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認識一下傳統賭具,再給你一條賭林秘籍

來,認識一下傳統賭具,再給你一條賭林秘籍

知 識 篇

「山菜,還沒回來嗎?」

「不回了,有事嗎?」

「三缺一唄,嚴程序、周漁民都回來了」

「哦哦,還沒過年就想著打麻將?」

麻將,也堪稱我國的國粹了。最知名的骨牌,大名鼎鼎的傳統娛樂工具,玩法多到叫人生死相許。

經過漫長的歲月至2017年4月,被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宣布,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哦,還可以這麼好!

「那咋啦?」

「麻雀,你們打吧!我要拍戲」(港澳台的叫法)

「三缺一怎麼玩?山菜回來吧!」

麻將的前身就是上圖馬吊牌,明代末期特別流行,據說士大夫沒日沒夜的沉溺於此遊戲,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這在清人吳偉業所著的《綏冠紀略》里確有此說。

(馬吊牌:這鍋忒大啦,寶寶背不動怎麼辦?怎麼辦?)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句非常走心,就是上圖那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佳作。她還有首詩叫《打馬賦》:「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室。但平生對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自南渡來流離遷徙,盡散博具,故罕為之,然實未嘗忘於胸中。」

其中的「打馬」就是打「麻將」。南渡流離的艱辛遷徙之中,對「打馬」依然不能忘於胸中。可見李女是怎麼擺脫寂寞難耐的。

據說畫家張大千也好賭,有一天他到了名人江紫塵的賭場,連身上帶著的《曹娥碑》都輸了。

10年後,張大千的母親重病想看《曹娥碑》,急壞了的張大千多方打聽,才得知它在一個古玩家手中,並提出了三種方式換回。沒想到古玩家極富情義,得知《曹娥碑》是張大千的祖傳,太夫人病中惦念,於是原物奉還未取一分,張大千感激涕零,從此不再賭博。

話說,小編看到這馬吊牌的那一刻,眼睛瞬間濕潤。突然感受到了清明時代的親切溫暖,因為我那和藹可親的,已去的姥姥就喜歡玩這個牌,她還在小編小小的時候教過一些擺法。

(請允許小編看著馬吊牌,想想姥姥的擺牌姿勢)

(我要打電話給她——姥姥,我......)

「山菜,你怎麼哭了」

「沒有,沒有,嗚嗚嗚嗚嗚嗚......說點其他的吧!」

「我也不會說什麼?只會玩牌,對了,你知道樗蒲?」

樗蒲(chū pú),據說是老子發明的,漢代末年的博戲品種。外國傳入的一種棋類遊戲。博戲中用於擲採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製成,故稱樗蒲。又由於五枚一組又叫五木之戲。直接根據五木的彩數定輸贏,五黑最大。這種遊戲在達官顯貴圈中比較流行。

這東西給小編的感覺就是——跳棋的顏色,圍棋的體型,象棋的走法。沒辦法,小編只能愚到此處。

「不知道」

「那葉子牌呢?」

「也不知道」

從唐宋時期開始出現葉子牌,是世界上最早的紙牌,沒有任何疑義的。關於現代撲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的一種就是現代撲克起源於中國的葉子戲。

馬弔紙牌和葉子牌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很多人認為,明末時期的葉子牌其實就是馬吊牌。

「牌九總該知道了吧?」

「嗯嗯」

「喜歡的話,回來後我們就玩牌九」

「朱笑天,我要工作的。不要總是賭牌,勞神傷財惹禍上身多不好」

牌九,明清時期最盛行,每副32張,用骨頭、象牙、竹子或烏木製成,每張牌呈長方形,正面分別刻有以不同方式排列的由2到12的點子,一般也是4個人玩,本玩法就是以骨牌點數大小分勝負,簡單粗暴。

「山菜說的也是,f4西山已去,東山不起就怪這賭。」

「我不是這個意思,笑天」

「懂,你是那個意思」

「what?」

「叫你妹來玩,是嗎?」

賭博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有文字史料記錄。

「好你個朱笑天,掛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喂,喂,喂,不回就不回,發那麼大火幹什麼?」

馬上就過春節了,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是件好事,可是很多人以此為由去賭博,是小編本篇所,所,啊,啊,啊就所,所擔心的。

古人說的好——小賭怡情,大賭傷神。切記,切記,不可好賭成性。

[結束]

分享是愛的表現

2018.1.21 星期日

農曆:臘月初四

大寒

或許,只有迷路,才能跑個不停。我不希望你們同我一樣,但我知道事實總是不盡人意。所以,路上等你,一起同行,去相遇美好

奔跑的迷路人

小編不能言而無信,小跑回來給您一條賭林秘籍——去賭吧!只要不帶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跑的迷路人 的精彩文章:

包拯:已經黑我一千年,我得出來露個臉

TAG:奔跑的迷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