「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周易》有復卦,講不遠復。《老子》也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莊子》受到《老子》的影響,保存了一些《老子》的史料。《莊子·庚桑楚》記載:「《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但《老子》裡面沒有這句話,這說明研究老子的思想不能僅僅靠《老子》,還要從《莊子》等書中尋找資料。

關於「道法自然」三玄各自的觀點

《繫辭上》記載:「《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老子》的核心是「道」,道具有普遍的哲學意義,道是萬物的本源與規律。《老子》研究道的目的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

但是如果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呢?《老子》告訴我們要順應天地之道,遵守生態規則,學習自然以無言給人類啟示的方式,在《周易》中有很多關於人與自然的論述,超過了《老子》的論述。

《莊子》主張順其自然與超乎自然。《養生主》記載讚頌庖丁解牛,認為庖丁之所以能洋洋得意,無非是能順其自然。如果庖丁強行砍牛,只會導致牛刀損壞,並且屠宰的很累,《莊子》認為自然有規則可循。同時也認為高超的人應該是超脫於自然的人。

關於「無為」三玄各自的觀點

《周易》把「無」提到很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周易》又充分強調有為,主張動態、變化、發展。這方面的思想比起《老子》要有積極性,例如《繫辭下》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實久了之後還會窮,我是這樣理解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在一定的規則下無限循環的。

《老子》主張無為,認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都是在強調一種無為的態度,讓人清心寡欲,順其自然。

《莊子》強調「無用之用」。《人間世》記載:「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句話的總體上就是在強調一件事,在世人眼中都在利用追尋有用的東西,不注意無用的東西,其實無用的東西也能發揮它的用途,這些都要人們用心去發現。

對於道教、道家、道學等一系列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不得不看的書就是這《周易》、《老子》、《莊子》三玄之書了。其中《周易》可以說是三玄之首,中國的道家、道教文化皆出自《周易》。

更多《周易》內容敬請關注(曉哲歷史文化)

關於《周易》您有什麼想法呢?請在下方留言我們共同討論。歡迎收藏和轉發分享點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