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萬+」時代的淺層次閱讀,正在讓我們停止思考!

「10萬+」時代的淺層次閱讀,正在讓我們停止思考!

來源: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作者: Lache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互聯網上的文章,開始盛行一種「快餐故事」的風格。

這種風格,通常是「一個故事」加「一個道理」。跟傳統紙媒的雞湯差不多,但在新媒體人手上,被發揚光大了。

我總結了一下,大抵有這麼三種套路:

第一種,名詞解釋型。

這種文章一般都不長,就一到兩千字,套路一般是:拋一個問題出來,然後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有一個很厲害的規律,叫做balabala……最後再升華一下:這個規律真厲害啊!

於是,讀者就會感覺:嗯,今天又學到了新東西。

說來慚愧,我小時候還蠻愛讀這種東西的,也真學到了諸多似是而非的名詞,比如「螃蟹定律」「墨菲法則」「二八定律」……

當然,到了自媒體時代,這些名詞們也升級了,變成了:倖存者效應,防禦機制,長尾理論……諸如此類。

在他們筆下,這些辭彙彷彿是萬能的。統計數字不靠譜?那是因為倖存者效應。為什麼人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原因是防禦機制。為什麼這家公司突然爆發了?告訴你,這就是長尾的威力……

但你如果真的要問:真的嗎?防禦機制的原理是什麼?是怎麼發揮作用的?有沒有別的可能?我們該怎麼做? —— 答案通常欠奉。

因為這些作者,很多只是知道了一個概念,就匆匆忙忙地拿來用,未必是真的「懂得」。

如果世界真的能像他們描述的這樣運行,那我也很開心,因為簡單多了。

第二種,知名案例型。

這種套路,來自西方的暢銷書。看得多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些書往往都是這樣的格式:洋洋洒洒寫了幾十頁的案例,最後告訴你一個人盡皆知的道理。沒了。

我在以前一篇文章中,吐槽過這種現象:有一位美國的管理大師,走訪了幾十家厲害的企業,寫了一本書,總結出這些企業必勝的八條規則,成了一本經典暢銷書。20年後,他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了這八條規則的誕生過程:

在一個 6 點鐘的清晨,我坐在書桌前,從美國銀行大樓 48 層的窗口望出去,俯瞰舊金山灣,然後閉上眼睛,俯身,在拍紙簿上奮筆疾書,刷刷寫下 8 條原則。從那一刻起,這 8 條原則就沒改變過。

不知道那些追捧此書的企業家們,如果知道這 8 條規則,是作者刷刷刷在紙上隨手寫下來時,是什麼感覺。

當然,這本書還是很良心的,畢竟作者真刀實槍走訪了這些企業,得到的資料也是靠譜的一手資料。但國內很多媒體人、自媒體人,將讀到的二手、三手案例,重新寫一遍,一個案例就是一篇文章,換一個案例又是一篇文章,那就有點無趣了。

甚至,回過頭去看他們的文章,會發現:怎麼他的觀點好像不穩定啊?時而告訴你要這樣,時而告訴你要那樣。

還有一些課程,整個課下來,就是案例的羅列 —— 不是說這樣不好,但除了學到幾個案例之外,我們還學到了啥?

大概增長的,是跟別人聊天時,引用案例的能力吧。

第三種,我的朋友型。

這種就更簡單了。通常是這麼一個模式:

我有一個朋友,叫做小A,她有一次向我傾訴:balabala……

聽完小A的傾訴,我深有感觸,不禁想起了另一位朋友小B……

同樣都是人,為什麼小B跟小A的人生軌跡不一樣呢?因為小B自律!

所以,人吶,一定要自律……

這個模式可以套用在所有主題上。寫情感,換成「自愛」「獨立」;寫勵志,用「自律」「行動」;寫企業,用「視野」「格局」。一篇文章就炮製出來了。

我都不想吐槽了。

這些套路不好嗎?不,很好。因為它們讀起來很有意思,很吸引人,也確實能讓人感到「自己學到了東西」。

但實際上,我們真的學到什麼了嗎?

觀察這些文章,你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故事式文章,往往在「論據」上非常濃墨重彩,但是在「論證」上,基本沒有。

大多數都是:用 95% 的篇幅告訴你一個故事,最後用 5% 升華、點出主旨,讓你有一種收尾的感覺。但是,它們是如何從論據過渡到論點的?基本欠奉。

這些文章,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把看似複雜的現象,用非常簡單的語言,條分細縷地講出來,最後慢條斯理告訴你一個知識,讓你感受到思維被刷新的愉悅感。

這就叫做「簡單歸因」。

於是,文章的傳播力夠不夠強,就變成了:故事夠不夠有趣,知識點夠不夠新穎,文筆夠不夠吸引人。

它們所提供給你的,真的是知識嗎?

不是,只是談資而已。

稍有學術基礎的朋友,或者讀書比較多的朋友,就會知道:一本書,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不是「是什麼」,而是「為什麼」。

同樣一個理論,好的文章會告訴你:這個理論是怎麼產生的,有過哪些相關研究,它的機制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再拎出一個案例,告訴你:在這個案例中,這個理論是如何產生作用,又是如何導致某某結果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能看到作者的論證思路、邏輯脈絡。如果具備相關知識,你甚至能代入進去,跟著作者一起思考,發現作者論述過程中的疏漏和破綻。

但這種故事式文章,會用大量的篇幅,告訴你一個故事,寫得栩栩如生、細節完善、十分動人,最後筆鋒一轉,直接把理論拋出來,給你呈上來,完事。

就像一道精美的菜肴:刀工,火候,調味,擺盤,考究無比。

但是,你所看到的,永遠只是作者最終所呈現給你的樣子。作者想讓你看到什麼,你看到的就是什麼。

更進一步:一個故事裡面,所有的情節、細節、描述、敘事……都是作者設定好的。甚至,讀者會有什麼反應,也是作者預先設定好的。

簡而言之:作者可以通過對故事的設置,來操縱你的反應、思考和情緒。

你就像一隻小白鼠,在作者的誘餌之下,一步步按照設定好的路線行走。

你所產生的共鳴,同理心,情緒,乃至恍然大悟 —— 很有可能,都是作者設定的一部分。

長此以往,會導致什麼後果呢?

你會慢慢失去懷疑和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一向不喜歡各種「拆書」「濃縮」「碎片化知識」的學習。

一本書,被拆成幾個案例和結論,看似骨架都被抽離出來了,但實際上,蘊含在其中的作者的思考,案例中的細節,研究的過程,論證的思路,乃至於結論的適用範圍,等等,全都丟失了。

這些模式,並不是真的在幫助你提高,只是在滿足你的焦慮感而已。

它們在本質上,和我們刷微博、朋友圈,沒有任何不同。只是不斷用新鮮刺激,來活躍我們的大腦。

而為了讓你不加思考,接受它們的灌輸,它們一般會怎麼做呢?封閉。

封閉的意思,就是不留餘地,不留疑問,讓你讀完之後,安心地接受它們灌輸給你的「知識」,不加懷疑和思索。

但是,「學問」為什麼叫「學問」?就是因為,問,才是更重要的。

如何才是真正地在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篇文章,一段材料,一個課程,能不能啟發你的思考,讓你看到更大的空間,更多的可能性。

而不是滿足於它所呈現給你的風景,就此止步不前。

所以,我常說:優秀的人是什麼樣的?一個共同的特徵,是他們都有旺盛的好奇心。

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於別人給出的答案,而是針對答案,會不斷地提出問題。並且針對這些問題,去尋求信息,更新自己的認知,獲取更多的「概念」,將更多的概念連接在一起,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網路。

當你的思維拓展得越廣,你就會發現,畫地為牢,是多麼無聊的一件事情。

這就是我想說的:

克服自己的本能,讓理性回歸本位。

為什麼這麼說呢?

人的大腦,相比起說理,總是更加喜歡故事。這就決定了,我們會天生排斥論述、說理性的內容,更青睞於故事和案例。

對大腦的研究表明:當我們面對一段說理時,我們的大腦,只有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在活躍,它們是大腦中負責語言的部分。

但當我們聆聽故事時,我們整個大腦都在活躍,並且是不同節奏、不同位置次第活躍。

原因非常簡單:一個故事,通常是非常豐富的,有情景,有人物,有動作,有情緒,那麼,當它行進到相應內容時,就會在我們的大腦中激活相應的區域。

比如,當故事中出現「美味的食物」「粗糙的觸感」「溫柔的聲音」時,我們的感覺皮層就會被激活。

當故事中出現行動、操作、動態時,我們的運動皮層就會被激活。

而當故事進行到矛盾衝突時,我們的杏仁核就會被激活 —— 它會通過調節激素分泌,讓我們產生種種情緒,比如緊張、興奮、激動,等等。

這就是我們感到「身臨其境」的緣故。在聽一個故事時,我們的大腦會將其「重演」一遍,讓我們感到,自己彷彿經歷了一次這樣的情境。

簡而言之,相比起說理,故事,對大腦來說,相當於一次按摩。

我們之所以喜歡聽故事,是因為,我們會從故事中,讓大腦獲得全方位的、淺層的激活,從而感受到興奮,不斷刺激我們的獎賞迴路。

這是不是壞事?當然不是。

但如果沉溺於這種感覺,將故事視為學習,將按摩當做運動,那對於我們的提高就是完全無益的。

按摩只能讓你感到舒服,永遠不會提高你的心肺功能。

要獲得提高,就必須克服這種本能,去做一些更加痛苦、更加艱難的事情。

所以,不妨有意識地讓自己這樣做:

1. 閱讀複雜的文章和書籍

現在很多自媒體,為了讓人更容易讀懂,已經做到把一句話的信息量,拆成五句、十句。有時生怕吸引不了你,還要加個表情包,賣個萌,夾雜幾句網路用語,硬生生將三句話的信息,注水到一千字。

每次看到這些東西,我都想對編輯說:你們是覺得你們的讀者都是小學學歷嗎?

少看「低信息量」的文本,有意識地多讀一些複雜的文本。這既是更加系統有效的學習,也是對大腦的鍛煉。

大腦跟肌肉一樣,是需要鍛煉的。提高針對複雜問題的思考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接受複雜信息的刺激。

多讀論述性、說理性的內容,多思考邏輯,多去對內容進行分析、框架化,慢慢的,你會發現:以前那些甘之如飴的文章,讀起來都像白開水,完全入不了你的眼。

你會打開一個更壯闊的世界。

2. 主動拓展知識網路

如果說我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

什麼是被動學習?就是只接受一個渠道、一個方向的信息,不加思維地接受。這樣做,只會讓自己的認知邊界停滯不前。

而主動學習,就是在清楚「我想要什麼」的前提下,主動去探索每一個知識點。通過包圍式學習,不斷地獲取新的概念,新的聯繫,將它們納入自己的知識網路之中。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它意味著,我們要不斷刷新舒適區的邊界,不斷地邁出去。

它也意味著,我們要不斷更新和揚棄那些舊觀念,包括我們熟悉的舊工具、舊框架。

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大腦的活躍,不斷地接近世界的真實。

3. 從學習中獲取愉悅感

我在整篇文章中,都強調了這一點:痛苦。

那是不是意味著,凡是在學習上出類拔萃的人,都要克服艱難困苦、走上這條更加辛苦的道路呢?

當然不是。

真正能夠走在同齡人前列的人,都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愉悅感,將困難的過程,轉化為不斷攻克挑戰、不斷升級的過程。

如果你目前還做不到,不妨試一試:給自己一個任務,定期(比如每周)將這一周學到的東西,寫成文章,或者進行總結歸納,分享給別人。

慢慢的,你就會從這個過程中,得到反饋,獲得充實的成就感。

直到你能夠完全放棄回報,單純專註在學習本身,就可以了。

你會發現,求知本身,就是無上的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舌尖上的中國》,肯定不知道《餐桌背後的中國》更精彩!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