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化的故事落幕 電視機廠商手上的牌能撐過2018年嗎?
因為樂視的突發坍縮所引發的互聯網電視概念崩塌,依靠各種概念續命的電視行業,終於在2017年讓所有從業者都嗅到了令人焦躁不安的生存危機氣息。
籠罩在互聯網電視行業頭上的兩朵烏雲開始彌散,一朵叫做銷量,一朵叫做開機率,它們倆的同步下滑正在成為勒在行業頸脖之上的絞索,而在行業向上之時,這道絞索一直被當成屋子裡的隱形大象——危機就在那裡,所有人卻都假裝它不存在,甚至還會因為自我感動而想像成是榮譽的花環。
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統計,2017上半年電視銷量同比下跌11%,其中三季度彩電市場零售規模僅為1041萬台,同比下降12.9%。
結合中怡康最新發布的彩電零售分析第53周報告顯示,2017年電視整體市場累計零售額、零售量同比,均呈現出負增長。
除了需求疲軟的外在因素,電科技認為,互聯網電視概念遭遇成長天花板,增量用戶減少只是外因,更多的內因在於用戶付費意願減淡以及家庭客廳娛樂場景的轉移,一言以蔽之,電視的娛樂功能早已讓位於身段更加靈活,適用場景更加主流的移動端設備。
誰來扛起互聯網電視的行業大旗?
除卻種種不可逆轉的客觀原因。曾經風光一時的互聯網電視本身也存在著「誰來扛起大旗」的問題。
任何行業和組織,誰先感慨天下苦秦久矣?誰又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誰又能試問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這是追求秩序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最終的結果就是胡馬度陰山。
在互聯網電視品牌缺乏對標,開始各自為政的2017年,誰最得益?從銷量這一牌面上來看是夏普,一個來自我們台灣省的曾經的日本品牌。
為何2017年的銷量桂冠是夏普,在過去的那麼多年,夏普從來都不曾這般風光。其中深意,有夏普的主動出擊,但更多的誘因則是原有的行業鐵板開始鬆動,夏普及時飛身,不惜以自降身價的方式補齊了這一缺口。
為何當三年銷量1000萬台的樂視垮台後,行業中並沒有友商主動扮演起領軍者的角色呢?
電科技分析,一方面是因為友商們與樂視多年的積怨,樂視那三四年為了博出位,把能得罪的友商幾乎全部得罪了。扛過它的大旗,哪怕身體是誠實的,嘴上也不願意說。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已經被教育過一番了,大家認為當務之急不是行業如何,先把各自的封地建起來才是最急迫的。
比如創維的酷開,它有著自己的作風邏輯,版圖的擴張是當下的主要訴求,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TCL的雷鳥自身的內部關係尚未理順,壓根兒不具備向外擴張的前提。
面對樂視騰出的市場空間,種子選手小米電視卻表現得衝擊力不夠,市場份額提升有限,力有不逮。
而微鯨、風行甚至是有國家隊背景的看尚,更是裁員、欠債等負面多過利好,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徒嘆奈何。
另一端,傳統電視機廠商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分身乏術。國內電視市場領頭羊海信電器,201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僅為6億元,同比大降47.39%。
四川長虹的三季財報則顯示,公司前三季營收凈利為1.67億元,同比下降更高達68%。
所以,在行業完全分封割據的當下,接下來的2018年會變得更好嗎?
互聯網概念透支 廠商們得到好處了嗎?
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截至去年6月份,佔據電視生產主要成本的面板價格,同期漲幅已達到40%左右,但電視終端的市場價格漲幅卻還未達到20%不及面板的一半。
有人把這場有史以來最長的面板漲價浪潮,稱作是去年讓各個電視廠商抬不起頭的元兇。不過,在電科技看來,這只是廠商們自導自演的一出作繭自縛的悲劇。如今痛陳面板漲價之殤的和當初把產品利潤打成負數的完全是同一撥廠商,產品是負利又如何抵禦市場正常的價格波動呢?
實際上,目前整個電視行業面臨更大的問題是始終未能找到有效刺激市場需求的場景和功能,沒有需求,談何銷量?
過去幾年,電視行業的從業者無一例外把大屏的智能互聯網化看作是發掘市場新需求的重點方向,以至於眼下所謂互聯網電視和傳統品牌電視的差別都不再明顯。整個電視行業全面發力互聯網化的最終結果,非但沒能成為攤薄硬體成本的軟性途徑,反而變相折損了電視的視聽價值——以往評判電視的標準就是音質畫質,在互聯網的標準裹挾之下,現在反而只剩下少數絕對高端的品牌在堅守這一底線。
正如小米手機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對安卓旗艦手機「只應該賣1999元」的觀念根深蒂固,每一個互聯網電視品牌紛紛學其形,只顧著拼價格,把自己逼成了一個個的屌絲機模樣,卻全然忘記了小米在創新上的引領,價格創新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硬體創新,軟體創新等等更大的優點卻被選擇性放棄了。
互聯網電視的出現讓電視的價格變得便宜,硬體不掙錢甚至是負利,成為了新生代互聯網電視品牌博得行業關注的主要手段。
無奈,價格上不斷下探的做法,不僅一舉擊穿了傳統電視廠商曆經數十年建立的定價規則,也在「樂視概念」不再吃香的2017年,讓絕大多數互聯網電視品牌的PPT,再也難以博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和輸血。
誠然,電視互聯網化的思維下,「硬體不掙錢,軟體服務來彌補」的策略始終說得通,只是在人們對電視終端固有的認知和現如今國內用戶的消費習慣層面,為內容付費的消費行為,還僅僅處在社會各界封殺盜版資源、版權意識逐漸加強的探索和養成階段。
大屏互聯網化倡導用戶為內容付費,可以被理解為是一個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推力,但倘若此時此刻就試圖用服務上賺的錢為硬體買單,恐怕是有點「想當然」了,更何況,電視背後的HDMI介面,給了用戶太多選擇自由的空間。
往前看,電視品牌對服務盈利的探索也不只「賣片」一條路,把電視作為電商新渠道來「賣貨」,同樣留下不少廠商踏過的足跡,但是看到電視用戶手中搭載各種購物APP和移動支付工具的智能手機,電視廠商包括在線購物在內的其他幾種打法,似乎也都沒能找准方向。
所以,今天的電視行業,就像是一個把所有大屏能夠和互聯網產生關聯的新事物,基本都嘗試過的複雜載體,可惜的是,在這個電視終端從單純比拼畫質的顯示設備變複雜的過程中,電視廠商的境遇卻並沒有獲得改善。
加上無論是傳統電視廠商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伴隨現階段智能電視發展日益成熟,內容資源同質化的結果,使互聯網化這個行業增長點,即將不再構成行業中各品牌競爭的差異化元素。
就好比智能手機發展,幾年前,人們還熱衷於討論誰家的系統UI好用,但最近兩年,真正對手機市場產生促進作用的,顯然是快充、雙攝、全面屏這些硬體技術層面的因素。
電視行業在互聯網的土壤中繞了一圈之後,也急需尋找到下一個真正能刺激市場的落腳點。屏幕革命or人工智慧,誰是互聯網電視更好的藥丸?
可以看到,2018年,屏幕本身多方位的升級進化,正在給電視行業帶來全新的翻身機會。
年初的CES展會,8K和被看作普及期就要到來的OLED技術,強勢佔領了各家電視廠商展位的制高點,而電視無屏化的發展傾向,也在眼下眾多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產品策略改變,和不斷有電視廠商推出激光電視的舉措中可見一斑。
把改變屏幕看作電視行業轉折點的好處在於,它直接構成了消費者確實能夠直觀感受到的產品改變,而不再是以往的電視互聯網化,無論開多少場發布會,旁人都未必能聽得懂這個大屏幕究竟改變在哪。
但是,新技術的出現,又將各家電視廠商,放在了為8K、OLED乃至激光電視提升產品售價,與現階段電視行業被互聯網化發展整體帶入低價怪圈,雙方博弈的位置上。
新的技術使電視終端迎合了消費升級的需求,但結合電視產品的使用年限、更換周期、乃至8K解析度和激光電視超大顯示尺寸的實用性等各種原因,消費者為其買單的門檻依舊相當高。
當然,用微投的產品思維製造所謂無屏電視,是近來不少互聯網電視廠商比較聰明的做法,表面上,這些產品沒有過高的定價,卻真的去掉了屏幕,改變了電視產品形態,可謂兩全其美。
但實際上,微投形態的無屏電視,因LED光源亮度等等原因,想要現在就替代電視,還為時尚早,連近來專註於無屏電視的暴風TV,相關品牌負責人都在前不久公開表示,實際顯示效果層面,傳統有屏電視仍具有立足主流市場的不可替代性。
而無屏電視被互聯網電視品牌看好的一大原因,是在於相比年銷售規模5000萬級別的傳統電視存量市場,同類數據只有300萬級別的微投領域,是一個還存在上升空間的增量市場,不過,300萬之後,還能有多少上升空間,夠不夠吸引足夠的傳統電視用戶轉換陣地,沒人能說的准。
另一方面,除了這些硬體和產品形態上的變化外,AI在科技領域的大熱,人工智慧的興起,也為電視行業在「後互聯網化」時代,呈現出一種軟性層面,緊跟時代潮流的新方向。
談到人工智慧在電視上的應用,主要問題是人工智慧這個概念看起來足夠新鮮,但電視上的人工智慧場景看起來還不夠新鮮。
在行業普遍沒有對人工智慧電視有明確定義前,消費者不光對電視人工智慧的大多數認知,還來源於手機、智能音箱等其他類型產品,像小米電視之前把內容「瀑布流」PatchWall,直接概括為人工智慧電視的理解,也顯得太過單薄隨意。
從一直以來被看作未來智慧家庭中心重要交互入口的定位來看,每個客廳都需要擁有的電視,在人工智慧時代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人工智慧電視該做什麼、能做什麼,電視行業對該領域的思考才剛剛起步。
如今的科技行業,晶元製造環節「摩爾定律」失效已近在眼前,而終端設備製造商又往往短時間內難以擺脫硬體上游被幾家供應商控制的局面,在人工智慧推動智慧生活的大趨勢下,電視產業從產品硬體競爭轉向軟體能力競爭的態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電視廠商固然已經擁有把產品帶入家庭環境的先發優勢,但出身於硬體製造的電視企業,有沒有做好對於軟體乃至系統的競爭準備,還不得而知。
由此看來,2018年的互聯網電視行業能否絕地反擊,還是缺少足夠的條件。
1、屏幕革命的難題,是在這一理念之下所誕生的高價產品究竟該賣給哪些用戶,還賣不賣得出去?目前看來,儘管採用新屏幕的電視機銷量在上漲,但絕對數量則是微乎其微,能否衝破需求和價格之間的平衡點。難以預測的是,這一決定權不在電視機廠商手裡,而是在上游的屏廠手裡,在產品的良品率手裡。
2、人工智慧,對大多數電視廠商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空間,是典型的以己之短搏彼之長的錯位競爭。從晶元到語音引擎,沒有一樣技術來自電視機行業的上下游,受制於人的地方太多。另外,電視到底需不需要人工智慧,這個問題實際上也需要消費者自己思考思考,在家庭環境里,一台能夠收聽全家人語音的電視機,到底是便利多一些,還是恐慌多一些?
2018年的互聯網電視,很難,很難,很難。難在沒有共同目標,難在市場需求疲軟,難在拔劍四顧心茫然。
※庫克花了3500億美元 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蘋果的態度從抵制變讚美
TAG:電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