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劉賀墓葬品中展現的遠古神話
原標題:海昏侯劉賀墓葬品中展現的遠古神話
原始社會的神話傳說,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精神信仰。因為它是古代文學的起源、史實的載體、智慧的奇葩、故事化的圖騰,因而口口相傳,代代承襲。漢代曾經對流傳千百年的神話傳說進行過系統地挖掘、整理和歸納,不僅出現了《山海經》、《淮南子》、《樂府詩》等包含神話傳說的文字,而且出現了《史記》、《漢書》等熟練引用神話傳說的史籍,更出現了玉石、木雕、畫像石等含有神話傳說的雕刻藝術品。與此同時,大量器物上的雕塑、鑄造、繪畫等,也留下了神話傳說的印記。海昏侯墓器物上的文字與紋飾,印證了那個時代廣泛流傳的遠古神話,它們有機地附著在各種器物上,相輔相承,交相輝映,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中盛開的艷麗花朵。
一、神仙世界的主宰——西王母
在海昏侯劉賀墓主槨室中,出土了一件失傳千年的高檔葬具——溫明,其中青銅鏡上的蓋子即鏡掩上,書寫著一篇《衣鏡賦》,中間的五句話寫道:
「右白虎兮左蒼龍,
「下有玄鶴兮上鳳凰,
「西王母兮東王公,
「福熹所歸兮淳恩臧,
「左右尚之兮日益昌。」
這段如同詩歌般的有韻之賦,是熱情歌頌、盛情讚揚西王母和東王公的,歌頌他們在天界里有白虎、蒼龍、玄鶴、鳳凰陪伴、侍候著;讚揚他們是人類福熹的歸宿,恩澤的來源;並且揭示出人們只要崇尚他們,必然會日益昌盛和吉祥。這是對遠古神話中的西王母是神仙世界主宰的形象化說明。
西王母是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也被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王母娘娘等。圍繞著西王母的神話,漢代的時候有許許多多的傳說,甚至還有描繪西王母的畫像石(圖1)。
圖1
那麼,西王母長得是什麼樣子呢?戰國至漢代成書的《山海經》中描寫:「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長著一條像豹子那樣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樣的牙齒,很會用高頻率的聲音吼叫。滿頭亂髮,還戴著一頂方形帽子。是上天派來負責掌管不死葯、罰惡、預警災厲的長生女神。
西王母的本領很大,後世所著《枕中書》中記載:上古之時,黃帝討伐蚩尤之暴時,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西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虞舜即位後,西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環、白玉管及地圖,舜即將黃帝的九州擴大為十二州。看來,西王母能夠揚善抑惡,除暴安良,輔佐天子為天下謀太平。
在中國最古老的雛形小說《穆天子傳》里,西王母的言行像一位溫文儒雅的統治者。當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駕馭的八駿周遊天下,西巡到了昆崙山區,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見西王母。第二天,周穆王在瑤池宴請西王母,兩人都清唱了一些詩句相互祝福。西王母為天子歌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也就是說,西王母還能夠賜予人年歲,使人長生。
西王母住在哪裡呢?《漢書?地理志》明確指出,西王母住在昆崙山:「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鹽池。北有湟水所出,東至允吾入河。西有須抵池,有弱水、昆崙山祠。」民間傳說,昆崙山是長壽之山,昆崙山上有瑤池,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以長生不老。
從這些神話傳說中可知,海昏侯劉賀之所以信奉西王母,是因為她住在長壽仙境昆崙山上,她有長壽秘方不死葯,她能夠賜給凡人以年歲,她掌管著天上的眾仙,她善於化解人間的瘟疫等災難。因此,盼望死後升仙的劉賀,就像司馬相如在《大人賦》中描寫漢武帝對神仙之道的痴迷:「吾乃今日暏西王母……必長生若此而不死兮,雖濟萬世不足以喜。」
二、人文的始祖——伏羲與女媧
在海昏侯墓的車馬坑中,出土了一批80餘件精美異常的青銅錯金或錯金銀當盧。當盧,是馬前額上的一種裝飾物,也可以當通關的符節使用。其中至少四件當盧的主題紋飾中,包含著雙龍交尾圖案,有的是一交,有的是兩交,還有的是三交(圖2)。空隙處嵌滿了日、月、星、山、水、雲、虎、鳳、魚等輔助圖案。
圖2
那麼,雙龍交尾的含義是什麼呢?為什麼佔據著圖案的中心位置呢?
雙龍交尾也可以解讀為雙蛇交尾,因為從圖案上看,相交的動物似龍非龍,似蛇非蛇。從出土的大量漢畫像石、馬王堆帛畫以及唐代壁畫分析,雙龍或雙蛇交尾都是代表著伏羲和女媧。因為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的形象是人首龍身或人首蛇身,他們交尾後孕育了人類。海昏侯墓出土當盧上的雙龍交尾屬於西漢早期的形象,重點表現的是伏羲和女媧互交的主題;而稍晚的東漢畫像石(圖3)和唐代壁畫(圖4)上的雙龍交尾形象,重點表現的則是伏羲和女媧創造人類文明的主題。
圖3
圖4
漢代為什麼崇尚伏羲和女媧呢?因為神話傳說中他們不僅共同創造了人類,而且是人類文明的始祖。
戰國中晚期的長沙子彈庫楚帛書,其墓葬年代早於海昏侯墓200多年。楚帛書甲篇是一個完整的創世神話文本,經歷史學家董楚平解讀,其大意是: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娶女媧,他們生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四神開闢大地,制定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暢通,山海之間陰陽通氣。當時沒有日月,由四神輪流代表四時。一千多年後,他們生出日月。從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還創造了天蓋,使它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人們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誰也不敢蔑視天神。
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伏羲戴著王冠,手執矩或靈芝,是日神;而女媧戴著花冠,手執規或仙草,是月神。他們為人類發明了八卦、發明了文字、發明了藥草、發明了天文曆法……。尤其是發明的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從而使人類擺脫了愚昧,走向了文明世界。
三、帶來光明的使者——金烏負日
在海昏侯墓出土的一件青銅錯金當盧圖案的上部,有兩個圓形畫面,右邊的圓形中有一隻展翅飛翔的鳥兒;而左邊的圓形中有一隻奔跑的白兔和一隻蛤蟆(圖5)。顯然,右邊代表金烏負日或叫金烏載日,左邊代表月亮上的玉兔和蟾蜍。
圖5
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意思是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湯谷的地方,長著一棵巨大的扶桑樹,十個太陽在這裡進出,一個太陽剛剛回來,另一個太陽正準備出去。它們都負載在烏鴉的身上。《淮南子?本經訓》中記述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又說:「堯……自開闢以來,太陽星原有十,後被羿善開弓,射落九烏墜地,止存金烏一星。」
那麼,載日飛翔的烏鴉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傳說中這種神鳥有三隻足,所以又叫「三足烏」。它的全身都是金黃色的,所以又叫金烏、赤烏。由於它的使命是每天都負載著太陽升起落下,因此人們也把太陽稱為金烏或赤烏,把「三足烏」也稱為「太陽鳥」。至於在自然界中活著的金烏,古往今來誰也沒有見過。
值得慶幸的是,海昏侯墓中的青銅錯金當盧上的圖案,為人們勾勒出金烏飛翔時的生動形象:它的頭部有一個明亮的白點,嘴上銜著一根扶桑樹枝,雙翅展開後如同彎弓一般,尾部分開後又束起。最特別的是腹下似乎有對稱的爪,但左邊雙,右邊單,加起來成為三足。這同《山海經?南山經》中「天虞之山……有鳥焉,其狀如(jiāo,音交),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鳴自號也」的描寫,是高度吻合的。
無獨有偶。在海昏侯墓劉賀主棺內棺的蓋板上,也有一隻鑲嵌著的神鳥(圖6),它位於內棺板的南側,鳥頭朝南,鳥尾朝北。有人認為這是朱雀,代表南方;也有人認為這是朱鳥,代表前方和上方。如果把它與當盧上的金烏比較,可以發現它們的形狀確有幾分相似,區別在於一個雙翅稍寬,一個雙翅稍窄;一個尾巴稍散,一個尾巴稍攏。據此判斷,內棺板上的圖案是一隻金烏,寓意著引導墓主人劉賀升天——朝著太陽的方向、朝著光明的前景、朝著幸福的天堂飛升。
圖6
四、月宮的精靈——蟾蜍與玉兔
前面提到的青銅錯金當盧的左邊,代表月亮的圓形圖案中有蟾蜍和玉兔(見圖5)。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瓦當上,也有蟾蜍的變形圖案(圖7),周邊有一朵又一朵祥雲烘托著。這表明至少在漢代的神話傳說中,月宮中就居住著蟾蜍和玉兔這兩個精靈。
圖7
在漢代的神話中,月亮上的蟾蜍和玉兔,是與嫦娥奔月的傳說聯繫在一起的。據說,后羿娶了一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西王母知道後,賞賜給后羿一包不死葯。一個人只要服下此葯的一半,就能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當嫦娥小心翼翼地把葯藏進百寶匣里時,不料卻被蓬蒙看到了。心懷鬼胎的蓬蒙趁后羿率眾人外出狩獵的時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立時,嫦娥身子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心中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這個神話傳說的結尾,許多人並沒有深究。其實,飛到月亮上的嫦娥最後變成了一隻蟾蜍。此說法在漢代已經非常普遍。《淮南子》中說:「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東漢張衡的《靈憲》中也說:「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這就是說,嫦娥奔月後成為月精,而月精是蟾蜍,二者自然結合為一。人獸一體或人獸互變是遠古神話的俗套。漢代的月精,就是嫦娥與蟾蜍為一體。正因為月亮上有蟾蜍,所以人們俗稱月宮為「蟾宮」。
當然,人們把蟾蜍作為月亮的化身,還來源於古人對生殖的崇拜。蟾蜍繁殖率高,生命力強,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而存活生長,至今仍然是一些少數民族崇拜的圖騰,苗族的一件銀頸飾的中心圖案,就是蟾蜍(圖8)。古人把伏羲和女媧神化為太陽神和太陰神,讓他們分別具有日神和月神的神格。而女媧手捧的蟾蜍在原始母系氏族社會中,就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徵,代表著繁衍後代,興旺發達。
圖8
古老的神話傳說中,代表月亮的不僅有蟾蜍,還有白兔。「玉兔搗葯」是道教的掌故之一。相傳月亮上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隻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有人考證,月亮上有白兔的說法是西漢晚期才出現的,根據是劉向在《五經通義》中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現在發現,海昏侯墓中的青銅錯金當盧上,蟾蜍和玉兔同時出現在月亮上,這就充分說明至少在西漢中期以前就產生了玉兔是月精的說法。
由於玉兔的形象遠遠優於蟾蜍,是詩歌等文學作品中的優良素材,也更符合人們對月亮的美好想像,所以魏晉以來,文人騷客越來越多地用玉兔來代指月亮。到了後來,蟾蜍漸漸被淘汰,以至於被玉兔完全取代了。明清以後,蟾蜍作為月精已經很少被提及了。
五、貪吃無厭的怪獸——饕餮
在海昏侯墓器物的紋飾中,有很多饕餮 (tāotiè,音濤帖) 紋,又被稱為獸面紋。請看:在車馬器中,錯金銀軸飾上有饕餮紋;在青銅壺上,兩邊嵌著銅環的鋪首上有饕餮紋;在玉具劍上,劍格上的花紋雕刻有饕餮紋;甚至在玉飾件上,也有幽默滑稽的饕餮紋(圖9)。
圖9
饕餮的形象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到商周時期大量運用於青銅器上。古籍中多處提及的饕餮,早先似乎是人,後來才逐步演變為神話動物。
《左傳》中說,饕餮是黃帝族縉(jìn,音禁)雲氏的一個不成器的後人,他貪食貪財,以至於「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人都把他與另外三凶混沌、窮奇、檮杌(tāowù,音濤誤)相提並論。到堯舜時代,饕餮等四凶都發展成了族群。為了使中原不受其害,堯舜將他們流放到邊疆地區。
《呂氏春秋》說,饕餮、窮奇就住在「雁北之門」荒野之地。又說,「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饕餮這種「有首無身」的怪物,因貪婪到「食人未咽」,硬是把自己給噎死了。
那麼,「有首無身」的饕餮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山海經?北山經》介紹其特點是:「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口)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páo,音咆)鴞,是食人。」這就說明饕餮長著人一樣的臉面,羊一樣的身體,而眼睛(一說是嘴巴)長在腋窩下,露出老虎般的牙齒,爪子好像人的手指,發出的聲音好像嬰兒一樣,能夠吃人。傳說中饕餮長著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後來形容貪婪之人叫「饕餮」。
饕餮紋到底指稱什麼?又有什麼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對於這個問題,歷來爭論紛紜,迄今尚無定論。漢代以前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鹿、像山魈(xiāo,音消);還有的像鳥、像鳳、像人。而在各種紋飾中,以饕餮紋為虎形的認知最廣。許多從事原始文化與藝術研究的學者認為,饕餮紋是虎紋的誇張、變形。據此,有人認為,饕餮代表老虎一般的威嚴,具有驅邪、鎮惡、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有人認為,饕餮的主要含義是吃飽喝足,是飲食文化的象徵,把饕餮紋鑄在鼎上為的是用人間的美味祭祀先人。還有的人認為,饕餮紋通常由左右兩部分合成,象徵陰陽相對,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陰陽觀念。還有的人認為,饕餮紋能夠協助巫師或薩滿,溝通人與神兩界的作用,張開的大嘴象徵著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這些觀點說明,饕餮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包含多重文化意義的藝術形象。
六、京畿的門戶——白鹿原
神鹿,自古就代表著祥瑞。在海昏侯墓出土的器物中,神鹿的造型和圖案很多,比如一組青銅席鎮,就把神鹿鑄造得活靈活現;又如青銅錯金銀衡飾件軸面紋飾中,也把神鹿奔跑展現得異常逼真(10)。這充分說明,在漢代神鹿是人們喜愛的動物。
圖10
在海昏侯墓出土的478件金器中,有25枚麟趾金和48枚馬蹄金。其中麟趾金的造型好似鹿的腳趾,周邊嵌著精美的紋飾,上面還鑲著十分貴重的琉璃(圖11)。據說西漢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漢武帝下詔:「『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室,渥窪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馬蹄以協瑞焉。』因以班賜諸侯王。」(見《漢書?武帝紀》)這裡說的白麟就是白鹿;麟趾就是鹿腳趾;隴首即隴山,位於長安西北,是涇水、渭水分流之地。漢武帝為了顯示祥瑞,將金幣鑄造成麟趾和馬蹄的形狀,並且賞賜給諸侯王。從此,麟趾金和馬蹄金成為西漢的流通貨幣。
圖11
其實,歷史上最早出現白鹿的地方是位於長安東南的白鹿原。古稱「長壽山」、「霸上」、「灞頭」。 《後漢書?郡國志》載:「新豐縣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時白鹿出。」《水經注》、《太平寰宇記》也有「平王東遷時,有白鹿游於此原,以是名。」到了秦漢時期,白鹿原地處京畿,為皇家園林——上林苑的一部分。相傳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中所用的鹿,就是從白鹿原上捕獲的。項羽設鴻門宴時,劉邦的兵馬就駐紮在白鹿原上。史書記載,昌邑王劉賀應詔從山東赴長安典喪並繼位時,最後一站就是霸上,即白鹿原。在這裡,朝廷派「大鴻臚郊迎,騶奉乘輿車」,然後劉賀一行直奔長安東郭門。
古往今來,在陝西一帶圍繞著白鹿原的神話傳說從未間斷過。據說,西周末期,西方興起一支兇悍的部落——犬戊,對已經開始走向衰敗的西周鎬京都城造成嚴重威脅。周幽王被犬戊殺死後,新登基的周平王因鎬京無險可守,岌岌可危,乃與大臣商議,決計另行擇地建都。周平王率大隊人馬,向東涉過滔滔的滋水河,登上平展展、莽蒼蒼的一座原上。此原三面環水,一面接山;從原上向西北是廣闊的渭河平原,向東南依靠終南山,進退可據,軍事地位極為有利。周平王打算在這個原上修建都城。
翌晨破曉,周平王忽被一片驚呼聲吵醒,出門一看:只見東南方向的崇山峻岭之間,一團祥光瑞氣環繞著一個雪白之物徐徐而來,原來是一隻通體雪白的神鹿,除一雙眼睛像閃著亮光的紅瑪瑙外,全身無一根雜色。白鹿口含一枚靈芝,四蹄飄雲生風,忽攸而至。周平王立即傳旨衛隊快騎,緊隨白鹿追趕。到一個溝坡時,白鹿折頭向西北而去,那裡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廟,周圍沒有村莊。白鹿繞廟一周,又繼續向前奔跑十多里地,來到一個稀稀落落的村莊。村邊有一座女媧祠,不遠有兩株相依相抱的蒼柏,白鹿便於雙柏樹下的草叢中小憩起來。直到衛隊蜂湧跟至,白鹿才受驚而起,折而向南,進入滻河穀道的葦蒿叢中,眨眼之間便無蹤無影。
後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凡是白鹿經過的地方,都變得鬱鬱蔥蔥,草木茂盛,百卉競開,毒蟲殆盡,疫癘(lì,音厲)滅絕,六畜興旺,人壽年豐。人們為了紀念這隻帶來吉祥康樂的白鹿,從此便把這裡起名為白鹿原;又把白鹿在東南方向經過的溝稱作鹿走溝;把白鹿繞行一周的「無村廟」(今吳村廟)起名鹿走村、鹿走鎮;把白鹿最後下坡進入滻河穀道的地方叫做神鹿坊。後來白鹿原上祀奉神鹿的白鹿寺、白鹿觀、白鹿廟、白鹿祠紛紛建立起來。千百年來,白鹿原一直是五穀豐登的糧倉,即使遇到乾旱,只要能長出幼苗,總會有一定收成。因此,民間流傳著一句諺語:「白鹿原、長壽山,見苗收一半。」
七、長空猛禽——鴞
海昏侯墓一共出土了三枚玉印,其中兩枚——「大劉記印」與素麵無字印——的印紐為龜,而最終確定墓主人身份的一枚「劉賀」玉印,印紐粗看像蹲著的蟾蜍,細看卻是一隻望天欲飛的鴞(圖12)。在民間傳說中,鴞是不祥之物,而劉賀為什麼要把鴞這種猛禽作為印紐上的標誌呢?
圖12
鴞與梟,二字相通。鴞,古時又叫鴟(chī,音吃)、鴟鴞、鴟鵂(xiū,音休)、逐魂鳥、貓王鳥等,俗稱「貓頭鷹」,民間又稱為「夜貓子」。 鴞這類猛禽均為夜行性鳥類,廣泛分布於除南極洲外的世界各地,現存約140種,我國境內大約有20~30種,其中體型最大者是雕鴞,常見的種類有長耳鴞、短耳鴞、倉鴞、草鴞、雪鴞等。
傳說在殷商的時候,鴞是人們非常喜愛和崇拜的一種神聖的鳥,他們的圖騰「玄鳥」不是燕子,也不是鳳凰,而是鴟鴞。帝俊、帝嚳(kù,音庫)、舜的原型就是鴟鴞圖騰,是民族的生殖神、農業的保護神和太陽神。鴞還是古時候的物候曆法和天文曆法的標誌物,遠古冬至的天文標誌點是昴星,就是貓頭鷹星。由於鴞勇猛、機敏、頑強、靈活,非常善於夜間捕食,因此被推崇為「戰神鳥」,是克敵制勝的象徵,也是統治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在已出土的商代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器物上,人們往往可以看到鴞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婦好鴞尊(圖13)。婦好是商代有名的女戰將,鴞尊就代表著她英勇善戰。
圖13
然而,商周以後鴞由人們崇拜的圖騰,逐步演變為令人生惡的凶鳥。《左傳》、《東周列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春秋戰國的時候,鄭莊公與母親結怨,發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潁考叔為了規勸鄭莊公,捉了幾隻鴞,做成了肉醬送去。鄭莊公問:「這是什麼禮物呀?」潁考叔說:「此鳥名鴞,晝不見泰山,夜能察秋毫,明於細而暗於大也。小時其母哺之,既長,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鳥,故捕而食之。」潁考叔正是借喻鴞這種長大後食母的凶鳥,來教育鄭莊公應當看到大局,孝敬其母。由此可證,鴞的惡名主要是從不孝而引起的。此外,鴞在夜間鳴叫凄厲,也討人嫌。古代有關鴞的成語一般都包含著不吉利的寓意,如「鴞鳴鼠暴」,指鴞鳥鳴叫,老鼠肆暴,比喻惡人氣焰囂張;又如「鴞鳥生翼」,指幼小的鴞長出翅膀,將要啄食母親,比喻忘恩負義;再如「鴞心鸝舌」,指鴞鳥的心,黃鸝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再如「鴞啼鬼嘯」,指鴞鳥啼叫、怨鬼呼號,形容聲音凄厲幽怨。
劉賀被廢黜後在昌邑當平民期間,漢宣帝劉詢派山陽郡太守張敞去監視他。張敞報告說:「臣敞欲觀其意,即以惡鳥感之曰:『昌邑多鴞。』故王應曰:『然。前賀西至長安,殊無鴞。復來,東至濟陽,乃復聞鴞聲。』」(見《漢書?武五子傳》)劉賀回答張敞關於「昌邑多鴞」的問題時,非常坦然。他說:「是的。我以前到長安的時候,沒有聽見鴞的叫聲。回來的時候,走到濟陽又聽到了鴞的叫聲。」在短短的問答後,張敞便認為:劉賀「其天資喜由亂亡,終不見仁義。」為什麼通過談論鴞,就得出了「終不見仁義」的結論呢?
原來,西漢的時候流傳著一則寓言,叫《鴞逢鳩》,也叫《鳴鴞東徙》,記錄在劉向的《說苑》中。原文是:「鴞逢鳩,鳩曰:『子將安之?』鴞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鴞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翻譯過來是,斑鳩問貓頭鷹:「你要到哪裡去安家?」貓頭鷹說:「鄉里人都厭惡我的叫聲,所以我要遷徙到東邊去。」斑鳩說:「如果你的聲音能夠改變,可以搬過去;而如果你的聲音改變不了,遷徙到東邊去人家不是仍然厭惡你嗎?」這則寓言告誡人們,環境能夠改變,但鳥獸及人的本質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因此,張敞認為劉賀儘管被貶回到家鄉,但本質上仍然是一隻改不掉自己毛病的「鴞」。
至於劉賀死後佩帶的那枚鴞紐玉印,很可能是由朝廷配發的,反映著漢宣帝對劉賀的基本態度:「宜以禮絕賀,以奉天意」。這也算是一種來自官方的「蓋棺定論」吧!
在劉賀墓葬品中還展現著許多神話傳說,比如人間仙境——博山、吸食陰氣的精靈——大鯢、長壽之精——神龜、天下太平的標誌——龍鳳呈祥,以及伊尹廢太甲、舜封象的故事,等等。在一座古墓中竟然隱藏著這麼多來自遠古的神話傳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這些神話傳說為中華民族構築起一座神奇、美麗、無與倫比的精神家園,是世界東方最早誕生的「聖經」。從這些神話傳說中可以發現,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正是建立在對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對外部世界特別是天體、動物又是何時起源、如何演變等重大問題的不懈探索之中。儘管古人的答案還是原始的、樸素的、詭異的、擬人化的,但卻表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豐富精神世界和文化底蘊的民族,是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終極信仰的民族,也是具有追求共同夢想和勇於探索的民族。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窺漢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山海經譯註》、《初讀中國上古紋飾》、《中國神話故事》、《考古2016?7》;《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展板說明、近期報刊有關新聞報道。
圖片來源:《五色炫曜》、《驚世大發現》展覽、首都博物館網站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