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乾隆的兩個習慣,把嘉慶折磨得吃不飽睡不好,還不敢反抗
少年嘉慶劇照
禪位大典剛過12天,乾隆就發脾氣了。湖廣總督畢沅在奏摺中說:「仰副聖主宵旰勤求,上慰太上皇注盼捷音。」乾隆據此認為,畢沅把自己放到了次要地位,而把嘉慶放在了主要地位,因此傳旨申飭畢沅並交部議處。畢沅最後受了什麼處分不得而知,不過畢沅是和珅的人,想來下面的人也是隨便敷衍一下了事。
不過,此事後,乾隆敕諭全國,告訴天下他依然大權在握,各級官員必須一如從前尊崇奉行。乾隆覺得這還不夠,還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歸政,大事還是我辦。」
嘉慶自從登上皇帝寶座後沒幾天就苦不堪言,每天凌晨兩點半就得起床,因為乾隆的習慣是三點多就要醒了。他這一醒,嘉慶就要前去請安,然後侍奉在左右,聽乾隆嘮嘮叨叨,嘉慶不管聽不聽得懂,都得連連稱是。
嘉慶在養心殿一忙活就是多半天,兩頓飯也只好在那裡吃。當著乾隆的面,嘉慶怎麼敢放開吃?乾隆快九十歲的人了,沒有什麼食慾,一般習慣吃幾下就吃完了,嘉慶也得趕緊撂筷子。結果弄得嘉慶每天睡眠不足,半飢半飽,傍晚回到寢宮,倒頭就睡。
接著,嘉慶還得不知冷暖。盛夏剛過,乾隆就吵著要戴暖帽,但問題是不僅乾隆自己戴,他身邊的人及嘉慶都得陪著一起戴。可是秋老虎正當頭,戴著暖帽進進出出,不知情的人看來,這不是有病嗎?
不過,後來嘉慶的處境逐漸有所好轉,這主要得益於乾隆一天比一天健忘。後來,乾隆又發展到表達不清,軍機大臣拿著硃批奏摺聚到一起研究了半天,至於內容是什麼不著急,先把語種搞清楚了再說。
另外,乾隆說的話別人也很難聽懂,又不敢追問,等乾隆說完了,大臣趴在地上,說句「太上皇聖明」,磕頭告辭,然後就下去猜去了。
乾隆的健忘症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來中國進貢的朝鮮使臣回國報告:「太上皇容貌氣力依舊,但善忘,昨日之事,今日則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他身邊的人被他折騰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按說乾隆衰邁,這不正是嘉慶掌權的好時機嗎?不然,乾隆雖然衰邁,但並不糊塗,就算打個盹兒,身邊還有和珅幫忙,誰敢動他的權力,和珅隨時會喚醒他。
本來,當初禪位的時候乾隆和嘉慶有明確分工,乾隆處理「重要軍國大事」,嘉慶處理「尋常事件」,但後來乾隆大事小事一把抓,並且確立了一個原則:只要乾隆一息尚存,嘉慶就不能對權力有任何染指。
嘉慶對此心知肚明,而且,自己雖然當了皇帝,但乾隆對他的考察尚未結束,一旦乾隆對他不滿,不僅皇帝做不成,連生命安全都保證不了。所以,嘉慶一心哄著乾隆高興,其他的事想都不敢想,他知道,哪天乾隆咽氣,哪天才是他的出頭之日。
有趣,有料,有深度作者|左都御史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