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年生,農民領袖雙子座;隔年死,明末傑出兩大將

同年生,農民領袖雙子座;隔年死,明末傑出兩大將

【原創/首發】]

明朝末年,有兩位傑出將領,生在同一年。

同年生。同年看到明朝的太陽。

同年生(示意圖)

兩位來到世上,是來殺明王朝官兵的。

殺官兵,刀鋒利

他們出身窮苦人,同時成長,成為兩支農民軍的優秀將領。

在歷史上留下深深一筆。在明末,他們如同兩座高塔一樣挺立。

高塔一樣挺立

他們是同年生的農民領袖雙子座。

一位是:李自成。

一位是:張獻忠。

他們是明朝末年的太陽。

兩位農民領袖做了皇帝,各自都過了一把癮。

實現了最美好的夢想……

雙陽

明朝的將帥很多,被後世稱為「傑出將帥」的不多,只有11位。

別看他們兩位不是將門之後,且出身貧苦,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起義領袖。

但是,他們是這11位中的兩位。他們是明朝軍事家中最傑出代表。

在300年間,橫空出世,俾倪世間,留下英明。

前面文章,已經先介紹了3位+2位。

本文接著再介紹「明朝傑出將帥11位」中的其他。

其中:

第六位——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闖王

姓 名:李自成(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存 世:1606—1645年(39歲)

籍 貫:陝西榆林米脂

出生地: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

職 位:農民起義領袖。闖王。大順皇帝。

軍事行動(流動作戰為主):

(1)攻佔洛陽之戰

(2)項城、襄城之戰

(3)三次圍攻開封之戰

(4)誅仙鎮會戰

(5)奪戰汝寧、襄陽之戰

(6)汝州決戰

(7)奪占關隴地區之戰

(8)奪佔山西、攻佔北京之占

(9)與清軍山海關決戰

(10)敗退河北、山西、河南地區之戰

軍事思想:

(1)編組分隊。重視軍隊編組,將起義軍區分為戰鬥部隊和地方守備部隊。

(2)兵種細分。戰鬥部隊分為中、左、右、前、後五營,以不同顏色旗幟區分,由權將軍、制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等統領。以步兵、騎兵為主,另有炮兵、工兵、水軍。

(3)改善裝備。重視改善武器裝備,常用繳獲的銃炮、火藥、鐵胄、騾馬裝備推進部隊建設,提高戰鬥力。

(4)重視訓練。摒棄農民軍散漫習氣,重視練兵習武,規定將士四更即起,操練武藝;部隊駐定「則校騎射,謂之『站隊』,及夜方畢」。

(5)獎罰與紀律。培養起義軍勇往直前的戰鬥作風,獎勇罰怯,;重視軍隊紀律,要求將士嚴遵約束,按令行事。

(6)強調軍民關係。每到一地傳牌申禁:「不淫婦女,不殺無辜,不掠資財」。

(7)用兵作戰,靈活多變。「不用古法」,善於流動作戰,以走制敵。率領農民軍輾轉於優勢敵人的圍追堵截之中,在運動中尋機殲敵,粉碎明軍多次圍剿。訓練強悍騎兵。為提高部隊機動能力,騎兵「一兵必二三馬,更番馳驟而不疲斃」。善於避實擊虛,出奇制勝,以遠程奔襲、誘敵入伏、聲東擊西、圍城打援等戰法,擊敗敵人。

大順勢力範圍

榮譽:

(1)農民起義領袖,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2)得到後人高度評價。

a學者呂思勉評價:「獻忠系粗才,一味好殺,自成則頗有大略。」

b、毛澤東評價:「當時陝北大飢,自成乘機而起,至山西、張家口、南口、土木堡等處,後至北京,卒為清兵所敗……後被三桂引清兵入關,迫至無路可走。這可見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不過他們的舉動,多為暴動,是其失敗之主要原因也。」「我們歷來的造反領袖,後來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終是好的,老百姓都稱讚他,因為他代表農民利益向地主階級造反。」

c、後世普遍評價:李自成對農民戰爭的認識及實踐,在中國古代農民戰爭史上有重要地位,對後世有一定影響。他早期不重視根據地建設,後期治軍不嚴,導致所部紀律鬆弛,戰鬥力日弱。而且,他們容易被勝利所陶醉,忽視了關外大敵,終為滿洲人所乘,遭受失敗,大順政權很快傾覆。

闖王

最後結局: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順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另有一說李自成死亡地點為為湖北咸寧市通山縣九宮山)。

-

第七位——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大順開國皇帝

姓 名: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

存 世:1606—1647年(41歲)

籍 貫:陝西定邊縣

出生地:陝西定邊縣

職 位:農民起義領袖。大西(大順)開國皇帝。

軍事行動(幾乎是流動作戰)

(1)前期,轉戰千里,忽東忽西,選擇官軍的薄弱環節,打破了官軍企圖在中原圍殲農民軍的戰略計劃。先入川,攻陷夔州(今重慶奉節)。接著往河南破固始,攻擊安徽霍丘等州縣,佔領中都鳳陽全殲2萬守軍;揮師南下,連攻克廬州(今安徽合肥)、安慶、和州、滁州,一直沿長江打到江蘇的儀征;又回師向西,經英山、霍山,同馬守應部會師於湖北麻城;從湖北進入河南,又進入陝西,由商洛打回關中;在陝西與明朝兵部尚書洪承疇統率的官軍進行了幾次戰鬥;遂轉而直插河南。

(2)中期,在接受招安之後,再舉義旗,仍然採取「以走制敵」、「避實擊虛」、出沒無常的戰術對付官軍,邊走邊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先打垮守備谷城官軍,次在羅猴山張網布陣伏擊官兵,突然又攻打新寧(今四川開江),再攻克湖北襄陽,渡長江攻下樊城。鏖戰湖廣,再進四川。

軍事思想:

(1)在明末諸雄中,張獻忠部能脫穎而出,橫行天下,據地開國,最重要的因素是張獻忠出神入化的游擊戰術。在張軍中,騎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馬七步三」,主力部隊「人人有精騎或跨雙馬」,「介馬有付,去來如風,一日夜踔數百里」。每到一處,在繳獲戰利品隊最重騾馬,其他均不在意。

(2)軍制方面。大西政權設五軍都督府,分兵一百二十營,有「虎威、豹韜、龍韜、鷹揚為宿衛」,設都督領之。城外設大營十,小營十二,中置老營,名為御營,獻忠居之。分兵四齣,「遂據有全蜀」。

榮譽:

(1)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農民軍的重要領袖。在明末聲勢浩大,席捲全國的農民起農民軍中,他領導的隊伍卓有戰績,稱雄一方,是推翻以崇偵帝為首的朱明王朝統治的重要方面軍,也是李自成大敗後重整旅鼓的重要藉助和支持力量。

(2)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

(3)後世普遍評論張獻忠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不僅敢於戰鬥,而且善於戰鬥,驍勇剛毅,慓悍頑強,又多謀善戰,機詐幽默,而且,張獻忠不僅英勇反抗明朝封建統治階級,又領導農民軍中的愛國將士,奮起抗擊清朝滿族貴族入侵者,其豐功偉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最後結局: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射中而死。

同年生,

農民領袖雙子座;

隔年死,

明末傑出兩大將。

雙劍圖

流芳百世!

【原創/首發:雲旗神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作為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的這種行為著實無恥!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