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要反對在咖啡處理過程中動「手腳」?
前 言
昨天吐槽君寫了篇《我只想喝杯「乾乾淨淨」的好咖啡!》,不難想像,這個話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許多人的討論和關注。後台既有表示支持理解的,也有不理解持不同聲音的。有朋友給我留言說,終於見到別人說出來了,也有朋友覺得不敢苟同,創新處理法無可厚非,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正 文
那既然如此,吐槽君乾脆在這裡也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都擺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為什麼我那麼反對在咖啡處理環節裡面這樣「創新(動手腳)」?
1,這樣的咖啡算什麼咖啡?
要是和普普通通,正規處理的咖啡比較,這樣的特殊蜜處理法顯然在香氣上更勝一籌,但是,味道並不是那麼理想,這樣的咖啡味道空洞,讓人喝了口乾舌燥,香氣更勝一籌,可其他的一併沒有。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這樣的咖啡賣怎麼樣的價格?
第二個問題,對其他認認真真做處理的咖啡產地,咖啡處理廠來說,如果豆子賣高價了,那他們的豆子,是不是也要跟風來玩一道?
昨天的文字和截圖中,已經有三個版本的添加,菠蘿皮,咖啡漿果,不知名花蜜,不同地區的杯測會中有不一樣的答案和版本,我真不知道那些只知道咖啡好喝的咖啡人,心為什麼那麼寬?寬到能跑雙向八車道的大貨車的距離了。
某豆商往裡面加不明不白的東西你們不計較?反而計較我這一個提出豆子有貓膩的人?試問一句,當下只是巴赫,莫扎特是這樣的「玩」法,以後紅標瑰夏這樣玩,日晒耶佳也這樣玩,肯亞也這樣處理,那我們是喝的咖啡還是添加劑呢?
2,這樣的咖啡安全嗎?
吐槽君真不知道那些內心寬廣的咖啡人,就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樣的咖啡在烘焙之後是否安全?
原產地咖啡莊園經過多少次的處理實驗,生豆熟豆是否徹底安全,極端烘焙的情況下對咖啡究竟產生什麼問題,一概不知,只是覺得這樣是一種創新?昨天朋友和吐槽君說,咖啡生豆內辛酸乙酯類的添加物質味道特別重。但是對人沒影響。可是加到咖啡豆中呢?既然那麼多人不喜歡查資料,那吐槽君就幫大家查一下。
某公司如果要公關,公關的時候記得百度詞條去修改一下,因為咖啡豆中各種成分特別複雜,烘烤過程中要產生兩千多種香氣和風味物質,辛酸乙酯類的物質和咖啡豆內有的哪種成分發生反應,誰都說不清楚,烘烤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萬一烤糊了,焦了,脫水不足了?有什麼後遺症,誰都說不好。
單一辛酸乙酯的問題就很比較棘手,和正常處理的生豆比,特殊蜜處理的添加成分佔了多少比重,添加的物質是否又足夠安全?這點為什麼沒人想到?等豆子烘焙出來之後,又出現什麼不好的成分,真的讓吐槽君本人覺得,如果可以做到不添加,為何要多此一舉加點什麼?這個貓膩就叫創新?
3,咖啡不是個人口味那麼簡單的事情
不止一個人在留言,和吐槽君私下裡說那股味道難受嗆人,朋友甚至說,連發白的未熟豆掰開都能有一股草莓味道。當然有人說了,咖啡喜歡就好,甚至也有人不介意這種味道,說我妖言惑眾。
吐槽君個人認為,許多人的身體反應,很直接的表現出來,就是不喜歡這種味道,這種味道並不會短期內就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影響,或許單一喝一兩次,一兩包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畢竟不是每個人對有害有毒物質的反應都是急性,劇烈的。
咖啡熟豆作為一種原材料,做成咖啡之後,再添加各種物質,加奶油巧克力醬,加糖漿,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咖啡熟豆的炒制經驗本身就穩定,有QS證書的商家產品每一批次留存檢驗,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哪怕有問題,也能追查到具體環節。
可是那些沒有QS證書的自家烘焙咖啡館呢?而且生豆有什麼問題,誰能第一時間檢測呢?按照國內咖啡人的一些德行,到頭來還不是說,萃取問題,是不是消費者口味不好,能反思豆子有問題的烘焙師已經很好很不錯了,但是可能問題出了,許多人不明不白的成了小白鼠,還要替他人數錢,幫黑心商人賺錢。
並不是吐槽君要抹殺所謂的創新,只是這款豆子咖啡從生豆加工到熟豆的過程中會存在什麼問題?為什麼要添加不明確的事物呢?烘烤之後能產生什麼不良的物質?誰都說不清楚,一不小心烘壞了,出現什麼有毒物質,誰之過?
所以,這樣的創新有什麼必要的價值?那以後耶佳雪菲,瑰夏都要這樣玩,誰能接受?這樣的「創新」對辛辛苦苦的咖啡農公平,還是對認認真真的咖啡生豆商公平,或者對想好好喝一杯的消費者公平?
最後問題到這裡,相信大家就知道為什麼吐槽君如此反感這種手腳了?如果讀者還覺得我在大做文章,那我也沒什麼想法可以在多說的了。
最後還有一個多餘的小問題想問問這家豆商
貴商的巴赫莫扎特,在台灣本地發售嗎?
台灣本地的老咖啡人有什麼意見嗎?
吐槽君寄語:
沒什麼好說的,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好嗎?
大家周末快樂。
——咖啡吐槽君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