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寫錯字怎麼辦?他們的「塗改帶」長什麼樣子?
一純觀摩古人留下來的書法作品,發現有時候會出現塗抹的黑塊塊,比如《蘭亭序》「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一句中,「昔」與「悲」中間有個長條黑塊,應該是書聖大人的修改痕迹。
當然,書法是要筆意連貫順暢才好的,塗抹痕迹也是整體布局中的一部分。大家也知道《蘭亭序》真跡不知所蹤,市面上流傳的是後代摹本,而這些摹本無一例外地保留了塗抹痕迹,可見在書法家的作品中,塗抹痕迹不影響美觀。
但若是官方正規文書下發時寫錯一個字,拿筆一划,抹出個大黑塊,顯然就不夠正式了!
這可怎麼辦呢?
嘿嘿,古代人可聰明著呢。
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古代「塗改帶」的各個品種:
一、刮洗。將錯誤處用刀颳走,但是壞處是紙張容易破損。
這類塗改物放到今天,就是「透明膠」吧,它們的原理都是將紙張最上面的一層膜撕掉,然後在第二層上進行正確書寫。
二、紙貼。用紙貼住錯誤處,但是壞處是新帖上去的紙容易掉落。
其實這個辦法一直延續到今天了呢,我的小表妹思同去上國畫課,回來還跟我分享說,老師就是這麼遮蓋畫錯了的地方的。
這類塗改物放到今天,就是「塗改帶」和「塗改貼」啦。其原理與第一種恰好相反——「刮洗」做減法,「紙貼」做加法。
三、粉塗。用鉛粉塗抹錯誤字跡,但是鉛粉附著在紙上的效果不好,往往要塗抹好幾遍才奏效。
哎呀,一純想起讀書時曾了解到:古代女子化妝敷粉嫌麵粉附著性不好,而選用鉛粉來保持妝容,哪怕有毒也在所不惜!當時我還覺著鉛粉附著性好,但現在看來,鉛粉一對上紙張就淪落成「塗數遍方能漫滅」啦。
這類塗改物放到今天,近似於「塗改液」,原理都是在紙張上覆蓋一層物質。第二種的「紙貼」適用於大面積改動,這種「粉塗」則更適合小面積修改。
此時,沈括先生敲敲我的腦門:娃兒,這三樣塗改方式各有好壞,根據我校勘書籍的經驗,還是「雌黃改字」最妙啊!
欲道「雌黃」如何妙,還需簡單科普一下古代造紙、用紙的情況。
歷史書上說東漢「蔡倫造紙」,但根據近年的考古發掘,中國紙張的誕生起碼得往前推150年。1957年,陝西西漢墓葬中發掘出了實物「灞橋紙」,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可見我國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造紙術。
不過,起初的紙張並未大面積應用,這跟造紙的用料有極大關係:造紙使用麻或差等絲棉做原料,各地只取稱手的材料製造紙張,比如「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由於造紙使用的都是單一原材料,製作出來的紙張就不夠精細,所以,當時的政府依然多用竹簡或絹帛進行書寫。
但是竹簡與絹帛不是太重就是太貴,於是紙張的改良發展成為歷史大勢。
東漢蔡倫改良了造紙術,使用麻頭、樹皮、破布和漁網等多種原材料,並且改良了製造過程,使得紙張不再那麼粗糙。
同時,人們還懂得了染紙。最常見的成品就是「黃紙」——將紙張浸在黃櫱(niè)溶液中,然後晾乾而成。因其染後顏色發黃,故稱「黃紙」。
「黃紙」的出現,大大增強了紙張的耐久性。因為黃櫱有抗蟲的功效,浸泡了黃櫱汁液的紙張性能立刻翻倍,而原先普通的紙張容易惹來蛀書蟲叮咬,若是拿來修撰書籍,恐怕留存不久。
實際上,自漢以後,人們開始逐漸使用黃紙。
到了宋代,黃紙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了。政府任命官員使用黃麻紙,被稱為「降麻」。
前文提及的沈括先生是宋人,他曾任館閣校勘,在昭文館編校書籍。所以他說「雌黃」最好,這是建立在黃紙的應用上的!在此抄錄沈先生原句:「館閣新書凈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
「雌黃」是黃色礦物,與黃紙顏色相近,特別是雌黃的附著能力強,一塗抹就能使錯誤字跡漫滅,並且耐久度很強。
更有意思的是,雌黃「內外兼修」,不僅硬體完美,而且軟實力強!它能殺蟲、解毒、消腫,與黃紙的殺蟲功效完美結合!
哈哈,在黃紙上書寫,用雌黃塗改,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書被蟲子啃爛啦!
※雖遠必誅,震撼西域,時刻備戰,我國這個朝代,威武的讓人佩服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