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斯拉Semi純電已經上路測試 或明年量產

特斯拉Semi純電已經上路測試 或明年量產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日前,在網上有關於特斯拉純電動卡車Semi的無偽測試視頻首次流出,作為特斯拉的又一顛覆傳統概念之作,預計其基本款車型將在2019年投入量產,預計售價為13萬美元(845,000元人民幣)。805公里的續航里程為這款全電動卡車擁有了充電9次便可穿越美國東西海岸的實力,而距它上次登上頭條新聞也沒超一個月。

在這段時長僅7秒的視頻中,一台灰黑色的特斯拉Semi在一家UPS門店旁的道路上飛馳而過,而測試車輛並未拖掛半挂車,加上道路上車輛稀少,看來特斯拉選擇這裡作為測試地點是有道理的。

另外,特斯拉純電動卡車除標準版外,還有一台續航里程和去年11月同Semi一起發布的第二代純電動超跑Roadstar相同的長程版Semi卡車,而這兩者都在電池耗盡前,出現在500公里外的某個地方。而不管如何,這款純電動卡車還是需要1.5萬美元(97,500元人民幣)的定金,而長程版的Semi承惠約15萬美元(975,000元人民幣)而初始版本需要再加5萬美元(32,500元人民幣)。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在2017年11月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Semi在空載時的0-96km/h加速時間為5秒,當負載36,000kg (36 噸) 時, 仍然能夠在20秒內提速至96km/h,另外在同等負荷下,相比於普通柴油卡車的性能提升了5%,數據則體現在其平均巡航時速高達90km/h並碾壓一眾均速在75km/h上下的柴油重卡水平上。

卡車的使命是用來干粗活的,如此顛覆性的純電動卡車能否勝任繁重的任務並且兌現特斯拉宣稱的超過90km/h的巡航速度與805公里續航里程,在此要打個問號,但同時其媲美轎車的0.36cd的風阻係數甚至比龍王布加迪Chiron的0.38cd還低,更藐視傳統柴油卡車0.65~0.70的數據了。而這一切多虧了子彈頭式的造型和包括自動可調側襟翼在內的整套空氣動力學套件。而且還可以布置在拖拽的半挂車後面, 配合完全平整的車輛底盤,看來特斯拉所言著實有料。

採用快充裝置,在30分鐘內可將空電池充滿至八分飽,但其實他還可以充的更快,只是限於美國法律要求,貨車司機在加油休整期間必須保證有半個小時。另外特斯拉的新 "megachargers"太陽能充電站將為卡車司機提供停電期間的充電服務。

四台獨立電機分別驅動三根車軸上的所有車輪,而且全部懸架均為獨立設置,不用擔心重載工況下的路面顛簸。駕駛艙位於整車的中心位置,因此前風擋玻璃並非豎直設置,而且駕駛艙內僅有一人座位,右側有杯架肘托,方向盤位於正中,兩側各配有一塊顯示屏,完全顛覆了傳統卡車的駕駛艙設計,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柴油機和變速箱的緣故。

眾所周知,越重的車,慣性越大,越難以在短距離內剎停。所以在安全方面尤為重要。特斯拉為Semi配備了自動緊急剎車、碰撞警告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從下沉式的駕駛艙地板和氣動彈簧駕駛座椅讓推測,Semi低矮的重心高度應該會為其帶來更加穩當的行車體驗。並且獨立設置的電機可以再緊急狀態下智能分配扭矩,保證車輪的最大制動能力,而不會任由車輪抱死滑行制動。

馬斯克聲稱,動力單元的設計壽命為161萬公里,性能相當可靠。但我們在路上看到的那些跑不動的卡車大多都不是因為機械故障,而是爆胎。此外,Semi還有四驅兩驅切換功能,當僅有後軸上兩台電機工作時,也能省下些寶貴的電量。

另外一項保證安全剎車距離的措施是剎車智能儲能功能,在剎車減速時,利用電機和車輪的轉速差造成反轉的效果,進而將電機變成發電機,對電池進行充電,與此同時還可以減輕剎車部件磨損,或許到電池報廢之時,尚不需更換剎車片。最牛的是,Semi的車窗玻璃比大多數卡車都要厚, 據稱可以抗住 "核爆" 衝擊波。

按照特斯拉的用車陳本核算,大概在0.75美元/公里(5元/公里), 與之對比的是傳統柴油卡車的0.95美元/公里(6.2元/公里)。若是組成車隊核算的話,在低風阻係數的助攻下,大概在0.50美元/公里(3.3元/公里)左右,僅是傳統卡車車隊成本的一半。

其實,特斯拉的現狀是Model 3喊了好久的批量交付尚未完成,Roadstar2超跑像在賣期貨,Model S又剛經歷召迴風波,總之沒啥好消息。所以我們不敢確認特斯拉到2019年開始量產Semi, 的承諾,雖然目前的預定界面已經顯示在其官網上,並且還有另一款基於Semi打造的小號皮卡也要發布,這些特斯拉自己挖的坑,真的填的過來嗎?(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刁國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Model 3被開進水溝 自動駕駛存疑

TAG:太平洋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