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Hiby 海貝 R6 攜帶型智能音頻播放器測評報告一主要功能測評Soomal

Hiby 海貝 R6 攜帶型智能音頻播放器測評報告一主要功能測評Soomal

「海貝音樂Hiby Music」是不少國產隨身聽的系統核心技術軟硬體的提供者,也是Android和iOS平台下高品質音樂播放的app,回顧Soomal的文章,我們應該是在2015年開始發現海貝音樂app在SRC問題嚴重的Android平台下,解決了SRC問題,並開始支持高清音頻格式。同年,飛傲更新第二代X3播放器支持音效卡功能時看到了神秘的SA2000 FPGA晶元。直到飛傲X7一代中出現Hiby Music字樣的IC晶元。海貝音樂對國產隨身聽的幕後技術貢獻逐漸被大家認識。2017年,海貝音樂推出自家的隨身聽播放器硬體產品,從幕後走向台前。目前上市的是這款今天要測評的R6播放器,根據外觀材質分為不鏽鋼和鋁外殼兩種版本,不鏽鋼版本售價為3698元,鋁合金版為3298元。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海貝音樂和R6的誕生背景

對於發燒友來說,海貝音樂app應該並不陌生,尤其是打算有手機USB外接解碼器,或者播放DSD和高清音頻時,海貝音樂應該是目前Android和iOS下必備app。然而和手機用戶熟悉的手機音樂播放軟體,如QQ音樂、蝦米音樂、天天動聽等不同,海貝音樂的日激活量成千上萬倍的低於這些app,是一個十足小眾的軟體,想起來感覺有點「不科學」?而在一般人看起來,手機app的受眾和發展前景應該遠好於去做隨身聽硬體?看起來海貝音樂還是有幾分HiFi的情懷。

海貝音樂推出自家播放器,從系統軟體和相關硬體技術來說難度不大,在基於君正MIPS的隨身聽上,就有山靈、飛傲、Hidiz、凱音、曠世等多家產品使用海貝音樂的整套方案。而在Android系統下,海貝音樂也有在Android手機平台下app設計經驗,同時也是飛傲X7一代播放器技術提供者[第二版本固件,飛傲單飛,自行研發]。並且對Android系統的採樣率不同重採樣劣化音質問題,在很多手機平台上實現了解決方案。

此次海貝音樂推出的R6播放器,當然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他們從底層全部重寫了內置的音頻驅動程序,理論上提供了系統本身以及外接驅動音頻設備時都不會出現各種原因的SRC重採樣音質劣化問題。當然,R6隨身聽整體表現如何,不是簡單靠曾經的經驗能夠完全推斷的。海貝擁有在Android下音頻架構的技術優勢,而傳統的音頻DAC、模擬輸出的設計,以及對Android操作系統操控方面的優化。海貝R6播放器使用起來整體體驗如何?音質如何?有什麼技術亮點?是我們測評關注的。

由於現在的隨身聽設備的功能實在是比較豐富,所以按照以往經驗,測評分為兩篇完成。第一篇,我們統一稱之為主要功能篇。包括播放器本身軟硬體基礎功能介紹和體驗,以及最常用的耳機輸出下音質表現。第二篇,我們統一稱之為擴展功能篇。包括相對不太常用的擴展功能。對於海貝R6來說,包括Lineout輸出、S/Pdif數字輸出、藍牙Apt-X、USB音效卡模式和USB驅動外接解碼器模式等功能體驗和性能測試。

外觀與主要功能體驗

外觀:R6作為海貝音樂的首款作品,海貝在它的外觀和系統配置上花了很大心思和成本。如圖所示的不鏽鋼材質版本的R6播放器,拿到手裡的質感是相當出色的。不鏽鋼外殼提供了沉甸甸的重量[275克]和光滑細膩的表面觸感。R6使用了不鏽鋼處理中高成本的工藝設計,外殼四邊均為弧面圓角造型,頂部和底部還有更為特別的弧度修飾,在弧面不鏽鋼上R6還做了很輕痕迹的拉絲表面工藝處理,這樣的設計帶來了很好的手感,但成本確實不低。

R6的不鏽鋼外殼和屏幕的安裝同樣有挑戰性,仔細看到不鏽鋼外殼需要在屏幕四角[尤其上角]提供圓角內收的結構。要做到翻進來的金屬圓角均勻並不容易,在微距鏡頭下我們看到R6的裝配水平達不到完美,但已經相當不錯。R6屏幕在裝配整體設計時似乎也借用了弧面貼膜的位置,讓整個機器的邊沿整體都顯得比較圓潤。

R6的左右兩側分布了兩套常用按鍵。右側為開關[帶LED指示燈]鎖屏鍵和一組播放選曲鍵,作為是音量加減鍵,同樣使用一樣的不鏽鋼材質,位置和按鍵手感都是非常精緻的。R6在頂部提供了2.5mm耳機平衡輸出、3.5mm耳機輸出和3.5mm Lineout/Spidf複合介面,共三個介面。在底部,R6使用Type-C USB介面,支持高通QC3.0的9V/1.5A快速充電。值得一提的是,無論3.5mm介面還是2.5mm介面,以及Type-C介面的質量都很好,內置卡死裝置牢靠,Type-C介面完全可以承受的住它275克的體重。而耳機介面的阻尼和彈片壓力也都是相對比較大的,接觸明顯比一些入門設備和低價音效卡可靠的多。

海貝R6的外觀質感與裝配精緻程度,接插件的使用感受細節上都表現出與其身價相符甚至有些超出預期的表現。

系統:海貝R6播放器在系統硬體方面同樣捨得花錢?比較意外的使用了高通Snapdragon 425晶元組,這是一個4核心的Cortex A53配置。同時,R6還配置了3GB的系統內存,理論上說這樣的性能足以讓R6的系統和操作流暢起來。R6播放器內置32GB的存儲空間,同時提供了一個MicroSD的擴展槽,支持2TB擴展容量。

海貝R6播放器使用了一塊4.2英寸的1024x768的多點電容觸摸屏,這塊屏幕的顯示質量和最大亮度都明顯優於飛傲的X7、X5等播放器。由於高通晶元組的加成,所以在網路功能方面也很容易做到比較強大。海貝R6支持2.4G/5G的 WiFi,支持apt-X編碼的藍牙音頻[藍牙4.0連接]。同時在存儲器的寫入I/O方面也要明顯強於瑞芯微RK系列方案,實測寫入速度可達到30MB/s平均值。R6內置了4000mAh的電池,理論續航能力非平衡耳機輸出下為12小時。使用高通快充9V/1.5A可快充至70%電量。

功能體驗:一般我們看到的Android隨身聽產品喜歡使用瑞芯微RK系列的方案,大多是因為從開發角度來說瑞芯微提供了更為全面成熟的軟硬體開發方案,這讓廠家在實現Android基礎功能時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而雖然高通晶元組在手機上表現很好,但高通提供的開發技術支持服務顯然是要花更大成本的。海貝R6使用高通晶元組是否有些冒險呢?在早期的Demo時,我們使用過一次R6,當時界面的流暢度確實不夠好。不過經過幾個版本優化,目前流暢度和界面操作速度沒有問題。

在播放器界面細節優化上,海貝R6播放器仍做的明顯不夠好。它更像是一台普通的Android設備一樣,去使用海貝音樂的app來播放音樂。一些Android系統不必要的功能和界面,例如輸入法,各種app的通知彈出等等都沒有做優化或屏蔽。雖然海貝稱自己使用的是定製版的海貝音樂3.0,但這個定製成分更多在音頻架構層面,在用戶人機交互界面方面,幾乎和你在普通手機上使用海貝音樂一樣,沒太大差別。

目前我們測試基於1.12beta版本系統固件,仍然存在一些小的bug。例如,插拔耳機後會有可能莫名其妙播放一首不在當前列表中的歌曲;插拔耳機沒有音量保護等。不過有一點值得表演,在1.0版本固件後,海貝R6的系統升級真正實現了OTA在線升級,不像iBasso和飛傲,尤其是iBasso,固件的名字叫OTA,但還是得卡刷。

總體來說,海貝R6的外觀和工藝我們可以給一個高分,不鏽鋼質感和弧面圓角的設計讓它擁有很好的手感。難度較大的裝配細節也經得起考驗,Type-C介面、耳機介面的品質很好,插拔時很容易體驗出來差別。Android系統流暢度沒有問題,不過專屬於「播放器」功能的優化還是太少,應該大幅度的刪除Android系統不必要的設置功能,讓播放器成為絕對主體。而不是感覺在Android平台上打開了一個海貝音樂app,這麼普通。

音頻核心架構和音頻功能

下面我們進入到海貝R6更主要的內容,即和音頻功能相關的技術和功能體驗,以及一部分測評。相比R6播放器在系統晶元和外觀上的大成本投入,在音頻核心架構方面的投入不算特別頂級,不過也符合2000-3000元級別隨身聽常見方案。海貝R6使用兩顆ESS的ES9028Q2M DAC晶元,直接使用了ES9028Q2M的內置I/V,即使用了這顆DAC的電壓型輸出模式。以ESS家族DAC晶元來看,ES9028Q2M也好,前一代的ES9018K2M也好,如果能外置I/V電路的話,音質表現相對電壓型輸出時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這個可以參考谷津的Qm解碼器和樂之邦Monitor06/09.不過遺憾的是,海貝R6沒有用到。

海貝R6兩顆ES9028Q2M構成平衡輸出,每個聲道一顆,之後使用OPA1612運放做LPF[官方資料]。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拍攝的R6內部拆解照片不是真機拆解,因為R6的工藝是很難無損拆解的。所以我們特意向海貝要了一塊現成沒有拼裝的主板,主板上的運放晶元不是OPA1612,但官方資料說使用的是OPA1612,估計是這塊早期的主板和最終方案不一樣。耳機輸出部分,每個聲道使用一顆TPA6120A晶元來擴流輸出,支持平衡耳機輸出。32歐阻抗下,非平衡輸出可達120mW功率而平衡輸出下可達300mW功率,輸出功率還是比較大的。

在音頻I/O部分,我們還是看到了HibyMusic的定製晶元,以及高精度的晶振晶元[官方資料]。在USB介面功能方面,比較有趣的是,海貝在最新的隨身聽方案上不但實現了以往將隨身聽當USB音效卡使用[名稱DAP的來源]。反過來,它還可以外接USB音效卡作為一個主播放器來使用。這其實並非海貝在Android下的專屬,海貝提供技術方案的山靈M1播放器也有這種雙向USB的能力。另外,在播放器做USB DAC模式時,R6仍然可以提供S/Pdif數字信號輸出。

在Android系統採樣率控制方面,海貝給自己的音頻子系統起名為DTA安卓全局無損輸出系統,理論上除了海貝音樂app之外,第三方app也可以實現多採樣率對應輸出,除非第三方app有特別架構。所以,海貝也提供了一個關於第三方app播放音頻各種採樣率時不同情況的指導。網易雲音樂除了352.8kHz/384kHz會強制44.1kHz以外,其他正常。QQ音樂和酷我音樂僅支持44.1kHz和48kHz對應輸出,更高採樣率會對應整數倍降頻。酷狗音樂支持44.1kHz和48kHz對應輸出,更高採樣率會降頻鎖定48kHz。以上除了網易雲音樂352.8kHz我們的ADC沒這麼強大進行驗證外,其他均實際驗證無誤。但考慮到曾經遇到過某版本的網易雲音樂會出現SRC問題外,所以也不排除軟體更新或版本不同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最後,說說看似不太重要的文件格式支持方面。海貝音樂可以支持目前常見的各種無損音樂和有損壓縮格式,這個沒什麼稀奇。海貝R6可以支持最高PCM 384kHz和DSD256的原生解碼,而且海貝還讓R6可以支持DST格式壓縮的SACDISO文件[DST是用於SACD的一種壓縮格式,一般用於包含多聲道信息的SACD碟片,因為DVD碟片容量不夠,所以用DST壓縮,但要解壓RIP的DST壓縮的SACDISO文件需要比較強大的CPU運算能力和系統資源],這個得益於強大的處理器。

客觀測試

在客觀測試中,我們今天先發布和今天測試內容相關的耳機輸出相關客觀測試成績,測試以無負載形式對輸出進行測試,這裡僅列出高增益模式下的客觀成績。

從客觀成績來看,ES9028Q2M的客觀指標向來是非常乾淨的,這並沒有什麼意外,在耳機輸出部分海貝R6在高頻較高部分稍有衰減,不過到20kHz的衰減幅度也不到1dB,這個高頻衰減幅度並不大。從頻率掃描來看,和RMAA頻譜分析和數據結果一致,頻率掃描信號顯示的很乾凈,整體客觀指標處於很好的水平。

主觀聽感

寫了好長那麼多頁,終於到了主觀聽感部分,其實應該直接進入主觀聽感才對?海貝R6的ESS方案由於我們接觸的非常多,由於沒有自己去做外部的I/V,所以不要期望它能達到谷津Qm,樂之邦Monitor06的水平了。當然,作為一款3000元級別的播放器,即便Android和高顏值外觀加成,那麼它的聲音水準也不能因此縮水?所以,今天測評對比主要參考是飛傲X7MarkII+AM3A,和vivo Xplay5s。選擇Xplay5s是很有趣的,因為這台手機的方案也是ES9028Q2Mx2和OPA1612的LPF。耳機我們使用Vsonic GR09/GR07X、Westone W60、索尼的Z5作為主要參考。W60和Z5分別使用了平衡模式。

整體印象:海貝R6的整體聲音風格是非常典型的ESS9028Q2M/9018K2M的味道,整個聲音非常均衡,雖然是電壓型輸出,但中頻飽滿紮實有力,動態表現較好,高頻風格偏直白,由於輸出功率相對較大,所以搭配不同耳機時可能有不同程度偏硬,瞬態表現太快的問題。而從聲音的細膩程度和細節表現來說,ES9028Q2M確實還是沒有越級挑戰ES902x PRO和ES9038系列的能力。這裡不是說海貝R6不行,非常好的谷津Qm和樂之邦ES9028Q2M的表現,在挑戰同等規模設計的ESS最新Pro系列DAC時,聲音細節和質量上仍有不同程度差距。

高頻表現:海貝R6的高頻相對來說不是亮點,雖然ES9028Q2M的高頻解析力已經非常好,但在海貝R6上,搭配幾款動鐵高音都顯得有些偏硬,感覺瞬態速度似乎太快了些。而相對來說搭配GR07X和GR09的表現反而相對好不少,高頻會顯得鬆弛一些,竟然完全沒有搭配動鐵時的那種有些硬的發脆的聽感[尤其搭配W60時硬的發脆]。

R6與更為高級的ES902x Pro系列的播放器,例如iBasso DX200、飛傲X7MarkII相比,高頻的密度和層次、解析力都不在一個水平,和高頻明顯佔優的AK4490 DAC的播放器相比,高頻的解析力肯定也要處於弱勢。而R6也基本發揮出了同等設計下ES9028Q2M應有水準,相比Xplay5s來說,R6的高頻瞬態更快一些,密度更好,極高頻延伸的量感稍多一點。相比Xplay5s輸出功率和控制力都更大,所以整體聲音密度和動態有一定優勢。但總體來說,這個高頻不算高檔,為整體聲音表現拖了後腿。

中頻表現:海貝R6的中頻風格在ESS中屬於相對往偏鬆弛偏溫暖方向靠近的調音,鬆弛和溫暖不代表聲音的松垮和塌陷,海貝R6的中頻風格和Xplay5s很像,但要比Xplay5s更為鬆弛溫暖一些,而它的輸出功率又更大,所以中頻的動態以及結像力都要好於手機。和AK4490的播放器相比,海貝R6在聲音動態、厚度方面明顯佔優,當然在一些小動態聲音方面,AK4490還是表現出更好的層次。和飛傲X7MarkII+AM3A相比,我們說過,ESS最新一代Pro系列的DAC,中頻的質量提升還是很明顯,聲音乾淨,凝聚力好,解析力和失真度又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在厚度和風格方面雖然R6聽起來更好聽,但真正的質量和細節,包括瞬態的控制力,和解析力、層次,海貝R6的ES9028Q2M和X7MarkII不在一個水平。

當然,在非平衡輸出下,海貝R6的輸出功率已經相當好,搭配W60和GR09已經可以把耳機驅動的有聲有色,GR09的低頻量感表現同樣令人滿意。索尼Z5在R6上的表現在非平衡模式下,中頻的厚度已經足夠好,這是需要聲音風格和輸出功率都做到一定水平才能適合索尼Z5耳機的。當然,說到海貝R6中頻的不足,就是聲音不夠精緻,似乎有很輕微的毛躁感,比較巧合的是,其實Xplay5s也有類似問題,而且和R6極為相似。

低頻表現:海貝R6的低頻風格保持了ES9028Q2M的味道,類比的話是Xplay5s低頻風格的加強改進版,R6的低頻量感要比Xplay5s更多一點,這讓一些低頻不太容易出彩的耳機,例如GR07X、GR09的低頻顯得相對更多了一些彈性。同時,R6的輸出功率較大,所以在搭配Z5這樣的耳機時,中低頻的控制力還是基本令人滿意的,這些手機肯定沒有R6做得更好。而在W60表現上,我們可以在非平衡模式下將它的輸出增益調至低,W60的中頻和低頻仍然有比較飽滿的狀態,而且低頻的風格也是稍微偏鬆弛厚重一些的。低頻的缺點和中頻的缺點一致,就是聲音不太乾淨,會有很輕微的毛糙感。

平衡輸出表現:對於耳機平衡輸出而言,左右聲道公用地線被分開,所以左右聲道分離度問題就得到了根本解決,平衡輸出下聲音的聲場明顯更加正確,空間感也會更好,當然R6的平衡輸出也有類似趨勢。另外,R6的平衡輸出下高頻的解析力會稍有提升,極高頻的延伸風格發生了一些變化,聲音瞬態速度稍微慢了一些,密度不再那麼發硬[但只是沒有非平衡下那麼硬],聲音稍微顯得細緻鬆弛了一點。平衡輸出帶來中頻控制力明顯改善,聲音不再像非平衡時那麼鬆弛,而是緊湊立體起來,帶來了動態和聲音形態質感上的提升,聲音更為乾淨,結像更為清晰。低頻部分的平衡輸出和中頻趨勢一致,聲音相對變得收緊,瞬態速度稍微提升,爆發力更好,控制力相對更好。不過以上平衡輸出評價僅基於W60和索尼Z5.想讓R6的平衡輸出去驅動HD800或者HE1000,控制力和中低頻厚度上還是太吃力了,不過把它們推的足夠大聲壓倒是沒什麼問題。

第一部分總結

海貝R6播放器的外觀表現相信大多數用戶都會給出不低的評價,但也不排除不喜歡這樣風格設計的某些用戶。觸摸屏和適當的機身尺寸,讓整個操作比較方便,但是海貝音樂app的一些細節其實還有很多可優化的地方,這不僅針對海貝R6播放器。海貝R6的耳機輸出表現完全符合ES9028Q2M同等級設計的表現預期,這應該是類似設計下ES9028Q2M能夠發揮的最佳水準區間。R6整體聲音飽滿紮實有力,整體解析力表現較好,耳機輸出功率相對手機有一定的優勢,當然在平衡模式下優勢就很大了。

聲音風格方面,是ESS比較乾淨紮實風格下,中頻以下部分有明顯偏溫暖鬆弛的方向,但是高頻還是過於偏緊發硬,搭配動鐵時可能不能承受太大音量,否則有點發脆的感覺。和更為高級的ESS Pro系列DAC相比,R6的表現聲音還是不夠精緻,除了高頻有些發硬的趨勢外,中頻和低頻也稍顯相對毛躁。和更高定位的隨身聽如飛傲X7MarkII、iBasso DX200相比,海貝R6的輸出功率已經不低,聲音的厚度和大多數情況下動態表現並不弱,而輸就輸在聲音的細節品質方面。當然,和享聲MR1 Pro相比也是如此。

綜合來看,海貝R6為了實現流暢的操作體驗和精緻的外觀付出了不低的成本,而音質表現符合預期,是同類設計應有的音質水準,肯定發揮出了ES9028Q2M在該類型設計下的較高水平,但相比它的外觀投入來說,這樣的音質很難帶給發燒友驚喜。當然,如果R6以3500元的價位創造了驚喜,可能就很難有後續了?何況R6還有一套豐富的擴展功能,Soomal將在下一篇測評中繼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oomal數碼多媒體 的精彩文章:

DingDong 叮咚 LLSS-A1 語音智能音箱新功能體驗Soomal

TAG:Soomal數碼多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