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小兒積食?
老話常說:「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嬰幼兒處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食物需求量較大,但因其脾胃脆弱的生理特點,特別容易出現積食。小兒一旦積食,會出現肚子脹,肚子疼,不消化,晚上睡覺翻來覆去,常食積消化吸收功能會變差,甚至引起腹瀉。
GIF
五大癥狀,警惕你的孩子已經積食了
寶寶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寶寶常說肚子漲或肚子疼;
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寶寶大便發黑且很臭,常放屁。
小兒積食,重在預防。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且要養成良好的排泄習慣。一旦遇到寶寶積食,家長不妨動手試試這三招,若孩子不見好轉,要儘早就醫治療。
推拿消食:三法可常做
退六俯:沿左上肢下方,從肘關節向腕關節推,每分鐘150~200次。
瀉大腸:沿食指,從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鐘推150~200次。
清天河水:沿左上肢正中線(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間部位),從腕關節向肘關節推,每分鐘150~200次。
以上三種方法,前兩種消食退積,最後一法清熱安神,對於發熱的積食患兒可三法聯用,每天每種分別推拿10分鐘。
理氣消食:陳皮蜂蜜水
孩子積食前有腹脹的情況,家長不妨給孩子來碗陳皮蜂蜜水。
做法:放入陳皮,加水,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15分鐘,最後加蜂蜜當飲料喝。在外面不方面煎熬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泡。
用法用量:1歲以下,陳皮5克;1歲以上10克;2歲20克;3歲以上30克。
揉腹消食:按揉中脘穴
肚子上有個穴位可「消食導滯」,即中脘穴,家長不妨試著給孩子揉揉此穴,有積消積,無積健脾。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身體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以孩子拇指的指間關節寬度為1寸)。
按揉時,家長用拇指或中指指端點揉按壓此穴,力度稍輕,每次按壓3分鐘左右。最後,再順時針按摩腹部5分鐘,大人以手掌盤旋繞揉孩子的腹部,哪裡脹得厲害就重點推哪裡,要注意手法不要太硬,畢竟孩子肚子里還積著食呢。
TAG:暖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