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一樣視覺下的三角山,景色和故事一樣精彩

不一樣視覺下的三角山,景色和故事一樣精彩

在霞雲嶺鄉莊戶台村東北,王家台村西北部有一座海拔963.4米的山脈,其脈自百花山東行經四馬台再東至莊戶台東北、王家台西北,東延北直河至下石堡而盡。

因山峰險峻奇特

從不同的角度看皆呈三角形山

故稱三角山

三角山與大房山、大安山、大游龍山、西佔山並稱百花山五大支脈。因山高頂平,地勢險惡,易守難攻,曾是古代屯兵之地,並建有城池,又稱三角城。

三角山全景圖(王家台城陽方向)

山峰三面均為山崖峭壁,僅西北和東南有峻峭羊腸小道可攀爬。今存一古井,據考證始建於清末,井水甜美清新。山頂北側1/3面積屬莊戶台村,南側2/3面積屬王家台村。

關於三角城上的遺址,有二個版本:一是前唐初起義將領劉武周屯兵之地,二是唐末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盤踞的地方。

劉武周,河間景城人,家境敗落後舉家遷往山西,久居馬邑(今朔縣一帶),隋末官至校尉。蒙冤入獄後越獄逃出,殺郡守,揭竿而起,擁兵數萬,屯於三角山一帶。唐秦王李世民聞報,調大軍圍殲未果。

後武周佔領晉州,稱帝。

不久兵敗,回三角城躲避,被部下所殺。其部下將其葬在霞雲嶺村東山腳下,並立碑紀念。遺憾的是墳塋於1967年修京原公路時被毀。霞雲嶺村打鐵的劉家大戶至今還自認為是劉武周的後裔。

山頂水井

劉仁恭,河北深州人,唐末官至盧龍(河北東部)節度使,曾盤踞在大安山一帶稱帝,唐軍攻克大安山將其處死。相傳三角山亦是劉仁恭八軍屯兵之所。

石城遺址

以上二個傳說雖無史實根據,但史學家大多認為劉武周屯兵抗唐的故事較為可信。於是大批戶外愛好者抑制不住要揭開三角山那一層神秘面紗的衝動,紛至沓來,爭睹她那雄偉奇特的尊容。

三角山一年四季皆是景,從莊戶台、王家台、石板台方向均有登山步道可達三角山下,遊覽便利。

下面我們就以莊戶台為起點

按逆時針方向

欣賞一下三角山那絢爛多彩的風光

橫屏觀看

莊戶台,清代成村,遠古時期,於大石河行船要到此地裝貨,得名裝貨台;因最初到此定居的農民要依靠租種土地維計,被稱為「莊戶」,村名由此改為莊戶台,轄27個自然村。

三角山--莊戶台村魚骨寺方向

魚骨寺自然村坐落在三角山北側,村內原有尼姑庵,因尼姑姓於而稱於姑寺,後演變為今名。另一說是寺庵的梁架是用一根巨型魚骨製成,故稱魚骨寺。任姓為大戶,1800年史家營鄉秋林鋪遷來。蔡姓人家於1848年從南窖鄉水峪村遷來,史姓人家系從南窖村遷來。

三角山--莊戶台村對家窪方向

對家窪自然村又稱對角窪,坐落在三角山西側,因正對三角山的一角,比三角山地勢低而得名。從此方向看三角山,就像一隻屹立在山顛的雄鷹。

三角山--王家台村城陽方向

王家台村坐落於大石河北岸,曾稱王河村,因姓氏得名。共轄13個自然村。

城陽村遺址

「城陽村」因地處三角山南側斷崖下而得名。村中原有住戶近20家,皆為臧姓村民,現已全部搬到山下或山外居住。臧姓村民祖上系明洪武年間山西大槐樹的移民,於1820年從南窖鄉水峪村遷來。

三角山在房山革命鬥爭史上

也被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1938年8月,王家台八路軍駐地被土匪偷襲,幹部、戰士60餘人被害,史稱「王家台慘案」。八路軍宋鄧支隊於12月將叛匪擊潰。但當地政府機械地執行了統戰政策,僅對楊天沛、楊萬芳、羅宗奎等匪首處以罰款,為此後發生更加惡劣的房良「一區事變」留下隱患。

1940年11月,霞雲嶺地區叛匪勾結日偽軍竄入平西抗日根據地一區(蒲窪、霞雲嶺一帶)進行掃蕩,我黨政幹部46人被捕,其中27人犧牲,致使根據遭到嚴重破壞,史稱「房良一區事變」。

八路軍攻上三角山的羊腸小路

叛匪盤踞在三角山上,於同年12月,被我晉察冀挺進軍消滅。三角山下的人民群眾為消滅叛匪、鞏固根據地做出了重大貢獻。匪首羅宗奎隱姓埋名潛逃至房山縣城,在解放後被人民政府鎮壓。

為紀念犧牲的英烈,中共房良聯合縣委收埋烈士遺骨,在王家台村的任家台建了烈士公墓,解放後擴建為紀念1175名房山烈士的陵園。

王家台烈士陵園

門聯為「青春賦,血沃太行烽火烈;壯志酬,歌揚華夏黨旗紅」,陵前的湖命名為「汗青湖」。

三角山--笛子港方向

笛子港、笛子坑,隸屬於王家台村,位於三角城下東側溝谷,谷內有山泉常年流淌形成一片窪地,窪地內生長著一種酷似蘆葦被當地人稱作荻子的草,二村因名荻子港、荻子坑。

匯入大石河的笛子港水

因荻子的膜可做笛膜,村名又演變為笛子港、笛子坑。二村原有住戶均不足二十戶,於1993年撤村。

從笛子坑方向看三角山,就像一頭仰天長嘯的雄獅

三角山--六石路方向

石板台清代成村,因村處一塊裸露的板岩上而得名,轄16個自然村,村中陳姓人家系1830年從北窖村遷來,後任姓、李姓村民相繼遷來。

三角山--鍋慶港方向

距石板台村大河口北3公里處,是一個叫鍋慶港的自然村落,隸屬於石板台村。原有住戶40餘戶,村子於1993年因搬遷被註銷。

據史料記載,南窖鄉北安村20餘戶、100餘口羅姓村民,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外出乞討。

這隻浩浩蕩蕩的乞討隊伍在歷經二年之久的漂泊後,於1850年(道光30年)開進了石板台村北一個泉水潺潺的山灣里。

這裡地勢開闊,適宜墾荒造田。心胸開闊的石板台人也包容了這些北安難民,於是羅姓先民們就在這裡建起了家園,經過繁衍生息,人丁漸漸興旺。

鍋灰台景觀

因在路東的一面山崖上,有一個上下透天的山洞,從上看像鍋台,從下面看像灶膛,當地人把這個地方叫鍋灰台,村子由此得名「鍋灰港」。後來覺得「灰」字不雅,就把這裡更名為鍋慶港,「慶」字乃吉慶之意。

羅姓先民們最初就是住在這樣的石堂內,後來才蓋起了石房子。抗戰時期,村民曾在石堂內躲避日寇的掃蕩。

羅氏先民們先在鍋灰港集中居住,後又分散到石板台的青湖片及王家台的笛子港、笛子坑墾荒定居,甚至有數戶人家還翻過海拔900餘米高的大山樑,來到了北直河的光景定居。

正在進行民宿開發建設的青湖片

青湖片自然村在鍋慶港東1公里的山谷內,原有住戶30餘戶,於1992年撤村。此地本是一條地勢比較開闊的山溝,常有積水,溝中央有一大片光溜溜的青石。山裡人把這種溝也稱作「湖」,青湖片由此得名。

三角山--北直河光景方向

光景村,屬北直河村管轄,原有住戶近二十戶,皆為羅姓人家,因村子水源缺乏,村民自1984年起陸續搬到山外,1993年撤村。

霞雲嶺地區至今流傳著「光金的砂,一兩出金八錢八」的民謠。民謠起源於村子東邊有一條被稱作「光金溝」的深山溝。

相傳在光金溝內原有一出產金礦石的岩洞,人們在這裡採礦煉金。由於洞內金礦含量大,一兩金礦砂能練出純金八錢八,當時的人們將此地稱為「光金」,後來演變成了「光景兒」。

我們權且把這一美好的傳說理解為曾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的嚮往吧。

在光金溝溝口西側的一塊平台上至今還有幾間石屋遺址。屋頂早已坍塌,屋前散落著石碾、石槽等生活用具,從殘垣斷壁仍可清晰地看出房子的輪廓還是非常寬敞氣派。

而石屋後面的發現更加令人驚嘆,這裡是一個深達十米、最高處可達五米的大石堂(即山洞),洞口用石頭砌了起來,預留了一定的空間作為通氣的門窗,石頭砌成了小路通向洞內潮濕的盡頭,洞內還遺留有石炕、爐灶的痕迹。

可知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羅氏先民們翻山越嶺,跋涉到這裡,只好先在這樣一個既能遮風擋雨又有水源的地方安頓下來,暫且過起了原始人般的生活。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開墾出了大片的梯田,在這裡耕耘勞作。後來他們在洞口蓋起了石屋,就將石堂作為了儲藏室。但這裡畢竟是狹窄的溝底,日照時間不足四小時,於是隨著條件的改善,他們就又在陽坡上蓋起了房子,繼續過著農耕生活。

三角山周圍那一道道梯田,草木掩映間,神秘而布滿玄機,兼具南方的精緻韻味和北方的曠古風格。

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房山區先後四次對境內地質災害區險戶實施了搬遷,三角山周圍的村民大多已離開了養育了他們一百餘年的故土,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現在的三角山周圍雖是一片片人去屋空的蕭瑟景象,但這裡不應因此被人們遺忘。

那一座座由石屋組成的小村莊就像一粒粒鑲嵌在山間的耀眼的珍珠,向人們展示著一種原汁原味、未經人工修飾的原始的自然美。

這裡還曾是演繹著波瀾壯闊的歷史劇目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小小角落,是浩浩蕩蕩的歷史大潮的一個小小的支流,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歷史文化與紅色文化於一體的令無數人神往的聖地。

在欣賞了三角山優美的如痴如醉的自然風光後,遊客們一定還會引起深深的思索,從而有所感悟。正是:

大房之西,霞雲嶺鄉;

人傑地靈,美名遠揚。

險特峻奇,三角山上;

傳說悠久,武周抗唐。

時至清中,國運不旺:

先民逃難,背井離鄉。

跋山涉水,居此墾荒:

鋤刨砂礫,手砌石牆。

清泉碧溪,鳥語花香;

肥田沃土,莊稼行行。

碩果累累,五穀滿倉;

牛羊漫坡,桃源一樣。

休養生息,人丁興旺;

連片成村,散陰聚陽。

村如珍寶,熠熠閃光;

天人合一,和諧安詳。

倭寇橫行,中華之殤;

英烈禦侮,血洒家鄉。

八路挺進,叛匪命喪;

千秋功績,萬世流芳。

嶄新社會,人心舒暢;

農民下山,世代理想。

百年目標,實現小康;

殊途同歸,國富民強。

登高遠望,處處風光;

指點江山,情緒激昂。

流連忘返,如痴如狂;

前人艱辛,後人不忘。

作者:孟令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春房山 的精彩文章:

WAN們房山人從哪裡來?

TAG:青春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