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一年,手賬教會我的那些事

這一年,手賬教會我的那些事

會寫字 20 多年了,會寫作也快 10 年了。但直到 2017 年,我才寫完了人生第一本日記。

這件事對我來說並不容易,我曾經無數次想堅持,到頭來卻總是荒廢了本子(再貴的也沒用)。

當我合上 2017 年日記本的最後一頁時,我特別想把這段私密的經歷分享給你,因為在過去的這一年裡——寫日記治癒了我的麻木,圓滿了我的孤獨。

在經歷過「完成」以後,才恍然明白了「未完成」的緣由:

十幾歲的時候,寫日記是為了那本好看的帶鎖的硬皮本。想把自己的小心情小思念都鎖在裡面,但常常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剛工作的時候,日本的手賬術突然流行了起來。看 instagram 上那些美美的拼貼,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手賬樣子!買回來幾百上千的膠帶、貼紙,想鄭重其事地「規劃」好未來的每一天。

但正是這樣的高標準,成為了我堅持寫手賬的攔路虎……今天太晚了?算了不寫了。畫得這麼丑?算了不寫了。於是起初的熱情,很快就褪卻了。

現在回想當時的經歷,無非是犯了這樣的錯誤:為了本子、為了裝飾、為了晒圖而寫,都不是寫手賬的初心。歸根結底,其實我寫手賬是因為:

希望找一個可以毫無保留向她傾訴的對象,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也不用憋在心裡難受,隨時隨地想說就說。

希望不加修飾地記錄日常生活的點滴,不用擔心圖有沒有 P 好,也不用擔心別人會不會覺得這件讓我很高興的事情其實很無聊。

希望收集旅途、戀愛的事件憑據,門票、車票、電影票,留住所有美好的回憶。

……

傾訴、記錄、留念,寫手賬真真切切地滿足了我這些願望。就算本子已經寫得卷了皮,電影票上的墨印掉了色,我依然忍不住一遍一遍地翻看它們,欲罷不能,樂此不疲。

到頭來我發現,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只有一個——我願意。寫的過程就很享受也很滿足,它絲毫不痛苦,也完全隨心所欲,於是再也不需要給自己找什麼堅持的理由啦。

和自己說話的感覺,真好

還記得高中時,語文老師在班上朗讀我關於人生理想的作文「為什麼我想成為一名記者?」從小到大,「寫作」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公開的事情,給校刊寫、給報紙寫。不管怎麼寫,都是寫給別人看,卻從沒想過,為自己寫是種什麼樣的感受?

也是因為一些前所未有的痛苦,才急於想找到治癒和紓解的出路。那段時間,工作遇到瓶頸,感情也不順利,好久沒有和朋友聯繫,一點都沒有社交的願望。一到周末、假期,就想把自己關在房間,每周除了同事之外,唯一說話的大概就是健身教練和心理諮詢師。

我不知道如何安放自己的孤獨,也不知道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熱情。諮詢師建議我寫日記,「不用管別的,寫就行。」漸漸的我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好方法,因為寫的過程,就是傾訴,它很治癒。流水賬也沒關係,上句不接下句也沒關係,沒有人會看到,更沒有人會在意。

現在的我,已經可以很愉快地自處,而這段成長離不開寫日記的功勞。我也不再排斥「孤獨」,某種程度上,它就是一種必備的人生體驗,是人格獨立的前提條件。得以在孤獨中自洽,才真正獲得自由。

有生活目標,也有自我省察

慢慢地,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每天寫確實不一定有那麼多話想說,但如果連續一周不寫我就會心痒痒,總想去總結一下這幾天自己的生活。

不寫日記的時候,察覺不到時光的飛逝。而當它成為你生活中慣常的一個儀式,就讓你多了許多機會,去思考未來的目標,省察過去的生活。

比如,我每個月初都會寫下幾個小目標,關於投資理財、運動健身、讀書電影,或者單純是想犒勞自己買些什麼好東西……接下去的日子裡,就時時刻刻都會有為了目標而努力的動力,也會在偏離預想軌道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沒有做到。

和小時候一樣,我依然熱衷於買各種文具。心情好的時候,就願意花些時間把日記弄得漂漂亮亮的;心情不好的時候,純文本也沒關係。我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多美觀才行。而每次買新的膠帶和貼紙,只花了很少的錢,卻能讓我高興很久很久。

發現一些未曾留意的美好

不寫日記的人,常常困惑於:日子不就是一天一天過嘛,有什麼好記錄的呢?

翻看自己去年的日記,我發現如果不是因為當時寫下了這些感悟,也許我很快就會忘記這些不經意的美好:第一瓶 Pierre Guillaume 的沙龍香,第一個純羊皮的裸色包包,第一次賣手機,第一次看特需門診,第一個用壞的羽毛球拍……

如果不是因為手賬,這些收據一定保存不下來了

久而久之,記錄的習慣也會反向作用於你的觀察。就連以前「扔掉捨不得、留著又沒用」的卡片、標籤、票根,也有了最佳的去處。

不用本子做日程規劃和讀書筆記

原因只有一個:低效。

各種日曆工具和筆記類同步軟體,已經非常先進,而且有許多本子無法超越的優點:可提醒、可修改、可搜索,拿出手機隨時隨地記錄就行,還能直接識別照片里的印刷體等……這些優勢都比用本子手寫來得快捷和便利。

一般而言,手賬主要就分成「日程」和「日記」。對我來說,日程一定還是交給電子化的便捷工具。而日記,是一個相對有儀式感的私密的個人體驗,我願意在本子上小心翼翼地記錄和呵護。

找到自己寫手帳的方式

就像我只寫日記、不寫日程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專屬的寫手賬方式。

還記得一開始我規劃自己的日記本時,為健身打卡、年度願望留了很多的篇幅和空白,後來發現其實我沒有這樣的習慣。每次上完私教課,我會第一時間用手機備忘錄記下今天課程的內容,但回去要再在本子上打一個√,總覺得有點矯情。

失敗的打卡

而年度願望那裡,更多的是在年底的時候發現:「啊,這個願望看來要留到明年了呀!」平時也很少增減。倒是應該給每月的財務總結、學習和總結留一些空白,但在年初規劃本子的時候,也沒有想到。

月度總結

最順手也最隨心所欲的,還是在空白的頁面上,隨意主題、隨意篇幅地這麼順著寫下來。給本子做太多的限定,反而讓自己陷入到難以完成的窘境當中。

怎麼挑本子

一定先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明確大小、功能和訴求,再去挑合適的品牌。如果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寫得慣這種類型的本子,可以先買一個便宜的試試,寫得慣再去買貴的。

比如日本超火的日程手賬 Hobonichi,就不是我的菜。我不喜歡所有帶日計劃、周計劃限定的本子,巴川紙也很透,讓我覺得沒有安全感。總之,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說說我現在主要用的 4 個本子吧:

日記本:主要放在家裡用,因為不用帶出門,所以選擇 A5 定頁的厚本子就好。我現在用的是燈塔,上一本是本子事多。我會對紙質和能否平攤有一些要求,因為日記本的舒適度最關鍵。

隨身筆記本:主要隨身攜帶用,記一些零碎的想法,和每天的 to do list。我對它的訴求是,一定要輕便!所以一般就選擇 A6 大小的小本子就行,重要的記錄可以拍照留檔,其餘的用完扔掉就好。

我大概已經用完了 3-4 本 Midori 了。順帶說一個 to do list 小竅門,我隨身攜帶的一定是多色中性筆,用一種顏色記工作 to do,換一種顏色記生活 to do,就能一下子找到和區分了。

工作筆記本在辦公室我放了一本 A5 的皮面活頁本,也用過 A4 的大開面本子。皮面活頁本特別商務,名片和筆都能一下拿走,開會特別方便;活頁也很靈活,可以根據不同場景和會議類型隨時調整。如果擔心左邊寫起來不舒服,可以把紙拿出來寫,或者乾脆不寫左邊。

活頁本可以考慮買貴一點的,比如 Filofax,但內頁一定要換成適合中文書寫行距的紙。而 A4 大小的就特別適合畫思維導圖,或者在頭腦風暴的時候,隨想隨畫,和白板的作用差不多,十分推薦記憶女神。

旅行手賬:我現在用的是 Traveler』s Notebook,橫著寫。這樣的排版特別適合「看圖說話」,感覺是最適合旅行的記錄方式了。

當然,你還需要一個便攜的照片印表機,但我現在依然覺得這個印表機買得很值,畢竟「一圖勝千言」,照片極大豐富了手賬的內容、簡化了手寫的工作。

怎麼裝飾

排版比圖案重要,整潔比裝飾重要。我覺得有這兩句話大概就差不多了吧。

旅行的時候,我最簡便的裝備就是:一支書寫的筆(可以是多色中性筆)、一支裝飾的筆(可以是熒光筆或者水彩毛筆)、一個印表機、一個點點膠。

好好分區,擅於留白,僅僅是這些工具,就足以圖文並茂非常好看了。

最近在用的日記本是燈塔(但對紙質其實不太滿意),所以不太再用膠帶包邊框了(因為會遮住本子的頁碼和樣式),反倒是貼紙用得比以前多了。

關於膠帶的問題我專門寫過一篇《那些年,我買過的幾百種膠帶》,也算是對這個問題的系統化總結了。要說最核心的經驗的話,大概就三句話:

圖案類的建議買分裝(如果能買到的話),不然大部分都會浪費。

圖案類的我主要用來包邊

平鋪和邊框類的可以買整卷,我現在用最多的都是邊框類,最喜歡的都是細細的。

同色系、有邊框,一般都不會丑

貴有貴的道理,太便宜的質量不會太好。

2018 年已經來了,你有什麼想對自己說的呢?不如找一個本子,從新年願望開始寫手帳吧。期待你們給我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在 留言區等你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單 的精彩文章:

范冰冰同款都斷貨了!這款面膜求你們別買!

TAG: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