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汝綸出訪日本 談及兒子專業 日本人聽後哈哈大笑

吳汝綸出訪日本 談及兒子專業 日本人聽後哈哈大笑

原標題:吳汝綸出訪日本 談及兒子專業 日本人聽後哈哈大笑


我們知道,好學生不一定當得了好老師。學習能力強,不代表教育能力也強,想要做一名好老師,不是單單自己學習成績好就可以的。


晚清之曾國藩,就是一名好老師。一方面,他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另一方面,他能夠因材施教,讓人對他心悅誠服。曾國藩在擔任地方主考官和統率湘軍期間,網羅了不少優秀人才,從他門下走出了不少卓越的人物。

在曾國藩的門生中,功名成就最高者,莫過於李鴻章。曾國藩去世後,李鴻章在輓聯中也自誇,「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泰為門生長。」自視為曾國藩的門人之首。


不過,雖然李鴻章在曾國藩門人中功業最高,但曾國藩的得意弟子卻另有其人,其中一個便是晚清的著名教育家——吳汝綸。



吳汝綸是「曾門四弟子」之一。對自己的學生,曾國藩曾向朋友評價道,「吾門人可期有成者,惟張、吳兩生。」其中張是張裕釗,吳便是吳汝綸。

吳汝綸沒有李鴻章出名,因為他的功業不在政界,而在文壇。吳汝綸是安徽省桐城人,他的文學天賦很高,是「桐城學派」最後的傑出人物。難得的是他在精通國學的同時,也熱衷於研究西學,倡導中國通過學習西方,開辦新學,來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嚴復曾高度評價吳汝綸開明的教育思想,將吳汝綸與郭嵩燾並列,稱其為「舊學淹貫而不鄙夷新知者」。但與熱衷仕宦的郭嵩燾相比,吳汝綸投身於學術和教育,將一生貢獻在了為中國培養人才的事業中。



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經歷了庚子國變的痛定思痛,決定嘗試新政,開辦新學。吳汝綸以其學貫中西的才能,擔任了京師大學堂新學的總教習一職。


為辦好新學,同年吳汝綸出訪日本,考察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推廣新學所採用的方式和取得的成就。在出訪過程中,吳汝綸經歷了兩件不算很愉快的事情。

第一件是出訪的行程中,有一站是日本的馬關。十多年前甲午戰敗,李鴻章便是在馬關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了台灣和澎湖,並支付了巨額的戰爭賠款。在這裡,吳汝綸應前來要求題字的人士之請,揮毫寫下了「傷心之地」四個大字。



另一件事,是吳汝綸在日本時,一天一位山根少將前來拜訪。當談及吳汝綸的兒子以後的志向是學什麼專業時,吳汝綸回答說,兒子日後「將學政治、法律」。


山根少將聞言,哈哈大笑說,「貴國人喜學宰相之學,滿國皆李傅相也。」


山根少將的話,對吳汝綸觸動很大。吳汝綸認為「其言切多諷,記以示兒」,並把這件事記錄在日記中。吳汝綸當下並未反駁,不過「記以示兒」的做法,表示他內心裡認為山根少將之言不無道理。

雖然全國皆李鴻章的說法有些誇張,但的確中國許多年輕學子讀書的初衷就是考取功名,學所謂的「帝王之術」,想的是如何做大官,要埋頭做事的基礎學科則無人問津。


吳汝綸生命中最後的幾年,都在致力於教育改革,主張廢除科舉,興辦新學堂,擺脫封建殘餘的桎梏。可惜的是,除舊布新,需要改革的事項過多,阻力過大,非吳汝綸一人之力所能辦成。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吳汝綸便因勞累過度與世長辭,沒能親眼看見後來廢除科舉,和新學在中國的昌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情商很「低」 為何卻能得到人們的尊重?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