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魯六寺之六:扎什倫布寺

格魯六寺之六:扎什倫布寺

寺牆上彩繪的吉祥八寶圖案:寶魚與寶傘

承上篇:

朝聖 NO.15 格魯六寺之六:扎什倫寺(中篇)

6、

第二日清早,我們穿過農貿市場來到老城,隨便走進一條小巷,兩米寬的樣子,排水溝就在路的一邊,有時用石條蓋住,有時則裸露在外,泥巴路面被行人的腳步踩的深深淺淺。

日喀則的民居和拉薩非常不同,幾乎都是土木結構,很少用到石材,房子也多低矮,大半分為兩層,上面住人,下面養著牲口。大門上都貼有非常有意思的符畫,門頂上都安放著動物的頭骨。

有戶人家很熱心的讓我們進去看看,一院子的牛、雞和人生活在並不寬裕的空間里,各行其是,互不干擾。相較女人臉上羞澀的表情,有隻大公雞則從容得多,一直站在陽光下顯露著優美的側影,正要拍他一張,卻忽感後頸處一陣燥熱,回頭看,竟和一頭小牛四目相對,它的鼻子幾乎湊到我的臉上,只好下意識的往旁邊一躲,卻引來周遭一陣陣爽朗的笑聲。

扎什倫布的紅牆

7、

再去扎什倫布寺,出示昨天買過的門票,正在看本英文書守門僧人,僅拿餘光瞟了一眼,便揮手讓進。參觀完大經堂和著名的靈塔殿,由於那裡多是遊客的身影和嘈雜的聲音,我並未有很深的印象;卻非常喜歡那一排靈塔殿外的紅牆。

陽光直射下的紅石,機理清晰紋路分明;而在陰影處的紅色卻似濃得要滴出汁來。再仔細看,還會發現紅石堆砌的方式也不一樣。雖然只是一堵牆,卻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於是一個人在那裡待了很久。

兩個年輕的僧人從身邊經過,其中一人忽然回頭對我說,你帶了相機,能幫我們拍張照片么。雖然有些吃驚,我還是點了點頭。他們開心的站在牆角下,紅色的袈裟襯著紅牆,感覺有些怪怪的,好像整個人都沒進了牆裡。

我按下快門,對他們示意拍好了,準備拿出記事本留下他們的地址,以便日後把相片寄給他們。但這兩人並沒有索要照片的意思,只是向我揮了揮手,便接著趕路去。走出三五步之外,那人驀然回首,嘴角輕翹著一笑,眼神掠過同伴的肩頭,卻不知落在了哪裡,他平順的前額和微挺的鼻樑都被陽光打點的恰到好處。

我心想,倘若留下的是這張照片該多好,回看那堵空蕩蕩的紅牆,但覺一切如夢幻泡影。

8、

避開了主要景點,這座寺院就顯得有些空蕩蕩的,小殿堂前的廣場上,時常半天都沒有人經過,同伴找到了一處刻滿佛像的石壁,上面的顏色是新近抹上去的,艷麗無比。其外修建有迴廊,為其遮風避雨。

走進一處僧舍的院子里,看見樹蔭下,坐著年輕的僧人,正帶著幾個孩子在刻經板上練字,用毛筆蘸著水寫上去,待幹了之後接著再寫。在二樓的房間里,有三個僧人在做泥塑佛像。做好的佛像放在外屋自然風乾,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案几上一本厚厚的圖譜,記錄著不同塑像的雕塑標準,僧人的每一刀都有嚴格的規定,綿軟的泥巴在他們手中慢慢有了模樣。

這裡的人都很友好,你可以一直在旁邊觀看,到了吃飯的時間他們會邀你一起去用膳。沒有拉卜楞學習的緊張節奏,也沒有色拉寺辨經的「熱鬧」氣氛;僧人們看似不溫不火的生活學習,都在嚴格的規範下默默進行著。

出寺門往左走不多遠,便可以看見扎什倫布寺的轉經道入口。雖然已近黃昏,轉經的人還是很多,大家三五成群,彼此熟悉。每隔不遠的地方,就有幾塊大小不等的石頭碼放在路邊,供老人歇腳。轉經筒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腰。

在一些簡易房裡,住著苦修的人,轉經路過時,人們多少都會留下點布施。我們從寺院西側,一直走過展佛台,其背後的那片山石上刻有很多佛像,其中不乏精美之作。坐石崖邊,能夠俯瞰寺院全景。

大經堂、曲康夏、班禪東陵扎什南捷、釋頌南捷的金頂歷歷在目,恢宏的殿堂緊倚著山腳,依次排開。簇擁著它們的是大小佛堂和數不清的僧院,隨著和緩而下的地勢,漸行漸遠,直至與繁華都市出落於同一地平線上。

靜靜的看著它,什麼也沒有想。當太陽走到尼瑪山身後,天色暗淡下來,我們才起身走完剩下的路程。

(本文完寫於2007年)

尾聲

扎什倫布寺之後,我們旅程也將告一段落。從始至終,我並未刻意的想要走完格魯六寺,因為我並不是佛教的喜好者也不是信徒。然而一路走下來,卻發現每一步都與寺院有關。

無論如何,隨著返程的開始,那在外的五十多天都將就此定格。只是這一次,沒有快門聲響,沒有形式上的句號。

坐在返回拉薩的車上,大家各有所思,或許已開始扳著指頭算計還需幾天便會重返都市開始瞭然於胸的生活。只有藏族司機是永遠不著急的,看見路邊賣山果,便把班車停在一邊,跳下車去買果子,全然不顧一車人茫然的等著他,他甚至還會推薦乘客也買點:很好吃啊,比在拉薩賣的也便宜很多。同伴也跟著跳下車去買,於是才回過神來:我還在這裡。當班車從山谷中駛出,眼前卻是一片金黃鋪道,好看是好看,卻納悶不過才離開幾天,樹葉就落了那麼多,好似時間催人走啊。

去過其他地方的朋友也陸陸續續回到了拉薩,帶著各自的故事和風景,在短暫停歇之後,有的人走得更遠,有的人則打道回府,有的人會長留於此……

佳節將近,本來疏朗些的城市,忽而又變得喧囂起來,旅行者永遠前赴後繼,一輪接著一輪的上來;而我的回程的時間已經確定,剩下的時日在茫然等待中流走。每日都在聚會,聚一次便又少一些人,留在最後一個的總是相對悲情些:沒有人送行或者堅持不讓人送行。

我和朋友遊盪在八角街上,最後一天,她依然帶著我看了好幾處寺廟,雖然就在身邊,我卻從來不知它們的存在。看著朋友得意而欣喜地神情,我忽然意識到,原來每個人眼前的西藏,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甚至可能根本就不同。

到過那裡的人,也許永遠都無需借用他人的記憶來印證自己的故事,因為每一個人的,都是孤本。

補記

2007年,再上西藏,行入日喀則地界時,遠遠便望見一座簡約版的「布達拉宮」佇立在尼瑪山脈的一角,記憶中的日喀則宗不見了蹤影,紅白兩色的外牆將遺址固有的顏色再次埋進了歷史。

(《格魯六寺》全文完)

和你一起

走進一個人的信仰之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生岩 的精彩文章:

格魯六寺之四:哲蚌寺

TAG:福生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