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咸豐,罵慈禧,晚清第一猛臣卻最怕他們:惹不起,惹不起
文:熊崧策
咸豐即位以後,遵從了父親的遺言,封奕為恭親王,其他幾個弟弟為郡王,彰顯了奕超出諸弟的特殊性。由於此前兩人的爭鬥基本在暗處,明面上沒有像康熙諸子那樣翻臉,因此,咸豐初登大位,對奕頗為重用,奕身兼領侍衛內大臣、軍機大臣等重要職務。
咸豐自小由奕的生母靜妃博爾濟吉特氏撫養長大。在奕看來,咸豐理所應當封母親為皇太后。可是咸豐就是不願。後來奕用近乎「矯詔」的辦法為母親爭得了皇太后的名分。這引起咸豐的極度不滿,他先是減損博爾濟吉特氏葬禮的規格,並撤掉奕身上的軍機大臣等要職,兄弟二人就此失和。
伴隨著皇族近支親王奕逐漸遠離權力中心的步伐,另外一支由遠支皇室為核心的勢力卻漸漸崛起。這個集團資歷最老的兩個人是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前者是滿清八個「鐵帽子」王之一、努爾哈赤的侄子濟爾哈朗的後代,後者是康熙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孫,都是世襲罔替的親王,顯赫無比。此二人在道光朝晚期就步入朝廷重臣的行列,道光駕崩時都受遺詔顧命,但政治才能卻很一般,遇事沒主見,他們的真正主心骨是端華的弟弟肅順。
肅順,字雨亭,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出生。雖然生長在貴胄之家,但他從小不讀書,喜歡喝酒交朋友,揮霍無度——典型的八旗子弟作風。在道光朝,他混得一般。咸豐即位後,在載垣、端華的援引之下,肅順當上了御前侍衛,有了和皇帝接觸的機會。肅順是個帥哥,身材高大,面容英武,也比較講究穿著,「一顧盼間,風采照人」。這讓咸豐對他印象很不錯,於是著力培養。而肅順也確實是塊管理者的好材料,比方說他見人一面,終生能記得此人相貌;處理過一份文件,過幾年還能記得文件上的字句。因此,到咸豐八年(1858年),他已經做到禮部尚書。
雖說也姓愛新覺羅,但肅順鄙視滿人,常說「咱們旗人混蛋多」、「滿人糊塗不通,不能為國家出力,惟知要錢耳!」他很尊重漢人,說:「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隻筆厲害得很。」因而他招權納賄,只敲旗人竹杠,卻不收漢人的禮。他的門下有許多漢人名士,他對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也比較欣賞和支持。
面對咸豐朝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糜爛,肅順開出的藥方是「亂世宜用重典,重症需下猛葯」。咸豐八年(1858年),在肅順的力主之下,本來被奕定為「死緩」的罪臣耆英被咸豐下令自盡。同年,軍機大臣柏葰捲入順天府鄉試舞弊案,在時人看來最多也就是個撤職查辦、赴新疆軍前效力的罪,結果被肅順弄到了菜市口砍頭,成為隋唐科舉以來唯一一個因科考而被處死的一品大員。臨死前,柏葰嘆息:「我死不足惜,肅六(肅順在家排行老六)他日必同我一樣。」此後肅順又清查戶部鈔票舞弊案,摘掉了一堆官員的頂子。
到咸豐末年,肅順雖然有皇帝的信任,權勢熏天,但也在官場給自己樹立了無數的敵人。而此時被投閑置散的奕對這位哥哥面前的紅人也註定不會有什麼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