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行功論太極拳經解,行功即練拳也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以心行氣與以神使氣不同,一由先天,一由後天也。神使氣則氣橫胸膈,筋肉努張,後天之外勁也;以心行氣則氣沉丹田收斂入骨,斯為內勁矣。
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第一須腰為主宰,腰手足之間配合得勁;第二須氣如飄旗,往複進退之間,轉換得勢;第三須意在勁先,所謂「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更不可意落身後,則如一路摔跌,氣急敗壞矣。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頭頂懸也。
驚鹿駭顧,即是絕好形象,其意則在摺疊轉換時著重練出。拎腰即提神也。
意氣須換得靈,方有圓活之趣。
練拳之得機得勢,先求純熟,以至不言而喻,然後加以意形,或如虎踞,或如猿蹲,或如開雲出岫,或如倦鳥歸林,雖開合而陰陽實一氣之流行也。
發勁須沉著松凈,專註一方。
力由脊發,則能沉著,拎得起,換得靈,意在勁先,則能松凈,到此則出勁有臨空之意。
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腰拎得起,氣盪得開,則雖後坐極低,不致有前空後促之感。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
養得氣足,練得筋長,則行氣能透,能圓,能轉。
運勁如百練鋼,無堅不催。
氣以直養而無害,則至大至剛,骨肉復鍛練松虛,則極柔軟而極堅剛,內外合則無堅不催矣。
形如搏兔之鷂,神如捕鼠之貓。
移步換形如鷹盤長空,蓄勢發勁如靈貓捕鼠。
靜如山嶽,動若江河。
神內斂則如山嶽,氣鼓盪則如江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練勁入骨,久之則在腰脊轉動之中心,出現一至大至剛,至虛至靈之力量。初只如一線,至其壯大,則能定如山嶽。
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拎腰時,意注腰脊而用力,即如張弓發動時拎住腰脊,漸合漸送出手掌即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有云:「其根在腳,發之於腿。主宰於腰,形之如手」,其用勁系統為腰如轉軸,直立於足跟,氣如車輪,橫向而盪開,右開而左合,形於手則為蓄髮勁之反作用力集中於足跟,垂直向地,如螺絲鑽地而左起右落矣。所謂左起右落,乃指男子而言,女子則相反。
力由脊發,步隨身換。
按用勁之中心言,力則自脊而發,按用勁之路線言,則自腳根通過腰脊,至手而發出也。至於轉向換步,實是隨腰轉動,虛足隨身開合,故謂步隨身換也。
收即是放,斷而復連。
如井中吊水,吊起之前先放落少許,再行吊起。又如持旗往複搖動,在兩端返回之前,必加以揚放之勁,任旗而飄至盡頭,再一拎轉回。則旗面順遂不至紐結。然又須勁斷意不斷,其中有一 S圈,否則旗面又將松落矣。而旗之往複,兩端相同,拳之往複,則有輕重,故自開而合則一拎,自合而開則一盪,同是欲放先收勁有開弓放箭之異也。
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
開合往複時,應如搖旗往複,用摺疊之勁,前後足進退調換時,用轉換之勁,即順轉一小圈,略加頓挫之意也。凡摺疊轉換之圈,抑揚頓挫,自成節奏,不受姿勢之影響,故如單足立地之姿勢,亦有發勁之轉換,而變換複雜者,亦只轉換一次也。陳家溝始能摺疊轉換,稱一般少林拳為能連貫矣。然若練得不對,則紐結不斷,勁不出去。故須勁斷意連,以求出去,然方法尚原次要,腰能鬆開最是要緊。
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
僵勁練盡,內勁自現,比如生鐵百練而能成鋼,能繞指柔,雖繞指柔,無堅不催。如僅能柔軟,則如婦人小兒「有氣則無力」,終無用處。至於呼吸則隨勁走。呼吸純熟,可助換勁,而資靈活也。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
氣以直道養之,而無害之,則能愈養愈大,愈養愈剛,或以為嗇而不用,豈不更佳?不知微有嗇,意氣已餒縮。然則浪費,固尤為不可也。至於用勁,皆須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如此則往複無窮,豈但有餘。
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
若有舉動,則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一動,乃以轉腰,拎腰蓄勁也;欲收先放,斷而復連,腰一變復以轉氣,合身發勁也,故氣蓄在丹田,勁蓄在脊骨,相輔而行,剛柔相濟。
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至於縝密矣。
比如寫字,必先寫大楷,橫平豎直,勾勒分明,後寫行草,雖變化飛舞,不失規矩。又如太極拳應敵,功夫平常者,先須用履,然後用擠;功夫較進則一手引空,一手一拍即出;功夫到家時,連引帶打只須一划足矣。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太極養生堂正式對外開課啦!
系列太極拳培訓學習課程助你一臂之力!
太極養生堂即日起面向全國太極拳愛好者推出系列太極培訓課程,將由太極養生堂創始人及總教練黃山先生親授太極功法。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