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宣州知州群體研究(一)

宋代宣州知州群體研究(一)

原標題:宋代宣州知州群體研究(一)


宋代宣州知州群體研究


蘭 天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19期


(本文由作者特別授權本公眾號獨家發表,未經允許,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第一章宋代宣州概況及知州概述


在展開具體的論述之前,我們有必要對宣州的古往今來簡要的回顧梳理,本章將概述宋代宣州的地方歷史背景,以了解這段時期宣州及宣州知州的概況。



宋代宣州沿革與地理形勢


(一)宋代宣州沿革


宣州是一座素雅清麗的江南文化古城,地處於宛水之濱,依陵陽山之麓,東接蘇州、杭州,北依長江,宣州古稱宛陵,自古為上州大郡、文獻之邦,人傑地靈,今據各史志及《通典》、《太平寰宇記》、《元和郡縣誌》、《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方輿勝覽》、《輿地紀勝》、《十國春秋》作沿革歷史考察。


大禹治水後分天下為九州,宣州屬《禹貢》九州中的揚州。在周武王四年(前1057)實行分封制時,宣州隸屬於吳國,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後隸屬於越國。當楚滅吳後,又為楚地。春秋時叫爰陵,倚陵陽山築城,陵在楚文化里意為水邊的小高地,所以宛陵即為宛溪河邊的高地(陵陽山)。秦時置爰陵,屬鄣郡管轄。


西漢分置宛陵縣和宣城縣,屬於丹陽郡治下。漢武帝於元封二年,宣城設郡,雖然歷經各代行政的變革,此後一直為該地區州、郡、府的治所。


三國時期,吳國佔據江淮地區,宣州屬吳國領地,東吳嘉禾元年(232)孫權將郡治遷至宛陵。晉太康二年(281),丹陽郡南部地區分置宣城郡,丹陽郡改治到秣陵。隋平陳廢原六朝所置江南郡縣,實行州縣二級地方行政區劃,將宣州、蔣州(今南京)、杭州、蘇州等直屬隋朝管理。唐貞觀元年(627),唐太宗分天下為十道,宣州同蘇州、潤州、常州等江南州縣屬江南道管轄。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全國劃分為十五路,宣州隸屬江南路。於天禧四年(1010),再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時,宣州屬江南東路,宣州於南宋乾道二年升為寧國府。

元統一中國後,實行地方行政區劃改革,「立中書省,行中書省十有一」,在江南地區設江浙等行中書省,治杭州路,此時宣州屬江浙行中書省管理,設寧國路。


明代,朱元璋以京師為中心,將周圍廣大地區的府縣劃為直隸區,寧國府(即宣州)等十八個府州屬直隸區。


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陷南京,立足未穩的南明弘光政權滅亡,同年八月改南京為江南省,次年順治帝批准江南省的機構設置,省府江寧。「南京著改為江南省,明南直隸改為江南省,應天府著改為江寧府」 ,宣州屬於江南省。康熙六年正式建立安徽省,宣州屬安徽省。自西漢置丹陽郡起直至清末,宣州均為郡、州、路、府駐地,下轄眾多縣,隸屬關係一直未變。


據《太平寰宇記》卷103載,宣州原領縣十,今六:宣城、涇縣、南陵、寧國、旌德、太平。宋《國朝會要》載「乾道三年,今領縣六治宣州。」 四縣割出:當塗(建太平州)、廣德(置軍)、溧水(入昇州)、溧陽(入昇州)。溧水、溧陽二縣入昇州之時間,據《新唐書》的卷41《地理志五》,昇州條載,是州,「光啟三年(887),復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陽四縣置」,則二縣似於是時入昇州。然《太平寰宇記》卷90昇州上元縣條言,「光啟三年,復為昇州,領上元一縣」,與《新唐書》異。又,溧陽縣條言,「天佑二年(905),隸潤州」。故二縣隸昇州時間當在此後。檢《太平寰宇記》昇州條言,「天佑十四年,偽吳遣部將除溫城之為金陵府。偽唐改為江寧府,因之建都」,則二縣當於天佑十四年吳建金陵府之時,劃歸昇州,作為吳之都城,侈大其制,是情理中之事。


據《新唐書》卷41《地理志五》載,宣州領八縣:宣城、寧國、當塗、涇縣、廣德、南陵、太平、旌德。當塗、廣德二縣,據《南唐書》言,「昇:都,金陵府。以宣之當塗、廣德升置」,則二縣吳天佑十四年時已隸昇州。又,當塗、廣德二縣,據昇州條論證,周世宗得淮南十四州後,前者升為雄遠軍,後者尚屬昇州,均非宣州屬邑,《太平寰宇記》所記有誤。


要之,開寶八年平江南時,宣州轄宣城、涇縣、南陵、寧國、旌德、太平六縣。《元豐九域志》卷6宣州條言,「開寶八年,以昇州蕪湖、廣德、繁昌三縣隸州。太平興國二年,以蕪湖、繁昌二縣隸太平州。太平興國四年,以廣德縣隸廣德軍」,則太平興國四年後宣州仍領六縣如故。《宋史》卷88《地理志四》所載領縣同《元豐九域志》,則北宋時宣州領六縣不變至今。


(二)宋代宣州地理形勢


宣州地處皖南山區與長江下游平原的結合部,為太湖之源、黃浦江之源和錢塘江之源,東連天目,南倚黃山,北臨長江,西靠九華,域內襟山帶水,敬亭山和柏視山、水西山、龍鬚山四座山峰巒疊翠,環顧宣州城四周;青戈江和水陽江兩水相依流經宣州,溝通地區水路貿易;南漪湖、太平湖和青龍湖三湖星羅棋佈於宣州境內,水產豐富;史載宣州州境「卷一百三江南西道一,宣州州境,東西四百六十里,南北五百二十里。」 與江寧府、平江府及臨安等地接境,築有多條官道與民道直達,從古至今宣州就以地利之便、交通暢達、商品集散、成為江南通都大邑。


據史籍考察,宣州上古時期是一望無際的湖泊和沼澤,其中古丹陽湖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唐代詩人李白在《丹陽湖詩》寫道:「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可見唐時丹陽湖還是煙波浩渺,水天相連的澤國,後來到了宋代由於泥沙淤積和圍墾,湖面日趨縮小。據史書記載:「丹陽之湖三源,應天、徽州、寧國、廣德諸溪所匯也。」後經過歷代不斷圍墾,這裡成為江南重要的糧食產區,昔日廣闊的「丹陽大澤」,形成現在的石臼、固城、南漪三個較大的湖泊。宣州的地理形勢特點:一方面極易形成並發生水災,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優良的稻作農業發展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成為宋代歷任宣州地方長官在施政過程中都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宋代宣州的地位


(一)宋代宣州經濟地位


宣州史跡最早見於壽縣出土的鄂君啟銅節,其上有「逾江,庚彭櫨,庚松陽,內澮江,庚爰陵」語,爰陵即為宣州,鄂君啟銅節是中國較早的水陸通行憑證,當時在宣州水路通過的最多有大船一百五十多艘,可見在兩千三百年前的楚懷王時代,宣州就已為東楚地區的一大經濟都會,溝通融合了吳越楚三地的經濟文化,此後兩千年來城址一直沒有變化,歷為上州大郡的治地,文物眾多,經濟繁榮,吸引了一大批衣冠才華之士在此流連忘返,遷族定居於此,形成了宣州眾多的歷史文化世家大族,和宣州土著百姓一起創造了繁榮昌盛的古代宣州文化,


宣州自公元前109年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和州、府城,晉代桓彛所著《元和郡縣誌》又圖經雲「晉咸和中內史桓彛,城宛陵宣城郡之名山勝川,為江南之甲」,東晉名將溫嶠言曰「宣宜得望實居之,窈謂桓彛可充其選,宣、洪強弩號天下精兵」,宣州和洪州所產強弩為國家組建精兵提供了重要基礎。經歷代發展,宣州在唐代已發展成為江南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江南三大城市在前期為宣州、潤州(今鎮江)、越州,後期是宣州、蘇州、杭州), 唐代劉禹錫擔任宣州刺史時,立王公神道碑贊曰「宣、潤國之奧壤」,宣州阻山帶川,土地肥沃。同時在唐書李吉甫傳記載「宣州秦故鄣之地,阻以重山,緣以大江,銅陵鐵冶,繁阜乎其中」,又唐代陳簡甫在《良吏記》中載「陵陽奧壤土廣,人庶其地,有險所寄非輕」,范傳正制曰「金陵之南,惟宣州其地,吳楚其星分牛宿,繚以群山帶以洪流」,唐代盧肇所撰的新興寺碑曰「陵陽古稱名郡今日最雄,信舟車繁會之鄉,乃風俗和柔之境」,尉遲樞在新安禪院記曰「川原沃衍有水物之饒,自鼎國並建,永嘉東遷,衣冠違難,多所萃止」,另外全唐文載「東南國用所資,宣為其屏」 。晚唐朝廷又在宣州設寧國軍節度和宣歙觀察史。由於黃巢之亂後,造成宣州城池破環,人口死亡和逃亡,到宋代宣州經濟實力已經無法達到唐代的水平。宣州戶數在唐宋換代的變化即可見,「唐開元戶一十萬九千七百九十,皇朝戶主三萬四千九百二十七,客一萬二千二十。」


在北宋時宣州屬江南東道, 當時「江南東路帥府江寧府,要郡宣州、江州,次要郡鐃州、池州、信州、太平府。」 南宋時宣州升寧國府,為江南五府之一(建康府(今南京),寧國府(今宣城),平江府(今蘇州),臨安府(今杭州),紹興府(原越州升))。在宋代,宣州經過隋唐的開發,成為南方重要的商業經濟城市,宣州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加上境內河流縱橫,水上交通方便,為商業發達提供了基礎和有利條件。在縣級城市中,集市大多設在水邊交通方便之處,以定期集會的集市形式為主,謂「四日一會」、「十日一會」。在縣以下的鄉村中,則是不定期的「虛市」或「草市」,發展了地域商業貿易。


宋代歷任宣州知州都積極推進宣州圩田的建設,為國家儲備充足的糧食以應對災荒、戰爭和突發事件,土地開墾的範圍擴大到條件較為艱難的山陵及湖泊沼澤地帶。「江南舊有圩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潦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 「百級山甲帶雨耕,驅牛扶耒半空行」。許多年前未被發現的資源被開發,一些原來只是小規模的資源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宣州農業在原有歷代開發的基礎之上,部分圩田在北宋時期已得到建設,「圩田者,江浙淮南有之,蓋以水高于田,故為之圩岸。宣州化民、惠成二圩相連,長八十里,蕪湖縣的萬春、陶新、和政三個官圩共長一百四十五里;當塗縣廣濟圩長九十三里,私圩長五十里。在宋室南遷後,全國經濟重心移向江南,《宋史食貨志》載:「宋室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江南地區的圩田進一步得到發展,官圩、私圩並舉,如宣城縣有官圩十七萬畝,私圩五十八萬畝,形成了由人控制的排灌體系,成為當時全國旱澇保收的良田。不僅選育良種,施肥技術也有較大進步,此外,還利用農田季節間隙,間作套作其他經濟作物。農田的充分利用和耕作技術的改進,使農田單位面積產量提高。南宋時,沿江江南圩田畝產達四石,有的高達六七石。宣州與臨近的太湖地區成為「國之根本,仰給東南」糧食基地。建炎末宣州部分圩田為軍馬戰亂所損壞,紹興初宋高宗命守臣修葺治之,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建康永豐圩有田千頃,初以賜韓忠武,後歸秦丞相,今隸行宮淮西和州無為軍亦有圩田。」 紹興三十年,張少卿初為漕,徙民於近江,增修葺圩岸,官府給予百姓耕牛和糧種始使之就耕。在宣州,「凡圩岸皆如長堤植榆柳成行望之如畫雲。」 宣州圩田的建設,物產種類更加豐富,農業經濟的發展,為商品交易和城市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此外,南遷的富豪、官員、士大夫等多寄居在城市,拉動了城市消費水平的上升,城市商業經濟功能日益增加。商業性經濟作物如茶葉、蠶桑、水果、水產品等種植的面積越來越大,宣州的經濟地位得到加強。


另外唐宋時期,宣州為全國制筆和造紙的中心,宣州制筆業歷經秦漢時代的積累,魏晉時期書法藝術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宣州毛筆工藝的不斷提高,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詠贊宣筆的詩中寫道:「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 。唐宋時期,宣州產的宣筆被奉為「貢品」和「御用筆」。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天寶二年(743),唐玄宗登樓觀看南方數十郡進貢特產,其中宣筆名列其中,而後宣筆名揚天下。在南宋後期,元軍入侵,江淮之間進行了屯駐了大量南宋軍隊,與蒙元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拉鋸戰爭,宣州由於戰亂為之凋敝,鄰州湖州則免受兵鋒洗劫,成為南宋遺民聚居之所。眾多宣州制筆筆工舉家遷徙到湖州一帶,到元代時,湖筆逐漸取代了宣筆的地位,贏得「湖穎之技甲天下」 的美譽,而宣紙在宋末元初的戰亂中在宣州涇縣得以保存,則仍然知名天下,宣州成為了「文房四寶之鄉」。


宣州既是全國的造紙中心,又是采銅中心,盛產茶葉,北臨長江,從宣州城到長江有水道相通,「魚鹽滿市井,布帛如煙雲」 ,沿長江前來的商人熙熙攘攘,正所謂「暮潮聲落草光沉,賈客來帆訴岸陰」,有「江東食貨集散地」之稱。元稹談及宣州說:「宣城重地,較緡之數,歲不下百餘萬。管幹劇職,靈鹽近戎,分務簡僚,不易宜稱」 。宣州周圍山地丘陵眾多,物產豐富,商貿交易興盛。唐末宋初,宣州既是宣歙道政治中心所在地,又成為宣歙地區的經濟中心,「宣城奧區,國家巨屏」 。新唐書食貨志載,當時全國上下有六大礦產州,宣州礦產名列第二。


自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宣州為寧國府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幾經戰亂,宋末和明末的兩次改朝戰亂,清末的咸豐兵燹和日軍侵華的戰火,使古城宣州的文物古建築所剩無幾,文化大族遭到重創。尤其是,清軍和太平軍在東南一帶展開了整整十年的拉鋸戰爭,史稱「 咸同兵燹 」, 1856~1864年太平軍與清軍展開激戰,三易寧國府,戰亂使宣州地區人口從道光年間的110萬銳減到同治時的23萬,伴隨著戰爭又爆發了瘟疫,皖南一帶受災尤其嚴重。此後,文化衰落經濟停滯,文化世家大族破壞殆盡,經濟地位更為衰落,土地荒蕪,在大量移民的背景下,這一地區經歷了長期的移民復甦的過程。


(二)宋代宣州交通地位

俗話說,「北人架馬,南人乘船」。宣州水路比陸路發達,水陽江、青弋江自南向北,猶如兩條大「動脈」,將南漪湖與固城湖,串成一個龐大的水系網路,最終流入長江。商賈進行貿易往來,紡織、編織、造紙、印刷、漆器、陶瓷、造船、金屬冶鑄、軍火製造、煮鹽、制茶等手工業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到宋末逐漸形成寧國府商幫。寧國府商幫和徽州商幫均是通過這些水道走出皖南經商往返的,另外蕪申運河、胥河是宣州地區運糧油產品和軍需器械的重要河道。梅渚河、揚之河和登源河則形成了商賈碼頭,貿易興旺的的商港。


宣州交通位置便捷,成為江南平原與山區過渡帶的重要交通樞紐。宣州既有陸路,又有水陸;既有官道,又有民道。歷史上,陸路分官道和民道。官道是政府修築的大道,每隔十里左右為方便旅者設有鋪遞(或稱驛傳或驛站),有的鋪遞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宋代宣州主要的五條官道分別是出宣州東門經東溪、直溪、佳山、麻姑、洪林、花橋等鋪至湖州府和蘇州府,出北門經府前、安民、養賢、澄清、永隆、龍溪六鋪至江寧府,出南門經搭畢、東亭等鋪直通杭州、徽州,出西門可抵安慶府。而民道主要修築在山野之間,數不清的不知名的民間道路將宣州與外部相連,民道中較為著名的有四條:徽杭古道、鴉山古道、伍牙山古道和吳越古道。徽杭古道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商旅之道,是宣州聯繫古徽州和杭州的重要紐帶,也是我國繼「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唐代,宣州人就開始經此古道或外出經商,或謀於官事,古道被譽為華東的「絲綢之路」。吳越古道形成於唐末五代時期是連接南唐與吳越兩國之間的交通要道,此道築有吳越國修建的千頃關,也是當時吳越、南唐兩國的國界,其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兩翼石牆是古城牆的防守工事。千頃關與千秋關、昱嶺關合稱為皖東南三關,是當年拱衛行在臨安的重要關口。寧國營轄六縣地方,訓練馬步戰守兵丁,山重嶺復稱險要焉。


在宋代宣州獨特的交通地理位置,依山臨原,是國家生產糧食儲備基地之一,尤其是在宋代經常發生戰事,為應對北方遼夏金的不斷進攻,宣州提供了大量軍需物資,如糧食、弓箭、毛皮、馬匹等。到南宋初年,宣州地境是金國軍隊進攻南宋都城臨安府的必經之路。建炎二年(1128)金兵大舉南下,宋高宗無力抵禦,從揚州逃到建康,再逃臨安。建炎三年(1129),建康失守,南宋名將岳飛率軍在宣州廣德、郎溪境內大戰金軍統帥完顏兀朮,六戰六捷,生擒金將漢兒王權及大小將領四十餘人,斬殺金兵一千二百多人,完顏兀朮被迫敗退至長江以北。南宋時期,宣州的地理位置對於臨安行在的抗金戰略價值逐步突顯。為了應對北方的戰事,「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詔沿江要郡,宣州文臣各一員帶兵馬鈐轄,武臣各一員充副鈐轄,二十八日詔諸路要郡兵馬鈐轄,以武臣為之副。」 「八月八日詔,諸路都監改為副鈐轄,其請給人從序位等,並依舊定監例,仍於要郡駐札。四年七月八日詔,臨安府依舊帶浙西路兵馬鈐轄。」 在北宋與南宋的過渡時期,宣州歷任知州都肩負著治民勤王的雙重政治任務,扮演著文武兼備的一方長官,以舉全州之力維護宋王朝的延續,踐行宋代知識分子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三)宋代宣州文化地位


「宣州地域」主要指寧國府和廣德州所轄範圍:宣城、寧國、南陵、涇縣、旌德、太平、廣德和郎溪。宣州地域文化的源流有三:


①宣州的吳越文化:上古時期,這裡是越人聚居地,越族人水耕火耨,發展了遠古的農耕稻作文明。從宣州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迹來看,其文化類型和浙江良渚文化同為一源。三國時期,孫氏政權為擄掠人口,多次命陸遜擊討生活在皖南山區的越人,編越人入籍,得精卒數萬人。根據宣州地區人口稀少,可耕地多,農業發展潛力極大的優勢,在當時宣州境內設有於湖督農校尉,一方面安置中原南下的漢人和降服的山越人,一方面保證軍糧供應,起到了鞏固國本支援四方的作用,吳越文化得到融合發展。東吳嘉禾三年(234)諸葛恪率大軍進攻丹陽山越人,經三年圍困,山越族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宣州地區便是當時山越人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此後,山越居民便漸漸融合於華夏民族中。另外,宣州地處吳越兩國交接處,宣州主要是以吳語為主,吳國和越國為語系相同的一族兩國,「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語言通」 ,「吳與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②宣州的楚文化:楚國是南方大國,戰國中期,楚威王滅亡越國,宣城一帶歸併於楚。到漢朝時,統治者大部分是楚人,西漢設郡丹陽,楚人大量遷入,與東南越族文化合流。而清末的遺民亦大多數為湖北地區的移民,進一步帶來江漢地區的楚文化在宣州的融合發展。


③宣州的中原文化:由於多次政局動蕩、戰亂不已,或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中原漢人不斷遷入長江以南,第一次大規模漢人南遷,為兩漢時期,在西漢末年和東漢末年約有十萬難民遷入宣州。第二次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連年,大批士民南渡,以求躲避戰亂,宣州是南下士家大族喬遷的首選之地,像宣城梅氏、江氏、胡氏、吳氏、楊氏和劉氏等世家大族,涇縣查氏等一些姓氏都來源於這一時期。這些遷入的漢人融入或影響當地文化,成為漢人開發江南地區的有生力量。第三次大規模的漢人南遷,是唐末至南宋,是移民入遷的又一次高潮,到北宋初年,客民與土民之比接近一比一。「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 《舊唐書?地理志》載:「自至德後,中原多故,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宣州濱臨長江,戶口上升趨勢十分明顯。由於南遷人口大增等綜合因素,唐天寶年間,宣州人口12.12萬戶 ,寶應年間增到50萬戶 ,宣州上升為望州,江南財政收入成為國家的財政支柱。韓愈稱:「當今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杜牧謂:「今天下以江淮為命」 ,「三吳地區,國用半在焉。」伴隨著人口南移,全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也相應南遷,江南取代中原,成為漢民族的文化淵藪。這一時期,進入宣州的梅、徐、貢、吳等姓氏成為世代繁榮的文化之家。


宣州人文勝跡遍布、臨風懷古,謝眺樓和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茲山亘百里,合沓與雲齊」 的敬亭山,自從南齊謝朓以采,先後有三百多位詩人墨客登臨此山賦詩作畫,留下詩文有六百多篇,為名副其實的江南詩山,寄託了歷代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之感嘆。敬亭山和桃花潭等歷史地域文化積澱的延續性也使得宣州一直為文人士大夫矚目,士大夫官員紛紛願意出守於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宣州便已是當時的江左名郡,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騷客來此為官游居,著名詩人范曄、杜牧曾做過宣州太守,白居易亦曾在宣州讀書致仕,李白曾多次遊歷宣州寓居在此。敬亭山麓的宋代廣教寺雙塔,以其對唐塔風格繼承和革新,成為宣州地區僅存的重要宋代文化遺迹。宣州地靈而人傑,名人輩出,宣州六縣人文蔚起,胥自學校培育之。宋代宣州崇儒重道,廣厲學宮,聖訓炳如日星,永為士林矩范,春秋丁祭,典禮尤隆。「宛陵梅」 自宋以來,有宋詩開山鼻祖梅堯臣、宋名臣梅詢等皆出於此,乃有宛陵梅花遍地開之說,文化的豐富基因從而奠定了宣州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的一席之地。


江南地區經濟文化政治的快速發展,加深了江南地區的融合交流。宋元祐二年(1087),林希由蘇州知州改任宣州知州以後,由感而發,將宣州敬亭山與蘇州虎丘相媲美,作詩嘉譽兩州。一首「虎丘換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數舍間。天下難如兩州好,君恩乞與一身閑」,道出了江南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位。「虎丘」位於蘇州城西北郊外,距城區中心五公里左右,相傳為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之地,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得「虎丘」之名,享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而宣州的敬亭山系黃山余脈,距宣州城北亦五公里。自南齊宣城太守謝眺出守宣州作《游敬亭山》一文,以及唐代詩人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傳頌之後,敬亭山聲名鵲起。通過知州群體考察,發現宣州文化地位的形成與歷代行政長官的政治作為不無關聯,歷史上,尤其是在宋代,宣州知州與江南其他各州的官員頻繁調動任職,不僅為宣州帶來治州能吏,而且促進了地域間文化的交流,宋代知州制度在這一地區經濟文化政治的交流與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文化角色。

宋代之後,宣州文化逐步衰落,這其中因素眾多,考察發現其一便有地理環境因素,從軍事戰略和經濟圈的角度看,宣州位於南京和杭州的外圍戰爭防線圈,使得宣州成為兵家必爭,故而經濟的衰落與戰爭的破壞並存,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周邊南京、蕪湖、徽州、湖州等舊有和新興城市的興起肢解和吸空了宣州的經濟腹地,加速了宣州的經濟衰落,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自宋至清代該地區的行政區域一直很穩定,內部文化大體形成一致性(寧國府和廣德州的差異也要注意)。到清朝乾隆辛未年(1751)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南巡,蘇州吳縣人張宗蒼(1686-1756)呈獻其畫冊《吳中十六景》,乾隆帝觀後甚為讚賞,令其入內廷畫院供職。癸酉年(1753),張宗蒼再作《宣城鳥瞰圖》上呈乾隆帝,乾隆御筆題詞:「宣城縣即宣城郡,永安橋接鳳凰橋。謝眺李白兩人物,前呼後應相逍遙。會心何必定會面,秋朝端渙勝春朝。寄問高樓今在否,意存我獨凌空標,癸酉御題」。宣州仍以厚重的文化底蘊得到康熙皇帝的御題讚譽。但近代以來,宣州劫難,城市破壞,土著人口大量死亡,引起以楚豫農民為主體的人口遷入,宣州吳語文化圈文化受到劇烈衝擊,宣州地區中心地段變成以移民文化為主體的混合文化帶,土著文化退到南部山區和北部圩區,形成宣州地域多元文化的融合現象。



宋代宣州知州概述


歷代學者對於宋代宣州知州的人數一直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如李之亮編著的《宋江南東路郡守年表》中記載有139人,而《寧國府志》則記載擔任宣州的人數為148人 。這其中記載人數的差別,可能是由於計算標準不同而導致,有的官員剛任命為某州知州,可還沒有到任就已經改派他州,這時就容易出現記載不同的人數。還有一種情況,這與宋朝的政治體制有關,宋朝對於知州的任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即是權知某州州事,第二種即是知州還沒有上任,以他官兼領事務 。這就是造成統計人數差別的原因。


本章在宣州知州的名錄確定方面綜合了多方面的史料記載,力求客觀準確地還原宋代宣州知州的全貌。


(一)北宋太祖朝宣州知州考


太祖一朝共十六年,歷任宣州知州有資料記載的人數共計二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1 宋太祖朝宣州知州表



(二)北宋太宗朝宣州知州考

太宗一朝共二十一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十三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2 宋太宗朝宣州知州表



(三)北宋真宗朝宣州知州考


真宗一朝共二十五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十八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3 宋真宗朝宣州知州表



(四)北宋仁宗朝宣州知州考


仁宗一朝共四十一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二十五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4 宋仁宗朝宣州知州表



(五)北宋英宗朝宣州知州考


英宗一朝共計四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三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5 宋英宗朝宣州知州表



(六)北宋神宗朝宣州知州考


神宗一朝共計十八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十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6 宋神宗朝宣州知州表


(七)北宋哲宗朝宣州知州考


哲宗一朝共計十五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十六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7 宋哲宗朝宣州知州表




(八)北宋徽宗朝宣州知州考


徽宗一朝共計二十五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二十四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8 宋徽宗朝宣州知州表



(九)北宋欽宗朝宣州知州考


欽宗一朝共計兩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一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9 宋欽宗朝宣州知州表



(十)南宋高宗朝宣州知州考


高宗一朝共計三十五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三十二人。詳情可見下表:


表9 宋高宗朝宣州知州表





(十一)南宋孝宗朝宣州知州考


孝宗一朝共計二十七年,歷任宣州知州人數共計四人,乾道二年升宣州為寧國府。詳情可見下表:


表10 宋高宗朝宣州知州表



( 作者江蘇省崑山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蘇州科技大學專門史研究生,蘇州市傳統文化研究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郎溪縣定埠民俗文化村的小馬燈(二)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