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心安理得,你要先懂這三點
微信號:良心學堂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
易品三國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死得心安理得呢?有幾個要素,一定要弄清楚:
第一,人遲早會死,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沒有人逃得掉,自古以來從無例外。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面對著死亡。很多人聽到死就有所忌諱,其實大可不必,這沒有什麼好忌諱的。大部分人,一旦有了權勢,就非常怕死。秦始皇千方百計想求長生不老,做得到嗎?以他的地位、身份、權勢都做不到,可見怕死歸怕死,卻沒有辦法避免死路一條。
第二,人生最有趣的,就是都知道自己早晚會死,但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不知道怎麼個死法。現在有很多人很喜歡去批流年,就是找一位高人,把自己從出生到死亡的運程,一年一年,甚至一個月一個月,推算出來。這樣好不好?現在科學很發達,我們去檢驗DNA,就可以推測出會不會得肺結核,會不會得癌症。一個人什麼時候會死於什麼病,這些大概都可以用科學推測知道,而絕非迷信。所以科學越發達,越證明我們老祖宗講的話是對的——生死有命。我們不妨問問自己,生死用科學可以知道,你要不要去檢測?如果檢測的結果是還能活三年,那你怎麼辦?我們其實不必做這種事情。人,不妨給自己一點興趣,就是知道自己遲早要死,但是寧可不知道什麼時候死,寧可不知道將來怎麼死,那不是更有趣嗎?
第三,既然我們不知道何時會死,就要時時刻刻都小心謹慎,盡量不做錯事,保持心安理得的狀態,這是儒家最高的理想。否則現在還是心安理得,明天早上起來又做出錯事,如果不死,還有機會補救;萬一就在心不安理不得的時候死了,那就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不是很冤枉嗎?很多人認為,儒家思想對人束縛太重,綁得太死,那樣做人太辛苦。其實錯了,儒家帶給我們最大的是心靈保障,只要照孔子的話一步一步去走,什麼時候死都不必在乎,都會心安理得,這才是了不起的。
做到這種地步的人,講太多可能印象會不深刻,我們舉三個例子,供大家做參考。
先說魯肅。《三國演義》當中那麼多地位高的人我們都沒有舉,為什麼單說魯肅?因為魯肅才是真正聰明的人。赤壁之戰的主要人物當中,看起來周瑜很聰明,孔明更是了不得,三個裡面就數魯肅最笨。其實不然,魯肅是非常聰明的。周瑜最大的毛病,就是嫉妒孔明,但魯肅明白,當時只有合作才能對抗曹操,而要想孫劉聯手,自己就不能像周瑜一樣。我們再回想一下,魯肅的態度又是怎樣?他優哉游哉,這邊拉一點,那邊拉一點,不去討好誰,也不得罪誰。我們常常不清楚什麼叫大智若愚,看看魯肅的表現就會明白。當孔明比較容易,當周瑜比較容易,當魯肅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經常都是保持一種心安理得的狀態。
說到武將,能夠在戰場上隨時隨地都保持心安理得的狀態,就不能不提到趙雲了。趙雲一生很會選擇主人,開始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將,可是他眼光很銳利,知道公孫瓚不行,知道袁紹不行,知道跑到曹操那邊更糟糕,最後他選擇了劉備。他後來一生追隨劉備,碰到問題該講的就講,遇到事情該做的就做,即使受一點委屈,他也不在乎,拿捏得非常合理,什麼時候都可以死得心安理得。救阿斗,萬一跑不出來死了,心安理得;救黃忠,如果不能成功死了,他也會心安理得。
文官能夠隨時隨地保持心安理得狀態的當屬賈詡。曹操問他,以他看來應當立誰為嗣,他沉思不語。曹操再問,他才說自己在想袁紹、劉表立幼子為嗣而使得兄弟相爭的事情,曹操聽後大笑,說他真是策謀深長之士。因為賈詡時刻都知道要謹慎小心,不能被人家抓到把柄,所以他講話講到像沒有講一樣,做事情做到像沒有做一樣。
這三個人都非常了不起。其實只要用心,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沒有人不可以。
看《三國》的象
斷《三國》的數
評《三國》的理
一樣的三國故事,不一樣的智慧點評
1、關於良心網
誠結易友,智會良師!分享易經的智慧,探究道德經的玄妙。學習中國式管理理念,實踐中國式管理方法。這裡是國內唯一經曾仕強教授授權的易經、道德經服務交流平台和中國式管理智慧學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園!
2、歷史消息
3、訂閱
不錯,請點贊惠人,請分享
TAG:曾仕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