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膠唱片市場回暖,經典煥發新生機

黑膠唱片市場回暖,經典煥發新生機

萊蒎黑膠唱片店的黑膠唱片展示區

黑膠唱片是一種在20世紀具有主宰地位的音樂載體。隨著唱片工業發展,黑膠唱片的主導地位逐漸被後來出現的磁帶、CD以及線上數字音樂所取代,但由於其精良的播放品質以及獨特的文化價值,黑膠唱片仍然擁有一批忠實愛好者。黑膠唱片近年來在音樂愛好者和黑膠唱片收藏者的推動下,又慢慢聚集越來越多的人氣,國際上黑膠唱片的銷量穩定回升,也有更多的年輕樂迷開始消費和收藏黑膠唱片。近幾年,黑膠唱片收藏在北京、廣州、上海逐年升溫,業界人士預言黑膠唱片是繼郵票品、連環畫後,收藏品中的又一匹黑馬。記者採訪了國內黑膠唱片的從業者和收藏者代表,對黑膠唱片的使用、收藏價值、市場現狀以及消費人群進行了解,由此進一步探討黑膠唱片的市場前景與當下意義。

賦格黑膠唱片店

走進黑膠唱片店

黑膠唱片店是一個能直觀感受到黑膠唱片市場的場所。國內的黑膠唱片實體店數量雖然算不上多,但仍有一批具有代表性,且在黑膠唱片收藏數量、店面裝潢、店內的功能設置等方面各具優勢的黑膠唱片店,吸引著音樂愛好者駐足消費。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四頭條的fRUITYSHOP黑膠唱片店較為知名,地下風格的店面裝飾復古別緻,店內提供黑膠唱片自助視聽,也出售酒水和周邊商品。另一家位於北京三里屯,名為賦格的黑膠唱片店則走「高大上」路線,既是一家唱片店,也是一間威士忌酒吧,為顧客提供舒適的消費環境,店內出售的黑膠唱片以古典樂和爵士樂為主,也進行黑膠唱機及配件的售賣。上海紅坊創意園內的BOTH MUSIC黑膠唱片店是上海第一家結合音樂、書籍、文化的趣味空間,顧客可以一邊用店內黑膠唱機視聽自己喜歡的唱片,一邊看店內的原文書,這裡還會為音樂愛好者定期舉辦音樂沙龍。上海的URVC是一間將Lounge酒吧、在線廣播及黑膠唱片店融為一體的休閑空間,因其獨特的電台黑膠唱片概念,迅速在當地聚集起一定的人氣。今年7月,名為世界黑膠中心的黑膠唱片展示、銷售、體驗中心於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廣東音像城開業,對外集中展示國內外優秀黑膠唱片一萬餘張以及總價值約4000萬元的黑膠唱片播放設備,為眾多黑膠唱片愛好者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國內眾多的黑膠唱片店中,北京最大的黑膠唱片店——萊蒎黑膠唱片店在業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798藝術區內的萊蒎黑膠唱片店,店內裝潢精緻,進門是一間寬闊的前廳,設置有收銀區、沙發休息區以及黑膠唱片機展示區。走進萊蒎黑膠唱片店內部,可以看到兩側是兩層樓高的黑膠唱片陳設區,同時還有一間咖啡吧和一個可供演出的中心舞台。唱片店的老闆馬遲是一位年輕的「80後」創業者,他與記者暢談了關於自己的唱片店、黑膠唱片以及黑膠唱片市場等話題。

萊蒎黑膠唱片店誕生於2009年,當時正處於世界範圍內包括國內實體唱片店大滑坡時期,各地唱片店都在不斷關張。馬遲選擇在那時開唱片店,一是因為自己愛好音樂;二是他覺得大眾不是不需要唱片,而是消費唱片的方式需要變化。在網路媒體興起的背景下,人們面對面地交流日益減少,在某種程度上促成擁有共同愛好人群的交流需求,實體唱片店能夠成為他們交流的場所。因此他決定對唱片店模式進行改造,打造一個複合式、多功能唱片店。現在,唱片逐漸被認為是陳舊的事物,唱片的消費結構也出現老齡化,年輕消費者的流失也讓整個唱片行業甚至音樂行業逐漸失去活力,所以馬遲也想藉由開唱片店,使更多年輕消費人群關注,畢竟年輕人依然是文化消費的主力軍。

萊蒎黑膠唱片店內設有咖啡廳,提供一些黑膠唱片播放機的展示與售賣,也會定期作為歌手舉辦現場音樂和簽售的場所,但唱片店的盈利主體依然是黑膠唱片銷售。馬遲之前還同時開設過另一家唱片店,店內提供餐飲服務,後來利潤核心轉移到了餐飲部分,他認為這不符合他的經營理念,於是果斷結束了那家店的經營。馬遲認為既然要做唱片店,唱片本身的利潤就必須是支柱,這也是他對這份事業的一種堅持。他對黑膠唱片行業的堅持,以及目前黑膠唱片行業復興的良好趨勢,使萊蒎黑膠唱片店的銷售情況十分良好,銷量逐年上升,整體業務不斷擴展。

咖啡吧已成為唱片店的「標配」

黑膠唱片的優勢與劣勢

要了解黑膠唱片市場,就要先了解黑膠唱片。黑膠唱片是迄今為止,人類能記錄聲音最好的載體。它是摩擦發聲的模擬音頻,相對於數字音頻來說,原理完全不同,CD刻錄的是數字音樂文件,在文件的尺寸、解析度和演算法上有一定限制,所以具有局限性。而這些局限性在黑膠唱片的模擬音頻中並不存在,其音域非常寬泛,細節也不受解析度限制,使聲音的記錄更加飽滿和細膩。磁帶這樣的磁介質,由於上面的磁粉會脫落,因而使用壽命十分有限,最多只能使用十幾年。黑膠唱片是人類剛剛發明留聲機技術時就擁有的載體,至今已超過120年。黑膠唱片雖然會存在理論上的物理壽命,但經過妥善保管,它的使用壽命仍可以超過100年。這個時長遠超所有其他的磁介質和數字介質載體,使黑膠唱片成為獨一無二的產品。

黑膠唱片的材質變化經歷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然材料,即蟲膠,是一種昆蟲的分泌物,用熱能壓制在唱片上。這種材料有很多缺點:一是產量受到限制,二是穩定性較差,三是製成唱片後易碎,不容易保存。在當時,因為沒有電聲技術,只能用手搖留聲機摩擦發聲,摩擦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磨損唱片。隨著電聲技術的發明以及黑膠唱片和唱片播放機材質的變化,唱片磨損問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唱片材料從蟲膠變為化學和成膠質,即醋乙烯共聚樹脂,這種材料整體柔韌,表面卻很堅硬;黑膠唱機上的長針從鋼針變為複合材料以及鑽石等昂貴材料,唱片播放時的轉速從78轉降為33 轉。這些轉變使黑膠唱片磨損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黑膠唱片不易被盜版,所以它在音樂版權保護方面具有優勢。一是世界範圍內對黑膠唱片生產的把控非常嚴格,工廠不會接到非法訂單;二是黑膠唱片生產的投資額非常巨大,需要在工廠流水線上完成,很難進行小批量製作。因此個體去盜版黑膠唱片,即使能逃過唱片發行版稅,在拋去巨額生產成本之後,其利潤也是微乎其微。所以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黑膠唱片幾乎都是正版。

不過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樂介質還是存在它的劣勢,由於製作成本較高,其價格會高於CD和線上音樂。另外,黑膠唱片體積較大難以隨身攜帶,需要相對固定的場所播放,無法擁有數字音樂即點即聽的便利性。

萊蒎黑膠唱片店創始人馬遲

黑膠唱片市場回暖

美國唱片行業從2002年掀起一股「回到黑膠唱片」的熱潮,先是復刻了一批經典黑膠唱片,隨後歌手發行新專輯時也會推出相應的黑膠唱片版本,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購買,黑膠唱片銷量逐漸回升,也帶動了世界黑膠唱片市場復興。歐洲黑膠市場從21世紀初開始蓬勃發展。根據尼爾森音樂年報的數據統計,2016年美國黑膠唱片總銷量超過1300萬張,與2015年的1100萬張和2014年910萬張數字相比,實現了可觀的持續增長,占唱片總銷量的6.5%。根據英國唱片業協會(BPI)的調查數據,2016年英國黑膠唱片銷量超過320萬張,相比2015增長了53%,銷售額已經超過上世紀80年代的黑膠唱片。

中國黑膠市場回溫還比較遲緩,主要原因是缺少生產線。1998年國內關閉了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之後的黑膠唱片只能靠進口,直到2015年才重新開設新生產線。不過許多國內唱片公司看到黑膠唱片市場的變化,也開始著手籌備新生產線。中國唱片總公司從2010年起出版了一些20世紀三四十年代老歌和傳統戲曲的黑膠唱片,市場逐漸回溫後,也陸續有許多國內歌手開始發行新的黑膠唱片。

作為從業者,馬遲從2009年開店起就能感受到黑膠唱片市場的回升,唱片店的生意也在逐年擴大。最初開設的店面是27平米,現在店面已經擴大到300平米。國內黑膠唱片為何越來越受到追捧,馬遲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黑膠唱片的尺寸比CD要大,外觀上更漂亮、更大氣。二是黑膠唱片比起CD,不用擔心盜版的問題。三是黑膠唱片經過歷史沉澱,涵蓋的音樂品類非常廣泛,比CD覆蓋的音樂類型更加全面。有很多唱片是沒有作為黑膠以外的介質發行過,只有購買黑膠唱片才能聽到,包含很多古典樂、爵士樂、民謠、世界音樂等經典作品。四是作為消費品的黑膠唱片價格在一兩百元左右,價格上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另外對於年輕人來說,黑膠唱片比其他音樂介質更「酷」,無論是從質感、音質、還是它所承載的音樂,都能體現年輕族群的個性與品位。

顧客在黑膠唱片店內挑選、試聽唱片

收藏者談黑膠唱片的收藏價值

為了從收藏者的角度了解黑膠唱片和黑膠唱片市場,記者採訪到來自廣州的資深黑膠唱片收藏者楊家明。楊家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黑膠唱片,大部分黑膠唱片買自廣州和香港,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經常去香港收集唱片。楊家明收藏唱片最多的時候達到3萬張,現在留下精品1萬多張,對於許多經典黑膠唱片的歷史與版本他都如數家珍。楊家明收藏的頭版黑膠唱片皆為古典音樂唱片,他鐘情於馬勒的音樂,稱馬勒的《第三交響曲》是他聽過最浪漫的交響樂。他把這些黑膠唱片依照作曲家、曲目順序、唱片公司及版本細緻歸類,儘管是個浩大工程,他也樂此不疲。每天看著這些凝聚人類靈魂精粹的黑膠唱片,沉浸在音樂海洋里,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享受。

談到黑膠唱片的使用和收藏價值,楊家明告訴記者:「熱愛黑膠唱片的人都知道,頭版唱片重播音質最好,再版次之,三版又次之,因此頭版唱片最具收藏價值。就目前黑膠唱片市場而言,如果是二手唱片,就要考慮到碟片是否保養良好這一因素。黑膠唱片在理論上雖然有一條磨損曲線,唱針與碟片的接觸摩擦會造成兩者損耗,但現在唱機唱頭的材質不斷改良,實際上這種損耗可以忽略,只要保養得當,一張黑膠唱片聽一輩子都沒問題。早前一些品質良好的黑膠唱片因為受播放設備限制,聲音表現有所局限,現代硬體播放技術突飛猛進,更能凸顯黑膠唱片品質。」對於黑膠唱機,楊家明表示自己對音響器材沒有過分的追求,秉承著夠用就好的理念。但即使如此,楊家明擁有的器材中也是諸多銘品,價值不菲。

楊家明認為,黑膠唱片即使在數字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仍然是最好的音樂播放介質。在大部分價格相仿的音響系統中,數字音頻雖有體積小、操作簡便的優點,但在聲音的還原度和音質上,尚未超越巔峰時期的黑膠唱片所給出的界限。當然,也必須承認黑膠唱片的播放及其播放系統的保養、維護有諸多不便利之處,這也許是一般人選擇數字音頻而放棄黑膠唱片的最主要原因。不過很多音樂愛好者反倒是從CD入門,進而成為黑膠玩家。為追求音樂播放的真實性,包括音質密度、音場空間等還原度,上述黑膠唱片播放上的那些不便利,反而成為黑膠玩家眼裡值得為之花費心思並樂此不疲之處。

楊家明收藏的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能否被普及

黑膠唱片市場雖然在持續回升,也有一批穩定且逐漸增長的消費群體,但受眾面還談不上廣泛。黑膠唱機的普及程度不夠高也制約了黑膠唱片市場,那麼黑膠唱片能否被普及呢?對此,楊家明認為,從黑膠唱片作為經典音樂介質的定位來說,很難再去談普及。20世紀90年代黑膠唱片從主流位置讓位於數字音頻技術,是時代進步中無可避免的潮流。經典是曾經流行並且普及過的東西,一旦成為經典就意味著它不再流行,新技術和新鮮事物才有流行和普及的動力。

考慮到黑膠唱片具有不可代替性,馬遲對於黑膠唱片普及十分有信心。他認為,就像電視普及以後廣播依然存在一樣,網路視頻的普及也沒有讓電視消失,只是電視的播放內容和播放方式在不斷變化。聽數字音樂和購買黑膠唱片是兩種不同的消費需求。聽數字音樂能夠快速拓寬自己的收聽面,尋找更多自己喜歡的音樂,而那些非常中意的新音樂或是值得收藏的經典音樂就可以通過購買黑膠唱片,反覆聆聽。隨著大眾消費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消費,這種從淺層泛聽到深度收藏的消費方式也會被更多人所接受。對於黑膠唱片普及的影響,馬遲認為,黑膠唱機的功能最本質還是播放。國外許多黑膠唱片消費者使用的黑膠唱機並不昂貴,他們追求的是音樂品質。一些音樂發燒友會不停地更迭播放設備,聆聽的音樂範圍卻比較狹窄,與其說是音樂發燒友,更像是器材發燒友。馬遲認為市場普及類的黑膠唱機應該像家用電器一樣,不應是高不可攀的東西。

楊家明的黑膠唱機

黑膠唱片的當下意義

談到從事黑膠唱片行業在當下的意義,馬遲認為,倡導黑膠唱片對整個音樂行業會產生積極影響。在數字音樂消費方式的積極引導下和國家對版權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年輕消費者的版權意識逐漸加強,這固然帶動了市場,但對於音樂行業也存在隱患。馬遲告訴記者:「數字音樂帶給音樂平台的收益較高,但是帶給歌手和唱片公司的版權收益卻遠遠少於實體唱片,這勢必會對原創音樂內容的產出造成負面影響。許多歌手只在音樂平台發布數字單曲,單曲成為熱門以後就可以通過現場演出和參加電視和網路節目獲取收益。音樂發行越來越單曲化,很難整合成一張專輯,音樂專輯的整體概念和帶給聽眾的完整體驗就不復存在。因此為保證原創內容產出和獲得更多收益,許多唱片公司和歌手開始更用心地製作和推廣實體唱片。」而作為實體唱片最優質的體現,推廣黑膠唱片,引導消費者購買黑膠唱片,無疑將進一步加強消費者的版權意識,同時推動音樂市場各個環節的良性發展。

楊家明則認為,現在提倡重視黑膠唱片並非是要黑膠唱片重振雄風奪回被數字音頻搶去的領地,而是讓黑膠唱片作為一種文化經典被重新看待,包括它特有的音響韻味,包括使用時所產生的令人神往的儀式感,包括它無可比擬的播放品質。黑膠唱片代表一個時代不可磨滅的文化氣質與品味。如果年輕人能通過黑膠唱片市場回溫,去關注黑膠唱片這種經典的播放形式以及其中蘊含凝聚人類文明結晶的經典音樂,對於他們將大有裨益。目前,某些國內的音樂公司看到黑膠市場的潛力,希望成立黑膠生產線,楊家明認為重開生產線不應該以純商業盈利為目的,更應該處於對文化經典的保護。他說,「平心而論,數字音頻的進步是不可遏制的時代步伐。但是黑膠唱片的魅力至今仍不能被數字音頻取代,這也是其慢慢吸引年輕樂迷加入發燒友行列的原因。聽黑膠唱片的年輕人逐漸變多,這些經典音樂延續下去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即使到數字音頻一統江湖的時候,我相信黑膠唱片仍可以因為它的經典而堅守一隅之地」。

黑膠唱片店一隅

【版面編輯:譙嬌】

【微信編輯:田野】

文化月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管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 主辦

微信名稱:文化月刊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月刊雜誌 的精彩文章:

張郎郎:天生的「盲目樂觀主義者」

TAG:文化月刊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