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克隆「羊」「猴」,其中有過多少的努力?

克隆「羊」「猴」,其中有過多少的努力?

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在英國愛丁堡市羅斯林研究所

多莉誕生

這一隻克隆羊的誕生,歷經曲折,從一隻6歲芬蘭多塞特白面母綿羊(稱為A)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分裂,稱此細胞為「供體細胞」;接著從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B)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去除細胞核,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稱為「受體細胞」;後面就利用電脈衝方法,是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融合,形成「融合細胞」,經過一系列的細胞分裂、分化,形成「胚胎細胞」,把細胞轉移至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C)的子宮裡,並發育,最後形成小多莉。

培育過程

「多莉」的誕生使細胞核轉移技術取得了突破,但是培育合成卵細胞的失敗率極高,會出現缺陷而早亡。2003年2月,不到七歲的「多莉」因肺部感染而被工作人員實施安樂死。

後來,豬、牛、馬等哺乳動物克隆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非靈長動物猴子、猩猩的克隆一直難以實現。

一直到了今天,克隆猴終於在中國出現,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這一偉大的創新成果是怎樣誕生的?其中經歷了哪些挫折和困難?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院所非人靈長類平台育嬰室被悉心照料

2012年烏鎮靈長類動物研究研討會蒲慕明跟孫強說,自2002年起,世界都在攻關非人靈長類體細胞克隆,但是都沒有成功,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2010年,美國俄勒岡靈長類研究中心在給代孕猴媽媽胚胎移植後的第81天流產。

後來在沒有現成平台和猴子基地的情況下,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租用了位置偏僻的非人靈長類平台。那裡沒有食堂,17個人要輪流買菜、做飯,24小時交替值班,日夜照顧1000多隻猴子。最後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了。誕生了「中中」「華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翼家 的精彩文章:

TAG:小翼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