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主義式的教育研究思維取向的現實表現

科學主義式的教育研究思維取向的現實表現

由於自然科學在探究自然規律方面獲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對傳統的思辨與抽象式的教育研究的不滿,20世紀以來,許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作為標準,追求所謂普遍、客觀的教育規律,採用實驗、測量等自然科學的實證研究範式,從而導致了一種唯科學主義式的研究思維取向,這種科學主義「是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應該應用於一切研究領域(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主張……相信只有自然科學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用來追求知識的信念。」它以自然科學研究的成果為榜樣,以精確、定量、客觀為目標,而不顧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不加任何限定和區別地把自然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全盤引入教育研究。這種科學主義式的研究思維在教育研究中具體表現為:

第一,堅持追求外顯化、可表徵的教育規律,要求結論的普遍性、可移植性,排斥特殊性、偶然性等。這樣的取向是合理的,但也存在過度分析、拆解的傾向,例如,把教育分成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並且分別研究其規律;在教學活動中,把整體的知識分隔成一個個條塊並寫出各種「小規律」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學習的整體性、建構性和不可拆分性。

第二,存在把教育物化的現象,忘記了人之生命的複雜、獨特,把學生當成可以用規律支配的機器。「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教育對象視作物,就滿足了科學以物為對象(即使對人進行研究也是對人的物質自然方面進行研究)和可以以理想化的方法加以處理的要求。」這樣,學生就可以工業化生產的模式被大批量生產,無須考慮其個性、複雜性。把他們當成統一的原材料,從而在教育的大工廠裡面製成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

另外,科學主義的研究思維取向主要以實證主義為哲學基礎,推崇教育實驗等,認為只有通過實證性的研究才能使教育學走上科學化的道路。最後,堅持科學主義研究思維的學者大多堅持價值中立說,認為教育規律研究的結果對任何學者都是普適的,不存在所謂地域和時代的差別。

科學主義式的研究思維之所以可以在教育研究中形成風氣,原因在於教育現象確實具有某些客觀性、確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自然科學採用的研究方法有巨大的優越性,可以滿足人們對規律的追求,提升教育學的科學化水平,另外也在於這樣的研究思維確實對教育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如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學和教育經濟學等學科的建立。在這種科學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到了20世紀中後期,可以認定以科學為核心追求的實證主義的教育研究大獲全勝。」「儘管實證主義在20世紀中葉以後遭遇了猛烈的批判,如存在主義、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等都欲徹底摧毀實證主義,但實證主義思維方式至今依然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教育學領域。」

從客觀角度分析,教育研究作為科學研究的一部分,必然有許多與自然科學研究相通的地方,可以借鑒自然科學的許多研究方法。而且,應該說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鑒,不可能存在完全只對某種學科適用的方法。總的來看,教育研究在這種追求自然科學化的過程中,確實獲得了巨大發展,促進了許多教育問題的解決和教育理論的建構。

但是,這種過度追求自然科學的研究思維取向,在實踐中就會產生一些偏差,「這種科學主義的研究思維使教育研究在目的上試圖按照自然科學的規範去追求教育內部的必然因果關係、追求客觀性、確定性,在研究方法上表現出對自然科學的方法的崇拜和迷信,由此產生了科學教育學這種客觀的追求。」這種模式的廣泛應用,理所當然在現實中就有許多的表徵:「重微觀輕宏觀,重應用輕積累,重技術輕原理,重定量輕定性,重現實輕歷史,重事實輕價值。」而恰恰正是這樣的科學主義式的教育研究思維取向在我們的教育研究領域非常普遍,影響深遠。它「造成教育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內涵的流失,從而影響教育宗旨和教育功能的全面實現。」在此基礎上,很多學者開始認真反思科學主義取向的教育研究思維的弊端,在對教育的複雜性有了明確認識後嘗試作出改變。

應該說,教育研究不可能擺脫研究者的哲學觀、人性觀、價值觀的影響而保持完全的客觀性、必然性和普遍性。對自然科學而言,因為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是外在於人的,研究者的價值中立比較容易做到,實驗實證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然而,一旦涉及人文、社會方面的問題,這種方法就顯得力不從心,因而體現了科學主義思維取向的局限。這些局限具體表現在:

首先,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外在於人的客觀世界,而不是人類自身的問題,人類自身問題的解決最終需要包括教育科學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來完成。我們可以看到,由於自然科學成就的濫用,已經引起了許多失誤,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例如人類集體智慧的成果――核武器的發明對人類安全產生的威脅、醫學上抗生素的濫用造成病毒的變異加速等。在教育領域,由於這種唯自然科學研究思維取向的深刻影響,要求教育教學的完全客觀化、精細化,期望教師在掌握了所謂教育規律後能夠實現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這個願望離實現還有很大距離,反而催生了學生厭學、逃離學校、高分低能等現象。

其次,自然科學在研究時要求與研究對象保持距離,要求保持價值無涉,完全客觀地對研究對象進行解釋說明並建構普遍適用的自然規律,這在教育中顯然難以獲得廣泛應用,因為「沒有一個純粹的抽象世界,所謂的抽象的客觀世界,只能是人類智力活動參與後的一種建設性結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社會中的個人,有主觀能動性,都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動態地發生著各種變化,每次教育教學活動都因為各種原因有著明顯特性,是教師和學生對現有知識主動進行智力活動的結果。因此,需要思考教育活動有沒有普遍適用、價值無涉的規律,即使有,這種規律應該以什麼方式表徵,如何與教育的特性相吻合。

最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過度追求客觀標準規律的結果,使得我們對課程呈現出的知識進行過度拆分、細化,存在把整體的知識「剁」成一個個知識碎塊,然後一點點地「喂」給學生的現象。例如,把所謂認字、組詞、造句的規律都以一個個清晰的條文呈現給學生,把「五位數比四位數大」都形成條文化的規律等,認為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學到科學文化知識,從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整體性、感悟性。

二、教育研究思維科學精神取向的意蘊

面對以科學主義思維為代表的當前各種思維取向在教育研究領域中的種種濫觴,我們需要對引導教育研究的思維取向進行轉化,即拋棄科學主義,倡導科學精神,這就需要給出本文界定的科學精神取向的意蘊。所謂教育研究思維的科學精神取向,是指在對教育的複雜性有了充分而理性的認識後,一切以人之整體生命發

展為思考和探索教育問題的立場和出發點,以複雜性思維、理性批判和自主思維等為手段,以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為旨歸,努力建構美好教育生態的一種取向。它既吸收現有各種研究思維取向的合理性,又能夠辯證地指出其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對它們進行合理的轉換和整合,從而促進人的整體生命和諧發展。

教育生態的內涵可以理解為「一種學生髮展的條件系統或環境系統」。建構美好教育生態的內在邏輯需要從兩方面探析。首先,從教育的內部角度講,所有教育研究活動的目的,都是在建構教育科學的理論體系或提升現有的教育實踐水平,都是為了使師生從繁重的教育事務中解脫出來,過上美好和諧的教育生活。在這種生活中,學生想學樂學,教師善教樂教,教和學獲得了完美的交融,成為一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這樣,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教育生活就會成為完整生活歷程中愉悅的構成部分,也獲得了美好的教育生態。這時,整個教育都會出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欣喜局面,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學習的主宰者,從而由「要我學、逼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樂學」,由刻苦勤奮的外在努力轉變為喜學樂學的內在努力。

其次,從教育與環境的關係看,在美好的教育生態中,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也獲得了完美的結合。教育作為一個耗散結構,不斷地從社會中獲得各種信息和資源,完善並壯大自身,同時它又為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由此實現和諧共生、相得益彰的局面(當然,這樣的理想跟現實對照還有相當的距離,社會不重視教育的發展,教育培養的人無益於社會發展的現象都存在)。在教育的內部與外部都處於這種完美生態的時候,在應然意義上的憧憬和實然意義上的問題之間尋找到聯結的途徑後,筆者認為夢寐以求的教育真諦就可以實現了。

但是,我們描繪的這幅美好畫卷並非容易實現,甚至可能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月、鏡中花。但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卻可以步步接近,那麼實現理想的路徑何在呢?這就需要不斷對教育的複雜性進行探究,以提高對教育的認識水平和層次。在此基礎上,以複雜性思維為主線,以理性批判和自主思維為反思方向,以研究方法的理性多元化為途徑,不斷向著建構美好教育生態的理想而努力。這也就是本文所指的研究思維的科學精神取向的內在邏輯和本原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劉說影視 的精彩文章:

無論是傳統科學文化還是現代科學文化,作為文化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TAG:小劉說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