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代科技史話】泉州古代造橋成就及其技藝(三)
原標題:【泉州古代科技史話】泉州古代造橋成就及其技藝(三)
泉州古代造
泉州古代造橋技術(二)
1
洛陽橋
洛陽橋,位於泉州古城北13公里處的惠安、洛江交界處,是目前世界尚存最大的港梁式古石橋,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我國古代四大名橋,被譽為「海內第一橋」。
它交通古代中國與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各國,又是閩南地區北上蘇浙、京都,南下潮汕廣東的交通要津。
該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成於嘉祐四年(1059年2月)十二月,歷時六年八個月,耗資1400萬錢(約合14000多兩銀子),全由民間捐募而來。原長360餘丈(1160米),寬1丈5尺(4.61米),46座橋墩。兩側有500石雕扶欄、28尊石獅、7座石亭、5座石塔。
洛陽橋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樑科學的一大貢獻。造橋過程中,面對潮狂流急、水闊基深,造橋工匠利用各種辦法,沿橋的中軸線拋置大石塊,形成連接江底的短石堤,爾後再在上面建造船型石墩的橋基,以分流上下的江流海水。在沒有現代起重設備的情況下,又利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梁」的辦法,橋基下養殖大量牡蠣,將橋基石與橋墩有機膠合成牢固的整體,即「牡蠣固基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運用於橋樑工程的創舉。
安平橋
1
安平(五里)橋,位於晉江市安海鎮與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
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成於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全長811丈(2255米),寬1.4丈,疏為水道362道,即橋墩361個。
宋太守趙令衿在前人「僧祖派始為石橋,鎮人黃護與僧智淵」施錢倡修十四載的基礎上,最終建成。
這座跨海長橋採用「枕木卧基法」建造,以砂為基,枕木交疊,再在枕木上建橋墩,並採用長方形墩、半船型墩、船筏形墩三種不同砌築方式,分解深淺不同的溪流與海潮,是宋代創新型的海陸石橋典範,為適應海交貿易,「通天下之商」,交通閩粵江浙,起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因泉州古代建造橋樑量多且長,在中國橋樑史上博得「閩中橋樑甲天下」「天下無橋長此橋」之美稱。
在漫長的造橋歷史中,泉州先民探索出豐富的築墩立基、架樑上板、固基護墩技術。
一是首創筏型基礎法。洛陽橋及安平橋等橋的建造就是其中的典範。
二是睡木沉基法。它是繼洛陽橋筏型基礎後又一個可貴的造橋創造技術,建於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的金雞橋,即是「睡木沉基法」的典型。五里橋墩的三種墩形法,也是睡木沉基法式的創造性發明,達到整體均衡沉基的目的,讓石橋更加結實牢固,較之用多層木排沉基更為科學。這種橋築技術在南宋時已大肆效仿推廣,它比筏型基礎法省工省時省料,更牢固也更少傾斜或下沉,技術更為先進。
三是養蠣固基法。
四是浮運懸機架橋法。
1
END
1
文/摘自《泉州古代科技史話》|圖/網路
※【泉州古代科技史話】泉州古代造橋成就及其技藝(一)泉州古代造橋成就
TAG:人文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