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責過甚,以情害性

自責過甚,以情害性

我發現論壇上有幾位同學有類似自責過甚的毛病,就來聊聊這個問題的根源及相關引申。

仁者,不光對別人仁,也要對自己仁。自己也是不離之道下生養的寶貴生命。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愛惜自己依然是不離其本的要求。那麼必然不會過於嚴苛。嚴於律己不等於過於嚴苛的,兩者程度不同。這個度恰恰是由禮來決定的。也就是個體所具備的現實情況和所處現實之間關係所決定的行為模式。一個僭越其禮的人,往往是害性的。同樣,一個對自己太過苛求的人和一個散漫放蕩,知錯不改的人一樣,都是妨性害生的。

不離之仁道,先要不離己德,德必以行成之,行必以身成之,是故仁者不離己身則行以成德。這既不是事事自我為中心,毫無節制,撒開歡似的放蕩無忌,以為逍遙,實則散亂,也不是行那超出自己現階段承受範圍內的嚴苛之道。比如印度苦修那種,舉著胳臂不放下來的功夫。嘿嘿。都萎縮了,其實是修壞了,不是修好了。身毒這種以身為毒的思路和我們華夏純正的形神俱妙的不同依然源自世界觀的不同。

很多人把修身和自私混淆了。以為修身為本就是自我優先,自私自利,這點就是楊子居先生表達下造成誤會。修身當然不是簡單的自私自利,不是時時刻刻都在意自己的得失,修身以德是修身的重點,而德是自己長久為別人(久行施惠)的行動產生的氣,所以必然會和人,和環境產生互動。這個互動產生的氣是相互長養、各取所需,還是單方面掠奪,最後由自然天道來進行更大範圍更長時間內的平衡,就是我們不斷強調學禮進德(禮同理)修身以德的關鍵原因。德以誠一為實,德以敬讓為行,德以公行為成,德從專註中來,久而久之,可以至道也。

所以,修身以德,恰恰包含對己身和對環境兩個方面。那麼這兩者的關係不是截然對立的,非此即彼,也不一定是彼此合一的。其實在登山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變化。這是需要循序漸進,不斷調整的。而不是看似明白了,就要找那最高要求一步到位。你脫離了現在所處的現實也是做不到的,但不斷以最高要求標準要求自己,其實就是難以客觀認識自己應有的水平,離開了真實自我現實能力的一種扭曲,這種錯誤就是造成身體分離的一種常見原因,俗稱想太多,做的太少也。O(∩_∩)O哈哈~。但依然不能今女畫,自限其所能。這個度一開始只有先行者能幫自己把握,除非是生而知之者也。但現在沒有這樣的人,所以都是學出來的。

我們從來不把心作為根本,這是我們和別家之間的區別,我們強調民身君心,所以以民為本。以身為本,他們恰恰相反,一味強調君心,而不是以保民本而成君德——這是我們反對觀心的原因之一。君是為了民更好的生活才能成就的,而心是為了身更好生存才出現的。捨去身而言心,空華轉瞬,幻夢一場,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這不等於心不重要,不為君,不能控制身。身心的協調,就是身國同構的要點。也是我們不斷強調的要點。

在觀心時,你不管怎麼自我排解,在不斷觀察自己的時候,就是在不斷的在意自己,加重自我。這個趨勢不管怎麼自我洗腦「我」是假合不實,不存在的,但都存在自我,否則沒有觀察這個功能的出現。當你觀察越仔細越專註時,這個自我就越強。這種辦法必然需要其他的搭配才能有所平衡,而且效果並不好,不是一體成型的好辦法,這是有時代背景的後出之物,並非稽古之由來。所以練習專註未必一定要從專註於自己念頭入手,這樣太容易陰私成形,掉進大坑裡。而且會不自覺的自大,弄不好情緒都會被放大。對於他們來說,只有真正限制行為的戒律才有意義。否則走這路的人,很多都是表面謙虛,實則心理自大之極。這種虛假虛偽又要以發明出來的說辭心法壓制以達到平衡,不過水壩築得再高,沒有疏導宣洩,水還是會溢出,所以心魔不斷。就是來源於脫離真實的造作之反動。佛教看似理論豐富完善,恰恰反映了他們的從根本上的缺陷,世人好思辨,以彼等為尚,其實是無知居多。

對自己過於嚴苛有時也來源對自己太在意。預期太高,身心不協,其實也是另外一種自大導致的情緒太重,不知有節。一點點錯誤,一點點沒達標,就要苛責自己半天,其中沮喪,懊惱,後悔,悲憤,甚至看到別人進步就心生嫉妒,乃至到了極端就會怨天尤人。這些都是從一開始沒有學過以禮治情,養成了愛走極端的性格,失去了平易的能力。所以自責太過和觀心有點類似,其實是不斷加強那個並不是焦點重要的自我部分。這個後果對於自責過甚來說就是情緒和自大;對於觀心來說,就是虛假的無我不執著以及自大。而自省專註於以禮治情,在修枝剪葉的行動上,所以並不是一回事。

犯錯了,認識到,明白為啥後,行動上用力,下回改正,這個過程不等於需要各種負面情緒伴隨的,認識事實和引動情緒是兩回事。很多朋友難以區別事實本身;自己認識到的事實;自己因此認識產生的情緒,這三點區別。情緒和事情是兩個可以掛鉤也可以脫鉤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認識,這個認識的方法其實就是我們不斷強調的不離之道,這個脫鉤開關就是儒學中開蒙,以禮治情之學。以此,事和情,且情緒之間都是可以脫鉤的。能夠脫鉤自然也能掛鉤,這種自由開關掛鉤是我們要求的能力。我們的訓練就是要求能夠在實踐中掌握這點。

我的學生們時日尚淺,就總做的不夠好。新舊小編都是典型,一點事,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勾連著情緒。有點進步,啥事成功,就開心,這也不是不可以,但開心連著自大,每次都是一起出現,開心並且洋洋得意就是真實寫照啊。那麼開心就成了自大的扳機,就成了退步的肇因。而且舊小編比新小編更愛自誇一些,真是隨門風啊,我其實原來也愛自誇,但自誇就是自伐其德的。^_^。也就成了進二退三了。而一旦啥事沒做好,失敗了,就垂頭喪氣,沒精打采,更無心繼續別的事,難言盡職。從來都以情緒為導向,而不是以作事情為導向。那麼就不會想著怎麼改掉這些問題,注意力總是在情緒而不在事情,真是不夠成熟啊。這都是從小沒好好學過,養成的壞毛病,得慢慢改。既不能著急,幻想著一下子改掉,也不能不重視,任性由之,這就是勿忘勿助的火候。

其實不光是他們。據我看,論壇里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問題。對大家來說,最好的狀態應該是知錯而有愧疚,有自責,但不過於激烈,關鍵在改,在行動,而不是一直陷在負面情緒里。所以太重的自責情緒會使得大家偏離以行動改正錯誤這個真正的焦點。而完全沒有自責懺悔的情緒,又會變成不在意惡習,屢教不改,完全沒法子改。所以依然是不偏不倚的火候問題。

情緒有一個功能,是類似幫助我們記住事情的繩子,是方便記事的一種工具。而不是事情本身。打個比喻吧,釣魚需要有魚線,魚是事情,魚線是情緒。以魚線拴住魚是我們的本能。但後來發展到魚線比魚還大,總是情緒性太強,注意力都不自覺的被繩子帶跑了,而不是集中於魚這個目標上了。那麼就會出現本末倒置,抓住了繩子,不在意,甚至毀掉了魚的情況出現。所以不能叫繩子太大。但也不能沒有這個繩子,否則就成了用手抓魚的情況,也是很麻煩的,而且背離人秉承自然之性的。那麼既不能以情害實,以情害性,也不能以無情絕情把人性中的優點抹殺,不然這路依然不好走的。人道中有天道,從中體驗學習,就是我們在登山語境下,修道人為啥會活這一輩子的原因吧。其中這個情字恰恰是需要的,而不是天道之外的東西。萬物有情,各稟其性也。我們講百葯之性如世間人性之不同,道理就是如此。人所代表的東西,並不是簡單的人或者生物,否則沒有資格列於三才的。只不過人類的自大再逐漸遠離這個所代表的偉大力量罷了。

對自己的關注並不一定等於修身的,反求諸己,不等於觀心,而是在行動以禮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自己,而從中得益。也不是說所有人上來都要達到十手十目之嚴的,這需要時間來達到。佛教觀心以無常而至無我很有可能成為極端自私自大的做法。才有自以為圓滿和自以為凌駕諸天之上的毛病。這恰恰與修身以德相反了。

我們論壇里有好幾位同學,總是擔心自己要出各種毛病,對自己的關注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強,只不過已經演變成稍微有點不舒服就會各種不安猜疑,甚至覺得自己得了嚴重的病症,乃至絕症。。。這種關注其實是自己的心理因素干擾身體的自然運轉,本質就和練氣功一樣了,都是在用心識(擔憂懷疑自己生病)干擾自己的健康 ,只不過名義不同罷了,這種錯誤加諸於自身的專註,以情緒為導向的專註,造成的身心彆扭,神混氣亂,乃至形體違和都是恰恰反向說明了專註是能夠練氣之本。只不過專註的東西,專註的原因還是有講究的。這種同學其實身體器官沒病,或者病的不厲害,但被放大很多倍,明明不過就是亞健康小毛病,非說自己病的要不成了。人心之危以此害生,不在少數,還是過度專註自己造成的陰私。而自責,過度觀察自己,往往是這種趨勢的開始。所以我們強調的是自省和行動,絕對不是坐在那裡自己無窮無盡的去分析解構自己,這點很多同學都要注意這點。自省來源於對行動的反饋。而啥都不幹,沒有啥行動就一個勁自我分析,很容易進到這種自私的大坑裡。也會越來越把自己當回事。之所以強調學禮明理,恰恰是去自我中心化的一種方式,恰恰要求落實在行動實踐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是自己不把自己嚇出病來的關鍵。其實說了這麼多,就是要堅強,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自然會堅強起來。^_^

佛教講觀心以無常,所謂觀察自我都是別物假合組成,由此以至無我,又是另外一個極端性問題,首先這是一種被外界灌輸理論正確後的暗示,其次在這個暗示下在解構自己的自我意識,但同時觀察者的這個角度下的部分自我意識又再被強化,所以並沒有真的無我,而是精神分成兩個,重新建立起一個和日常中自我對立的,自以為無我的自我意識。這種叫做無我的自我意識,看似客觀純凈,但沒有生機,偏而不全,所以會在生活出各種問題,情緒,事實,觀察種種都是割裂的,往往最後人道扭曲,天道有缺,難以證得大道的。明明只是訓練專註的辦法,結果演變出各種複雜的理論說法做法,大都難逃人心藩籬。這種修法從根本上不能解決登山的各種問題。所以我們壓根不認為他們所謂三法印中無我的說法解釋合適現實。我的存在,雖然是各種部件組合成的,但在一定邊界條件,這個我相對穩定,雖然可以調整性情,修枝剪葉,學以進德,但沒有必要一下子走極端,弄什麼無我。一下子極端化,理論化,其實是脫離人的現實的一種過弊,他們經常如此,類似的趨勢比比皆是,所以我等不取此道也。

這種辦法根本就是偷梁換柱,以「無我」生成的「自我」更加頑固。更加難以改進,所以自大我執恰恰經常被他們提起,就是這類問題的真實反應。有意識有觀察者就一定有我,不管怎麼去解構。這是由簡單的身心關係決定,但他們以心識為準,所以心要脫離身形存在,所以虛幻的構造出一個無我的概念。無我之造作就是自己給自己添堵,所以還要去法執,簡直就是繞著山走不上山。他們提出的問題都是在登山時候能夠慢慢解決的問題,隨著身體的變化,慢慢都會有所改變,不變也不成的。但他們太著急了,總想著一下子達到某種境界,求快必然根基不穩。或者說他們這種辦法就是古老傳承學了一半之後的別出樞機,沒學全,根本是有缺陷的。弄到後人,二而不一,最後頂多是不二,而不是歸一的不在少數。

上面這些大家其實都可以不用去深究。我就是寫著寫著加進去的,^_^。不學佛教那套根本不用看,而且即便學了,也少有正宗,離得還遠,而且他們現在自己也沒啥人能走到這步,也算是悲哀。大家只要記得自私自大恰恰是要被修減下去的東西就好了。不需要那麼多理論,那麼多精細的劃分,有的時候人工分的約細,往往是割裂,是偏是著急。所以不用那麼自己跟自己較勁,深刻的觀察自己的念頭之類。這種看似聰明,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大道至簡,拙勝巧,慢勝急,靜勝燥。他們就是著急,求全,自大圓滿才出現的偏頗。所以當我們犯錯的時候,要重視,要有點自責的情緒,但請專註於怎麼改,專註於事情和真實行動才能去改這個問題,而不是被情緒帶偏,而不是關注自己的心理問題。

其實所謂的抑鬱,就是釣魚的魚線被人自己造作的太粗太大,已經遮天蔽日了。所以看不到陽光,更別說魚。而且別人勸他關注魚,他基本已經沒能力了,論壇上就有這樣的同學,不聽勸,也不能說。一說就是無數負面情緒放大好多倍加註於己身,腦補出無數我們壓根沒有的意思來加重自己的負擔。^_^自己害自己真的是手下不留情啊。他們就是在慣性下,滿眼都是粗大魚線遮蔽的天空。這就是情緒的大坑了,是一個人長期積累產生的負面情緒的大水坑。想從裡面爬出來,這需要慢慢從身體,作息,行動上走出來,別再關注自己的得失。不再簡單的繼續心理構建。你越關注它,不管是想好還是想壞,都是增加它的力量,都是繼續挖坑,所以只有轉移注意力,真正用別的事情來代替這個魚線,才有出頭之日,最後慢慢平易以對之,這個大坑才會從大變小,乃至於回到正常釣魚的情況。所以論壇中有幾位我就不點名了,你們還是多做點事,參加參加大家的集體活動和項目之類,這樣和人不斷打交道中,在專註於事情的過程中轉移注意力,消散一些錯誤的慣性,估計能好點。

現代社會壓力大,信息繁雜無比,一不小心有點問題都是正常的事情,不要無限放大問題的程度,不要自己嚇自己,登山者也許是求長生,但不等於怕死,死亡的恐懼如果難以戰勝的話,依然是跌在山道上。五龍捧聖咋回事講過吧。真正能百死不悔自然志比金堅,這金性不壞才有可能的。那麼人心那點害怕這個害怕那個的惟危之情必要去掉。這是要在一個良好環境中訓練的。很多朋友又不願意和人交流,但實際上又有和人群環境互動的需求,那麼壓制扭曲這個真實需要,堵而不疏,造作出各種扭七扭八的相關情緒,反倒成了問題的關鍵。這依然是離開了真實。自己不知道自己缺什麼,而是不斷地按照錯誤的習慣去洗腦自己,不和人打交道就能萬事大吉嗎?那基本和自己不吃不喝一樣不現實。

我們避世不與人交的能力遠比一般人強,一年不見人不說話都沒啥。但前提是我們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避世是到了一定程度的練氣的需要,而不是心理問題造成的情緒需要,練氣到了一定程度是自然需求,很多人都是造作的以為不說話閉口禪就能咋樣,真是。。。

更多人把登山當做逃避世間種種的退路,其實是玷污登山修道。連那點瑣碎人事都能把自己整的五迷三道,七情造作,根本登不上啥山的。逃避膽小的人沒法子面對自然真實的宏大的。自然真實也許就是野蠻的,沒有點能力,沒有點膽魄,只能縮在自己構造的幻想里呆著。

學以保生,學問之所以有意義,恰恰是因為學問可以叫我們從先輩那裡學到真實的點滴,學到怎麼才能觸摸真實。但學問不是真實,學問是路徑,而不是終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以逃避現實而假裝痴迷於所謂的學問書本,無非就是另外一種語言代替真實,自欺欺人,膽小懦弱的表現。這和專註於治學,練習專註是兩回事。你要是能專註於書本一輩子,沒有那麼多情緒造作,沒有與人交流的需求,那其實和任何人打交道都沒問題,人情世故一眼往到底,但也不會有啥特別的負面情緒,那麼自然可以一輩子當書蟲。柱下之資不等於書獃子。總是以己度賢,還是自己給自己找借口罷了。

現在的人自己很多情緒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明明就是用書本來和現實拉開距離,而不是追求學問,追求真理,卻以此粉飾,自以為高尚清高,這其實是對學問以及學問承載的真實的玷污。這是虛偽和懦弱,就算有一天真實掀起面紗,你也會逃避的。

文者,載先王之道也。就是記錄先王所行之事,所以行為是質,文是行動的記載等衍生物。儒家講文質彬彬,道家重質,其實都是重視行動和真實的意思。學儒學道落實不到行動上,就是空說,就是白做功,沒有啥意思的,精微之處也體會不到的。所以我們並不是要培養書獃子的,嘿嘿。專註於學問不等於沒法做事,不等於生活白痴。

登山者必然是最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所以我們學習,我們做事的目的都很明確,登山而已。各種增強登山的能力才是我們做這些事的目的,久而久之,其一自成,得魚忘筌,也就無所謂得魚忘筌啦。

情緒往往來源於自己和環境互動遺留下來雜質的積累。也就是消化不良,這個不良的原因就是沒有從小學禮,不知以禮治之,不知其度造成的。也是沒有開蒙,沒有一種保護色能夠分解雜質衍生出來的問題。但也不得不說水至清則無魚,無情並不是修道最好的選擇,所以我們講淡情而不是絕情,講忘情而不是無情。萬物之生,無非就是缺這些才會活一遍。但過猶不及,情緒已經成了今人害生最大的殺手。抑鬱姑且不論,基本所有的胃病都是和生氣有關,肝病亦是泰半如此,嚴重的腫瘤之類的都和自身情緒密切相關。所以學禮治情,恰恰是保生養性乃至長生之必須。

我們不提倡外道的原因,並不是主觀上對他們的排斥。而是客觀上他們的說法確實有問題。外道講的苦,講觀心禪定,一味講愛人都是容易引起刺激情緒造作翻騰的,抑或反動以無情絕情又成了另外的極端,一旦心理強調過甚於行動現實就會出問題。一方面不斷給自己腦補暗示,但又和實際錯位,就會出現強大的反動,這種反動往往是一種躁動,一種難以沉靜下去的心火,但又再次以心裡構建去假裝排解,其實是掩蓋自身問題,水壩雖高,但不以疏導為主,終究會使得問題越來越大成為一種惡性循環。佛教那麼多繁雜的理論出現恰恰是為了不斷解決一開始偏頗而造成的問題鏈。客觀上講,他們那些辦法不適合中和之道的,不是偏,就是缺,再不就是極端。中土地氣所養,固然有偏的,有極端的人,但大多數的基底還是中正平衡的。所以我們還是認為儒道之學最適合國人。這是環境決定的。

其實縱觀古今中外,只有道家之淡,儒家之中,醇厚綿長,最適合保生養性,調節社會矛盾,長治久安。不極端而平易,所謂和諧也。我們提倡以禮治情,使其淡而不重,純而不絕,中而不偏,也是舉賢內不避親,因地制宜,應時而行吧。

最後,回到主題上。自責伴隨的擔心,害怕,悲傷,懊悔等等負面情緒是大家在平時前行必要注意控制的。在有規矩下,專註於事而己自正,和關注自己導致的自我越來越重,是我們和外道之間的重要區別。因為事都是人做的,所以在一定規矩下,事作好而人自調。此乃無為之道。有規矩,有序列,層次分明清晰的做事,又不過繁,既有原則又靈活的並行此道。慢慢地,大家會比那些自以為修這修那的進步實際的多。從某種角度講,其實這兼容他們所謂的常駐禪境了,而且不用那麼神叨叨的吹牛。見事則明,入耳即知,無他,惟杯水神清爾。這就是聖人六十耳順的本事,恰恰是從聽訟練出來的。學問離不開實踐,但實踐又不等於一定去從政。這點是有區別的,所以人道還是從和人打交道中去體會,人情人性就是其中難以迴避的問題。我們論壇課程的設置,都是實踐課,都是從實踐出發的項目,既研究學問,也不故作高深,擺弄名詞,弄點啥小學考據,偏僻雜說的偽學。所以大家想要真正體會學問精微,還是要多參加論壇活動,既要勤學典籍,也要多在現實中體會,只有如此學以致用,才不離學問之本,真實實踐就是學問之本。離此,學之無益,不如多睡會呢。O(∩_∩)O哈哈~

話說我今天開光,然後接個要緊電話,熬到沒睡成午覺啊。要是年輕時候一定不爽,因為自己的平時的安排打亂了,不過現在呢,順著現實來,已經如此了,就沒有必要再造作情緒,那種情緒比少睡一個午覺害性的多。不如干點正經事,遂有此篇。^_^

既來之則安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山小敘 的精彩文章:

小雪未竟,朔源玉皇

TAG:博山小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