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閃光人像模式
大多數的閃光人像是在環境光照比較低下的場景中才會啟用,特別是手機,目前普遍採用的是LED閃光燈,跟傳統的氙氣閃光燈比起來閃光強度還遠遠不夠,在大白天其實也起不到太大的補光效用,真正能發揮的場合主要還是在夜晚。
初看起來,閃光人像好像不會有什麼難度,直接把手機的LED燈打開,「呼啦」一下把人照亮不就OK了?
的確,如果僅僅只是拍一個閃光「紀念照」,現在的手機也就如此了。但如果想利用手機的閃光也能拍出點大片的味道來,那關於閃光攝影的這個「光怎麼打」還是相當有講究的,不光是器材廠商會關注加以研究,很多攝影玩家也十分執著於此,有些甚至還是十足的閃燈玩家。所以,我們在這裡不妨先看看相機上那些閃燈玩家都是怎麼進行閃光人像的。
玩家級的實景打燈,會根據實際的環境和光照條件,進行精緻的人工布光,從光照的方向、強度和色溫上將外置的閃光燈和現場環境光相結合,營造出既符合現場光照條件,同時又表現富有人物性格的光比效果。
最終出來的畫面,人物的光影造型效果和背景夜景畫面相互融合,甚至我們有時候都感覺不到這是人工補光的結果。統一的燈光色溫布局,外加合理的光比、透視感,讓人感覺眼前的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場景真實,這是玩閃燈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大連,西山烏托邦別墅 2017年3月15日 下午12:06:44 盧斯蘭(俄羅斯)
這是在室內利用兩支小型熱靴閃光燈模擬窗外太陽光照拍攝的人物肖像。
一支主燈安排在盧斯蘭的左上方2米的距離。為效仿太陽光的特性,增強光照強度,主燈直接採用硬光直射的方式,不加任何柔光散射介質(但加了一個束光筒控制光照範圍)。
另一支附燈安排在盧斯蘭右側2米左右的柱子後面,加上了八角形反射柔光傘,主要是為了整個右側空間提供一個適當的陰影補光。
兩隻閃光燈都沒有加濾色片,相機白平衡直接設置成了「閃光燈」,手動曝光,光圈F6.3, 快門1/200秒,感光度ISO100,使用85mm人像鏡頭。
從這一幅簡單的閃光人像畫面的場記說明中我們可以看到,閃光攝影至少會涉及到光的強度、色溫、方向還有光比結構這四個方面的技術問題。
閃光亮度夠不夠直接影響到主體人物的曝光和成像畫質;色溫配合是否適決定了人物會不會偏色,是不是和環境處於同一個空間維度;閃光的方向、與人物形成的角度都直接影響到被攝者的臉部造型、肌膚紋理和二維畫面的空間表現感;而不同明暗和不同軟硬的光比除了會影響到閃光人像的畫面影調結構,同時對於刻畫被攝人物性格和形象戚戚相關。
當然,我們在這裡主要是為了討論手機上的閃光攝影。對於普通手機用戶來說,最可能用得上的,也就是手機內置的那點小小的LED燈,基本上沒有其它可以外置布光玩機外閃光技巧的條件。但是,如果我們能對閃光攝影、布光技法有足夠多的認識,對於手機上玩LED閃光拍攝來說,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光強度】
這個比較好理解,不夠亮,拍出來的人物就很有可能曝光不足;太過亮了,人物就曝光過度;只有適當強度的補光,才能合理地照亮原本處於較暗環境中的人物主體,把他突出出來,成為畫面的主體。所以,控制好手機上的這個小小的LED燈的輸出功率,是拍好夜晚閃光人像的首要任務。
如果你的手機上的LED閃燈功率輸出是固定的,只要一開啟就是全功率發射,那這裡我們可能就很難展開討論,因為同樣的光照強度,對於被攝距離不同的被攝主體人物,所產生的照度肯定是不同的。近了可能就曝光過了,遠了又曝光不足,你只能安排被攝人物在你設計的理想光照距離上,才能獲得合適的補光效果,這種卡位式的拍攝明擺著是為難本來就在黑夜裡懵圈了的吃瓜群眾呀:-)
當然,你可能會說,雖然是單一的全功率輸出,但是我們會在閃光照亮的時候根據實際測光結果,主動調節點燈時長和快門長短以及感光度高低,以此達到控制曝光的合理性。
能實現這樣的瞬間測光實時調整曝光參數的,至少在機能上算是蠻厲害的了,但這也存在一個問題:它只能保證被照亮的主體能夠在成像畫面上留下一個合理的曝光結果,對於環境曝光可能就無法兼顧了。
試想一下,拍個近距離的半身像,補光亮度很亮,手機要減少曝光量;拍個稍遠一點的全身像,補光亮度降低,手機要增加曝光量……但畫面的背景亮度卻一直沒有變化。這樣拍下來的結果是,半身人像,背景可能一片黑;全身像,背景和人物可能都淹沒在噪點裡。
所以這種閃光時「通過調控機內曝光量」的做法只能說是比前面那個什麼都不管「每次都全功率輸出」的LED閃燈補光稍好一點,但達不到完美和大片的效果。
那麼,合理的做法是什麼呢?
我們需要一個具備可以調節輸出功率的LED補光燈。
大連,萬達廣場 2015年2月9日 下午5:44:11 奧莉亞(俄羅斯)
2015年初用大神X7拍攝的奧莉亞的這一幅接近全身的夜晚街頭手機人像。從閃光拍攝效果上衡量,X7的LED提供了足夠強度的補光功率,使得畫面從(白皮膚)人臉到淺藍色牛仔褲再到深黑色的冬裝,明暗細節俱到,影調布局合理。一幅合格的手機閃光人像。
大連,萬達廣場 2015年2月9日 下午5:45:22 奧莉亞(俄羅斯)
然後,我試著手持手機再靠近奧莉亞一點。這次是半身人像,依舊是手機閃光補光,與前一幅相比,主體人物和場景的曝光、影調等結果依舊合理,準確。
大連,萬達廣場 2015年2月9日 下午5:46:48 奧莉亞(俄羅斯)
於是,我決定再近距離地來一個上半身的閃光人像。可以想像,對於手機廣角鏡頭的視野來說,要把人拍這麼大需要貼多近的距離。
結果除了因為距離過近而帶來的閃光覆蓋範圍和拍攝取景範圍有所偏差而造成畫面右下邊緣的局部曝光不足外,整個背景場景和人物主體的絕大部分區域曝光依舊正常!
這就對了!
不論拍攝的人物遠近,只要還是在LED補光「力所能及」的距離內,手機可以發出不同亮度的光來實時應對,控制最終的拍攝結果,這是手機閃光應該做到的。
插個題外話:
單從實際的閃光效果體驗看,當時似乎只有這款大神X7手機比較深刻地領悟到了閃光曝光、色溫控制和影調布局的合理性,並付諸實施。同期對比的其它幾款手機的閃光拍攝,有些真的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而且,即使到了今天,還有一些手機可能都還沒有在這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又重新轉發了《X7拍婚紗》,大家一片緬懷,黃雪峰也不無感慨地說「這可是他歷經半年的作品」——果然精心打造!
那麼,具體是怎麼應對呢?先就人物主體說來,就是根據被攝主體的遠近調節功率輸出。當系統檢測到被攝人物的距離後,綜合相關的曝光參數,確定一個合適的光量輸出強度,使得被攝主體獲得一個準確的曝光結果。(如果再考慮到夜晚的背景場景曝光,人像閃光機制會再複雜一些,我們會在下一節【夜景閃光人像模式】里探討。)
要實現這樣一個閃光機制,需要綜合鏡頭焦距、光圈、快門、感光度等一系列的設置反饋運算,看似複雜,但如果我們把其中的幾項參數預先固定下來,事情也就變得簡單很多了。
特別是手機上,鏡頭焦距和光圈是固定的,快門呢?根據我們前面討論的,也可以預設一個手機上的安全閃光快門速度(比如1/60秒、甚至1/30秒);而感光度,我們可以參考ISO最低原則,在光照許可的前提下,儘可能地使用低感光度以保證畫質的細膩度和純潔性,這樣組合來運作,整個過程應該會很順暢。
現在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整個過程:
夜幕中我們開啟了閃光人像模式,對著被攝人物按下了快門按鈕,這個時候手機先發出一束短暫的預閃光……
對的,需要預閃,這樣既可以防紅眼,同時(最好)還要配合臉部識別,這樣我們比較有信心讓手機準確地知道黑暗中的被攝人物(的臉)在哪裡,也有助於完成正常的對焦機能,同時還要把這個測得的距離、測光結果以及環境色溫等一系列數據反饋到系統的閃光流程中。
結合此時採用的快門值的最低感光度值,運算可得需要輸出的光亮值,然後設定自動白平衡,發光、開快門,完成拍攝。
如果運算所得即使輸出了最大功率依舊無法滿足此時的曝光所需光亮,則可以考慮適當地提升感光度或降低快門速度,但估計提升感光度所帶來的可調範圍會更大一些,當然也會帶來畫質的逐漸下降。
另外,補充一點,畢竟我們現在的「閃光攝影」不再只是為了在夜幕下「拍出人像」,而是要「拍好人像」,所以,配備充足的燈光照明是一個前提條件,建議盡量採用大功率的LED燈,一顆不夠就來兩顆、三顆……iPhone7那樣的四顆LED組合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後面我們還會提到8顆組合的環形燈)
此刻,可以回味一下傳統氙氣閃光燈那種「瞬間爆棚」的威力和魅力!
【光色溫】
我們可能都見過這樣的閃光畫面,比如有些影樓拍的婚紗套系裡,夕陽部分畫面中的新人和婚紗一看就像在白天拍的那樣,標準的閃光燈5500K色溫下的色彩,但周圍和背景卻是夕陽西下一片暖色調的氛圍;甚至有些來不及手動設定白平衡的,直接根據背景夕陽一個AWB,結果把閃光區域內的新郎新娘拍成了冷色調。
這樣的畫面說它完全失敗了嘛?好像還不能這麼說,畢竟有的人可能還喜歡這種不按常理配色出牌的片子;但如果說這樣的片子是技術上的好照片,那估計要被「吊起來打開掛了」……(聲明:玩另類視覺的不屬此列:-)
常規的夜景閃光拍攝技法是,我們會根據環境色溫,給閃光燈上添加相對應的色片,以保證原本5500K色溫的閃光燈能發射出和環境色溫接近的光照,以此達到被打亮的被攝主體最後呈現的色彩還原和整個場景的氛圍相融合:視覺上讓人感覺,這是在夕陽下拍的,肌膚略微發黃泛紅;而這又是在月色下拍的,略微高冷而又寂靜。
比較慶幸的是,這樣閃光人像理念其實早就已經被移植到手機的閃光攝影上來了。
看看我們的手機,配備的LED是不是雙色溫LED補光燈,這個在剛出道時還會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黑」科技技法,現在估計很多人都好忘了它存在的意義了吧!它的作用無非也就是根據被攝環境的色溫來調整自己冷暖雙色LED的色溫組合,發出和環境色調相匹配的光用於照亮被攝主體,達到人工校色補光的目的。
大連,一生一紗婚紗體驗店 2015年5月5日 下午12:41:57 奧莉亞(俄羅斯)
就拿這幅婚紗照來說吧!
這還是用大神X7手機在婚紗體驗店裡利用現場光照和手持的LED補光燈拍攝的。從奧莉亞背後那個用熒光燈照亮的泛藍的衣櫃可以反襯出整個體驗店裡是一個以暖色調光照為主的環境,所以我把準備給奧莉亞身前補光的LED燈也調成了3500K左右的暖色調光,然後從前上方模擬天花板燈光的效果打到奧莉亞身上,於是我們得到了這一張幾乎看不到有補光痕迹的LED「閃光」畫面。
試想一下,如果LED燈不調成和主體環境相適宜的暖色調,甚至相反地打出高冷的補光,那麼此時的奧莉亞可能就和背後的衣櫃一樣發青偏藍了。
手機上的這個雙色LED機理和我們攝影師的玩法其實很類似,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卻屢次遇見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比如在室內人工光源環境下拍閃光人像,人物區域光照不足,需要補光,於是手機檢測到暖色調的色溫環境,開始整合它的雙色溫LED光源照亮被攝人物,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補光邏輯和色彩還原理念。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和環境不匹配的光就不能打了,事實上,很多「有意而為之」的攝影師真是通過改變現場光照的特性、結構和布局,來達到自主布光、掌控拍攝結果的目的。
但對於手機來說,這種主要依靠機內配備的小LED燈輔助補光系統,更多的應用目的和適應場景還是在於為被攝體所處的環境服務,所以順應現場拍攝的色調氛圍是眼下一個比較正確、也是首先應該達到的手機LED閃光補光理念。
而對於那些只設計配備了單一色溫的LED補光手機來說,雖然無法實現根據環境調節自己發光色溫的能力,但至少要讓手機知道自己發出去的這個LED光源本身的色溫值,這樣在閃光時,就很直接了當地知道是什麼色溫值的光將要照亮我們的被攝主體,從而啟用AWB自動權衡一下整體場景畫面和主體人物之間的白平衡。
不同色溫值的LED可以直接組合發光,這個特性確實比只有單一色溫的氙氣閃光燈要靈活很多。
大連,小平島 2014年6月29日 下午5:59:54 瓦西里(俄羅斯) 奧莉亞(俄羅斯)
或者,乾脆理解為「現場什麼光就補什麼光」。就拿這一幅沐浴在暖暖夕陽中的瓦西里和奧莉亞來說,我們直接用反光板把同樣的夕陽光返回去,補在了瓦西里背光的一面,也就輕鬆而又正確地把問題解決了。
道理是一樣的。
【光方向】
布光方位這個問題對於手機這種小鏡頭小閃燈還緊挨著擺放的燈位結構來說,從最終的畫面上我們可能看不出有太大的影響,但作為閃光攝影中很重要的一環,關注並充分理解這一拍攝技巧,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閃光人像攝影。
玩過室內人工光造型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驗,同一個人物對象,通過不同方位的主燈照明,可以拍出不同的形象和狀態,刻畫出不同的性格和心情,這是人像攝影的布光技法。
即便是在室外利用自然光進行人像拍攝時,其實也會進行類似的「布光」,只不過此時的主光源(太陽光)的位置並不是我們所能隨意擺布,而是通過調整被攝人物與光線的相對位置和角度、選擇合適的視角進行拍攝。
攝影課上講到這個環節的時候,一般都會提到美國攝影師赫伯·瑞茨(Herb Ritts)1986年在午間太陽頂光之下為麥當娜拍攝的那幅經典的自然光肖像照,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找找。
所以,除了那些只為留下眼睛鼻孔和嘴巴的大平光人像片,但凡期望拍攝富有人物性格的形象大片的攝影師,都會十分在意光照的方向感,通過刻意的光照高度和投射角度,營造出各種不同的亮光和陰影區域,勾畫出富有層次和結構的臉部畫面和人物定型。
大連,西山烏托邦別墅 2017年3月16日 上午11:08:45 盧斯蘭(俄羅斯)
大連,西山烏托邦別墅 2017年3月16日 上午11:07:38 盧斯蘭(俄羅斯)
這是在正式拍攝前進行的兩張閃光測試樣片,因為不同方向的主燈照明,讓我們看到了同一個盧斯蘭呈現出的兩個形象與性格迥異的盧斯蘭。
對於表現型男來說,我們肯定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第二幅的光影質感和立體空間感。這種比較經典的倫布朗三角光,不論是繪畫上還是在攝影上,不論是相機時代還是現在的手機時代,拍人像、特別是可以進行人工光照干預的場景下拍人像,都是十分實用的。
光方向的種類,說起來其實並不複雜,大類主要就是順光、逆光、左右側光以及頂光、底光這幾種,然後再加一些居於期間的燈位,我們一般可以把它們細分為諸如側逆光、前側逆光、後側逆光之類的,以便能明確地表述燈所在的位置。而這一系列的表述,都是基於這個燈相對我們的拍攝機位而言的,比如順光,就是順著鏡頭的方向打過去的光;逆光就是沖著鏡頭打過來的光……我們可以在一些攝影教程里找到關於這方面的詳細描述,這裡就不具體論述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中的正頂光(又稱:頭頂光)和正底光(又稱:腳光)。一個布置在人物頭部上方的頂光,會很容易在臉部形成一種類似骷髏的光影(所以又稱「骷髏光」),特別是眉骨比較高的,可以直接把雙眼拍成黑洞了。坐地鐵的時候我們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站在門口看到門窗玻璃里被車頂燈光映照的自己,就是一個頂光照明之下的骷髏臉。
而從人物腳下打上來的光會把臉部的陰影向上投射,同時在位於眼球底部形成眼神光,這會直接帶來一種陰暗、低沉的視覺心理。在經典電影鏡頭的畫面中,這種底光通常會用來表現負面人物的心狠和陰險。
所以,除非特別用意,一般正頂光和正底光需要加一些柔光、散光的修飾光效,同時與其它光源配合使用,很少單獨用。
你的手機上那個單獨的LED燈是不是就放在鏡頭的下面呢?
哈哈!不用太擔心。
從光線投射方向上看,就目前手機上挨得這麼近的LED燈和鏡頭來說,不論燈位於鏡頭的哪個方位上,與拍攝人物的距離比起來,這點間距基本上可以忽視,視為同軸了。反正大部分人(特別是女生)估計都喜歡把自己的臉拍得平順亮白一些,所以這種同軸順光的大平光補光效果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即使拍不到一個「型男」樣,也不太可能拍出個「壞人」像:-)
所以,不用太擔心啦!
但懂點閃燈玩法的人可能就「有點放不開了」,遇到這種「燈在鏡下」布局的手機,總覺得是個設計隱患(相機上現在基本看不到有內置閃光燈設計在鏡頭下方的),所以在用手機內置閃燈的時候,寧願把手機橫過來,將原本的底光照明變成側光照明,以此避開可能帶來的帶來「心理負擔」。
(雖然我翻遍了3T的硬碟,除了那些利用高亮白屏「閃光」進行自拍補光有出現過較為明顯的底光負面光效,其它的還真沒找到可以明確支持這一「負擔」的NG樣片:-)
深圳,南山 2017年5月11日 下午10:24:08 我(菲林)
臨時決定讓自己來示範一張底光照明的畫面,於是就盤坐在旅館暖色的床頭燈前,拿筆記本的屏幕(冷)光當底光就這麼來一張自拍吧!
一個小訣竅,為保全一下自己的形象,我還是把頭深埋了下去,讓臉面盡量與筆記本屏幕平行,這樣雖然是一個底光照明,但對於臉部來說,還是有點平光的意味,也就沒那麼明顯的「壞人形象」了。
另外,我們可能也有所了解:
除非萬不得已,那些攝影玩家一般很少會直接用相機上內置的閃光來拍片。功率小是一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問題,也是因為鏡和燈的間距太短,打出來基本上就是一個對人物質感層次表現沒有太多益處的平光效果。(即使相機上內置閃燈一般離鏡頭光軸也有個10cm的距離,但還是離得太近。可想而知,當看到手機上這個離鏡頭只有1cm距離的LED燈時,他們的內心是有多麼的「無助感」;-)
所以,要想正兒八經拍閃光大片,玩家們一般都採用「離機閃」的技法,就是讓閃光燈離開相機(的鏡頭軸線)一定的距離上進行閃光照明。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閃光和鏡頭光軸形成一定的角度之後,閃光燈發出的光可以在被攝人物上投射出有明有暗的光影效果,同時一定的側光照明可以使得被攝者的人物肌膚和服飾面料產生十分可貴的紋理質感,這是人物大片十分在意的細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閃卓博識」(英文Strobist),這是一群專門玩小型閃燈離機閃的玩家別名,熱衷於通過將閃光燈安置在被攝體周圍不同的方位,形成組合光照,然後藉助同步器進行遙控拍攝,誕生各種閃光大片。
本人也是這其中的一位追隨者(+潛水者),雖然「閃卓博識」中文網站已經停運,但熱衷於小閃燈拍大片的熱情依舊不減。那些影棚用的大塊頭閃光燈已經被我涼在車庫裡都快要長毛了,本書用到的幾幅阿米哥電子煙的人像原片插圖就是2到4個小閃燈組合拍的。
大連 西山烏托邦別墅 2017年3月16日上午11:27:44 盧斯蘭(俄羅斯)
上圖就是一幅「離機閃」的人像畫面。一個比較硬的側逆光作為主燈照亮了盧斯蘭的型男輪廓,同時帶來了人物的肌膚紋理質感。另一個加了柔光布的頂光作為副燈用於適當提亮畫面前部的陰影區域,使得整體畫面有了更多的層次感和空間感。
從圖例我們可以看到將閃光燈從鏡頭軸線上拉開距離後所能帶來了的光影效果和成像特性。顯然,對於一個「孤獨」的內置相機閃光燈或是手機LED燈來說,這樣的光效都是難以實現的(通過後期軟體演算法增效的可能性當然存在),但這種「離機閃」的閃光理念還是值得我們參考借鑒,至少在鏡燈布局上,利用手機有限的空間,儘可能地把它們的相互位置拉開,甚至,還可以引進主燈-副燈組合的結構理念。
當然,並不是說像手機LED這樣同軸光布局的就拍不好照片了,其實有時我們用到的環形閃燈,就是一個從鏡頭周圍發出一「圈」光來照亮被攝人物的同軸光,對於拍人像來說可以達到一個無影燈效果。如果使用得當,這種「似乎可以把鏡頭前的人物方方面面都照亮」的環形光不僅是受光面亮度均勻,而且對於肌膚來說還富有細膩質感,一種晶瑩剔透的光照感。
對於「懶」得費盡心思布光的攝影師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上掉餡餅的活兒——帶一個環形燈就跑出去幹活去了,結果反正也不會差到哪兒去。但對於喜歡自己倒騰點事兒的玩家來說,將環形燈作為自己布光環節中的有機組成,和其它角度的光源配合使用,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那麼,這個環形閃燈的思路是否也可以在手機上得到延伸呢?
完全可以!並且淘寶上早有喜歡自拍的女生體驗到了外置環形LED燈的美麗「光環」。那麼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在手機上,圍著鏡頭對稱地安置LED閃燈,從剛才提到的左右各一顆的C型結構,到上下左右各一顆,再到六顆、八顆……這樣,不光解決了我們一開始就討論的LED光照強度的問題,同時又可以輕易獲得類似的環形閃光效果了。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直接套用環形LED燈。
而運作機理上,當然還會建議通過拍攝界面自主控制這一系列的LED閃燈的發光動作,這樣我們就可以輕鬆實現不同角度打出不同亮度、不同色溫組合的光效了。
大連,西山烏托邦別墅 2017年3月15日 下午4:52:49 納斯佳(俄羅斯)
這一幅帶著油光的畫面正好可以詮釋組合光照所帶來的閃光效果。(從全身像剪裁的)
既有左側的主光,也有右側的副光(為儘可能展示新品禮服的細節,打得比通常意義上的副燈要亮),還有兩個背景光:一個照亮內屋空間,另一個打亮橘紅色窗帘。背景光在這裡至少有兩大的益處,不僅使納斯佳從背景中脫離出來,同時還帶來鑲嵌有光邊的臉龐輪廓。
拍閃光人像,合理的布光和合適的角度才是最重要的。
【光比結構】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的三個閃光環節中都已經陸續提及了,如果單靠手機本身單一的LED閃燈,顯然也難以實現閃燈之間的明暗冷暖組合,所以我們關注的重點,其實是讓LED閃燈和外界的環境光照進行組合匹配,也就有了前面我們已經探討的光強、色溫、光位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是有可能通過數據、演算法、設計和邏輯強化,讓手機實現智能化的閃光機能。至於外置的布光技法,這個是機外的人要乾的活,手機對此恐怕不可能有管轄權。
當然,通過給LED載入不同的透視介質而實現改變光線特性的做法(比如柔光、散射光還是直射光),一些手機已經開始嘗試並取得了良好的回饋。同時,通過演算法控制的一些LED閃光機制,比如頻閃、預閃防紅眼等等,也都是手機閃光模式目前所能實現的。
還有,針對人像臉部進行掃描三維建模後,通過光效渲染施加不同的光照視覺效果,是手機區別於傳統相機攝影、走出屬於手機拍照自我發展的一條新路程。不要覺得這樣的一個理念和思路過於高深「黑科技」,對於現在我們在電腦上使用的照片建模軟體來說,哪怕只有兩個面的照片對,都可以獲得一個足夠我們進行二次布光的人物臉部模型……這裡就不具體展開說了,等後續有機會我再深入一點進行實拍和案例分析(2018年1月24日注)
說到能和手機配合的外界光照,除了那些自然光和場景固有的人工燈光設施,還有沒有別的手段可以實行?簡單羅列一下,其實還是有的。
大膽一點的,肯定就直接提出「手機能不能直接引閃氙氣閃光燈」的口號,這是我們這些玩家一直期待的事情。如果能實現,那麼前面舉了那麼多用相機閃光燈拍攝的案例都可以直接套用到手機閃光攝影上了。(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後續作進一步的延伸探討。)
而最簡單的,我們人人都可以做的,就是利用一張白紙、一塊白床單甚至一堵牆都可以實現的「反光板」補光機理。如果我們在逆光下拍人物,手機的LED補光功率不夠,無法把陰影中的主體人物提到足夠亮的程度,那麼如果你穿著白襯衣,那試試把外套脫了,利用白襯衣的反光就可以為「陰暗」中的主角帶來不一樣的光明。當然,外出拍攝如果能主動在背包里塞上一塊小型可摺疊的攜帶型小反光板,那麼諸如夕陽落日前的黑人哥們、日烈頂光下的骷髏造型等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大連,醫科大學 2015年5月5日 下午4:32:03 奧莉亞(俄羅斯)
一塊反光板,就輕鬆擺平了大光比場景中遠超出手機動態範圍所能承受的光影結構,雖然左邊婚紗一角的高光溢出還是無法挽回,但處於陰影之中的奧莉亞此時已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而對於喜歡自己把控光源的手機攝影玩家們來說,最為高效實用的,莫過於一支比手機自身的LED燈輸出功率大的多的、輸出功率和色溫還可調的外置LED燈,這種經濟而節能的手機「閃燈」輔助設備,為手機「閃光」攝影帶來了更多的拍攝亮點和創作可能。而它的拍攝技法和布光技巧其實和相機上的閃光攝影沒有什麼兩樣了,但LED燈更有其持續發光的特性,還能滿足實時造型光效確認,以及高速連拍和動態視頻拍攝的需求。
大連,一生一紗婚紗體驗店2015年5月5日 下午12:52:11奧莉亞(俄羅斯)
一支手持的可調式LED燈,可以在光線不足的時候為我們的手機提供實時而又持續的補光照明。前提是,我們只要把握好LED光與現場環境光之間的匹配和融合。
所以,不要輕視LED燈的功力,到攝影器材展商轉一圈我們就會深刻體會到,很多搞攝影器材燈具的廠商都已涉足LED的領域,各種名目繁多、功能齊備的LED攝影燈正在「蠶食」原先氙氣閃燈光的「領地」。如此,反觀我們的手機LED閃燈,當個「手電筒」的日子應該直接就要翻篇了,為我們拍出一幅幅像樣的手機閃光照片才是今後的奮鬥目標。
大連,一生一紗婚紗體驗店2015年5月5日 下午1:27:48奧莉亞(俄羅斯)
對於依舊熱衷於傳統光效的手機人像攝影玩家來說,一支手持的可調式LED燈一樣可以玩「離機閃」、玩各種光位布局,打出各種實時而又穩定的造型燈效(比如這一個經典的倫布朗三角光),所見即所得的拍攝方式,甚至連氙氣閃光燈都有點自嘆不如。
當然,相比其他的題材和模式,真正意義上的閃光攝影,需要拍攝者主動參與和把控的拍攝環節是最多的,所涉及到的拍攝理論和實戰經驗也是最為複雜的。作為閃光實習者的人,如果沒有獨立經歷過幾次策劃、構思、布光和拍攝、後期這整個閃光攝影的全過程,很難說自己已經開始領會到了閃光攝影的精神實質。
所以,因此來衡量手機的閃光攝影模式,確實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受訓階梯。眼下所能改善的,恐怕還只能停留在LED燈的功率輸出智能可調、色溫濾鏡匹配以及手機端自身的LED組合布局、LED光線特性修飾等方面。
影像路漫漫 志者同行
原創圖文 轉載請申請授權
TAG:PhotoXD攝影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