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的力量》——西蒙·沙馬私人化的藝術史

《藝術的力量》——西蒙·沙馬私人化的藝術史

本文是我藝術導論課的論文原文。影視美學理論尚未習得,術語用得稚拙,見解也淺陋,行家見了大概我就要貽笑大方的。但這依然是我傾注心血之作,我願意接受批評和指導,來使它變得更好。因而加以整飭,發在這裡,敬請指正。

[]《藝術的力量》作為BBC最負盛名的藝術類紀錄片之一,已然成為當代紀錄片經典。本文將從敘事方法、配樂、解說、選材四個層面分析《藝術的力量》的藝術特點,並與《文藝復興》、《曠世傑作的秘密》、《藝術創世紀》、《西洋藝術史》等其他優秀藝術類紀錄片對比,探究《藝術的力量》的獨特之處,以及地位。

[關鍵詞]《藝術的力量》;紀錄片;藝術評論;西蒙·沙馬

[引 言]BBC紀錄片《藝術的力量》2006年首播後,獲得了「國際艾美獎最佳藝術節目」、「2007年第60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紀實類」等多項大獎,這是一部西蒙·沙馬私人化的講述畫家的紀錄片,達到了學院與通俗恰如其分的平衡,其本身已成為一個值得人們研究的藝術品。此紀錄片共分八集,分別以卡拉瓦喬(MichelangeloMerisi da Caravaggio),倫勃朗 (RembrandtHarmenszoon van Rijn),貝尼尼(Gian LorenzoBernini),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大衛(Jacques-LouisDavid),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畢加索(Pablo Picasso),羅斯科(Mark Rothko)為主題,介紹他們作為一個藝術家的人生經歷,他們的作品所蘊含的觸動人心的力量。

多樣化的敘事方法對比BBC其他優秀的藝術類紀錄片:《文藝復興》的鏡頭以畫作的遠近切換,組成眾多蒙太奇句子,輔以少量的義大利城市外景,主持人出現較少;《曠世傑作的秘密》畫作本身穿插在敘事中,通過群體採訪引領故事的講述,實景還原畫作本身;《西洋藝術史》則完全去除情景還原,採用眾多長鏡頭,畫作與天台上的主持人交替切換;《藝術創世紀》畫作反成點綴,主持人的行走成為主要線索。《藝術的力量》則採用畫作、主持人解說和情景再現相結合的方式。其中,「情景再現」這一手法的運用方式,十分有新意。「情景再現」是最早見於紀錄片的一種創作技法,通過扮演的方式再現某個可能發生過的歷史場景。在《藝術的力量》中,「情景再現」被高度電影化了。情節被精心安排,不再是簡單地展現事件的發展過程,例如《卡拉瓦喬》這一集,不僅展現了畫家羞辱服務生的場面,還展現了風波過後,警官對畫家朋友的盤問,通過觀看他人眼中的畫家,觀眾眼中的畫家就更加飽滿立體。此外,蒙太奇手法的運用,避免了紀錄片常見的平鋪直敘問題,使得觀看感受得以提升。在場景的切換上,採用空鏡頭切換、局部特寫鏡頭切換等方法,使之更加自然流暢。

在演員的選取上,《藝術的力量》也格外用心,不再使用普通群眾演員,而是選取了更有表演經驗、更貼合藝術家本人性格、形象的演員。如《梵高》一集中,梵高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1989年就因出演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而成名,整個90年代都活躍在英國戲劇舞台上,更是以動作捕捉的身份出演了《指環王》中複雜的「咕嚕」一角。《卡拉瓦喬》的演員保羅·帕波維爾(Paul Popplewell),更是將卡拉瓦喬狷狂、易怒、虔誠的矛盾演繹到極致,從表情到體態,都讓人相信這就是卡拉瓦喬。在這部記錄片的情景再現中,演員不再僅是一個個背影,也不再出現於虛化的遠景或快速閃現的瞬時畫面,相反,他們的表演被細緻地呈現出來,如同電影一般。

精緻的聲音語言《藝術的力量》保留了不少的同期聲,增加了紀錄片的真實性,更好地還原了歷史,對影像起到了進一步補充說明的作用。畫外音是紀錄片常用的聲音表現方法,本片沒有採用專業的配音員,而是採用了西蒙·沙馬本人的聲音。得益於西蒙·沙馬溫和、舒緩的英國腔,本片的畫外音更富有感情,更有親和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藝術的力量》中背景音樂的使用精妙得當,烘托出了不同的氛圍,與每一集的主題完美契合。用歌劇為藝術類紀錄片配樂,是一個創舉,對以後的藝術類紀錄片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以《大衛》一集中的背景音樂為例,本集在《費加羅的婚禮》的歌劇聲中開始,輕柔之音烘托出法國大革命前的華麗與熱鬧。法國大革命開始後,歌劇聲也隨之變得悲壯,將觀者帶入到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中。莫扎特的《安魂曲》不時出現其中,象徵著大衛悲傷而沉重的一生,也象徵著法國大革命那個悲傷而沉重的年代。在《貝尼尼》一集中,莊重的歌劇烘托出羅馬教廷的莊嚴,急促的小提琴曲表現出貝尼尼少年得志的風光與驕傲,威爾第《戰爭與愛情牧歌》烘托著貝尼尼因為愛情而展現出的瘋狂的另一面。

文學性的解說《藝術的力量》是由西蒙·沙馬(SimonMichael Schama)編劇的,所有解說詞也都出自西蒙·沙馬。西蒙·沙馬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畢業於劍橋大學,先後任教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與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並稱英國歷史學界「雙雄」,因為對紀錄片《英國史》的傑出貢獻,而被女王授予「勛爵」爵位。他的整體風格是淵博深邃,而又直白易懂。解說詞沒有絲毫學院派的賣弄,從不提流派,不將藝術家分類,不使用專業名詞,而是哲理詩一般的語言娓娓道來。西蒙·沙馬將自己對藝術的理解融入到解說中,解說員個人的情感不加掩飾地出現在原本冷眼旁觀的紀錄片中。在《大衛》一集的最後,西蒙說道,「對我來說,羅馬那些賣弄技巧的作品,全都比不上這一件。為什麼?因為他具體呈現了我們心中共同的渴望」,「他用藝術的力量做到了世上最艱難、最被渴望做到的事,那就是具體呈現純粹的喜樂」。在《卡拉瓦喬》中,他則說,「人們總認為英雄是天才,邪不勝正,但這個人是卡拉瓦喬,這個天才是個惡人」。這樣的文字,在學術的藝術史著作中是看不到的,學術著作,大多冷靜地講述藝術家的風格、作品、地位。只有傾注了內心真實情感,文字才會由心而發,自然流暢,真摯感人。

私人化的選材八位藝術家,既不處於同一個時空,也不屬於同一個國家,更不歸於同一個流派,它們會被做成一部紀錄片,全然是因為西蒙·沙馬個人的偏愛。他們都是西蒙·沙馬所愛的藝術家,合乎西蒙·沙馬對藝術的理解。如果非要找出這八位藝術家的共同點,那麼就是無論少年得志,還是一生終不為人所識,他們充滿矛盾與衝突的一生都獻給了藝術。他們的痛苦,他們的期待,他們的歡欣,都歸於藝術。感動他們的,支配他們的,正是藝術的力量。這部紀錄片,就是西蒙·沙馬的藝術遠征,是西蒙·沙馬對藝術的表白。這不是一部學院式的藝術史。因為紀錄片《英國史》而揚名的西蒙·沙馬,拒絕了同題材紀錄片的拍攝邀請,而欣然答允了《藝術的力量》,他說,「因為我個人一直都更傾向於藝術史」。是的,一切的開始就是因為,西蒙·沙馬也是一個受了藝術的力量感召的,愛藝術的人。至於藝術的力量究竟能做什麼,它能夠改變世界嗎?不,不能,但是它可以感召人,而且永遠不會消逝。或許這就是西蒙·沙馬通過《藝術的力量》想要告訴我們的。

[參考文獻]閆子彤,《紀錄片中的「情景再現」創作技法探究——以卡拉瓦喬為例》,《藝術論壇》2016年第04期,第151頁路春嬌,《是如何成為紀錄片經典的》,《海外傳媒》2015年6月下,第54頁西蒙·沙馬著,陳瑋、黃新萍、王炯奕、鄭柯譯,《藝術的力量》,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5年3月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8年1月書單歌單時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