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後的差距並不是分數而是質的差別
在高中時代,我總是聽到高中老師這樣對我說,寧願當雞頭,也不當鳳尾,所以我就不以為然的過著安逸的生活,考了個所謂三本的本科生,以為一本二本三本,上了大學沒有那麼的明顯,直到過了一兩年,才看出了很多的差距,高考前,總是聽說這樣一句話:考上了大學都一樣,上大學主要得靠自己。天真的我們真的以為上了一本二本三本差距不會很大,不得不感嘆當年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考一個好的學校,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究竟是什麼拉大了曾經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我們的差距?
其實,真的可以這樣說,號學校就是好學校,毋庸置疑,之間存在的各種差距。那要不說,它為什麼能成為好學校,它就是普通學校呢?
一.硬體、軟體設施有一定的差距。
這類差距一直存在,但是會逐漸縮小。例如宿舍條件,教室設備的條件等等,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都有了新校區,那麼新校區的硬體設施比起一些老校區的設施肯定會好很多。但是他們的規矩也多,這個不讓碰。那個要小心的。不讓隨便使用。
二、提供給你的平台不一樣,獲得的資源不一樣。
這是學校之間存在的主要差距之一。比如從講座方面來說,好的學校經常會有知名教授學者等去講座,而一般的學校一年可能只會有那麼幾個有分量的人物來開一場講座。在學生活動方面,好學校參加全國性的甚至國際的活動、比賽的機會較多,而在一般的學校,通常是校內的活動一大堆,卻引不起關注。
三.能夠接觸到的人和事各有各的厲害。
在一般的學校通常都會經常感嘆某個學長學姐有多厲害,某個老師有多牛。而在好的學校,自己身在那個圈子,不會感嘆那麼多,身邊的人各有各的厲害,並且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大家都在向更高處走。
而上面這些差距帶給大家的:是思維方式和做事標準的不同。
在名校,很少有去感嘆老師有多牛,同學有多厲害,反而大家都在一個積極努力的氛圍之中。學習也不僅僅是快期末時候的事,自習室每天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學校里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而如果是在一所一般的學校,可能很多同學會感受到:自己積極向上點、努力一點就會遭到周圍人的排斥和嘲笑,逃課睡覺是常事,學習氛圍很差,最努力的時候就是期末複習的時候。
而個別一些稍微努力點的同學,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會覺得自己相當不錯了,或者覺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學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錯,然後就害怕被排斥而放棄去努力。
在書《精進》中,把我們所說的這種差距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其實在層次相對較低的環境里,最可怕的地方不僅僅是資源的匱乏,更可怕的是在最需要開闊眼界的時候被限制了眼界,在最該努力的時候選擇了安逸,在最該嚴格要求自己的時候降低了要求的標準,而且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當你在感嘆過了六級好厲害的時候,可能在另一所學校的同學的六級已經上了580;當你說課程好難我肯定會掛的時候,別人都是奔著儘可能高的績點去考的;當你認為過會計從業好厲害的時候,別人已經在關注cpa、cfa了…
潛移默化之中,你的標準越來越低,再加上自己的失望和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那些實際上能力絕不算出眾的人,因為矮子裡面拔將軍的緣故,也會被樹立為你的榜樣。
很多事情還沒了解和嘗試就已經否定自己,因為你扒拉扒拉周圍的人,好像做到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準做不到,周圍的環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標準。
也許你們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並沒有本質性的差別,普通985高校和正經二本能差多少分?根本不是什麼天才和常人的差別,考上好學校的人,若是高考手多抖兩下真可能和你考得一樣。
可是後來這四年的耳濡目染,讓你給自己的人生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的那些分數了。於是久而久之,你們的差別已經變成了質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