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住百萬大軍進攻的不是美軍炮火,而是一個尋常之物,究竟是啥?
史海拾記
【筆記君簡述:拾記發布之後,收到上甘嶺英雄後代的一條留言:「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鬥中,據我父親說他們守的是十字架山陣地,一個連的兵力,最後只剩下了他們三個人,一個通信兵,一個衛生員,當時我父親被炮膽炸起來的灰塵給埋住了,就是這兩個戰友用雙手刨出來的,手指都刨出了血,最後他們三個人一直堅持到增援部隊趕到…」向英雄致敬。另一位抗美援朝老戰士後代的留言:「這次戰役我老父親就參加了,老人家今年87了,身體較好,但不願提這次戰鬥,我只知道,連隊原班人馬100多號人,最後只有9人回來了。」可歌可泣的悲壯戰史應該讓後世完整地知曉,今天的筆記繼續抗美援朝的軍史故事】
臨津江過江之戰可謂慘烈,讓人聯想到長征時期的湘江之戰,當然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我們主動進攻,那一次是戰略撤退,相同點就是慘烈。臨津江之戰在對美軍火力判斷不明的情況下,幾萬大軍局限在狹長地帶,進退不得,被美軍轟炸了兩天兩夜,試想一下那個場景是怎樣的悲壯。
當然,由於美軍戰線也比較長,總有缺口被我軍敏銳地抓住突破,先後有幾支部隊進入美軍縱深地帶,控制了他們的後勤保障線,加上正面志願軍的奮勇拼殺,衝破死亡火線。隨後,等到志願軍控制一定區域,後續的炮兵部隊過江,開始狠狠地發泄怒火。
從4月22日起,震耳欲聾的槍炮聲響了整整7天7夜才漸漸平息。
此時,志願軍已向南突進了六七十公里,楊得志19兵團已進逼漢城北郊,美軍在四次戰役中進攻87天才得到的地盤被志願軍僅僅7天的反攻奪回大半。至此,第五次戰役的第一階段結束,志願軍殲敵總數23,000人,其中未能成建制地殲滅敵軍1個團,離預定殲敵5個師的計劃差得太遠了!而己方的損失慘重,對比下來很不划算。
在總部,彭德懷暗暗思忖,這個范弗里特不簡單啊,他節節撤退,每夜卻最多只退20公里,恰是志願軍一夜前進路程。結果夜間抓不住敵人,天明又進入了敵軍預設陣地之前,反遭火力猛襲。
范弗里特一改「雞蛋殼防禦」戰法,建立了兵力和火力密切配合的縱深防禦,志願軍想打近戰貼不上去,打夜戰當夜不能解決戰鬥,想速決又僵持不下,又打成了最忌諱的一線平推,雖然在加平方向曾打開過一個戰役缺口,對敵翼側形成嚴重威脅,卻又不得不因部隊缺糧而原地停留等待補充,而美軍迅速以摩托化行軍堵住了缺口。現在,美軍連漢城也不肯放棄了。范弗里特將火炮全部推到漢城的街道上,對漢城北西東三面形成密集火網。
「部隊攜帶糧彈又已用盡,只好停止進攻了。唉,後勤跟不上,火力又薄弱,毫無制空權,看來這仗只有打成長期的了。」
彭德懷現在已經徹底認清了戰爭的長期性。但是,這場中國軍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如果草草收場,彭德懷和志願軍官兵們又不甘心。
此時,西線美英軍主力被迫退守漢城及漢江南岸之後,整個戰線成斜形由西南向東北伸展,把全部由南朝鮮軍防禦的東線陣地露了出來。彭德懷看著敵我態勢圖說:「我們要先選弱的打,到東線揍李承晚去,爭取多殲滅偽軍,讓美國人孤掌難鳴。」鄧華也補充說:「要立即轉移兵力,把力量用在東線。」
於是,百萬大軍又開始運糧補彈,打算髮起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戰鬥。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這句話彭總現在有所體會了,不像紅軍時期,小規模作戰,每到一處都有群眾接應一下,隨便吃點對付過去,轉戰另一個地方,很靈活。現在百萬大軍等在前線,沒有槍彈糧食,一天都難熬啊。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美軍二戰英雄特級王牌飛行員,被志願空軍一新兵首戰擊落,小將一戰成名!他是誰?
TAG:春哥說歷史 |