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幸福感與智能手機的關係

幸福感與智能手機的關係

隨著每一項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引發一陣恐慌,害怕它將永遠毀掉我們的生命,智能手機也不例外。一項新的研究為這個話題增添了一些亟需的理智,這個觀點雖然很明顯,卻似乎擺脫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理:「適度」是「關鍵」。

當電話在十九世紀後期問世時,有人因為害怕觸電而不敢接觸它,而教友則常常把它稱為魔鬼的工具。

電視也把人們嚇倒,批評人士擔心,電視會傷害「對話,閱讀和家庭生活的模式」,並將導致「美國文化的進一步低俗化」。

個人電腦的到來使「道德恐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CNN發表了一篇題為「電子郵件比智能電話有損智商」的文章,而「每日郵報」則自豪地發表了「使用Facebook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這篇文章。

我們運用新媒體和新技術,與飲食中的脂肪,酒精,甚至是運動一樣,都應該適可而止:一切都適中!

這似乎是一項新研究的主要內容,這項研究著眼於研究智能手機是否真的讓青少年高興或不高興。

每天一小時的屏幕時間可能是理想的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的Jean M. Twenge及其同事對一百萬美國青少年的大型調查中的數據進行了研究。

調查內容包括青少年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上花費多少時間以及與同齡人面對面互動的頻率。青少年也被問及他們的幸福和幸福的總體水平。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發現,「屏幕上」時間更多的青少年平均比那些在現實生活中花費更多時間的青少年更快樂。

從事體育活動或者進行更多面對面的社交互動會有更多的幸福感,而發簡訊,玩視頻遊戲,以及使用社交媒體和即時消息則與幸福感減少相關。

實際上,那些表示最幸福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數字媒體的時間不到1個小時。

有趣的是,在使用1小時之後,隨著使用屏幕時間的增加,不快樂水平開始相應增加。

那聽起來很合理,不是嗎? 雖然Twenge教授的研究曾被批評為加劇新技術的恐嚇,但我們認為她的新研究提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想法:技術和其他任何東西一樣可以使用,但不應該被濫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美國糖尿病協會發布糖尿病日常八步驟

TAG: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