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經典,你可以這樣寫讀後感

閱讀經典,你可以這樣寫讀後感

?

閱讀經典,你可以這樣寫讀後感

原創 清風吟唱(公眾號《葦草在清風中吟唱》

假期到了,期待你加入到「讀好書,寫好文;讀好書,做好人」的行列中,傾聽聖哲,智慧常新。讓閱讀豐富我們的生活,讓思想浸染文化的瓊漿,讓經典伴隨我們的人生,讓生命充滿永恆的書香。

——一個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的寄語

文學作品中積澱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是滋養你心靈的最佳補品。課本中「名著導讀」,明確規定了高中生應閱讀的書目,《論語》《大衛·科波菲爾;《家》《巴黎聖母院》;《紅樓夢》《高老頭》;《談美》《莎士比亞戲劇》;《三國演義》《堂吉訶德》。這些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入情入理又生動逼真地提供了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畫面,成為引導你認識社會、體驗人生的絕佳導師,還可以為你的健康成長打下「精神的底子」。

要想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就要學會與大師對話,與經典交流;在閱讀中注重過程的享受,注重語言的品味,注重情感的體驗,注重感情的共鳴,獲得精神的滿足。

你要利用假期將必修教材後邊推薦的名著有系統地進行閱讀,根據各冊中名著導讀要點,理解名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品味名著獨特的藝術手法,尤其要對其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有縱深的把握,在感受中感悟,形成自己的認識,進而寫成讀書報告,這就為「讀與寫」架起了橋樑,也為你高考作文提供素材和思想情感的積澱。

下面介紹一下寫好讀後感的幾點要求: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有感而發寫成的文章。在此我們重點談談關於名著閱讀後,寫讀後感或讀書筆記應注意的問題。

要寫好讀後感,首先要認真閱讀原著

在理清基本人物、情節與環境的關係後,把握小說的基本概貌和特點,弄清原著中心思想、精神實質和藝術特色,進而在感受的基礎上感悟,在感悟的基礎上感發。

其次要確定最觸動自己的「感發」點

讀後感重在「感發」上。如何確定「感發點」呢?這要先發散後優化。

名著一般都很長,在一篇讀後感中最好集中寫一個方面:或寫人物評析和感發;或寫閱讀感受和思考;或寫藝術手法之特色;總之切入點越具體越小巧越有新意越好。

這個「感」,可以是名著中某個人物的情感、性格、命運深深觸動了你的情思,引發出你對人物命運的關注;可以是某段富有哲理的描寫引發出你的聯想和思考;可以是其絕妙的語句透出的藝術感召力或精巧的結構引發出你審美的讚歎等。然後對自己的感受加以篩選優化,擇定一個。

優化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個一點」:

1.最符合原著要義的一點

2.自己感受感觸最深的一點

3.覺得最有把握駕馭的一點

三者有機結合才是最佳的「感發點」,你才能從「有話可說」達到「把話說好」的高度。

最後要運用合適的表達技巧闡釋感悟。

要把讀後感的基本觀點闡述清楚,就要聯繫原文,可以採用邊敘邊議的方式;也可採用先敘後議的方式。

「敘」或摘抄,或概述。

「敘」一定要有側重,有傾向,還要精要

「議」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發議論。

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升華。如果能和自己的思想、生活、學習、人生體驗相結合就會更有現實感,啟發性了。

經典以一種溫柔之美給你恆久的力量。世事的浮華,可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物慾的橫流,會讓我們遠離精神的家園。但終有一天,大潮退去,陽光普照,衝出的是一片金色的海灘,此時,那些溫暖的智慧會向你招手,帶領你走向心靈的回歸,所以,請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親近那些經典吧!

【推薦示例

半個月亮

——有感於《家》中的鳴鳳投湖

郭嘉景

微暗的燈光下

看不見少女的眼眸

她在嘆息

亦或在哭泣

玻璃窗上的水汽

結上又褪去

只是那扇透明的門

她還未曾出去

平靜的湖面上

何曾有過一絲波瀾

只有淚珠

幻化生存的呼吸

明天的厄運

悄悄來襲

血一樣的紅色

刺痛少女的心

縱身的一躍

划出純潔的痕迹

那半個月亮

才是未圓的愛情

【點評】詩的題目很有意味,「半個月亮」激起人多少聯想,美麗的月牙曾經帶給鳴鳳多少期盼,雖然明知道「愛」是那樣不可能,但就如月牙一般總會有圓的渴求;正因為是半個月亮,鳴鳳悲傷未盡的心境才更加深沉。這樣的意象含蓄而凝重,這樣的感發,簡練而雋永,這樣的讀後感別具一格,是不是很真切,很文藝,很有味道。(指導教師:郭志榮)

走近名著,辨識美醜

——讀雨果《巴黎聖母院》有感

趙卉

久經歲月侵蝕的鐘樓石壁上嵌著這樣一個手刻的詞——「ANATKH命運」。這是來自怎樣悲慘的靈魂的吶喊,宿命用黑與白、美與丑、善與惡的絲線編織成聖母院最迷人的霓裳,也震撼著讀者飽受激蕩的心靈。

愛斯美拉達,跳著她動人的舞步出現在街頭,纖秀的小腳,烏亮的大眼睛,金髮如綢,目光似焰,一個美與善的精靈翩翩而來。但似乎那雪白的小羊已預示了她的不幸:她的母親因丟失了女兒備受折磨成了怪異的「麻袋婆」;她深愛的弗比斯視她如玩物,並不真心對她;她毫無防衛單純美麗,卻遭人格分裂的弗羅洛陷害。面對一切強加在她身上的不幸,單純的她心底總是積攢著善良的光芒,她給無人理睬的敲鐘人送水;她不計較人心的險惡,依舊那麼單純快樂地邊歌邊舞;那熱烈的愛,那動情的歌,那歡快的舞,如天使般傳遞著純潔的熱情和快樂,直到被處以絞刑前,依然眨動著美麗的大眼睛笑靨如花。

卡西莫多,一個險些在嬰兒時被燒死的駝背、獨眼、跛腳的敲鐘人,那四面體鼻子與馬蹄形嘴巴便足以讓人厭惡。可是,在他令人恐怖的外表下卻藏著清澈而明凈的靈魂。他勇敢地從教會的「虎口」中救出了愛斯梅拉達,用「聖殿避難」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聖母院中,他對義父弗羅洛不惜付出生命,他對有恩於他的愛斯美拉達用盡全部愛心悉心照料,他對生活沒有任何奢求,卻飽受盡了人世間的歧視與侮辱,世界把所有的「垃圾」丟給了他,但他卻報世間以至誠善良。

我帶著辛酸讀著雨果有關「命運」的故事,雨果大師以浪漫主義的誇張手法,將美醜對照推向了極端——美就美得白璧無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衣衫襤褸,舉止粗野的流浪者有金子般的愛心,外表正經,有教養的上流人群靈魂卻有著巨大的空洞。人的層層面面複雜而又簡單,善與惡不在於外表與包裝,而在於內心。正如書中所說「美就美的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整部小說讓人在壓抑中走過,我不明白為什麼在那個時代兩個毫無所求的人卻死得如此悲慘,而麻木又善變的人卻活得自在。唯一的慰藉便是死後,兩個善良的人的屍骨緊抱在一起,一具是女的,一具是男的,男的不是被弔死的,而是生前自己來並死在這兒,當人們要把他們分開時,頓時化作塵土。白就白得無暇,美便美得完整,兩種善良在命運支配下有了歸宿。

掩卷沉思,我的耳邊依然回蕩著敲鐘人卡西莫多在鐘樓上絕望的呼喊「天厭棄啊!人就只應該外表好看啊」。卡西莫多的「美麗」根本不為人所認識,甚至承認。當我從雨果的細膩描寫中走近這個醜陋的敲鐘人時,我的心靈真得受到震撼,我能感受到醜陋的外錶帶給卡西莫多的痛苦,看到的不再是令人唾棄的面容,而是那美麗明凈的心靈;我能感到善良的清泉在噴涌,這勝過上層世界中被腐蝕的所謂「美」。而今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年輕人不是依然「以貌取人」注重外表而忽略對真正內美的品賞嗎?

走近名著,辨識美醜,名著讓我們警醒,慧眼讓我們看清人物的本質。這樣的收穫,難道還不豐厚嗎?

【點評】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情節繁雜,不易理清頭緒,但本文的概述語言清晰流暢,從抒發美醜真切感受入手,抓住小說中最讓自己震撼的兩個人物——愛斯美拉達和卡西莫多,將美醜特點鮮活而精鍊地展示出來,在飽含感情的概述中,傾注了對人物命運的關注,對美與丑的思考。讀後感重在「感」,本文在感受基礎上引發感悟,真切自然,引人共鳴。王爾德說「美高於善,善勝過丑」,小說中的美與丑呈現出內與外的矛盾,所以在認識美醜時就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由平面直覺的美醜上升到立體的審美,本文已經初步地觸摸到此,而且能夠聯繫實際,讀出名著的價值,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指導教師:郭志榮)

夢碎紅樓

——讀曹雪芹《紅樓夢》有感

董澤鈺

一直不懂「紅樓」,很小的時候就讀過,只因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可它寫的卻只是日常生活中的瑣屑小事,實在勾不起年少的我的興趣。因此,我早早的就將它束之於樓閣之上。再讀「紅樓」,已過了六年的時光,這六年中我漸漸成長,慢慢體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當我在收拾東西時,無意間打開這被我塵封了的《紅樓夢》時,我卻不由得被那一串串如罌粟花的文字吸引,淪陷……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夜深人靜,寶玉、黛玉、寶釵、湘雲這一個個精靈般的人物在我腦海中盤旋,他們上演著一曲「懷金悼玉」的紅樓碎夢。一次次午夜夢回,每次驚醒,都為寶黛間沒有結果的愛情唏噓感嘆不已,而他們間的愛情只是緣於一個「懂」字。

是的,黛玉懂寶玉,自始至終,黛玉都懂他,她從不拿考取功名,為官從政這類道貌岸然的「混賬話」來哄寶玉,她清高自傲,因此她更懂他的「厭世」。因為懂他,她才會在寶玉沒有開口之前將早已臨摹好的字帖送給他去交給父親;因為懂他,她才沒有像寶釵、襲人那樣自以為是的把他推向黑暗的深淵。

而寶玉亦懂黛玉。只有和黛玉在一起時他才會流露出自然而然的親昵,只有他們之間的誤會才會讓他不知所措,悲哭落淚,只有黛玉才能獲得它全心全意的照顧和付出。因為他知道,他的顰兒自傲和才華的背後是她的無助,她的孤獨,她遠離家鄉和父母的凄涼冷落,因此他更要用自己的全然付出和愛來溫暖她,融化她,即使被父親打的臀上作痛,如針扎刀剜一般,可當他轉醒看到黛玉心疼的啜泣之時,便只記得記掛她頂著烈日趕來會中暑,還哄她說自己是裝給老爺看的,其他都是假的,不疼。

因為相知,所以相愛。可相知相愛的他們卻不能相守到老。在遠方噼啪的鞭炮聲中,無知的寶玉歡天喜地的娶了自以為是他心上人的寶釵,而黛玉在冷竹環繞,凄涼空寂的瀟湘館中垂淚焚燒著她和寶玉定情的詩帕。她的臉上流著不盡的淚,她的心裡滴著無邊的血。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還直叫著:「寶玉,寶玉,你好……」便憤然離世,她終還是還了這一世的眼淚。

當寶玉知道這一切的真相時,他卻只能空對著黛玉的靈柩,忍受絕望的折磨。他心中的悲痛我已無法切身體會,只知道幾年之後飄蕩的小船上,有一個人,光著頭,赤著腳,身著一領大紅斗篷回歸青埂峰之上,只為當初一句似是玩笑的承諾:「……你若死了……我做和尚……」

奈何,紅樓一夢終成碎!

【點評】一個「懂」字,寫出了自己幾年時間斷斷續續讀《紅樓夢》的真實心理過程;一個「懂」字,道出了寶黛愛情相互吸引不可取代的真諦。雖然談不上文采華然,但真實的感受,動情的閱讀就是最好的解讀,這樣的閱讀,伴隨心靈的成長,難道不是最大的收穫嗎?經典,哪裡是一次就能消費得了呢!(指導教師:郭志榮)

一切浮華皆是背景

——讀巴爾扎克《高老頭》有感

惠曉文

當浮華、奢侈、虛榮之風刮過,人們的生活便充滿了勢力與欺騙。不願付出努力,卻又嚮往躋身上流社會,在金錢的誘惑下,親情與愛情又是那樣一文不值,理想與堅持又是那樣不切實際。

拉斯蒂涅,一個窮苦的大學生,起初有著美好的理想,有學識,有膽識,想憑藉自己的才華出人頭地,報答父母。然而生活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巴黎,他羨慕那揮霍奢侈的生活,迫不及待地想過貴族生活,他揮霍著父母的勞動成果,尋歡作樂,靠女人的財產來實現他始終所信奉的夢想。然而,當他真的步入上流社會,才發現貴族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美好。那些表面高傲,揮金如土,不可一世的貴婦人,其實只是一個玩偶,任憑丈夫擺布,出演著一場場被別人設計好的戲劇。她們的金錢受丈夫的控制,她們為了表面的虛榮,不斷借錢來填補自己那顆虛榮的心。她們為了維護那用盡一切才換來的凌駕於人的地位,不斷壓榨她們的父親。親情、友情、愛情都以利益為代價,以權力為籌碼。又有誰會在乎世間的真情呢?畢竟,金錢才是他們唯一的追求,利益才是他們唯一的夢想。

高老頭,一個愛女如命的沒落商人,他將自己的畢生積蓄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兩個女兒,滿足她們一切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只是為了讓女兒嫁進豪門,成為貴族,藉以來提升自己的地位。而現實總是殘酷的,那些貴族可以為錢去娶地位低下的女人,但始終不願承認丟臉的岳父。最終,在高老頭變得一貧如洗,毫無利用價值的時候,他的女兒們再也沒有來見他。

可悲啊!高老頭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希望得到尊重和社會地位,然而正是因為錢,他那唯一的願望卻無法實現。彌留之際,他終於明白,要想得到女兒的關心,必須始終有錢。錢才是改變一切的根本。臨死前,他才了解到社會的本質,但這一切都為時太晚,結局已無法改變。

人是物質的俘虜、金錢的奴隸。這個混濁的世界沒有真誠,只有利益,沒有法律道德,只有時局現實,財產便是富人的金科玉律。人與人之間,不再有情感,只留下冷漠和勢力。

一切浮華皆是背景,舞台上那些道貌岸然、心靈醜陋的人們正上演著一場悲劇。

【點評】長篇小說《高老頭》在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中佔有特殊地位,它像一部完整戲劇的開頭,是「人間喜劇」的序幕。通過這部小說,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最大變動,就是金錢取代門第,成為主宰一切的「上帝」。它把宗教的虔誠、騎士的熱小市民的傷感,這些神聖的情感的激發,淹沒在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所以高老頭之於女兒的父愛,就顯得那麼輕賤可悲了。經典就在於將人性的東西的挖掘得很深,對社會的認識剖析得很透,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小說,也是洞悉人生的窗口,看看作者的認識就知道閱讀的價值所在了。(指導教師:郭志榮)

本文作者獨家授權發布,由語文周刊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保留)

歡迎原創投稿,打賞全歸作者,閱讀量大另有稿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語文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