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臨習《衡方碑》
怎樣臨習《衡方碑》
作者:沈維進
一、概說
《衡方碑》(圖為拓本局部),全稱《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此碑立於東漢建寧元年(公元168年)九月,是衡方的門生朱登等為其所立的頌德碑。該碑原立於山東汶上縣,現藏山東泰安岱廟。碑高240厘米,寬110厘米。碑陽刻文23行,滿行36字,計815字,字徑4厘米,隸書。碑陰存題名兩列,字已嚴重漫漶。碑額陽文隸書兩行,共10字,為「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字徑9厘米,兩行之間有豎格線。《衡方碑》存世所見最早拓本為明拓本,第六行「都尉將」之「將」字未損。
《衡方碑》筆健骨壯,朴茂雄強,意態高古,自宋歐陽修以來,迭經著錄,為著名漢碑之一,深受眾多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青睞。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稱:「是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似開後來顏魯公正書之漸矣。蓋其書勢在《景君銘》、《鄭固》二碑間也。」
何紹基評此碑「方古中有倔強氣。」
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稱其「字體方正深朴,與《張遷碑》可以伯仲。」
劉熙載《書概》則云:「漢碑蕭散如《韓敕》、《孔宙》,嚴密如《衡方》、《張遷》,皆隸書之盛也。」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凝整則有《衡方》。」
楊守敬《平碑記》認為:「此碑古健豐腴,北齊人書多從此出,當不在《華山碑》之下。」
姚華《弗堂類稿》跋此碑云:「《景君》高古,惟勢甚嚴整,不若《衡方》之變化於平正,從嚴整中出險峻。」
現代楊震方《碑帖敘錄》謂「此碑是北魏洛陽書風之源」 。
古今書壇取法《衡方碑》者不乏其人,其中清代伊秉綬即從此碑脫化而出,終成一代書法大師。
二、藝術特徵
用筆古健,意態渾厚
《衡方碑》用筆以中鋒為主,行筆遲澀,提按不甚明顯。其橫畫幾乎沒有粗細變化,寫來粗壯厚實,力透紙背,「燕尾」在整個線條中顯得隱約含蓄。
《衡方碑》的線條基本上繼承了篆書中鋒圓融的特徵,但與篆書行筆勻稱的運動特色截然不同:它飽滿粗重,豐腴樸實,運筆的受力點和速度在線條內多有變化;它的線條或粗或細,或直或曲,起筆或方或圓、或輕或重,轉折或方折、或圓融,呈現了無窮的變化和不盡的意趣。如附圖中「興」字的長橫,「君」字上部的第二、三橫。
結構「笨拙」,平中寓險
《衡方碑》的藝術性格是結構笨拙,其形式特徵是在嚴整中出險峻。但「笨拙」並不呆板。如「君」字,第一橫畫方起上揚,另外兩橫畫向左延伸外張,而其勢則在下部「口」字右偏中得以調和。像「聲」字,上部上開下合;「碑」字,左右錯落。它們都在相互錯位中尋求統一對比之勢。
《衡方碑》體態多取縱勢,字形以長為主,以扁方為輔,風貌古樸。「肇」字第一橫畫破格加長且平穩紮實,使得上半部端正、寬大且厚實,但「聿」部緊縮傾斜,卻完全起到了變化的作用。三部分對比強烈又不顯突兀,倒有一股鬱勃之氣充溢字間。
布白嚴謹,格滿行密
《衡方碑》字形多呈長方形,周邊充實,筆畫布局排列停勻,外圍留地很少,有刻板排列的感覺;但細加推審,則覺其體、其勢齊而不呆、整而不板、寒而不悶、厚而不滿,無一不苦心經營,極盡變化之能事,並且於方正中求靈動,茂密處求空靈,似欹返正,宛若天成。如附圖中「寮」字的寶蓋兒取篆意,呈合抱勢延伸,中部之「目」略呈正體形布置,其腳點對稱放置,整體端莊穩定。而「道」字,將末筆捺平擺,「謚」字右上部用一橫代替,使整個字左長右扁,且「道」字、「謚」字波畫均取收勢,更給人以莊嚴肅穆、穩如磐石之感。
這些字,字字顯得雍容闊綽,威武雄壯,儀態上,確有顏真卿楷書堂堂正正、氣宇軒昂之氣象,無怪乎清翁方綱觀此碑「書體寬綽而闊,密處不甚留隙地,似開後來顏魯公正書之漸矣」的慨嘆。另外,此碑在字與字、行與行的排列上都很少留白,格滿行密。這是《衡方碑》的顯著特點之一。
筆意靈動,格調高古
表面看去,《衡方碑》笨拙古老,體態不合常情,缺乏「柔情」,但這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強了《衡方碑》的審美特色。這種效果的產生來源於《衡方碑》的用筆。
細加推究,其用筆紮實沉著,粗壯勁挺,多用直筆,少用曲筆,以直筆為主,曲筆輔之,偶有率意,達到了既古樸又靈動的效果。並且線條平實無華,給人以凝重沉穩的感覺,看似平淡,實為奇崛。
如附圖中「界」字的捺筆,一反《衡方碑》捺筆收縮的常規,而是極盡放勢且底置,與左下撇形成了對稱關係;「亮」字的最後一筆,一反平波不鉤的常規,極盡上挑,草意畢現。這類鉤的寫法,成為《衡方碑》用筆的一大特點。
《衡方碑》的審美特質不僅強烈地表現了漢代渾然樸實的時代特徵,同時也構成了漢代碑刻藝術重氣勢、講古拙的基本風貌。
三、《衡方碑》的筆法
(一)點法。
《衡方碑》中,點的基本形態以方勢為主。且有方向、大小、長短、粗細、方圓、鈍銳、俯仰之區別。其用筆沉實神聚,顧盼生姿。點同其他筆畫組合成字時,常以獨點、兩點、三點、四點、多點的多種形態出現。我們既可將點看做是其他筆畫的發端,又可將其視為橫、豎、撇、捺筆畫的縮寫。點雖短小,但也有完整的起收筆過程。
1、方筆獨點。此點有直點(也叫短豎點)、左向點、右向點三種。其形態像縮短的或垂或斜的短豎,只是方向不同而已。這類方筆點的寫法,可用藏鋒折筆或側鋒切入的方法寫成方頭,收筆處因往往與其他筆畫相連,所以不一定回鋒,提筆收駐即可。圖中「守」字的首筆為直點,「高」字的首筆為左向點, 「亡」字的首筆為右向點。
2、圓筆點。此點主要表現為左向點。其寫法是逆鋒下筆,用筆圓轉,濡筆成形即收,收筆根據需要有回鋒、收鋒之別。此類點多用於上中點、右上點和中下點。如圖中「之」、「淡」二字。
3、圓筆尖點。此點即出鋒圓點。三點水的散點多是圓筆尖點。如 圖中「浮」字的三點水和右上部三點。
4、橫點。此點即短橫。其寫法是起收筆方圓並用,至長回鋒收筆。如圖中「帝」字上橫、「顏」字左上橫。有的取篆意,在收筆時折筆與下橫相連,如「郎」字。
5、曾頭點。此點即上兩點。其寫法如同左向點和右向點,有上開下合與上合下開之分。上開下合型的如圖中「蓋」字,寫法如同左向點、右向點,一般均與下筆相接。上合下開的如「吊」字。
6、其腳點。此點即下兩點,由一短撇和圓點組成。如圖中「其」、「夷」二字,其中「其」字的點與底橫有斷有連,「夷」字的點與底橫不連,其形各異,均成八字支撐狀。
7、分點。此點可分為無中豎分點和有中豎分點,寫法各不相同。無中豎分點如圖中「丘」、「吊」二字。有中豎分點根據兩分點所處的上中下不同位置而有別,如「少」、「步」、「平」、「末」字等,但寫法基本上等同於撇捺,只是發筆即收。當字中沒有「燕尾」時,右點有時出「燕尾」,如「丘」、「步」二字。
(二)橫法
隸書由篆書演化而來,篆書筆法是隸書筆法的基礎。隸書的筆畫只有寫出篆書的筆意才能使隸書表現出古意。《衡方碑》的橫畫起筆,方圓皆用,但以圓筆為多。
方筆起筆時縱向取勢,凌空而下,正鋒直入,筆酣墨暢,行筆遲澀凝重,神全力足,回收上提迅捷,多見斬釘截鐵之勢。如附圖中「十」字的起筆,「詩」字右部的上兩橫,起筆方峻凌厲,行筆積點成形。
圓起筆的長橫,中部與方起筆的長橫相同,惟起筆不同。圓起時,逆鋒入筆,作圓後右行,至長收筆。如附圖中的「王」字。《衡方碑》「蠶頭燕尾」特徵不突出,以兩端起收圓潤較為常見;對於個別的「蠶頭燕尾」筆畫,處理上也要注意和諧,不可過於張揚。附圖中「蠻」、「置」二字的燕尾橫的處理就很典型。
1.上弧橫、下弧橫。《衡方碑》的橫畫多數寫得平直,但也有例外,如附圖中「有」字的上橫呈上弧狀;「美」字的三橫呈下弧狀;「詩」字橫畫較多,右部各橫尚平直,而言字旁第一、四筆則呈上弧狀,第二筆呈下弧狀。它們的筆法基本與平橫筆法相同,但要注意形態變化。
2.平波燕尾橫。這是一種波勢較平的橫。其寫法是筆行至中段後,筆畫並無顯著變細,也無明顯減弱,波腳不很大,取勢較平。如附圖中「干」、「室」二字的燕尾橫。
3.上揚燕尾橫。如附圖中「肅」、「年」二字之波筆。它們雖然在字所處的位置不同,但「燕尾」都上揚,形態較方拙,特點異常鮮明。這也是《衡方碑》「燕尾」的特點之一,有漢簡意味。
4.重尾波。此畫入筆較輕,邊行邊按,至近尾段即逐漸加重頓按,使筆畫漸變粗壯,收尾則多挑出。如附圖中「師」字和前面的「其」、「平」二字。
(三)豎法
《衡方碑》的豎畫起筆方圓皆用,一般以方為主,刀刻意味很濃。方起用筆時要豎鋒入紙,跪鋒向左上角逆入,繼而向右上角運筆,充實兩角後翻鋒向下運行,收筆時圓筆回鋒。
1、短豎。起筆後稍運即收,筆畫較短,起收筆處一般與它畫相疊,故相疊處用筆要求不嚴。因為筆路較短,書寫時要蓄勢、果斷、著力。如圖中的「任」字。
2、長豎。與短豎起收無異,只是運筆過程稍長。正因為筆路較長,書寫時要沉穩澀行、力到筆端,切忌浮滑無力。如圖中的「中」、「諱」二字。
《衡方碑》外緊內松、闊大壯美的書風,要求同時具備左右豎的字將豎筆相向或向背書寫。這也是《衡方碑》的突出特點。如圖中「寅」、「宮」二字。
(四)撇法
1、短撇。一般寫法是逆鋒左上起筆,右下按筆後調鋒左下行,邊行邊提,至長收筆。如圖中的「我」字。還有一種寫法,為了取得字的厚重,將側短撇反向書寫,自上而下起筆,然後折筆右上行筆,用提法收筆,如「作」字的首筆。個別短撇以短豎的形態出現,如「先」字的首筆。短撇一般不出現彎曲。
2、中長撇。是介於短撇和長撇之間的一種撇畫,書寫方法與短撇基本相同,是短撇的適度延伸,但收筆多回鋒。一般位於字的左上部和中部。如圖中「令」、「參」二字。
3、長撇。典型的長撇一般為左下行筆畫,常與右下行的捺畫,構成左右分背形勢,成為成熟隸書的主要特徵。這種撇捺分張的體勢,兩畫之間的和諧關係很重要。如圖中的「人」字。值得注意的是,《衡方碑》的撇捺都不是很「放」。
4、長彎撇。行筆至中段改變方向,向左下方弧形撇出。寫弧形撇要注意運筆的澀行。如圖中的「尹」字。有的直長撇形狀類似豎彎鉤,在筆畫的收尾處有較大的轉折,並伴有下按動作,顯得遒勁有力。如「州」字。
5、曲頭撇。在隸書中,有的撇畫在寫之前先寫一筆連接的橫。如圖中的「有」字。這裡短橫呈斜勢,頭方形,撇畫上細下粗,尾是斜圓的。先由右向左逆鋒入紙,提筆調鋒右行,至折處鋒略上,向右下按筆,再提筆調鋒,由輕而重向左下運行,至收筆處,向左微折頓筆,提筆回收。
(五)捺法
捺畫的」燕尾」是隸書的突出特徵之一。書寫時由右下向左上入紙,迅疾向左下頓筆,提筆調鋒,按筆鋪毫,向左下行筆。運行時用力下按使筆畫粗壯起來;收鋒時,向右下頓筆,提筆向右上出鋒。
1、短捺。起筆有方有圓。如 圖中的「舉」字,短捺與橫筆相疊,尾呈斜方,上細下粗,壯實有力。
2、斜捺。多與左撇對稱使用。此畫由右下向左入紙,提筆向右上轉鋒,提正筆後向右下運行,行筆時邊提邊按,至中部逐漸按筆下行,使下部越來越粗,至捺腳處,用力下頓,然後提筆向右上收鋒。如圖中的「舍」字。
3、平捺。一般做底捺使用。如圖中的「建」字。其前段有一折,頭呈平形,中段略細,捺腳較粗,其尾部和波畫「燕尾」基本相同。由左下向右上逆鋒起筆,然後提筆調鋒向右下行筆,中段提筆收細,下段逐漸重按,收鋒時,提筆向右上出鋒。
(六)折法
《衡方碑》的折畫也是多變的,主要是方折,也有從篆書脫胎出來的圓折,還有斜折。在方折中有平正的橫方折與豎方折,在橫方折中有由橫畫或豎畫略微出來的「肩胛」,寫法有所不同。
1、橫折。
圖中「用」字右上方的折是橫折,這是比較平正的橫方折。起筆和橫畫起筆一樣,至折處鋒略上,再向下輕頓,提筆左上再向右下按筆,提正筆鋒下行,收筆和豎畫一樣。
「有」字的「月」部橫方折兩豎畫均出「肩胛」,這在《衡方碑》中比較常見。
再如「常」字,有三個橫折,其「口」部的兩豎畫均出「肩胛」,倒梯形放置,其他兩個橫折是比較平正的橫方折。出「肩胛」的橫折實際上是兩個豎筆加一個橫筆。有的橫折用圓折,其寫法是,橫畫起筆,至轉折處捻管或使腕以調正筆鋒,邊行筆邊轉筆,改橫行筆為豎行筆,須使之圓轉活脫。此筆畫的起頭圓潤,收筆方峻,線條粗粗細細,整個筆畫富有變化。
「君」字首筆用轉筆,其「口」部則用橫折筆,以避免雷同。
「臨」字有四個用轉折的口框,然寫法各不相同。
2、豎折。
圖中的「巳」字只有三筆,卻有兩個轉折:上橫折折角方峻,好像是橫鉤的寫法;豎彎鉤是主筆,渾厚朴茂,鉤捺雄渾挺拔。這個豎變鉤的寫法是由右下向左上入紙,向右上轉鋒,提正筆後向下運行,邊提邊按,至轉折處捻管或使腕以調正筆鋒,邊行筆邊轉筆,改豎行筆為橫行筆,邊行邊按,至捺腳處向右上出鋒。
「塊」(別體字)字的豎折筆用方折,豎至折處提筆換向,似在一個豎畫寫完後緊接著疊加在豎的末端寫一橫畫。
3、斜折。
圖中「有」字的折頭撇就是斜折。其寫法是由右下向左上入紙,向左下頓筆,提正筆後向右偏下行筆,至折處鋒略上,向下頓筆,再提筆調鋒,向左下運行,至中段可逐漸按筆,使筆畫壯實有力,收筆時向左頓筆回收。
(七)鉤法
《衡方碑》鉤畫在方向、長短和外形上都有顯著變化。
1.戈畫。《衡方碑》的戈畫幾乎都寫成了如今楷書的斜捺。書寫時逆鋒入紙,向右下輕輕頓筆後鋪毫右下行筆,邊行邊按,略帶曲行動作,收筆時,向右下頓筆,提筆改向,向右出鋒。這樣,捺腳就會出現「凹」形。如附圖中的「伐」宇。
2.右向鉤。《衡方碑》的右向鉤挑也大多寫成燕尾捺,基本形態有三種。
一是卧鉤,即「心」字底的鉤。這種鉤似平捺,略彎,收筆時尾部上揚。如附圖中的「恩」字。
二是豎彎鉤。有三種形態:一種尾部略平,收筆含蓄,如「純」字;一種書寫時由輕至重再漸輕,似一個圓弧,收筆含蓄,如「先』字;還有一種鉤挑極盡彰顯,或重按輕出(如「禮」字),或重按重出(如「永」字),或率意為之,似有草意(如「九」字),也有的委婉含蓄,藏而不露(如「耽」字)。「九」字這種寫法在《衡方碑》中較為常見。
三是背拋鉤。寫法多如豎彎鉤。
3.左向鉤。即豎鉤。其寫法起筆同豎,向左上入紙,向右頓筆,提正筆向下運行,至中段略提並向左弧,再按筆加粗尾部,收筆時向左上頓筆,提筆回收。圖中的「於」是獨體字,兩橫略平,下橫略長,因豎的鉤左掠較重,故豎鉤居右起筆,並非居中。
(八)提法
1、平提。附圖中「接」的左旁提畫就是平提。此畫類似短橫,頭斜方,尾方翹,體勢平斜。其寫法是由右下向左上入紙,馬上向右下頓筆,提正筆向右出鋒。
2、豎提。附圖中「長」字的左下是豎提,上端與橫疊加,豎筆略呈弧形,下端是提畫,出鋒粗壯。豎提筆畫是由豎和提兩筆連寫而成的:先豎畫,至提畫時疊加在豎的末端另行起筆,由右下向左上入紙,向左下輕輕頓筆,提筆調鋒,按筆向右上運行,至中段要邊行邊按,收筆時按筆向右上出鋒收筆。
「喪」字豎筆入筆較輕,向左下行筆,邊行邊按,至轉筆處,調鋒右上行筆,邊行邊提筆出鋒,但出鋒不可鋒芒畢露,以鈍出為好。
四、偏旁部首
(一)左旁
1、亻部。要依右邊字形而生勢。如果右半部結構複雜,它所佔空間比重就大。需要注意的是,「亻」部首筆短撇的寫法是有區別的。如附圖中「侃」字右邊筆畫較多,為了取得字的厚重感,將側短撇反向書寫,用提法收筆。
2、彳部。寫法各異,莊重典雅,大都根據右部結構變化有所不同,體現出因字生形的特點。如附圖中「術」、「德」二字。
3、氵部。冰點旁與「氵」旁寫法類似,只是布局有別,姑且統稱「散水」。《衡方碑》的「散水」寫法多樣,一般出鋒方向集於一點,即多集於右旁的左上角,如附圖中「馮」、「清」二字。
但也有的向著右上一個方向平行出鋒,如「溫」字。
而「泄」字「氵」旁的寫法更為別緻,看上去三點形態各異。可是,如果仔細分析,可見最後一點的出鋒方向與前兩點是一致的。
4、扌部。長短須根據右邊字形而定。一般認為篆隸無鉤,但《衡方碑》的鉤比較誇張,豎鉤的轉彎處圓轉遒勁。如附圖中的「授」、「按」二字。
5、阝部。有左右之別。實際上,左為「阜」部演化而來,右為「邑」部演化而來。由於構字講避讓,一般在左者形小緊湊,在右者大而開張,且因所搭配部分的結構、大小不同而有所變化。如附圖中的「階」、「隕」、「郎」三字。
6、木部。體形稍窄,左右的撇捺緊湊,撇捺的構架為直角。如附圖中的「相」字。
7、禾部。第一畫作短平撇,豎畫突出,中間的撇捺簡短,以襯出豎畫的挺拔。總的看來,除第一畫作短平撇外,其他與「木部」構架類似。如附圖中的「稽」字。
8、言部。前四畫多寫作短橫,但姿態各異,遞相錯落,饒有風姿。起筆應注意方圓有別,行筆應注意提按變化,這樣才不致刻板。如附圖中的「詩」、「議」二字。
9、日部。應寫得方長,其筆畫輕重、向背變化可依據結字避讓需要有異。附圖中「時」字因右部「寺」中間兩橫畫左伸,故「日」部取背勢;「曜」字因右旁上半部筆畫多斜勢,故而「日」部上置且後兩筆取斜勢。
10、金部。兩種寫法:一種是中間豎畫寫在下部兩橫之間,如附圖中的「錄」字;另一種是中間豎畫貫穿三橫之間,如「欽」字。注意「欽」字的金字旁下兩點有相背之勢,這在《衡方碑》的對稱點中較為常用。
11、礻部。上點作短橫,豎畫立於中間,撇捺左右對稱等長,雖為偏旁,但亦顯得中正靜穆,如附圖中的「祥」字。另外需說明,該字右部第一、二筆的起筆先寫兩短橫,是由篆書化來。
12、糹部。其變化主要在最後三畫,一般為三點式,但形態不同,如附圖中的「純」、「績」、「經」三字。
13、車部。比較方正,其大小取決於右部,如附圖中的「軌」字。
14、忄部。中間豎長,兩邊豎短,間距大致相等。長短、相背隨右部字形高低而有變化。如附圖中的「悼」字左右豎取背勢,與「卓」字「口」形框的背勢相統一;「悅」字中左右豎取相勢,與「兌」字「厶」形框的相勢相統一。
15、立部、山部。皆因短小而居左上。如附圖中的「靖」、「翊」二字。《衡方碑》以方正樸拙自立面目,一般誇大偏旁部首,各部多作對稱處置。但這裡立部、山部還是作了錯落處理。
16、貝部。與右旁天地齊平,「貝」字各橫畫及下兩點的底部延長線平行且左低右高,如附圖中的「賻」字。
17.月部。月部與貝部在構字上類似。在左時,也與右旁天地齊平,「月」內部兩橫偏上,如附圖中的「膠」字。月部在右時,「月」內部兩橫居中,如「明」字。
18.左向片部。長豎作豎鉤狀,橫撇省減撇筆,似開時下簡化字之漸。如附圖中的「將」字。
19.矛部。取篆意,上密下疏,故撇筆偏高且收縮,字形端正。如附圖中的「務」字。
(二)右旁
1.攵部。「攵」部首筆因作點或作撇而分為兩種體勢,多取散勢,得散逸之趣。如附圖中的「故」字。
2.頁部。多居字的右半邊。其中部「目」的外框多作長方形,下部的兩點各有變化,有時右點出「燕尾」。如附圖中的「穎」字。「頌」字因左旁偏高,故右側的「目」底橫左伸。
3.立刀。首筆作點或斜橫,位置偏高;豎鉤作彎,出鋒有別。如附圖中的「剝」、「克」二字。
4.寸部。起筆較輕,點筆較平,如附圖中的「尉」字。
5.力部。「力」旁橫折鉤的起筆多作斜勢,折法有方有圓,鉤法有出鋒、藏鋒之別。有的在寫法上根據左邊字形的簡繁而變化,但撇筆和彎鉤筆的下部均平行斜置。如附圖中的「動」字。
6.戈部。「戈」的長鉤多作平波法,如附圖中的「職」字。也有作上挑之波的,如「戎」字,但均不打右上點。長鉤斜伸,較其他漢碑要收斂些。
7.鳥部。首撇收縮為點,下四點弧形放置。整個字方正端莊。如附圖中的「鵓」字。
8.斤部。因與左部搭配需重心穩定,故橫畫偏低,豎筆特長。如附圖中的 「斯」字。
9.幾部。因左旁影響,故首筆長撇作豎鉤,與橫折彎鉤形成對稱。如附圖中的「凱」字。
(三)字頭
1.寶蓋兒。首點有左、中兩向。左右兩側向下筆畫的寫法有長有短、有向有背。如附圖中「家」字的寶蓋兒,左右兩側向下的筆畫較短,而「守」字的寶蓋兒,左右兩側向下的筆畫用篆意,有相向之勢,也可作相背之勢處理。
2.禾字頭。作字頭時比較中正,因橫畫較長,所以,撇捺較縮。但附圖中「香」字筆畫均較細,看上去清勁可人;「秀」字各畫則較渾厚,特別是下部的處理,使「秀」字變得修長。
3.草兒頭。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兩個「十」字的寫法,如附圖中的「莫」字;一種是兩對點之下加一橫,如「蓼」字。
4.人字頭。寫法大體相同,但其間也有細微差別。主要變化是撇捺的收筆或放鋒挑出或作隱鋒內斂,以形成不同的意趣。如附圖中的「會」字。
5.雨字頭。一般將四點略成一橫,同時,左右兩側向下筆畫的長短處理同寶蓋兒,有長短、相背之別。如附圖中的「靈」字,左右兩側向下筆畫較短但成向勢,而「霜」字左右兩側向下筆畫較長且用篆意,有相背之勢。
6.虎字頭。附圖中「虞」字「虎」字頭同「雨」字頭,只是左側筆畫略長,似開後來楷書之漸。
7.日字頭。寫法略成倒梯形,中間一橫有左右相接與不接之分。附圖中「是」字日字頭裡面的一橫左右不接。
8.爪字頭。首撇取橫勢,下三點形態各異,如附圖中的「受」字。
(四)字底
1、貝字底。有兩種形態,一種如附圖中「貢」字,「貝」部橫平豎直,兩側豎畫直通上部之橫;一種如 「貧」字,「貝」部兩側豎畫不出肩胛。
2、月字底。也有兩種形態,一種如附圖中「修」字橫平豎弧,且呈背勢;一種如「背」字,首畫豎鉤,橫畫居中。「月」字無論處在什麼位置,右豎一般都偏長。
《衡方碑》中像「月」字底、「貝」字底這樣有上折角的字有時出肩胛。何時出,何時不出,一般取決於字形是否方正和其上部是否相接。當字形方正且出肩胛能與上部筆畫相接時,一般出肩胛,否則相反。仔細比較「貢」、「貧」、「修」 、「資」等字,可發現這一規律。
3、心字底。重點筆畫是平鉤。一種寫法是平鉤從字形結構中部起筆,如附圖中的「惠」字;一種寫法是用篆意,收縮卧鉤,突出豎筆,如「感」字。
4、四點底。四點底有四點和三點兩種寫法,點有栗子形和三角形兩種,但點與點之間起伏有度,互相照應,有起承轉合之勢。如附圖中的「烈」、「勛」二字。需要注意的是,四點底有的從「火」字化(「烈」字就是),而有的則從禽類羽毛、獸尾化來,如「馬」字下四點從尾,「鳥」字下四點從羽,在隸書中,形態的處理是不同的。
5、木字底。其寫法因上部繁減有所不同:在框中或上部有波磔時,木部的撇捺呈收勢,甚至化為兩點,如附圖中「導」字下面的木部。其他情況下,左右的撇捺寫得略為開張,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放縱。
6、寸部。起筆較低,點筆平斜有異,如附圖中「尋」、「守」二字。點筆的出鋒方向則因字而異。
7、兒字底。撇筆上輕下重,豎彎鉤之豎筆較直,鉤筆上揚。如附圖中的「光」字。
8、酉字底。如附圖中的「醫」字,「酉」部橫平豎直,因右上「又」字旁有「燕尾」,故「酉」部首筆不出「燕尾」。
(五)包圍字框
1.門字框。左側長畫多為豎長撇形,左「戶」的寫法有正欹的不同,右豎無鉤,但向背有別。如 圖中的「聞」、「暗」二字。
2.大口框。字形較長,一般較方正,有相背之別,但比較圓潤,不似其他漢碑。如 圖中的兩個「國」字。
3.廣字旁。上點左傾,撇筆一般輕起重收,不外展,起筆位置略不同。如 圖中的「庵」字。
4.病字旁。略同廣字旁。「癀」字因左兩點的原因,撇之起筆靠里,上重下輕,兩點有點兒草意。
5.走之旁。一般寫為上兩點加下彎折連平捺寫法,如圖中的「退」字。有的則寫為三連撇加一撇折連平捺,如「速」字。須注意的是,最後的平捺邊行筆邊加重,最後重筆大磔出「燕尾」。
五、結構特點
(一)因字立形,長扁不同。
由於隸書波磔左右分展的原因,容易被誤認為所有的字形都是寬扁的。實際上,字的筆畫多寡不同,組合樣式不一,書寫時必然產生大小、長短、寬窄等諸多變化。如圖中的「江」字小點兒、扁點兒,「靜」字大點兒、長點兒。根據每個字筆畫組合的具體情況,分別確立它們各自的字形,這就叫「因字立形」。
(二)布白均勻,正中有側。
隸書的橫畫多取水平之勢,給人以平正之感。筆畫之間的布白大致均勻,很少過疏過密的情形,有疏朗穩健的感覺。如圖中的「拜」、「翼」二字,各畫之間距離大致一樣。
《衡方碑》在整體平正之外,也有一些通過字中部分結構或筆畫的側斜變形,給人以某種樸拙之感。如圖中的「敦」字左旁較正,而右旁向右欹側,但通過加重最後一筆,使整個字形得到了穩定。
(三)左小右大,疏密有致。
左右結構,左小右大時,要隨勢錯落,留白得當,穿插自然,厚重中帶有靈動。圖中「滯」字右部筆畫多,安排得既緊密又均勻,整個字取得了密而不板的效果。「物」字左正右欹,右部的「勿」部安排得十分巧妙,中間兩筆稍長,有動勢。
(四)適當留白,密而不板。
古人稱讚高明的書家均能「計白以當黑」。空白是單字筆畫交錯所留下的空間。筆畫越複雜的字,留下的空白越多、越複雜。合理地安排好空白,在書法中稱之為布白,要求在空白處理上能做到勻稱、合理、不怪不板。
在橫畫、豎畫相錯較多的字中,尤其要注意勻稱統一。如圖中的「懿」字,11個橫畫,7個豎畫,交叉縱橫,但畫與畫之間的空白處理既均衡又變化得合理。「顯」字,左旁筆畫繁雜又雷同,採取了繁則細勁、同中有異、筆畫共用的方法;右旁簡則作厚重處理,特別是最後一筆「燕尾」的寫法,保留了隸書特徵,又避免了橫畫「燕尾」帶來的放縱,較好地體現了《衡方碑》外緊內松的特點。
(五)左右對稱,結體平正。
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結構的各個部分安排均勻。如圖中「單」、「留」二字的幾個部件安排得和諧勻稱,無大起大落,上部兩個部件,雖然寫法有變化,但又不失隸書典雅的特徵。二是筆畫無突兀之態。如圖中「歸」、「康」二字,筆畫提按含蓄,雖有粗細之別,但結合得十分自然,字的重心平穩。
(六)險峻奇偉,出奇制勝。
通過點畫偏旁安排,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奇偉之感。如圖中的「寧」字,通過筆畫的伸縮收放,使整個字筆畫雖多而留出的空白不少,呈雄偉之勢,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通過這種安排,使字在視覺上形成很大改變,有泰山壓頂之勢,怪層相疊,收到了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
(七)筆有增減,生動豐富。
《衡方碑》中個別字,如圖中的「就」、「履」二字,偶有筆畫增減,但相互之間關係非常和諧,講究相互交錯穿插,使每個部分都成為具有生命力的個體,變化極為豐富。通過筆畫的增減,往往呈現出一些出人意料、拍掌稱絕的佳構,在整部碑刻中頗具裝飾味道。
(八)拙中藏巧,險中求平。
《衡方碑》注重空間分割和點畫、結構的對比,如上緊下松、上松下緊、左疏右密、左密右疏等等,做到了密不容針、疏可走馬的矛盾調和。圖中「征」字中上部的「山」,通過斜置顯得險峻,也形成了與左右旁的穿插,而通過左右旁最後一筆的外展且厚重的處理,使得該字險而穩定。
(九)氣息渾肆,雄強朴茂。
在眾多的漢碑中,是以陽剛之美見長的。它點畫方峻渾厚,筆致雄健酣暢,結體方整豐腴,氣勢磅礴鬱積,字裡行間時時透出沉渾雄肆的氣息。這種氣息同時也充溢著古拙、天然的韻致。許多字看似不衫不履,或左右錯位,或粗細不均,或輕重失調,或方圓相斥,但有意無意間的自然天趣,足以令人稱賞不已,久品之後,更覺意味雋永。典型者如圖中的「年」、「來」、「岳」、「紫」四字。
(十)同字同旁,極盡變化。
在一幅書法作品中,遇到相同的字,往往要改變寫法和結構樣式,這已是書法藝術的通則。在這一點上,《衡方碑》通過用筆方法的方圓、藏露、疾澀、輕重,點畫形態的大小、長短、粗細、曲直和筆畫組合的不同樣式,使得同字同旁的形態、結構發生了變化。如圖中的兩個「東」字和「斑」、「幽」、「州」、「坤」(別體字)四字,都極盡變通,相同的字及字中相同的部件寫法各不相同。
六、《衡方碑》的藝術體例
隸書自漢唐以後,元明無大家,至清出現了以鄭谷口、金冬心、伊秉綬等為代表的隸書大家。其中乾嘉年間的伊秉綬從《衡方碑》化出,是一位開闢新章的人物,可謂「隸家正宗」。
伊秉綬書法從《衡方碑》、《張遷碑》、《封龍山》、《韓仁銘》、《褒斜道刻石》諸碑雜糅而出,其中受《衡方碑》影響最大,其雄強茂密處不遜《衡方碑》。綜合來看,伊秉綬隸書(作品見下圖)得力於《衡方碑》處有如下表現:
(一)放膽飄逸,氣象博大,堂皇至極,超絕古格。伊氏點畫以中鋒為主,行筆遲澀,不過分強調提按的輕重變化,且簡化隸書中燕尾波挑,而以「蠶頭蠶尾」面世。其挑筆意到為止,若有若無,極得風流蘊藉之致。作品看去橫平豎直,靜穆厚重,頗具陽剛之美。
(二)結體端正,重心偏上。伊氏隸書看似均勻平常,實則上重下輕、上寬下窄,線條也是上部較為粗壯密集,下部較為細挺疏朗。其筆勢、結體大多橫平豎直,極少斜筆。即使有斜筆,也大多變化為橫勢或縱勢。四周充實方整,顯得外實而中虛。總之,極力削弱斜勢、結體方正、布白寬博,構成伊秉綬隸書的一大特徵。
寫字貴在能變。隸書之妙完全在於在以漢為宗的同時,又能有「我」的存在。從對《衡方碑》的取法中,伊秉綬可謂最解此意。
當代江浙書壇宿將沈定庵先生以濃墨大筆、舒捲恣肆、新意紛呈的隸書而稱雄於世。從這裡的作品(見上圖)可見,他的隸書宗法漢碑,主攻雄強一路,《衡方碑》的影子時隱時現;又吸收伊秉綬隸書的一些特徵,對隸書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
他的隸書重氣勢,重墨韻。他把隸書的結體由寬扁易為方長,由沉靜易為飛動,大膽進行塊面疏密處理,營造強烈的視覺衝擊波瀾,蘊藉耐讀。他喜用濃墨,使作品氣象鬱勃,渾厚華滋,虛實對比強烈,給人以較大的想像空間。
他在結體上善用長鋒藏鋒,更善用露鋒。用藏鋒者,落筆渾成,出於自然,沉勁入骨,蘊藉內斂。用露鋒者,每於起筆收筆處鋒穎秀髮,神致雋逸,在濃墨長毫創作隸書方面獨辟新境。
七、臨習與創作
(一)認真讀帖,把握巧拙。
臨習《衡方碑》,首先要對《衡方碑》的審美趣尚、特色以及形式特徵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認真把握拙與巧的關係。《衡方碑》用筆在凝練厚重的同時融入了嫵媚天真的情趣,所以用筆厚重但無悶塞之弊病,粗看似乎笨拙,其實拙中藏巧、憨態可人。《衡方碑》的線條渾厚蒼茫、古拙深沉,用筆時務必採用鋪毫漸進的方式進行。不過,一味地重壓會使線條產生腫脹虛脫的感覺,要講究輕重緩急,切忌線條平滑呆板。
(一)
(二)樹立全局觀,把握疏密。
《衡方碑》雖格滿行密,但結字謀篇十分注重疏密變化,整體看來密而不塞,疏而不散。臨習要注意通過輕重、疾澀、聚散等用筆和結字技巧,妥善處理茂密與疏朗的對立統一關係,通過布白的空間變化,協調結字謀篇的辨證關係,避免因單純追求工整平實而導致呆板木訥。
(三)從對臨到意臨,把握形神。
南宋姜夔《續書譜》曰:「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實踐證明,對臨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意臨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
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對臨後,可根據《衡方碑》的基本精神進行整合性的訓練,以張揚原帖風貌,從「意」的角度來表現原作。
進而加註習書者個人主觀意念,使意臨與改變《衡方碑》用筆、結構相吻合,實現新古典風貌的化合。這個階段可以比較自由隨意些,但要注意筆勢放開,也不要隨意塗抹。可以改變線條原有的基調,變寬厚為細挺;或在保持線條基調的前提下,誇張其結構的特點,使之變得更加強烈。通過多方面的探索,來提高理解和創造能力。
(二)
(四)積少以成多,集字到創作。
對一個碑帖,從臨摹到用來創作的過程是一個漫長且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要在短期內檢驗臨習效果,實現從臨習到創作的跨越,採取由少字到多字、集字以成篇的辦法,是一個被實踐證明了的捷徑。
其做法是將書寫內容從《衡方碑》中挑出來反覆臨習,由對臨到意臨,直到形似、神似,然後整合風格,一書而就。這裡選取了伊秉綬一幅臨作(見圖一),為便於對照,特將《衡方碑》中原字列出(見圖二),可對照學習。另外,筆者也以《衡方碑》筆意創作了兩件小品(見圖三、圖四),以期與書友們交流。
(三)
我們知道,要成為一個能夠駕馭一帖乃至駕馭一種書體的書家,非得吃透一帖、兼習眾帖、融會貫通不可。同時還要多多讀書、修身養性,賦予作品以豐富的、個性化的內涵。
(四)
附衡方碑圖片: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