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西漢與古羅馬帝國交戰,誰會是最終的贏家?

如果西漢與古羅馬帝國交戰,誰會是最終的贏家?

在西方,也曾存在過一個能比肩華夏文明的一個繁盛的希臘羅馬文明。這一文明也曾經催生了強大的世界帝國——羅馬。我們不免好奇,如果同時代的這兩個偉大的帝國真的能夠相遇的話,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在歷史上,漢代班超曾經試圖派使者甘英出使羅馬,但卻被安息帝國阻撓,最終功虧一簣。其後不久,羅馬皇帝安東尼派遣使者訪問漢朝。安東尼的繼任者馬爾庫斯 奧列里烏斯皇帝,羅馬五賢帝中的最後一位,也派遣過使者,並在延熹九年登錄日南郡前往洛陽。雖然這兩個地理上帝國隔著千山萬水,但在人類探究未知領域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仍舊維持著些微的聯繫。特別是在絲綢之路的開通下,保持著商業的互動。

這些經濟的往來可以證明事實漢王朝與羅馬帝國在經濟和外交上是有過交集的,但在政治文化與特別是軍事領域,這兩國的交流界可謂微乎其微。

打開塵封的簡牘總讓人想入非非:如果這兩個世界帝國互相發起戰爭的話,除卻戰爭里的其他因素,單單從軍隊結構與素養來看,到底會鹿死誰手,花落誰家呢?

我們不如現從羅馬的軍隊開始,羅馬歷史學家李維烏斯曾對羅馬的作戰方法與軍隊形式有過清楚的描繪,他說:「羅馬人過去使用小型圓型盾牌,後來,在他們為了薪水而服兵役後,他們製造長方形的盾牌。以前,軍隊作戰時都採用方陣(如馬其頓方陣),後來改為以中隊為單位進行列隊,此外還有許多個中隊組成的後備隊。列陣時,排在第一站列的是長矛兵,由15個中隊組成,彼此間靠的很近。其後是由同樣數量的中隊組成的戰列,由正當風華正茂的壯年組成,被稱為主力兵。他們手持長方形盾牌,裝備最為精良。羅馬人將這30個中隊稱為先頭部隊。因為軍旗之後還駐紮了15個中隊,每個中隊由三部分組成,每一旗有60個士兵,兩個百人隊,一名旗手。中隊的人數為186。第一旗是經久沙場,驍勇善戰的老兵,第二旗率領主力壯兵,比老兵年輕,但不如老兵驍勇善戰,第三旗率領新軍,他們的作戰能力最不可靠,因此被排在最後一個戰列。

軍隊以這種隊形作戰時,第一戰列最先參戰。如果長矛兵不能擊敗敵人,邊緩慢地撤退,由主力兵接應。第二線的主力兵接替作戰,第一線的長矛兵緊隨其後。如果主力軍不能取勝,他們會慢慢退到第三線位置。第三戰列便集結本列所以的中隊,奮勇作戰,可以說是背水一戰。」如此看來,羅馬人的這種中隊制軍團變化靈活,能很好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憑藉這種軍團制度,羅馬軍橫掃希臘方陣軍,嚇跑了高盧人的的橫衝直撞,征服了整個地中海。

而漢朝的軍隊是中央集權制的基礎上的京師兵與地方兵的混合制。軍需供給軍隊的武器、鎧甲、糧食、馬匹,均由國家統一提供。漢朝設考工令負責兵器的製作,設武庫令負責兵器的貯備、管理。有的郡國也設有工官、鐵官,負責製作器械,並將它們輸入京師。長安城中的武庫是國家最大的貯藏兵器的中心。漢時,鎧甲已經制式化,均用金屬製成,式樣因兵種及職位不同而有所區別。

這和羅馬共和國的徵兵制度完全不同。羅馬是一個公民制的國家,所以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權利極其相應的義務。羅馬按財產的差異招募軍隊。不同的財產的公民在軍隊中提供不同的兵種與職位,並且需要自己提供裝備與武器。富有的公民一般擔重裝步兵(壯年軍)的職位,因為他們有錢購置優良的鎧甲與武器,所以他們是軍隊的中堅核心力量。中產階級提供青年軍,他們的盔甲與武器次於壯年軍的優良,是軍隊的先鋒。較平窮的公民就充當青年軍或者遠程軍,因為他們沒有經濟購買厚重的鎧甲,所以一般只裝配短劍和幾支標槍,作為遠程部隊投入戰鬥,作炮灰。這種徵兵制能夠調動軍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為每個士兵都是為自己,為榮譽而戰。部隊士氣也將大大提高。

漢朝軍隊配有弓弩,遠程實力強勁,穿甲能力強,適應突襲戰與埋伏戰。特別是漢武帝時,還出現了招募熟悉北方少數民族情況的人組成「胡騎」,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組成「越騎」。吸收了北方與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部隊,使馬政成為國之大政。漢朝在獎勵民間養馬的同時,在北邊、西邊均置苑養馬。景帝時有苑36所,官奴婢3萬人,養馬30萬匹;武帝時官馬達到40餘萬匹,為騎兵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漢軍的這種升級使得士兵在進攻中機動性上大大加強。如果打閃電戰,羅馬軍隊未必會是漢軍隊的對手,因為羅馬並不出產優良的騎兵。但是羅馬軍隊的裝備卻高於漢朝軍隊,盔甲設計人性化,頭盔能起到良好的對腦部的保護性作用。況且羅馬人紀律優良,軍紀嚴格,軍隊又由公民組成,士氣高,一開始純粹是為自由而戰,是某種意義上的自由軍。但漢朝大部分是農民,裝備又都經由國家配給。農民普遍厭戰,愛好和平。贏了戰爭只會讓縉紳大族得利,輸了也不要負首責。以致漢軍士氣與羅馬士兵相比大打折扣。所以如果是進行持久戰,羅馬軍之於漢軍無可匹敵。除了士氣問題,由於羅馬軍隊常年和凱爾特圓盾兵,日耳曼狂戰士,西班牙突襲隊,馬其頓人方陣兵,希臘人精銳騎兵,不列顛人圓桌騎士,迦太基戰象,埃及銅牆鐵壁,帕提亞職業軍人作戰,積累的大量的軍事經驗是與匈奴和叛軍短期會戰的漢軍無法比企及的。所以論綜合的軍力,羅馬軍也許會比漢軍略勝一籌。

然而戰爭百變,決定戰爭的因素永遠超過戰爭本身,特別是戰爭的意外性更是number 1。如此軍事才會被稱作人類的第十大藝術。軍事家也和藝術家一樣,通過無與倫比的才華才能夠在戰場上創造美學。而像古今中外真正偉大的將領,都不僅僅只是一個能打仗的將軍,更是一支軍隊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的精神領袖。像古代的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凱撒,唐太宗,漢武帝,成吉思汗,查理曼大帝,近代的拿破崙皇帝,腓特烈大帝,現代的毛澤東,甚至希特勒。哪一位能建立千古功勛的人僅只是戰場上的一介猛夫,一個草帥呢。

他們更懂得一個道理,戰場外的勝利往往比戰場上的更加重要,利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還有外交上的手段,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們知道軍事侵略只是蹂躪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肉體,而征服的藝術從來不是只是盲目的運用軍事手段。將一種民族的價值文明習俗法律帶給另一個國家和民族,使其認同與接受,並且不斷變革自身,吸納對方的文化,融合以至發展,這才代表征服的真正含義。羅馬人與漢人都是這方面的大師,征服的大師,他們征服敵人同化敵人,融合敵人完善自己。羅馬人征服周圍異族,會賦予他們羅馬的公民權(包含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尊重被征服地的習俗與法律,給外族躋身羅馬上流社會提供機會與條件。而漢朝北征匈奴,南服百越,也會把異邦人納入漢民族的文化,置郡縣給匈奴人自治,帶給他們先進的經濟制度。漢人同樣善於吸收外族的長處,實現民族融合。因而漢朝與羅馬都是征服的大師,難分軒輊。

但無論是羅馬還是漢朝,到帝國末期,都僱傭了大量的僱傭兵,使得國內財政日益吃緊。羅馬的僱傭軍制度積累起來的痼疾,一點一點的吞噬著羅馬帝國的凝聚力,最終導致了整個帝國從內部分裂與坍塌。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於是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在內憂外患中轟然倒地。

而漢朝在王莽篡漢後,中央的力量被不斷削弱,以致外戚專權。直到東漢末地方豪強逐漸崛起,魏蜀吳三國開始登上中國的歷史舞台。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與漢王朝的壽終正寢,實在是令人不甚唏噓,感慨無常的命運。像這樣,就算是那些曾經幾乎征服半個世界的帝國,也和萬物一類,難逃「生成,衰老,死亡」的自然法則。曾繁榮一時,也終將頹圮。更何況是自命不凡,洋洋得意於眼前的海市蜃樓,高樓大廈。殊不知在命運這個殘酷的大法官面前,沒有任何的僥倖與仁慈。

參考文獻:

班固《漢書》

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香艷往事隨風去,抽絲剝繭探虛實:《熙陵幸小周后圖》沒那麼簡單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