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青年人的胡說扒「道」

一個青年人的胡說扒「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道德經》

一說到「道」,人們腦海中大概第一個念頭浮現的便是老子《道德經》開篇之言。自神話傳說中「盤古開天,女媧造人」至有文字記載流傳千古的「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直至今日快節奏的現代科技社會,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中「道」字貫穿始終,伴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一生。

關於「道」字的註解,《新華字典》上用了足足15種含義來解釋它。如,道路,指方向、路、途徑;又如,道德、道義,指規律、法則……《說文解字》用「道,所行道也」「道者人所行」「道之引申為道理」來解釋。這些解釋都非常的經典,但是正如一段文字總是包含兩層意思,字面上的意思和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即有形與無形的意思,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總是隱藏在文字背後,一萬個人可能有一萬種理解。今天,我想來談談我對「道」這個字的理解。痴人痴語,非言之罪也。

所謂「道」,我認同《說文解字》中的解釋,「道路」應該是其本意,指通向某個地方的路。這個地方可能是具體存在著的地方,也可能是某個目標所在。在我的想像中,孔子、老子、釋加牟尼佛、穆罕默德乃至耶穌等等,都是這個世界的先知,他們在人類文明社會的初期,設想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世界之本原又是什麼,發現人類目光可及的萬事萬物之中存在著某種內在的根本的規律性。這種根本的規律性,我們的古人賦予其一個字——「道」。雖然儒家講「仁」、佛家釋「空」、道家論「道」,三家雖然對「道」的理解有很大差距,但終極目的都是指向了道。自來道法難對俗人講,《道德經》第四十一章開篇講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終極的道究竟是什麼,大約只能靠悟。

至於各大宗教和學派的傳播過程,如柏拉圖在洞穴比喻中所形容的,先知雖然早於族群看透了世界,但總是會返回族群,試圖向他的族群說明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先知也是看到了這種規律性,靜觀這種規律性在所有事物中的發生呈現,並且開始嘗試向人們傳播,他們的弟子又不斷完善老師的學說,變換一些方式,可以讓更多的人可以去接受這些思想,試圖向人們解釋世間最根本的規律,這也就是我目前所理解的宗教或者學派構建的過程。

從此意來看,對於「知道」、「道理」、「道路」等等等等詞,我們開始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乃知世界及事物之「道」;「道理」,乃世界根本之理;「道路」,通向世界根本道理之路;乃至於韓愈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也開始在我們的眼中有了完全不同的含義,老師,首先是傳授天地之根本道理的人,其次方是授業,再其次為解惑,也就是說老師的核心思想是「傳道」,從此處著手理解,就不會出現本末倒置。

那麼,如何能看到「道」呢?《論語》中,孔子曾對曾子云:「參也,吾道一以貫之。」即一生講了那麼多道理,都是一個道理,只是於事事物物中有不同的體現。《中庸》云:「道者,須臾不離於物也。」即道,沒有一刻是離開我們身邊的事事物物的。《大學》云:「致知在格物。」既然道沒有一刻是離開萬事萬物的,那麼我們想了解道,必然是從身邊的物開始。朱熹說:「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或許天地之間只有一道理,這一道理就體現在我們身邊的萬事萬物,所以從此來論,世間之職業等等並無高低貴賤,細查周邊發生之事,進一步領悟其中的道理,都能悟到其中蘊含的「道」,這或許也是佛家「立地成佛」的出發點吧!

那讓我們再進一步觀察下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吧,不知大家留意過沒有,所謂「茶道」、「花道」、「香道」、「劍道」、「書道」、「畫道」等等,都有一個「道」字在其中,那怎麼理解這個「道」呢?於我,我是我這樣想的,一個人通過觀察和經歷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以及學習知識,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和內部思考整理,開始形成整套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俗稱三觀,其實即「個人之道」,之後,這個人的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會帶上這種烙印,而個人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可能是文學、音樂、電影、繪畫或者科學,或者其他,都是承載「個人之道」的表達媒介,也只有擁有此類無形靈魂的存在,這些作品才有其生命力,方能吸引同類的眼光,從而大放光彩。

但是,其中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我們不僅要從事事物物中看到無形之道的存在,但是也要明白,道必須要通過具體的事物去體現,只注重「道」,難免走入唯心主義,須知二者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切不可割裂來看。

道法之深,本不敢妄言,一方面自覺才疏學淺,另一方面也無從言之,但感悟積於胸,不得不發,努力想要解釋清楚,但言畢竟難以達意,希冀於同道之人能懂得,以至於得意而忘言,也算值了!

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棲居書間 的精彩文章:

TAG:棲居書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