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析古代「君子」從政觀

淺析古代「君子」從政觀

古代對「君子」的論述有很多,《周易》、《論語》、《中庸》、《孟子》、《大學》等都對君子有非常多的論述,不僅是古代著作,古代許多名人大家對「君子」也有許多名言警句。

君子最初專指社會上居高位的人,是王侯貴族的稱號,「君子」的本義也暗示了這一點,君,原指古代國家最高統治者,俗稱君主。君子,原本是國君之子的意思。

根據古代的宗法制度,正妻所生第一個孩子叫嫡長子,第二個孩子叫次子,妾生的孩子叫庶子。由長子形成的家庭體系叫大宗,大宗的長子方可叫君。諸侯之君叫國君,大夫之君叫家君。如果是天之子就叫天子,公之子就是公子,君之子就是君子。大宗里的男性就簡稱君子。其餘由諸如次子和庶子組成的家庭體系為小宗,小宗里的這些男性簡稱小人。這一制度與之前的例子可證君子最初是貴族在位者的專稱,下層庶民縱有高風亮節,也不配稱為君子,因為小人是他們的專名。

君子逐漸從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質的內涵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到了孔子手上,它正式成為道德的理想。孔子在他的學說中,將君子和小人的含義增加了道德因素,君子指高風亮節,有學問有修養之人,不論其身份高低貴賤,而小人則是品行不正,卑鄙無恥的人。

就這樣「君子」成為了古代人的人生價值追求,他們對君子的定義有相同之處,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們心中的「君子」是德才兼備之人,是國家需要培養之人,同時也是道德標杆,是普通人的道德榜樣。

古代對君子做人的具體要求涉及非常廣,包括道德情操、謙恭禮敬、公恕廉潔、功名利祿、勤勞儉樸、光明正大、言行舉止、人際關係、修身養性、仁義道德、治學、治國、教育等諸多方面。用八個字來概括大致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關於古代君子的從政觀也有非常多的描述,從不同方面來闡述君子從政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和要求。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這句話出自《周易》,意思是君子對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阿諛奉承,對下(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輕視怠慢。既可以用作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是從政原則的體現。在從政過程中,不僅要做一個清廉的人,也要做一個既不對上阿諛奉承,也不對下傲慢輕視的人。作為一名君子,應該保持一身正氣,不刻意去拍領導馬屁,同時也要尊重下屬,做一個以能力說話的人。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這句話出自《中庸》,大致意思是:處於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處於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什麼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這也是從政的要求,也是說明了作為一名君子,在從政過程中應該堅守怎樣的底線和原則,不要因為自己的前途就違背了作為君子應該有原則。

同時,隨著封建倫理綱常的不斷完善和封建社會的不斷演變,在不同時期君子的從政觀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中的「君為臣綱」,明確了作為臣的地位,對君必須絕對的服從的理念也逐漸根深蒂固,這也就有了一些臣子就算亡國亡家了也要一生追隨皇上的忠心之舉。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其主要選拔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都需要考慮,在道德方面,必須是孝順、有德之人才能勝任。「德」作為主要考核標準之一,也明確了「君子」的做人要求。

古代對君子從政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也要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的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也要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更需要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民生觀。

為官者,還應有民族氣節。蘇武在匈奴單于威逼利誘下,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文天祥為南宋大臣,南宋滅亡後,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可文天祥寧死不屈,在囚禁的四年中更是寫下了這樣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後從容赴義。

君子者,權重者不媚之,勢盛者不附之,傾城者不奉之,貌惡者不諱之,強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從善者友之,好惡者棄之,長則尊之,幼則庇之。為民者安其居,為官者司其職,窮不失義,達不離道,此君子行事之准。

從政為官,當如「四君子」,以張「梅蘭竹菊」之「四維」,以塑「君子之政」。當如梅之堅貞、蘭之無私、竹之重節、菊之淡雅,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君子之心為心,如此,則政之幸甚!民之幸甚!國之幸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