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鄉的巴山、韓信壩、頃王冢

故鄉的巴山、韓信壩、頃王冢

故鄉在高密西南濰水河畔,漢代石泉城在焉。附近有三道著名的人文景觀,即巴山、頃王冢、韓信壩,他們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巴山,古城碑產山、卑產山,坐落在逄戈庄西南的濰河東岸,海撥149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巴山有古老的神話傳說和燦爛的人文底蘊。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濰水》里對其曾有記載:「(濰水)亂流,歷縣西碑產山西。又東北,水有故堰,舊鑿石豎柱,斷濰水,廣六十許步,掘東岸,激通長渠。」《舊唐書·五行志》也記載說:「大和二年,密州卑產山北面有龍見。初,赤龍從西來,續有青龍、黃龍從南來,後有白龍、黑龍從山北來,並形狀分明。自申至戌,方散去。」在漫長的年代裡,巴山一直被譽為虎踞龍盤的風水寶地,也被時人敬仰。巴山之陽是百尺河與濰河匯合處。百尺河古稱密水,漢代地理學家應劭在解釋高密地名來源時曾云:「縣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然今之百尺水者,蓋密水也」。春秋戰國以至漢代,密水流域湧現出了許多與密水相關的城市,如高密、上假密、密、下密、西下密等。密水可以說是密州文化源泉。歷史上,巴山一帶一直被譽為紫氣升騰的風水寶地,相傳韓信攻破高密,望北有王氣,鑿溝以扼之。雖然歷史上不可能有真龍存在,但在長時間裡巴山一帶一直被譽為風水寶地,西漢高密國王族曾將巴山開山鑿墓,以山為陵。以致清乾隆間時任諸城知縣的牛思凝,認為韓信壩之南的巴山關乎諸城全縣風水,下令封禁立碑,禁止樵採。

古代對風水學說頗多注重,每一地方都有自己的風水理論。關於諸城境內風水,乾隆《諸城縣誌》取馬融、王肅注《禹貢》之例,將諸城境內龍脈分為中條、北條、南條。其中中條五弩山向北歷牛溝嶺,又五十里至牛埠,至此龍脈分二,東自大埠嶺入高密境,西分為九龍山,又西二十里至白龍山,又西北為大宋嶺,西分為巴山,東分為頃王冢嶺,嶺西即是劉統勛故里所在;自九龍山北分為黃龍埠,又北十里為鳳台嶺,又北二十里抵柴溝村五龍河之岸,即明代與海瑞齊名的著名廉吏丘橓故里所在。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了眾多的名人,巴山周邊歷代名家輩出。漢初膠西人蓋公,善治黃老之學,游弋於膠西、高密間,其門生弟子遍及四方,安丘東南的蓋公山,便因蓋公居此講學而得名。蘇軾任密州太守時,訪蓋公後裔不得,建蓋公堂,做《蓋公堂記》以示紀念。東漢末年至三國南北朝時,高密孫氏家族異軍突起,東漢末年高密都鄉安持里人孫朗,官拜司空,位列三公。其長子孫根,官荊州刺史、安平相,孫琮,官漢陽太守、侍御史。三國時高密孫氏有多人角逐於亂世,蜀國有秉忠將軍孫乾,吳國有開國宰相孫邵。直至唐末五代孫氏仍為高密望族,五代南唐時期的孫晟官至宰相。入清以來,巴山周邊一帶更是名家輩出,崛起了相州王氏、巴山王氏、水西王氏、巴山孫氏、注溝蔡氏等諸多世家望族。近代以來,韓信壩一帶人文方興未艾,如諸城相州人著名作家王統照、王願堅,姜貴(王意堅),諸城王家巴山人著名電影藝術家崔嵬,徐家河岔人、著名作家陶鈍等。

西漢初年,劉漢王朝在巴山之陰置石泉縣,屬高密國。東漢廢縣置亭。石泉縣西側,便是風光秀麗的韓信壩,為當年淮陰侯韓信囊殺淹沒齊楚聯軍之處。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韓信帶兵滅趙後,揮戈東進,乘齊王田廣不備,攻破齊都臨淄,田廣東逃至高密(今高密西南城陰城),派使臣向項羽求救,項羽正在滎陽圍困劉邦,聞訊後派大將龍且率軍二十萬援齊。楚漢兩軍對峙於濰河兩岸,韓信堅守不出,密令兵士攜萬餘沙囊於濰河上游狹窄處築壩壅水。然後引龍且交戰,偽裝敗退,龍且不知是計,追至西岸,韓信命兵士掘壩放水,楚軍大半不能渡河,遂斬龍且於河西。齊王田廣逃至城陽,亦被虜獲,齊地盡歸於漢,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後人為紀念這場戰爭,緬懷韓信,遂稱韓信囊沙之處為「韓信壩」、「韓王壩」。

韓信壩以其獨特的歷史神韻倍受歷代文人雅士的青睞,至清代初年,「韓王壩月」已成為諸城八景之一。劉統勛的伯父劉果《韓侯壩懷古》詩云:」波心沙積三齊恨,石齒風生四月寒」,「長河兩岸王孫壘,青草離離不忍看。」,有關韓信壩的詩作多哀怨之詞,令人感慨萬千。

從西漢初年始,濰河流域是山東著名的糧倉,古人沿濰河兩岸廣築高堰,截水灌田,灌溉農業高度發達,由南至北興起了昌縣、石泉、稻城、高密等多座城市。《水經注·濰水》云:「(濰水)亂流,歷(高密)縣西碑產山西,又東北,水有古堰」,又云:「(高密)縣南十里,蓄以為塘,方二十餘里,古所為高密南都也」。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載:「故稻城在(高密)縣西南濰水堰側,漢時立堰造塘,溉稻合數千頃,縣因此得名」。元代於欽的《齊乘》亦云:「高密西南濰水堰土人呼為趙貞女坊,南有高堤,即稻城遺迹……自漢有塘堰,引濰水以溉稻田,名其城,旁有稻田萬頃,斷水造魚梁,歲收億萬,號萬匹梁」。史書記載,直至唐代,濰水堰仍然是溉田數千頃的大型水利工程。

頃王冢坐落在逄戈庄村東的狼埠嶺上,為漢代高密國頃王劉章的墓冢,乾隆《諸城縣誌》記載:「高密頃王章冢在縣東北七十里方市社,北臨高密縣境,冢前有小冢二十四左右列,俗呼排衙冢」。西漢時,曾三置高密(膠西)國,漢景帝時七國之亂,膠西是其一,漢代大儒董仲舒曾任膠西國相。漢宣帝本始元年(前73)十月,漢宣帝將膠西郡改為高密國,封漢武帝之孫、廣陵王劉胥子劉弘為高密王,國都高密。劉弘在位九年薨,謚曰「哀王」。劉弘之子劉章於宣帝元康元年(前65)承襲高密王,在位33年,卒後謚曰「頃王」。其子劉寬於成帝建始二年(前31)嗣封,在位11年,卒後謚曰「懷王」。劉寬之子劉慎於成帝鴻嘉元年(前20)繼封高密王,在位29年,王莽篡漢貶為公,高密國遂絕。其中,頃王劉章在位時間最長,家族也最為鼎盛,劉章之子劉都封卑梁侯、劉恁封膠東侯、劉慶封武鄉侯、劉安封成鄉侯、劉賜封麗茲侯、劉常封安丘侯。高密王族陵墓在高密西南鄉星羅棋布,封土高大的頃王冢傳說即劉章之墓,與西南方的巴山遙遙相望,成為高密西南鄉一道壯美的景觀。。

頃王冢封土為黃土所夯築,歷經二千多年的風雨剝蝕,現仍存封土35米,高於今天咸陽漢高祖劉邦的長陵。墓葬內部結構不明,按照漢代王陵墓規格,應是黃腸題湊葬制,歷史上多次遭盜掘。每逢清明、重陽,諸城、高密當地的文人墨客、野老村童登高望遠、懷古憂思。劉統勛的侄子劉崿《登古冢》詩云:「遙與巴山爭硉兀,高談漢代近荒唐。牛羊日牧無青草,鴉雀歸飛帶夕陽。歸向小圓聊憩息,東郊回望已蒼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窗剪紅燭 的精彩文章:

劉墉祖父劉棨與年羹堯的微妙關係

TAG:西窗剪紅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