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修行以後,發起火來更嚇人?
GIF
丨今日共讀內容丨
《大行如普賢》 第24課
丨注意事項丨
■您也可將留言分享到共讀群中,與師兄們交流
■還未加入共讀群的師兄,可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加入共讀群
▲沒WIFI?聽音頻,省流量~
《大行如普賢》第24課
昌樂法師·講述
禮敬諸佛丨稱讚如來丨廣修供養丨懺悔業障
隨喜功德丨請轉法輪丨請佛住世丨常隨佛學
恆順眾生丨普皆迴向
普皆迴向·三
- 怎麼修行以後,發起火來更嚇人? -
在普皆迴向的上半部分,我們講到了迴向的基本原理是兩點,第一個,就是要去功利心,去我執。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還有一點點功德,如果還有一點點功效,那我們要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人,這樣我們心中就不會執著。
第二個,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迴向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無論我們能做多少有功德的事情,無論我們能做多少利益眾生的事情,我們的內心時常要懂得歸零心態,就是不管你白天走多遠,晚上你都回到你的床上,第二天早晨起床,一切從零開始。實際上我們很多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是疊加式的進步,在進步的過程當中,往往他看到了自己的進步,而看不到身邊人進步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優越感,自己比別人更強。但實際上,這樣的心態慢慢變成了一種我執、傲慢的一種心態,這種心態實際上是修行過程當中最大的忌諱,常常伴隨著我們的習氣。
所以,迴向這個法門最好的就是,要讓我們時常回到初發心的當下,回到起點,才有終點。這是我們上一部分跟大家講的。
我們再講一下從基本理論上說一下迴向幾點要素。第一點當然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就是回因向果,或者回果向因。就是當我們所做的事情、所做的功德,念佛也好,幫助別人也好,拜佛也好,這種功德、功效一旦體現出來的時候,我們要與心中的發願聯繫起來。人是一個沉迷於當下情景而會忘失我們起點的這樣一個動物,我們只會執著於當下,而不會知道因為執著於當下、執著於眼前,你就不會知道眼前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是有起點的,於是我們就會忘記剛剛出發前的心愿。所以常常會偏離自己的人生軌道、人生軌跡。
怎麼樣才能夠一直走在修行去往解脫的道路上?不是走彎路,也不是走邪路。邪路跟彎路的區別是,邪路是一條道走到黑,這條路死路一條,走不通。彎路呢,本來應該往東邊走的,你往東南方向去了,然後你再往西北方向去一點,你基本上還能彎回來。彎回來,彎來彎去不離這個中道之心,不離你自己眼前所期望的願景,最主要的一個心念就是,回到當時的初衷當中。
人生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的初衷。比如說很簡單,佛教修行的居士當中,我們常常花很大的力氣去勸導那些不學佛的人來加入我們的修行隊伍,讓他們也能來念佛、拜佛。可是當他們一旦進入我們的修行隊伍之後,我們似乎跟他們的相處總不是特別融洽,或者覺得別人身上有很多毛病,或者別人不如法,或者很多種原因……我們總是不能與別人很好地相處。於是這個不能很好相處的情緒積怨在心的時候,我們會表現出一種對他人的不滿,這種不滿其實就是對修行環境的一種很大的破壞。所以,我們如果能時常回到當下,能夠常常念印光大師說的:我看身邊的人都是菩薩,而唯獨我自己是凡夫。有這樣的一種對他人的恭敬、對他人的一種欣賞的眼光的話,我們就不大會犯這樣常識性的錯誤。
所以,回因向果,或者回果向因,就是用自己修行的初衷來指導自己的修行生活,而修行生活的當下它如果是一個結果的話,我們一定不要忘了與我們的初發心發生聯繫。如果我們當下的生活與我們自己的初發心發生了偏頗,或者說斷了這種聯繫之後,我們當下的生活就如同那個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讓人找不著北。這是第一個,回因向果,或者說回果向因。我們要懂得因果之間的聯繫,所謂的因是初發心,而果是我們當下的生活,當下的生活一定要與我們的心性聯繫在一起,否則我們就偏離了最初起航時候預定的航行軌道。這是迴向的基本功能。
第二個,迴向應該怎麼回呢?所有的原則歸結起來是四個字:回小向大。我們為什麼要修布施?在六度當中,第一度就是布施,從布施到供養,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心境。布施是什麼?布施是看著你身邊比你活得還要差、還要可憐的人,我們去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這源於你的憐憫心。但是布施跟供養的區別,布施是布施者為主體,接受布施、幫助的人為客體,但供養則不是。
寺院當中,供養三寶當中,供養的人是客體,而被供養的三寶才是主體。簡單一句話來說,當年老佛爺每天行乞、乞食,我覺得老佛爺真是很有智慧,他的行為告訴我們,我到你家吃飯是看得起你,我不是沒飯吃的人。我哪裡都有飯吃,但是我今天到你家吃飯是看得起你,我是來給你說法的,所以你給我飯吃,我感恩你,我給你說法,你感恩我,而這個吃飯不是布施,不是把你吃的飯給一個可憐人吃,而是給一個你尊敬的人吃。所以,在布施當中,祖師們一直要強調要三輪體空,就是不要執著於當下布施的物,不要執著於你是布施的人,還有布施對象是個可憐的人,三者要平等,甚至更要恭敬。這一點是很難很難的。那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也就是說如何才能打破自我的局限,讓自己的行為能夠惠施於眾生,能夠從眾生那裡學習所謂的成佛之道?那就需要我們的心量不斷地擴大。
所以,像布施這樣的法門,實際上是大乘菩薩道當中的很多法門,就如同我們往那個氣球裡面使勁兒吹氣,把我們的心量撐大,越來越大。如同我打的這個比方一樣,我們在很多時候的修行是往氣球裡面吹氣,是想讓自己的心量大一點,但是我們有一個宿命,我們有一個自身的很大的局限是什麼?這個氣球的容受力是有限的,我們使勁兒吹的時候,這個氣球會爆掉的。所以,我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時候,修行人發火比普通沒有修行的人發火更加厲害。為什麼?因為那是悶騷型的發火,那是被壓抑太久之後的強力反彈。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的修行是採用的吹氣球的方式在拓展自己的心胸,他不知道,要融化自己於眾生當中。
所以回小向大,這個迴向當中是把自己這個冰塊在海洋當中融化,只有融化的那一剎那,你才能夠與大海融為一體,才與大海不分彼此。而我們眾生害怕的就是這個融化。因為總覺得付出了是消失,不是收穫,因為我們沒有更大的遠見看到眾生原來是一體的,人與人之間原來是一體的,是沒有區別的。我們總覺得我們有彼此,所以我們的修行是在吹氣球,儘管看上去氣球的容量是在擴大,但是這種擴大是帶著很強的危險性的。第一,不能受到傷害,氣球受到傷害就會爆炸。第二,我們的容受力是有限的,有時候不是外力,是自己使勁兒給自己打氣,我們把自己吹爆掉。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修行都是不恰當的。
所以,若人有相布施,則如入暗室,目無所見;若人無相布施,則入明室,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這是《金剛經》當中時常說到的。這個相是什麼?相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還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但這一點,對於一直以來以自我為中心生活的人們來說,做這樣的轉變實在是太難,除非他能夠覺悟,有一種遠見能看到我們與眾生原來就是一體的。
TAG:那一座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