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片點評 空間縱深

圖片點評 空間縱深

攝影畫面造型的主要特點是要在二維空間平面上再現或表現三維空間的現實生活。平面空間要逼真地表現三維空間的客觀景象,就必須注意安排畫面,以強化立體感和空間縱深感。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縱深感受和透視規律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在攝影中,影響畫面縱深感的因素主要有幾個方面。

River Flows In You

 Kuschelklassik Piano Dreams, Vol. 2

Martin Ermen 

00:00/00:00

三皇秀石 周懷軍 攝

點評:作者為了豐富畫面,以植物為前景擴展空間關係。作為主體的山峰在雲海之中若隱若現,山峰和雲海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一定的層次關係。

雲涌三清 張和忠 攝

點評:山峰在霧氣的包圍中若隱若現,作者利用霧氣營造出富有空間縱深感的畫面。天空層次豐富,畫面簡潔,讓人感受到山川美如畫。

月亮灣 陳曦 攝

點評:這張照片運用「S」形構圖,體現出韻律感,有利於表現畫面的延伸。河流兩邊的樹木在逆光的處理下質感較強,不足之處是產生了眩光,影響了畫質的呈現。

首先,拍攝角度對空間效果的立體呈現起到了關鍵作用。採用正面和側面角度拍攝,畫麵線條多互為平行,缺乏線條透視方向和力量。如果採用斜側面方向拍攝,畫面就會發生明顯變化,能化平行線條為斜向線條,有利於展示線條透視的縱深。斜側方向拍攝,把線條透視聚集收攏點保留在畫面中某一處,或者處理在畫面之外,給人的視覺感受是不一樣的。把聚集收攏點處理在畫面中央的透視效果比偏離畫面中央縱深感顯得弱,處理在畫面外,則縱深感更為明顯。

小夜曲 李秀紅 攝

點評:水面上的噴泉打破了畫面的平靜,給人一種動靜結合的感覺。作者運用俯拍交代環境空間位置關係,元素豐富,有較強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嵩山盤龍 劉天生 攝

點評:作者運用俯視視角拍攝,蜿蜒的盤山公路呈現出一定的縱深感。需要注意的是,空氣中的霧氣有助於透視關係表達的同時,也會對畫質帶來影響,因此畫面偏灰,建議就此做針對性調整。

唱晚 李士傑 攝

點評:這張照片運用斜側角度拍攝,有利於線條透視縱深的表達,側逆光使得畫面元素造型層次豐富,富有美感。建議調整取景角度,對怪石形象加以提煉。

其次,拍攝高度是展示線性透視的基礎條件,影響著畫面的縱深感受。一般來講,平角度拍攝出的縱深感弱,有規律排列形成的線條和自然景物中固有的線條被壓縮,不能較大限度地平展在畫面上;而仰拍、俯拍有利於表現線條縱深效果。採用仰拍,線條多呈現自下而上收縮匯聚;採用俯拍,則能大限度地把畫面中的線條展開;採用仰拍、俯拍結合的斜側拍攝方向,則更能充分利用畫面容量,增強空間縱深感。

南海風雲 羅立新 攝

點評:這張照片採用對稱構圖,水面的倒影和石橋、房子組成新的圖案,有一定的縱深感,不足之處是地平線過於居中,使畫面顯得呆板,此外天空有點曝光過度。

阿爾泰之秋 張玲琍 攝

點評:這張照片運用對角線構圖,產生明確的線條透視,使畫面顯得均衡和穩定。長焦距鏡頭的使用帶來縱向空間的壓縮,造成前後景物距離被拉近。

生薑成熟的季節 張樺 攝

點評:這張照片的形式感強,環境交代清晰,人物背後的湖面擴展了照片的縱深,營造出良好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不足之處是對主題的表達較為平淡。

再次,拍攝距離同樣影響著畫面縱深感。拍攝點和景物之間的距離變化,是造成線條收縮或急或緩的基本原因。拍攝點距景物越近,線條收縮越急,線條縱深明顯;拍攝點距景物越遠,線條收縮越緩,線條縱深就越不明顯。所以,如果想獲得較強的空間縱深效果,在拍攝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靠近景物拍攝。在攝影實踐中,有時要注意迴避由於拍攝距離過近引起的透視誇張和景物變形。拍攝人像時,如果在超近距離拍攝,就會造成人物面部凸起變形。

家園 宋德勝 攝

點評:這張照片構圖穩定,曝光準確,運用魚眼鏡頭拍攝獲得了誇張變形而相對具有視覺張力的影像,強化了透視關係,給觀者以較強的縱深感。

路上 陳金坤 攝

點評:長焦距鏡頭會拉近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讓畫面更加緊湊。作者拉近了人物和房子、遠山之間的距離,將主體人物放置於視覺中心,利用前側光造型,呈現出一定的光影變化。

壩上陶山湖 秋色盡朝暉 王浩 攝

點評:廣角鏡頭適合拍攝大景深的畫面,這張照片天空的層次和曝光處理準確,形成了較好的「太陽芒」。但拍攝時機的選擇使得呈現出的畫面丟失了許多細節。

最後,鏡頭焦距對畫面縱深也有著明顯的影響。標準鏡頭拍攝的畫面,其縱深感受與人眼觀察的正常視覺效果最為接近。而各種廣角、超廣角、長焦、超長焦以及其他特殊附加鏡的競相發明,為改變畫面的縱深感提供了種種可能。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可以壓縮縱向空間,遠近景物有被拉近、被放大的感覺。但遠近物體影像缺乏大小對比,在畫面中疊加、擁擠在一起,不適合表現縱深感。短焦距鏡頭使遠近景物大小對比明顯,透視效果好,有強烈的距離感和縱深感,可以有效地把遠近景物納入同一個畫面。所以在拍攝同一景別時,短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比長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縱深感強。

湖畔漁歌 楊森 攝

點評:作者運用逆光處理畫面,表現出紅霞下湖面上的捕魚景象,簡化了船上人的形象細節和色彩,從而進一步營造氛圍。不足之處是地平線略有點傾斜,給人感覺不夠嚴謹。

晨曲 侯基奎 攝

點評:這張照片運用黃金分割構圖,運用鮮花作前景,使畫面顯得均衡、穩定,各元素比例得當。作為主體的網球場館在晚霞的映照下醒目突出,富有形式美感。

雪中古殿 劉中凱 攝

點評:多層景物使空間透視和縱深關係明顯化,運用框架構圖,具有較強的形式美感。畫面中道路的線條縱向匯聚,表現出透視關係,有助於空間感和立體感的表達,色彩處理和諧統一,是一幅有「中國風」味道的照片。

不是所有攝影作品都必須有深遠的空間感和縱深感,所以在實踐中,應根據具體的主題和構思靈活運用,或加強,或減弱,學會舉一反三。

古巷時雨 陳芳 攝

點評:青瓦長憶舊時雨,這張照片通過豎幅構圖,形成空間縱深感。流動且色彩豐富的雨傘是畫面亮點,虛實結合,營造了古巷裡充滿詩意的氣氛。

心系光明 王少軍 攝

點評:照片縱深感強,給觀者神秘、探秘之感,除了山洞造型的原因外,更得益於對光線的正確運用。牆壁在不同光線的映照下呈現出不同的影調層次,有利於空間關係的表達。

小貼士

影調的明暗對比對表現畫面縱深有強化作用,有助於表現景物的立體感、質感。在光比處理上做到遠強近弱,也可以對遠近不同的物體作明暗變化的處理,控制畫面的「深度」。畫面中景物明暗變化的影調層次,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畫面的空間縱深。

文章選編自《中國攝影報》·2017年·第100期·1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第三屆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展覽作品賞析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