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能告訴人們什麼——王祥夫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小說能告訴人們什麼——王祥夫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2018-01-26 14:34光明日報客戶端楊春雪 周仕興
1月12日晚,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勞動婦女王桂花》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書作者、著名作家王祥夫,編輯家、評論家程紹武,作家黃土路,評論家李浩等嘉賓以及觀眾50餘人參加了分享會。
《勞動婦女王桂花》是王祥夫的最新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懷魚記》《傷心蘑菇》《發愁》《勞動婦女王桂花》《卟的一聲細響》《雨夜》《喬其的愛情》《愛人》《玻璃保姆》《橋》《房客》《最後一盤》等12篇短篇小說,既有表現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生存狀態的作品,也有展示市井平民生活的題材,語言流暢,人物鮮活。通過小說人物的普通對話,表現人物內心的矛盾,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人的本性。同時,體現了作者慣有的創作態度:對生命的真切關懷,對底層飽含愛意的溫情關注。
王祥夫總是以一個說故事者的身份,注視著他所生活的社會,而後將故事以簡約、精確的敘述方式,把我們帶進故事人物的心靈世界中,去分享那或悲或喜的生命經驗。王祥夫擅長在邊緣人物的生活里尋找生命最根本的意義、最初的感動和最後的憤怒,而他最出色的是他那畫龍點睛般收尾。他的小說往往都是在收尾後才開始波瀾蕩漾的。他的短篇小說是寫於詩的窮盡處和現實的開始時,因而仍帶著詩的那種模糊多義,給人回味無窮。
王祥夫在與程紹武的對話中談到,「如果作家是一把刀的話,它一定要在三塊石頭上輪番打磨。面對眾生,這三塊石頭分別是同情、正義和鬥爭」 。他還表示,「文學只能是文學,文學不是故事,不是哲學,文學是藝術,文學不能與文學無關。」他搞收藏、畫畫和寫作,但只有在寫短篇小說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因為,短篇小說既是作家的藝術,也是讀者的藝術,是作家和讀者最私密的溝通方式,是作家與讀者最近距離的交流。
在發布會上,王祥夫還透露了自己寫作獲得成功的秘訣——找好角度。寫作要找到最適合題材的切入點,才能寫好一個故事。他還說,「真實性是小說的根本,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相比,難度在於短篇小說藏不住『丑』,稍有一點瑕疵都會被讀者發現,所以寫短篇小說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不敢偷懶,要一口氣寫完。」
程紹武在發布會上對王祥夫的作品給予高度的評價,他說,「《勞動婦女王桂花》的名字非常接地氣,又很有畫面感和衝擊力,讓人印象深刻。」他還說,「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懷魚記》里的老喬桑,這個小說給人的命運感很強,而且自始至終貫穿著雄厚的『氣』,故事雖然荒誕可笑,但卻讓人覺得真實可信、有說服力。」
與之前出版的作品相比,新書《勞動婦女王桂花》延續了王祥夫小說的一貫風格:雖然採用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白描手法,但能 設置錯綜複雜的人性矛盾來顯現;看似普通的生活事件,在小說里能收放自如,留給讀者更多的想像與思考。無論是從故事的選取、切入、表達方式還是語言運用,他都匠心獨運,每個故事,都會觸及人性的琴弦,可謂餘音繞梁、蕩氣迴腸。
本次活動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單向街聯合主辦。(光明融媒通訊員楊春雪 記者周仕興)
責編:車恆飛
※「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有望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路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