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的痛苦:不怕外國對手太強,就怕華人導師捅刀子!
關注「小才」
了解一個真實的紐西蘭
作者:思小妞
最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羅茜茜在微博上實名舉報該校教授陳小武,持續性騷擾多名女學生。消息一出,在網上引發熱議。目前,陳小武已被停職接受調查。
最近幾年,中國的高校老師頻頻被爆出醜聞,性騷擾只是其一。在《中國大學在校生和畢業生遭遇性騷擾狀況調查》近68.7%的受訪者稱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性騷擾。除此之外,學術造假、濫用科研經費的消息也是時有聽聞。不過,今天這篇文章不想炮轟國內的高校老師,而是轉移陣地,瞄準在國外的華人高校老師。
在國外任職的華人老師身,在海外、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很多人看來,他們有著優秀的學歷背景、世界名校工作的經歷、工作環境單純、收入不菲、住著大別墅、假期去海邊度假,可謂人生贏家。而且有些華人教授還有這光鮮亮麗的頭銜,比如XX榮譽教授、XX主席,的確風光無限。
但諷刺的是,在中國留學生尤其是讀博士的學生里流傳著一句話:三種導師不能跟,華人(特指來自中國大陸的男性導師)、AP(Associate Professor,相當於國內的副教授)和女導(女性導師)。
當然,並非所有的華人教授都不好,肯定也有受學生愛戴的,只是從概率上來說糟糕的華人老師大了一些。中國學生出國讀博都會想方設法避開華人導師,他們是黑洞、是巨坑、是賊船。
華人教授=黑心商人
我在美國第一年的室友是一個女生,叫賢。她本科就讀於北大生物專業,畢業後申請到現在的高校讀博,導師是華人男教授T。賢在博士第8年後終於導師允許她畢業了,畢業當天晚上我們一起吃飯慶祝,賢嚎啕大哭,說自己終於刑滿釋放了。這8年里,她從月經不調到嚴重脫髮,最後得了甲亢,各種健康問題都是拜導師T所賜。
因為我們是室友,所以我聽聞了不少T的奇葩行為。與其說T是教授、導師、科研工作者,不如說他是商人,還是那種壓榨最狠的商人。
很多華人教授會一邊在高校任職一邊開公司,T也不例外。用自己的實驗室搞研發、然後用公司賣產品,同時還可以用創業公司、科技公司的名義向政府申請經費補貼自己的錢包。公司的CEO是自己的老婆,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當然就是T自己了。員工嘛,有自己免費勞動力的學生啊。大家拿著一份工資,卻既要聽命於T,還得伺候好公司的CEO老婆,否則枕邊風一吹,日子不好過的還是自己。
T的壓榨是出了名的,他是整個學院唯一一位要求自己學生每天打卡出勤的教授,但只針對組裡的中國學生,組內外國的學生可以不遵守這項規定。賢說,組裡曾有中國學生質疑導師這麼做的合理性。畢竟大家都是學生,又不是職員,而且組裡每個中國學生都非常努力,早八晚十是常事,確實沒必要打卡。T板著臉說:「你們不要把自己當學生,不要把我當導師,我就是你們的老闆,你們執行我的命令就好。難道以後你們工作了也要隨便質疑老闆的決定么?而且我這還不是為你們好,提早培養你們的職場適應能力。」
即便學生們已經早八晚十泡在實驗室了,T還覺得不夠,鼓勵大家周六、周日最好也能來,這樣他會更開心。
一個很經典的事件是,聖誕節是美國最大的節日,全美都會放假,高校更是有近兩星期的假期,T每年都會說「咱們是中國人,就不要過美國人的節日了,大家來實驗室幹活吧。」
然後到了春節,T又說,「美國不流行過春節,大家也不要過了,來實驗室幹活吧。」
賢說,這些大家也就忍了,畢竟出國讀博士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多做點能早點畢業也挺好。可畢業需要導師和學生兩個人配合啊,學生再玩命,導師從來不指導,一天到晚辦公室見不到人,學生怎麼能達到畢業要求?
T每周只有在開組會時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聽取大家一周的實驗進度,如果沒有進展或者進度不順利,他就會當場發飆「Shame on you!(你真丟人!)說說吧,什麼時候能把數據做出來?」他這句話就好比在問「說說吧,什麼時候你能讓老婆懷孕?」做實驗又不是搬磚,變數和意外有許多,T曾經這麼問過賢,賢當時在講台上尷尬地想死過去。
博士前兩三年是要上專業課的,而T公開對自己的學生說,你們選課就選那種最簡單好過的,能不去就不要去了,把時間騰出來做實驗。賢說組裡的中國學生專業基礎都很薄弱,沒有老師指導,課又不讓好好上,科研完全做不深。T自己也有教學任務,他上課的形式是讓學生來講,然後大家討論給出意見,結束。自己完全不備課、不指導,反正對後所有人他都會給A。有個我認識的碩士生選了T的課,聽了一節太水就退掉了,他說我可不想把學費浪費在這種老師身上。
其實賢可以像大部分博士一樣在第5年就畢業的,她達到了T說的發夠5篇論文就畢業的要求。但第5年時T出爾反爾,要求賢再發兩篇論文並且要帶出新人能接替她的位置才能畢業。賢和國內的男友異地了5年,最終男友等不住了,在家人的催促下和別的女生結了婚。
對很多出國讀博的中國學生來說,能否畢業完全取決於導師的人品,他們手握「生殺大權」,所以即便遇到了像T這種沒有學術指導、純粹商人作風、只會壓榨學生的導師,很多人也只能一忍再忍。
一些華人教授喜歡營造假象
諷刺的是,很多中國學生對自己華人導師是由內而外真心的厭惡,導師們也心知肚明,但卻偏要營造出一種和睦的氛圍。
數學博士小陳的導師就是這樣。
小陳說他老闆不想來學校上班的時候就會把學生(反正也不多,2、3個,家裡的大別墅容得下)叫到自己家裡去辦公,因為怕自己不在時學生們不好好乾活,家裡好監督啊。幹活干到中午要吃飯了,導師說,咱們來下餃子吧。餃子還是幾個月前他們被導師叫來家裡聚會時自己動手包的,一次包一堆,一堆可以吃小半年。小陳說,「簡直是自己挖坑給自己跳啊。」
每次被導師叫來家裡聚會時,大家的心情就像是在上墳的路上出了車禍。要和自己討厭的人強顏歡笑幾小時,為他包餃子、做飯,最後還要留下歡樂的笑容讓他拍照片放在實驗室官網上當魚餌使,讓那些尚未上鉤的學生看到這個組多麼相親相愛、其樂融融,你們快登上我這艘賊船吧。
奇葩華人教授是如何形成的?
其實極品、奇葩的華人教授並非天生如此,不少原因促使他們變成現在這副模樣。
首先,自身經歷使然。
能出國讀博士、並留在美國高校工作的華人老師,說他們是人中龍鳳一點不過分,學生時代的他們必定也是超級學霸,否則難以取得今天這般成就。學霸自我要求都比較高,優秀成習慣,他們自己做到100分,就希望所有人都能達到100分。而且現在在美國成為中堅力量的華人老師自己十幾、二十年前出國時環境遠不如現在。華人更少、歧視更多、科研資源也不多,出國後必須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他們自己吃得很多苦會投射到自己學生身上,難免讓人覺得苛刻。
其次,科研界形式嚴峻。
高校教職的位置本來就很緊缺,通常要投上百份簡歷才有可能拿到4-5個面試,面試環節也是非常累心。視頻面試完對方覺得不錯會安排on-site(現場面試)面試,一些不錯的高校on-site會安排整整兩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好不容易熬完了面試還要等面試委員會做出評價、推薦、投票,最後決定是否錄取你。
被錄取後一般從Assistant Professor(類似於中國的講師)做起,通常一個系會有四五個講師去競爭一個副教授(即文中開頭提到的AP)名額,從講師到副教授通常要花2-7年的時間。在大多數學校,當你成為副教授後也就是tenure(終身教授)了,只要不犯學術造假、刑事案件等大錯誤可以確保做到退休。
如果你沒能升任成為副教授結果將是非常殘酷的,你將被大學辭退。此時你很難再去申請其他高校的教職了,轉投入工業界年齡上也失去了優勢。中國老師更慘,在工作期間拿到綠卡還好,就算被辭退至少身份允許能找工作,如果沒拿到綠卡又失業,只能立即動身回國了。從這點來看,當地的白人和黑人都比華人教授有優勢。
我老公的高中同學三年前在美國一所排名100名的高校拿到了教職名額,這三年他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沒時間交際、沒時間談女朋友,這樣的日子至少還得再熬兩三年,而且如此拚命未必就能有一個好結果。
鑒於這樣的競爭和壓力,華人作為外來者必須付出比本國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同樣的成就,所以一些華人教授如此奇葩也「順理成章」了。
最後,華人自身的弊端。
身為教授,很大的一項工作就是拉項目、搞經費,這離不開合作、人脈和文化。雖然華人很聰明,但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培養競爭意識,所以在合作和情商方面偏弱。而且如果不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無論你在美國待了多久,人脈和文化上很難完全融入和理解,這些都對華人教授拉項目、搞經費帶來困難。他們會把這些壓力不自覺地轉到學生身上。
但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該成為華人教授壓榨學生的借口。同為中國人,都在海外打拚,即便不願出手相助也至少做到不要腳底使絆子。
畢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E N D -
TAG:這才是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